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频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80518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频天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天线,特别是一种可提供多种共振模态的多频天线。
背景技术
现今,无线通讯技术已应用于许多电子产品,如手机、笔记型计算机、个人数字助 理(PDA)、GPS卫星导航系统、电子书阅读器(E-bookreader)等。通常,为了美观考虑,会采 用隐藏式天线,如微带天线、平面倒F型天线、平面螺旋天线等,而将天线置于电子装置的 壳体内。但,现今电子产品诉求轻薄的设计与多样化的功能。因此,如何于壳体有限的内部 空间中,容纳天线及繁复的电子构件,是隐藏式天线设计的重要考虑。尤其,无线通讯的发 展快速,不断的有新的通讯技术产生,因此,电子产品需支持多种使用不同频带的无线通讯 技术乃为必要的趋势。再者,同一无线通讯技术亦会采用不同的操作频带。举例而言,无线局域网络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的 IEEE802. Iln 标准使用的工作频段为 2. 4 2. 4835GHz与5. 150 5. 850GHz。若能以单一天线提供多种共振模态,而满足不同的操作 频段,将可有效利用有限的壳体内部空间。因此,如何在有限空间内设计多种共振模态的天线,进而使天线的操作频段符合 无线通讯的需求,是天线设计时的重要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频天线,以解决前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多频天线包含一馈入点;二馈入导电带,馈入导电带的始端电连 接馈入点;及二第一延伸导电带,分别自馈入导电带的末端反向延伸。较佳地,多频天线更包含二第二延伸导电带,分别自馈入导电带的侧边延伸,且分 别与第一延伸导电带平行。较佳地,多频天线更包含一第二延伸导电带,自其中的一馈入导电带的侧边延伸, 且与第一延伸导电带平行。较佳地,第一延伸导电带垂直馈入导电带。较佳地,第一延伸导电带其中之一由垂直连接且同向弯折的三辐射段组成。较佳地,多频天线更包含一承载件,提供一承载平面,用以承载馈入点、馈入导电 带、第一延伸导电带及第二延伸导电带。其中,承载件可为印刷电路板或绝缘薄膜。本实用新型藉由分支的二馈入导电带,使得天线可延伸多个辐射体(即第一及第 二延伸导电带),进而提供多个共振模态,满足多种频段需求。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其功效,兹配合图式说明如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实施例的示意图。[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二实施例的示意图。[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二实施例的阻抗图。[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二实施例的反馈损失图。[0019]主要组件符号说明[0020]1 馈入点6 承载件[0021]2:馈入导电带7:第二延伸导电带[0022]3:第一延伸导电带81 实部阻抗[0023]4 接地部82 虚部阻抗[0024]51 第一共振路径A 第一共振模态[0025]52 第二共振路径B 第二共振模态[0026]53 第三共振路径C 第三共振模态[0027]M 第四共振路径D 第四共振模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举出具体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以图式作为辅助说明。说 明中提及的符号参照图式符号。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多频天线,包含一馈入点1、二馈入 导电带2及二第一延伸导电带3。馈入点1邻近接地部4,由外部一馈线(未示于图中)电 连接馈入点1及接地部4,而馈入电讯号。馈线可为同轴缆线,具有讯号线及接地线。其中, 馈入点1电连接讯号线,接地部4电连接接地线。二馈入导电带2的始端电连接馈入点1。二第一延伸导电带3分别连接于二馈入 导电带2的末端,且二第一延伸导电带3互朝反方向延伸。据此,二馈入导电带2及二第一 延伸导电带3分别形成第一共振路径51及第二共振路径52,用以产生第一共振模态及第二 共振模态。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频天线更包含承载件6,提供一承载平面,用以承载 馈入点1、馈入导电带2及第一延伸导电带3。承载件6实质可为印刷电路板(PCB)或绝缘 薄膜。绝缘薄膜的承载平面的背面可具有黏性,用以贴附于电子装置的壳体内侧等处。请参阅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如第一实施例的多频天线, 更包含二第二延伸导电带7,分别自二馈入导电带2的侧边延伸,且分别与二第一延伸导电 带3平行。据此,二第二延伸导电带7及二部分的馈入导电带2分别形成第三共振路径53 及第四共振路径M,用以产生第三共振模态及第四共振模态。于此,第一延伸导电带3垂直馈入导电带2。因此,可避免产生另一方向的电磁波 分量,而具有较好的辐射效果。同理,第二延伸导电带7较佳地亦垂直于馈入导电带2。特别是,为了达到较低频率的共振频带,第一延伸导电带3其中之一可由垂直连 接且同向弯折的三辐射段组成,而形成较长的共振路径。然本实用新型并非以此为限,亦可 由复数个辐射段组成第二延伸导电带7。于此,如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多频天线亦可包含承载件6,提供一承载平面,用以承载馈入点1、馈入导电带2、第一延伸导电带3及第二延伸导电带7。承载 件6实质可为印刷电路板(PCB)或绝缘薄膜。