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装置的耳机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75516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子装置的耳机插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装置的耳机插座。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装置如移动终端,半导体、电子词典或笔记本电脑上常设置有耳机插座, 将一耳机接头插入耳机插座中,使用者便可以通过耳机直接收听电子装置中播放的音频信号。现有的耳机插座如图1所示,包括插座本体la,固定座2a和孔座3a,插座本体Ia 上设有导电端子,插座本体Ia容纳于所述固定座2a内并与其一同固定在电子装置的壳体 (图上未示出),插座本体Ia中形成用于容纳所述耳机插头(图上未示出)的通孔,所述通 孔的一端固定有所述孔座3a,所述耳机插头通过孔座3a穿设于所述插座本体Ia的通孔中, 与所述导电端子形成通路。但是由于电子装置的壳体为塑胶壳体,需要开模,而且为了使塑 胶壳体中能设置固定座和插座本体,因此该塑胶壳体需要具有一定的厚度和宽度,电子装 置会占用较大的空间,而且该耳机插座结构复杂。同时随着移动终端,半导体、电子词典或 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装置越来越小,如果耳机插座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使得耳机插座无法 固定在电子装置的壳体中。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占用较大空间且结构复杂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 单且占用空间小的电子装置的耳机插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的耳机插座,包括两组相对设置的导电端子,每组 至少包括两个导电端子,两组导电端子形成用于夹持耳机插头的空腔,所述导电端子包括 固定部、连接部、以及当所述耳机插头位于所述空腔内时与所述耳机插头抵顶的接触部,所 述固定部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接触部连接,且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电子装置的电路板 上。进一步,所述接触部上设有至少一凸起,所述凸起用于与所述耳机插头抵顶。进一步,所述连接部包括竖直连接板和弧形连接板,所述竖直连接板的一端通过 所述弧形连接板与所述接触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竖直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部的一端 连接。进一步,所述竖直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弧形连接板的一端连接,所述弧形连接板 的另一端与所述接触部的一端连接。进一步,所述接触部为平板,所述平板的一端与所述弧形连接板远离所述竖直连 接板的一端连接,且所述平板的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竖直连接板的方向倾斜。进一步,所述弧形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竖直连接板的侧面连接,所述弧形连接板 的另一端与所述接触部的一端连接。[0012]进一步,所述接触部为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一端与所述弧形连接板远离所述竖 直连接板的一端连接,且所述竖直连接板与所述弧形板相对设置。进一步,所述接触部位于所述竖直连接板的一侧,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竖直连接 板的另一侧。进一步,所述接触部和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竖直连接板的同一侧。进一步,所述固定部上设有通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耳机插座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两组相对设置的导电端子形成 夹持所述耳机插头的空腔,所述导电端子固定在电子装置的电路板上,当耳机插头插入所 述空腔内时,所述导电端子的接触部与所述耳机插头抵顶,耳机插头便可以所述电路板上 的电路导通,因此该耳机插座结构简单且占用空间小。

图1为现有技术中耳机插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耳机插座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耳机插座固定在电路板上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电端子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导电端子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 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 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耳机插座,包括两组相对设置 的导电端子,每组至少包括两个导电端子10,两组导电端子形成用于夹持耳机插头30的空 腔40,所述导电端子10包括固定部11、连接部12、以及当所述耳机插头30位于所述空腔 40内时与所述耳机插头30抵顶的接触部13,所述固定部11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接触部 13连接,且所述固定部11固定于所述电子装置的电路板20上。