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凑型插孔接触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85490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紧凑型插孔接触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插孔接触件,尤指一种高接触高紧凑型插孔电连接器接触件技术,用于电源和信号的导通连接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电连接器接触件的插孔主要采用弹片或簧片结构,其中比较典型的结构如采用簧片收腰的冠簧插孔,以及采用冲压簧片扭曲,两头压装成型的插孔。目前的冠簧插孔是将弹性金属片冲压分割成由若干条两端相连并与端面垂直的金属条组成的栅栏状,然后卷圈并将其中部收腰使每一根金属条在中部弯曲向轴心收缩、 形成两头大、中间小的结构。这种结构的冠簧插孔在其弹性金属条鼓腰处与插针表面接触, 因为受结构限制不能均勻地较稳定地与插针接触,导致插拔力较大、接触面积少,接触性能低等缺点。后一种技术制作的插孔,虽然具有较高的接触性能,但其套接方法接触电阻大、耐拉力差,前后套极容易受拉力从压点脱离,造成衔接故障和事故;结构复杂、组合零件较多, 体积无法进一步缩小,不利于向小型化、密集化发展;加工工艺复杂,精度要求高,导致产品合格率低,成本提高;弹片在限定的空间内不可能很粗,使得每根弹片难以承受较大的电流冲击;使用过程中的“断丝”现象无法解决。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以上不足而提供一种高接触高紧凑型插孔接触件技术。为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这种紧凑型插孔接触件,包括一体成型的金属筒状体, 该筒壁是由若干条连接于两端的栅条构成,且栅条是均勻分布的,金属筒状体整体呈螺旋状,该筒壁的轴向截面的投影呈双曲线。金属筒状体外部还可以套设有金属套筒,金属套筒两端内扣于筒状体的两端。这种插孔接触件结构更牢固,不会因插针的插拨发生回复变形,同时接触面积更大,适用于更大的工作电流。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设计结构简单,插拔操作方便,使用时不仅具有高接触面积,接触低电阻连接,而且比同样规格的插孔结构更加紧凑,可以在较大适用范围内制作的不同孔径大小的插孔,并能通载更高电流及信号,能很好满足当今世界日益要求高可靠,高接触,高电流通载且越小型化连接器市场,而且生产工艺简单,制作成本相对较低,有利于成批生产。

图1是本发明插孔接触件的结构示图。图2是紧凑型插孔接触件轴向截面投影图。图3是实施例1的插孔接触件使用中装配关系图。[0012]图4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2的插孔接触件使用中装配关系图。图6是冲压成型的金属片。图7是金属片圈筒成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用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这种插孔接触件和现有的冠簧接触件近似,包括片状金属板卷成圆筒形,中部是若干条冲压或其他方式形成的连接于两端的栅条,束腰,所不同的是连接于两端的栅条整体上呈螺旋状,这里称之为回转冠簧,如图1所示,这种回转冠簧1包括一体成型的金属筒状体,筒壁均勻分布着若干条连接于两端2的栅条3,栅条与筒状中心轴不在同一平面,倾斜连接于筒状体的上、下端,栅条绕筒状体中心轴均勻分布,再如图2所示,筒状的回转冠簧1直径大小分布自两端2开始对称的向中心递减,其轴向截面的投影呈双曲线,由于本实施例结构中,栅条倾斜连接于两端,栅条间设有通孔,所以严格意义上其轴向截面并非一条连续线,而是若干线段。回转冠簧1在使用中的装配关系如图3所示,主要包含有回转冠簧1、插孔孔套4和插针5,先将回转冠簧1安装到插孔孔套4的空腔内,必要时,可以在孔套4端口设有内凸的结构,防止插针插拨过程回转冠簧1脱出,紧接着将插针5插入到已装配有回转冠簧的插孔孔套4中;回转冠簧1整体在插孔孔套4的空腔中,而在插孔孔套 4的空腔中,插附着插针5,插针5插入回转冠簧1的圆柱轴的长度比回转冠簧1整体长度大。此设计的插孔接触件的插孔形式,相对接触面大,接触性能高,机械寿命长;在振动环境中不存在抖动、分离等接触不良的现象。以上紧凑型插孔接触件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参见图6,首先金属片经冲压落料成型后,整体呈长方形,包括两端2及连接于两端的均勻分布的若干栅条3 ;如图7所示,接着沿着平行于栅条方向将长方形金属片卷成圆筒状,在本实施例中,该金属片是长方形,所以圆筒上、下的直径大小一致;然后将圆筒的一端绕中心轴线相对另一端扭转成螺旋形,此时圆筒整体呈螺旋状,而且受连接于两端的栅条长度的限制,此时圆筒中间的直径逐渐减小,其结构参见图1 ;最后将螺旋形圆筒通过热处理工艺固定成型,使其不发生回弹。 通过此工艺生产的插孔接触件,能够保证其具备优良的结构、稳定可靠的接触保持力和良好的导电性能,在插拔插针过程,回转冠簧不会发生复原变形。这种结果的插孔接触件可以应用于电流相对比较小的电器上,结构简单实用。实施例2本实施例是配合工作电流比较大的电器使用,如图4所示,其区别于实施例1之处是将回转冠簧1预先加装在一个固定铜套6内,固定铜套6两端7内扣于回转冠簧1的两端2,将回转冠簧1固定。接着如图5所示将此带插孔接触件的固定铜套6压装入插孔孔套 4内,然后将插针5插入到已压装有固定铜套6的插孔接触件的插孔孔套4中;带插孔接触件的固定铜套6整体在插孔孔套4的空腔内,而在插孔孔套4的空腔中,插附着插针5,插针 5插入回转冠簧1的圆柱轴的长度比回转冠簧1整体长度大。这种设计可以保证插针插入时有更好的接触效果,而且回转冠簧在固定铜套两端的使用下不可能发生复原变形,进一步增大了接触面和接触的良好性能,此设计只有两层结构,可以把插件做得更小,而在小直径插孔时,也能保证高电流及信号的安全、稳定、高效的流通与传输;除此外在制造工艺上, 也更高效、方便和简单。
权利要求1.一种紧凑型插孔接触件,包括一体成型的金属筒状体,其特征在于金属筒状体的筒壁是由若干条连接于两端的栅条构成,金属筒状体整体呈螺旋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型插孔接触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条是均勻分布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紧凑型插孔接触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筒状体筒壁的轴向截面的投影呈双曲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紧凑型插口接触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筒状体外部套设有金属套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紧凑型插口接触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套筒两端内扣于筒状体的两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插孔接触件,尤指一种高接触高紧凑型插孔电连接器接触件技术,用于电源和信号的导通连接领域。这种紧凑型插孔接触件,包括一体成型的金属筒状体,该筒壁是由若干条连接于两端的栅条构成,且栅条是均匀分布的,金属筒状体整体呈螺旋状,该筒壁的轴向截面的投影呈双曲线。金属筒状体外部还套设有金属套筒,金属套筒两端内扣于筒状体的两端。所设计的紧凑型插孔接触件,使用时不仅具有高接触面积,而且比同样规格的插孔结构更加紧凑,能很好满足当今世界日益要求,高可靠,高接触,高电流通载且越小型化连接器市场,而且生产工艺简单,制作成本相对较低,有利于成批生产。
文档编号H01R13/11GK201994468SQ20102069027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30日
发明者倪泉 申请人:倪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