软性排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73303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软性排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软性排线,特别是有关一种结构简单且具有接地结构的软性 排线。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科技的突飞猛进,各种电子产品已日益普及地应用于我们的工作及生活 当中。在各种电子产品中,软性排线被大量应用以做为信号传输的途径。实际应用上,软性排线具有多条间隔排列的金属导线,其中至少一金属导线为接 地线,软性排线的接地线为与外界接地装置连接,现有技术中需将包覆金属导线的绝缘层 上设置开孔,以暴露出接地线,此结构不仅增加工艺的复杂程度,亦提高制作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软性排线,利用接地导件电性连接暴露于外的接 地线与设置于第二绝缘层上的金属层,使软性排线具有接地功能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的软性排线包含一第一绝缘层、一导线层、一第二绝缘层、一金属层与 至少一接地导件。导线层是由多条金属导线间隔排列并设置于第一绝缘层上,其中多条金 属导线包含至少一接地线;第二绝缘层设置于导线层上并使导线层两端露出;金属层设置 于第二绝缘层上;以及接地导件是电性连接暴露于外的接地线与金属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软性排线利用接地导件电性连接暴 露于外的导线层的接地线与设置于第二绝缘层上的金属层,其工艺简单、快速,可降低制作 成本。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配合附图详加说明,当可更容易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 术内容、特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须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及附图中,与本实用新型非直接 相关的元件已省略而未绘示;且附图中各元件间的尺寸关系仅为求容易了解,非用以限制 实际比例;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软性排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软性排线的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软性排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软性排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软性排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软性排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详细说明如下,所述较佳实施例仅做一说明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请参考图1、图2,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软性排线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软性排线1的俯视图。软性排线1包含一第一绝缘层10、 一导线层11、一第二绝缘层12、一金属层13与至少一接地导件14。导线层11是由多条金 属导线间隔排列并设置于第一绝缘层10上,其中多条金属导线包含至少一接地线,举例来 说,软性排线1的导线层11中包含接地线llla、lllb、lllc。第二绝缘层12设置于导线层 11上并使导线层11两端露出。金属层13设置于第二绝缘层12上。接地导件14电性连接 暴露于外的接地线lllaUllbUllc与金属层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软性排线,还包含一第一保护件15与一第二保 护件16,其中,第一保护件15设置于金属层13上,且第二保护件16覆盖部分接地导件14。 于图3的实施例中,第二保护件16还覆盖部分第一保护件15,但不以此为限。第一保护件 15与第二保护件16用以阻绝外界粉尘微粒等污染并可避免部分接地导件14及/或金属 层13遭受刮伤或磨损,第一保护件15与第二保护件16为绝缘材料,可包含但不限定为聚 对苯二甲酸乙酯(PET)。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保护件15与第二保护件16亦可为一体成型的 构件。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还包含一补强板(未图标)设置于第一绝缘层10的下 表面的至少一端,用以缓冲软性排线遭受撞击的冲击力,以降低此端发生断裂的机率。举例 来说,补强板的材料可为聚酯树脂。要说明的是,以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软性排线1为例,部分接地导件14设置于 金属层13上,且金属层13覆盖第二绝缘层12,但不以此为限。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 施例的软性排线,金属层13亦可部分覆盖第二绝缘层12,且部分接地导件14设置于金属 层13与第二绝缘层12之间。另外,接地导件14为导电性材质可包含,但不限定为导电银 浆或导电碳浆,并可利用涂布、网板印刷等方式设置于导线层11与第二绝缘层12上。第一 绝缘层10与第二绝缘层12的材质包含但不限定为聚对苯二甲酸乙酯(PET),而金属层13 为导电金属材料,可包含但不限定为金、银或铝。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软性排线,还包含一金属遮蔽层17与一第三 绝缘层18,其中金属遮蔽层17设置于第一绝缘层10的下表面,且第三绝缘层18设置于金 属遮蔽层17的下表面,第三绝缘层18的材质包含但不限定为聚对苯二甲酸乙酯(PET)。 金属遮蔽层17的材料包含导电银浆或导电碳浆,用以降低电磁干扰和减少噪声干扰,使本 实用新型的软性排线的特征阻抗范围为90Ω至110Ω之间,可满足低电压差动信号(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 LVDS)传输线的使用规格要求。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软性排线,其中覆盖部分接地导件14的第二保 护件16可为一套件,套设于第一绝缘层10的至少一端并包覆部分接地导件14、部分第一保 护件15、部分金属遮蔽层17、部分第一绝缘层10、部分导线层11、部分第二绝缘层12与部 分金属层13,并使导线层11两端露出,不仅可保护接地导件14,也可增加此端的强度,避免 发生断裂。另外,上述实施例中,接地导件设置于暴露于外的导线层的接地线的两端,亦可 根据实际需要仅在接地线的其中一端设置接地导件。由以上实施例可知,凡利用接地导件 电性连接暴露于外的导线层的接地线与设置于第二绝缘层上的金属层的结构皆为本实用 新型的精神。综合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软性排线利用接地导件电性连接暴露于外的导线层的接地线与设置于第二绝缘层上的金属层,其工艺简单、快速,可降低制作成本。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使熟悉此项 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当不能以其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 围,即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均等变化或修饰,仍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 的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软性排线,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第一绝缘层;一导线层,由多条金属导线间隔排列并设置于该第一绝缘层上,其中该些金属导线包含至少一接地线;一第二绝缘层,设置于该导线层上并使该导线层两端露出;一金属层,设置于该第二绝缘层上;以及至少一接地导件,为导电性材质,电性连接暴露于外的该接地线与该金属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性排线,其特征在于,部分该接地导件设置于该金属层与 该第二绝缘层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性排线,其特征在于,部分该接地导件设置于该金属层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性排线,其特征在于,该金属层覆盖该第二绝缘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性排线,其特征在于,该金属层部分覆盖该第二绝缘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性排线,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补强板设置于该第一绝缘 层的下表面的至少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性排线,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金属遮蔽层与一第三绝缘 层,其中该金属遮蔽层设置于该第一绝缘层的下表面,且该第三绝缘层设置于该金属遮蔽 层的下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性排线,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第一保护件设置于该金属层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性排线,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第二保护件覆盖部分该接 地导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软性排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保护件可为一套件,套设于该第一绝缘层的一端,并使该导线层两端露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软性排线,包含一第一绝缘层、一导线层、一第二绝缘层、一金属层与至少一接地导件。导线层是由多条金属导线间隔排列并设置于第一绝缘层上,其中导线层的多条金属导线包含至少一接地线;第二绝缘层设置于导线层上并使导线层两端露出;金属层设置于第二绝缘层上;接地导件电性连接暴露于外的接地线与金属层。
文档编号H01R13/648GK201749711SQ20102028265
公开日2011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7日
发明者叶时堃 申请人:天瑞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