通过两组相对设置的导电端子10形成夹持所述耳机插头30的空腔40,所述导电 端子10固定在电子装置的电路板20上,当耳机插头30插入所述空腔40内时,所述导电端 子的接触部13与所述耳机插头30抵顶,耳机插头30便可以与所述电路板20上的电路导 通,因此该耳机插座结构简单且占用空间小。进一步,如图2和图3所述,本实施例中的耳机插座包括5个导电端子10,其中一 组中包括3个导电端子10,该组中的其中一个导电端子10使得所述耳机具有麦克风的功 能,可以进行语音通信。每组中的导电端子10在所述电路板20上的固定间距为本领域技 术人员的公知常识。进一步,所述接触部13上设有至少一凸起131,所述凸起131用于与所述耳机插 头30抵顶,增加所述耳机插头与所述接触部13连接的可靠性。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 施例的导电端子,该导电端子10的接触部13上设有两个凸起131,进一步增加所述耳机插 头与所述接触部13连接的可靠性,使得导电端子10的导电性能更好。[0027]进一步,所述连接部12包括竖直连接板121和弧形连接板122,所述竖直连接板 121的一端通过所述弧形连接板122与所述接触部13的一端连接,所述竖直连接板121的 另一端与所述固定部11的一端连接。通过连接部12连接固定部和所述接触部13,当耳机 插头30插入所述空腔40中,通过所述弧形连接板122给所述接触部13提供弹力,使得所 述接触部13与所述耳机插头30能更好的接触。更进一步,所述弧形连接板122为U型连接板或M型连接板,只要能通过所述弧形 连接板122给所述接触部13提供弹力,使得所述接触部13与所述耳机插头30能更好的接 触即可。进一步,所述弧形连接板122的一端与所述竖直连接板121的侧面连接且所述弧 形连接板122横向设置,所述弧形连接板122的另一端与所述接触部13的一端连接。如 图4所示,所述竖直连接板121与所述固定部11连接的一端为所述竖直连接板的底面(图 上未示出),所述竖直连接板的另一端为所述竖直连接板的顶面121a,所述竖直连接板沿 纵向设置的面为所述竖直连接板的第一组侧面121b,所述竖直连接板沿横向设置的面为所 述竖直连接板的第二组侧面121c,所述弧形连接板122的一端可以所述竖直连接板的第一 组侧面121b连接,优选情况下,所述弧形连接板122的一端与所述竖直连接板第二组侧面 121c的其中一侧面连接,使得导电端子10在纵向方向上占用的空间小,从而耳机插座的占 用空间也就越小,所述导电端子10容易安装在所述电路板20上。进一步,如图4所示,所述接触部13为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一端与所述弧形连接 板122相对于所述竖直连接板121的另一端连接,且所述竖直连接板121与所述弧形板相 对设置。优选情况下所述弧形板的形状与所述耳机插头的形状相适应且所述弧形板向上 延伸,使得所述接触部13与所述耳机插头30能更好的接触。进一步,所述接触部13位于所述竖直连接板121的一侧,所述固定部11位于所述 竖直连接板121的另一侧,当耳机插头30插入所述空腔40中,所述接触部13不会与所述 固定部11发生干涉。当然所述接触部13和所述固定部11位于所述竖直连接板121的同 一侧也是可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弧形板和所述固定部11位于所述竖直连接板121的同 一侧,使得导电端子10的重心比较稳,容易牢靠地固定在所述电路板20上。进一步,所述连接部12与所述固定部11的连接处设有通槽111,使得导电端子容 易加工。进一步,所述固定部11相对于所述连接部12的另一端设有弧形延伸部14,弧形 延伸部14向下延伸,使得所述导电端子10更牢靠地固定在所述电路板20上。所述固定部 11的外表面上设有至少一凹槽112,优选情况下所述固定部11的侧面上设有两凹槽112, 且所述凹槽112对称设置,便于所述导电端子10的安装。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导电端子100,所述导电端子100包 括固定部110,连接部120,以及接触部130,所述固定部110通过所述连接部120与所述接 触部130连接,且所述固定部110固定于所述电子装置的电路板20上。所述固定部110通 过焊接的方式固定所述电子装置的电路板20上,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固定在所述电 路板20上,只要所述导电端子100与所述电路板20中的电路导通即可。通过两组相对设置的导电端子100形成夹持所述耳机插头30的空腔40,所述导电 端子100固定在电子装置的电路板20上,当耳机插头30插入所述空腔40内时,所述导电
5端子的接触部130与所述耳机插头30抵顶,耳机插头30便可以所述电路板20上的电路导 通,因此该耳机插座结构简单且占用空间小。进一步,所述连接部120包括竖直连接板1201和弧形连接板1202,所述竖直连接 板1201的一端通过所述弧形连接板1202与所述接触部130的一端连接,所述竖直连接板 1201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部110的一端连接。通过连接部120连接固定部和所述接触部 130,当耳机插头30插入所述空腔40中,通过所述弧形连接板1202给所述接触部130提供 弹力,使得所述接触部130与所述耳机插头30能更好的接触。更进一步,所述弧形连接板1202为U型连接板或M型连接板,只要能通过所述弧 形连接板1202给所述接触部130提供弹力,使得所述接触部130与所述耳机插头30能更 好的接触即可。进一步,所述竖直连接板1201的一端与所述弧形连接板1202的一端连接,所述弧 形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接触部130的一端连接。所述弧形连接板1202的开口朝下设置, 只要能通过所述弧形连接板1202给所述接触部130提供弹力,使得所述接触部130与所述 耳机插头30能更好的接触即可。