绝缘薄膜的承载平面的背面可具有黏性,用 以贴附于电子装置的壳体内侧。并且,本实用新型第一及第二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延伸导电带3及第二延伸导电带 7与馈入导电带2为单一或复数个宽度固定的带状辐射段组成。然,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为必需包含二延伸导电带7,亦可仅包含一延伸导电带 7。延伸导电带7自其中的一馈入导电带的侧边延伸,且与第一延伸导电带平行。据此,第 二延伸导电带7与部分的馈入导电带2形成第三共振路径53,而与第一共振路径51及第二 共振路径52产生三种共振模态。请参阅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阻抗图。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 应不同频率的实部阻抗81及虚部阻抗82关系图。当虚部阻抗82为零之处即对应天线的 第一共振模态A、第二共振模态B、第三共振模态C及第四共振模态D,分别由第一共振路径 51、第二共振路径52、第三共振路径53及第四共振路径M所产生。请参阅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反馈损失(Return Loss)图。回馈 损失在_6dB下,透过前述四条共振路径产生的操作频带在875MHz 987MHz及1587MHz ^62MHz,可满足无线广域网络(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WWAN)及全球互通微波存取 (fforIdwideInteroperabiIity for Microwave Access, WIMAX)的操作步页带。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多频天线(不包含承载件6)所占面积长约为6公分,宽 约为1公分。可见,本实用新型确实可在有限的空间内满足无线通讯多种频带及宽带的需 求。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已经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 用新型,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皆应涵盖 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多频天线,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馈入点;二馈入导电带,该些馈入导电带的始端电连接该馈入点;及 二第一延伸导电带,分别自该些馈入导电带的末端反向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频天线,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二第二延伸导电带,分别自该些馈入导电带的侧边延伸,且分别与该些第一延伸导电 带平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频天线,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第二延伸导电带,自其中的一该些馈入导电带的侧边延伸,且与该第一延伸导电带 平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频天线,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延伸导电带垂直该些馈入导 电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频天线,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延伸导电带其中之一由垂直 连接且同向弯折的三辐射段组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频天线,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承载件,提供一承载平面,用 以承载该馈入点、该些馈入导电带及该些第一延伸导电带。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频天线,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承载件,提供一承载平面,用 以承载该馈入点、该些馈入导电带、该些第一延伸导电带及该些第二延伸导电带。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频天线,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承载件,提供一承载平面,用 以承载该馈入点、该些馈入导电带、该些第一延伸导电带及该第二延伸导电带。
9.如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多频天线,其特征在于该承载件为一印刷电路板。
10.如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多频天线,其特征在于该承载件为一绝缘薄
专利摘要一种多频天线,包含一馈入点、二馈入导电带及二第一延伸导电带。馈入导电带的始端电连接馈入点。第一延伸导电带分别自二馈入导电带的末端反向延伸。特别是,多频天线更包含二第二延伸导电带,分别自二馈入导电带的侧边延伸,且与第一延伸导电带平行。据此产生四个共振模态而满足多频段及宽带的需求。
文档编号H01Q1/38GK201845870SQ201020601589
公开日2011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5日
发明者王洋凯, 赖佑昌 申请人:长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