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高温极细易用信号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79772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耐高温极细易用信号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信号线,尤其涉及一种耐高温极细易用信号线。
背景技术
电线电缆的应用主要分为三大类电力系统、信息传输系统和工程设备以及仪器 仪表系统。电力系统采用的电线电缆产品主要有架空裸电线、汇流排(母线)、电力电缆、橡 套线缆、架空绝缘电缆、分支电缆(取代部分母线)、电磁线以及电力设备用电气装备电线 电缆等。用于信息传输系统的电线电缆主要有市话电缆、电视电缆、电子线缆、射频电缆、光 纤缆、数据电缆、电磁线、电力通讯或其他复合电缆等。工程设备、仪器仪表系统中除架空裸 电线外几乎其他所有产品均有应用,但主要是电力电缆、电磁线、数据电缆、仪器仪表线缆 等。尽管电线电缆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建筑工程和设施、现代农业和科研、工 程装备或军事设施、太空、海洋的探测中,并已达到了无处不在的状态。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产业水平不断提高,对电缆产品的质量、性 能以及安全性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尤其是在手提电脑、手机、电子手账、无线传输及全球 定位系统等等的电子设备中,由于该电子设备上留给信号线缆的布线的空间是非常小的, 只有几毫米的直径空间,并随着电子设备朝着轻便化的方向发展却变得更小,因此,对应用 于电子设备上留给信号线缆布线的空间及耐高温性均提出新的要求。传统的信号线缆一般是由导体及包覆于导体上的普通材料的绝缘体组成的,该普 通材料的绝缘体为了达到信号线缆的安全性要求时,相应地,信号线缆的外径被做得更大, 一般都超过1厘米以上,因而没法适应于对布线空间要求小和温度要求高的电子设备中。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高温极细易用信号线,该耐高温极细易用信号 线具有优异的耐高温度性能和极细的外径的同时,还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优的传输性 能,且便于操作人员的操作。故能应用于对布线空间要求小、温度要求高且有耐用和操作方 面要求的电子设备中。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耐高温极细易用信号线,包 括导体、编织层、云母层、纸包带层及铁氟龙的内被层和外被层。所述内被层包覆所述导体 形成导线,所述编织层编织于所述导线外,所述云母层包于所述编织层外,所述纸包带层包 于所述云母层外,所述外被层包覆所述纸包带层形成所述耐高温极细易用信号线,所述耐 高温极细易用信号线的外径介于0. 34毫米至1. 86毫米之间。较佳地,所述导体由若干导丝绞合形成,使得导体的信号传输更优异;更具体地, 所述导丝的外径介于0. 03毫米至0. 10毫米之间,从而为本实用新型的耐高温极细易用信 号线的外径做得更小提供优异的条件。较佳地,所述导体包括一根导丝,所述导丝的外径介于0. 16毫米至0. 33毫米之 间,使得导体的形成更简单。
3[0009]较佳地,所述导体上还设置镀银层,使导体具有更优异的传输性能的同时,还具有 优异的防氧化性能。较佳地,所述编织层由镀银铜线或镀锡铜线编织形成,能进一步地对导体传输信 号的屏蔽,进一步提升本实用新型的耐高温度极细信号线的传输质量。较佳地,所述内被层的厚度介于0.08毫米至0.30毫米之间,从而为本实用新型的 耐高温极细易用信号线的外径做得更小提供优异条件。较佳地,所述外被层的厚度介于0. 032毫米至0. 31毫米之间,从而为本实用新型 的耐高温极细易用信号线的外径做得更小提供优异条件。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铁氟龙的外被层和内被层,一方面使得本实 用新型的耐高温极细易用信号线的外径做得更小,外径介于0. 34毫米至1.86毫米之间;另 一方面使本实用新型的耐高温极细易用信号线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由于本实用新型的 云母层,能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耐高温极细易用信号线的耐高温性能和耐燃性的同时 具有优异的柔性,进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耐高温极细易用信号线的使用寿命更长;由于本 实用新型的纸包带层,使得操作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耐高温极细易用信号线的操作更易;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编织层,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耐高温极细易用信号线的传输更可靠;因而, 本实用新型的耐高温极细易用信号线能用于如手提电脑、手机、电子手账、无线传输及全球 定位系统等等的对布线空间要求小、温度要求极高且有耐用和操作方面要求的电子设备 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耐高温极细易用信号线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耐高温极细易用信号线的平面示意图。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耐高温极细易用信号线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的耐高温极细易用信号线的平面示意图。图6是沿图5中B-B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 作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耐高温极细易用信号线Ia包括由 七根导丝1100绞合形成的导体110、由镀银铜线或镀锡铜线编织形成的编织层13、云母层 12、纸包带层15及铁氟龙的内被层111和外被层14。