本实施例中,所述弧形连接板1202的开口朝下设置,便于 所述弧形连接板1202与所述接触部130的连接。进一步,所述接触部130为平板,所述平板的一端与所述弧形连接板1202远离所 述竖直连接板1201的一端连接,且所述平板的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竖直连接板1201的方 向倾斜,使得所述接触部130与所述耳机插头30能更好的接触。更进一步,所述接触部130 上设有一凸起1301,所述凸起1301与所述耳机插头30抵顶,增加所述耳机插头与所述接触 部130连接的可靠性。更进一步,所述平板相对于所述弧形连接板1202的另一端设有平板延伸部1302, 且所述平板延伸部1302朝向所述固定部110延伸,用于保护安装人员,使得接触部130不 会划伤安装人员,便于所述导电端子100的安装。进一步,所述接触部130位于所述竖直连接板1201的一侧,所述固定部110位于 所述竖直连接板1201的另一侧。当然所述接触部130和所述固定部110位于所述竖直连 接板1201的同一侧也是可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平板位于所述竖直连接板1201的一侧, 所述固定部110位于所述竖直连接板1201的另一侧,当耳机插头30插入所述空腔40中, 所述平板不会与所述固定部110发生干涉。进一步,所述固定部110上设有通孔1101,在焊接固定所述固定部110的过程中, 增加所述固定部110与所述电路板20的接触面,使得所述导电端子100更牢固地安装在所 述电路板20上。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装置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相对设置的导电端子,每组至少 包括两个导电端子,两组导电端子形成用于夹持耳机插头的空腔;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固定部、连接部、以及当所述耳机插头插入所述空腔内时与所述耳 机插头抵顶的接触部,所述固定部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接触部连接,且所述固定部固定 于所述电子装置的电路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上设有至少一凸起,所述凸 起用于与所述耳机插头抵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竖直连接板和弧形连 接板,所述竖直连接板的一端通过所述弧形连接板与所述接触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竖直连 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部的一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弧形连 接板的一端连接,所述弧形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接触部的一端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为平板,所述平板的一端与 所述弧形连接板远离所述竖直连接板的一端连接,且所述平板的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竖直 连接板的方向倾斜。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竖直连 接板的侧面连接且所述弧形连接板横向设置,所述弧形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接触部的一 端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为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一 端与所述弧形连接板远离所述竖直连接板的一端连接,且所述竖直连接板与所述弧形板相 对设置。
8.所述权利要求3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位于所述竖直连接板的一侧, 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竖直连接板的另一侧。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和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竖 直连接板的同一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上设有通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的耳机插座,包括两组相对设置的导电端子,每组至少包括两个导电端子,两组导电端子形成用于夹持耳机插头的空腔,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固定部,连接部,以及当所述耳机插头插入所述空腔内时与所述耳机插头抵顶的接触部,所述固定部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接触部连接,且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电子装置的电路板上。该耳机插座结构简单且占用空间小。
文档编号H01R13/10GK201781101SQ20102051480
公开日2011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7日
发明者杨晓东, 纪秀东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