所述内被层111包覆所述导体110形 成导线11,所述编织层13编织于所述导线11外,所述云母层12包于所述编织层13外,所 述纸包带层15包于所述云母层12外,所述外被层14包覆所述纸包带层15形成本实用新 型的耐高温极细易用信号线la,本实用新型的耐高温极细易用信号线Ia的外径介于0. 34 毫米至1. 38毫米之间。其中,为了使导体110具有更优异的传输性能的同时,还具有优异 的防氧化性能,故在导体110上还设置镀银层;而通过由上述的镀银铜线或镀锡铜线编织 成的编织层13,能进一步地对导体110传输信号的屏蔽,进一步提升本实用新型的耐高温度极细信号线Ia的传输质量。而对于本实用新型的耐高温极细信号线Ia的外径介于0. 34 毫米至1. 38毫米之间的形成过程,具体地如下(1)由七根每根的外径为0. 03毫米的导丝1100绞合形成外径为0. 09毫米的导 体110,再在导体110上包覆有厚度为0. 08毫米的内被层111形成外径为0. 25毫米的导线 11,接着在导线11外编织上编织层13,然后在所述编织层13上包设一层的云母层12,再在 云母层12上包设一层的纸包带层15,最后在纸包带层15上包覆有厚度为0. 032毫米的外 被层14而形成本实用新型的外径为0. 34毫米的耐高温极细易用信号线la,该耐高温极细 易用信号线Ia的特性阻抗为50欧母,具有优异的信号传输性能。(2)由七根每根的外径 为0. 05毫米的导丝1100绞合形成外径为0. 15毫米的导体110,再在导体110上包覆有厚 度为0. 11毫米的内被层111形成外径为0. 40毫米的导线11,接着在导线11外编织上编织 层13,然后在所述编织层13上包设一层的云母层12,再在云母层12上包设一层的纸包带 层15,最后在纸包带层15上包覆有厚度为0. 10毫米的外被层14而形成本实用新型的外 径为0. 80毫米的耐高温极细易用信号线la,该耐高温极细易用信号线Ia的特性阻抗为50 欧母,具有优异的信号传输性能。(3)由七根每根的外径为0. 06毫米的导丝1100绞合形成外径为0. 19毫米的导 体110,再在导体110上包覆有厚度为0. 17毫米的内被层111形成外径为0. 53毫米的导线 11,接着在导线11外编织上编织层13,然后在所述编织层13上包设一层的云母层12,再在 云母层12上包设一层的纸包带层15,最后在纸包带层15上包覆有厚度为0. 13毫米的外被 层14而形成本实用新型的外径为0. 98毫米的耐高温极细易用信号线la,该耐高温极细易 用信号线Ia的特性阻抗为50欧母,具有优异的信号传输性能。(4)由七根每根的外径为0. 08毫米的导丝1100绞合形成外径为0. 24毫米的导 体110,再在导体110上包覆有厚度为0. 22毫米的内被层111形成外径为0. 68毫米的导线 11 ;接着在导线11外编织上编织层13,然后在所述编织层13上包设一层的云母层12,再在 云母层12上包设一层的纸包带层15,最后在纸包带云15上包覆有厚度为0. 13毫米的外被 层14而形成本实用新型的外径为1. 13毫米的耐高温极细易用信号线la,该耐高温极细易 用信号线Ia的特性阻抗为50欧母,具有优异的信号传输性能。(5)由七根每根的外径为0. 10毫米的导丝1100绞合形成外径为0. 30毫米的导 体110,再在导体110上包覆有厚度为0. 26毫米的内被层111形成外径为0. 83毫米的导线 11 ;接着在导线11外编织上编织层13,然后在所述编织层13上包设一层的云母层12,再在 云母层12上包设一层的纸包带层15,最后在纸包带层15上包覆有厚度为0. 18毫米的外被 层14而形成本实用新型的外径为1. 38毫米的耐高温极细易用信号线la,该耐高温极细易 用信号线Ia的特性阻抗为50欧母,具有优异的信号传输性能。请参阅图4至图6,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耐高温极细易用信号线Ib包括由 一根导丝组成的导体110、由镀银铜线或镀锡铜线编织形成的编织层13、云母层12、纸包带 层15、及铁氟龙的内被层111和外被层14。所述内被层111包覆所述导体110形成导线11, 所述编织层13编织于所述导线11外,所述云母层12包于所述编织层13外,所述纸包带层 15包于所述云母层12外,所述外被层14包覆所述纸包带层15形成本实用新型的耐高温 极细易用信号线lb,本实用新型的耐高温极细易用信号线Ib的外径介于1. 25毫米至1. 86 毫米之间。其中,对于本实用新型的耐高温极细信号线Ib的外径介于1. 25毫米至1. 86毫米之间的形成过程,具体地如下(1)在一根外径为0. 26毫米的导体110上包覆有厚度为0. 27毫米的内被层111 形成外径为0. 80毫米的导线11 ;接着在导线11外编织上编织层13,然后在所述编织层13 上包设一层的云母层12,再在云母层12上包设一层的纸包带层15,最后在纸包带层15上 包覆有厚度为0. 13毫米的外被层14而形成本实用新型的外径为1. 25毫米的耐高温极细 易用信号线lb,该耐高温极细易用信号线Ib的特性阻抗为50欧母,具有优异的信号传输性 能。(2)在一根外径为0. 16毫米的导体110上包覆有厚度为0. 34毫米的内被层111 形成外径为0. 84毫米的导线11 ;接着在导线11外编织上编织层13,然后在所述编织层13 上包设一层的云母层12,再在云母层12上包设一层的纸包带层15,最后在纸包带层15上 包覆有厚度为0. 22毫米的外被层14而形成本实用新型的外径为1. 48毫米的耐高温极细 易用信号线lb,该耐高温极细易用信号线Ib的特性阻抗为75欧母,具有优异的信号传输性 能。(3)在一根外径为0. 30毫米的导体110上包覆有厚度为0. 34毫米的内被层111 形成外径为0. 89毫米的导线11 ;接着在导线11外编织上编织层13,然后在所述编织层13 上包设一层的云母层12,再在云母层12上包设一层的纸包带层15,最后在纸包带层15上 包覆有厚度为0. 20毫米的外被层14而形成本实用新型的外径为1. 58毫米的耐高温极细 易用信号线lb,该耐高温极细易用信号线Ib的特性阻抗为50欧母,具有优异的信号传输性 能。(4)在一根外径为0. 33毫米的导体110上包覆有厚度为0. 30毫米的内被层111 形成外径为1. 03毫米的导线11 ;接着在导线11外编织上编织层13,然后在所述编织层13 上包设一层的云母层12,再在云母层12上包设一层的纸包带层15,最后在纸包带层15上 包覆有厚度为0. 31毫米的外被层14而形成本实用新型的外径为1. 86毫米的耐高温极细 易用信号线lb,该耐高温极细易用信号线Ib的特性阻抗为50欧母,具有优异的信号传输性 能。值得注意者,上述提到的导体110除了由七根或一根导丝1100组成外,当然还可 以由二根、三根及四根等的导丝1100组成,该导体110的构成数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 实际需要而灵活选择的,故在此不对其数量进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铁氟龙的外被层14和内被层111,一方面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耐高 温极细易用信号线Ia的外径做得更小,外径介于0. 34毫米至1. 38毫米之间;另一方面使 本实用新型的耐高温极细易用信号线Ia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云母 层12,能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耐高温极细易用信号线Ia的耐高温性能和耐燃性的同 时具有优异的柔性,进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耐高温极细易用信号线Ia的使用寿命更长;由 于本实用新型的纸包带层15,使得操作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耐高温极细易用信号线Ia的 操作更易;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编织层13,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耐高温极细易用信号线Ia的传 输更可靠;因而,本实用新型的耐高温极细易用信号线Ia能用于如手提电脑、手机、电子手 账、无线传输及全球定位系统等等的对布线空间要求小、温度要求极高且有耐用和操作方 面要求的电子设备中。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耐高温极细易用信号线Ib与耐高温极细易用信 号线Ia具有相同的原理,且该耐高温极细易用信号线Ib的外径介于1. 25毫米至1. 86毫米之间,故本实用新型的耐高温极细易用信号线Ib具有与耐高温极细易用信号线Ia相同 的技术效果。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 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耐高温极细易用信号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导体、编织层、云母层、纸包带层及 铁氟龙的内被层和外被层,所述内被层包覆所述导体形成导线,所述编织层编织于所述导 线外,所述云母层包于所述编织层外,所述纸包带层包于所述云母层外,所述外被层包覆所 述纸包带层形成所述耐高温极细易用信号线,所述耐高温极细易用信号线的外径介于0. 34 毫米至1.86毫米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极细易用信号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由若干导丝绞 合形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高温极细易用信号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的外径介于 0. 03毫米至0. 10毫米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极细易用信号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包括一根导丝, 所述导丝的外径介于0. 16毫米至0. 33毫米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极细易用信号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上还设置镀银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极细易用信号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层由镀银铜线 或镀锡铜线编织形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极细易用信号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被层的厚度介于 0. 08毫米至0. 30毫米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极细易用信号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被层的厚度介于 0. 032毫米至0. 31毫米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耐高温极细易用信号线,包括导体、编织层、云母层、纸包带层及铁氟龙的内被层和外被层。内被层包覆导体形成导线,编织层编织于导线外,云母层包于编织层外,纸包带层包于云母层外,外被层包覆纸包带层形成耐高温极细易用信号线,耐高温极细易用信号线的外径介于0.34毫米至1.86毫米之间。由于云母层、纸包带层、编织层及铁氟龙的内被层和外被层,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外径做得更小(介于0.34毫米至1.86毫米之间)且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和传输可靠性,还使本实用新型更耐用和便于操作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因而使本实用新型能用于对布线空间要求小、温度要求高且有耐用和操作方面要求的电子设备中。
文档编号H01B7/04GK201893154SQ20102058822
公开日2011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日
发明者胡歌飞 申请人:东莞市勤达电线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