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接触器和用于该电磁接触器的组装方法

文档序号:6991967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磁接触器和用于该电磁接触器的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接触器以及用于该电磁接触器的组装方法,该电磁接触器具有将电磁体的可动芯的吸引运动和释放运动传递到可动触点支承体的驱动杆。
背景技术
作为电磁接触器,已知有例如专利文献I的装置。在专利文献I的电磁接触器中,壳体内容纳有电磁体、与电磁体平行设置的可动触点支承体、使可动触点支承体朝向初始位置偏置的复位弹簧以及将电磁体的吸引运动和释放运动传递到可动触点支承体的驱动杆。可动触点支承体包括多个可动触点、抵抗复位弹簧运动并执行打开和关闭操作,而固定触点设置在壳体内以与各个可动触点相対。电磁体包括励磁线圈、固定芯和可动芯, 可动芯与固定芯相对设置,以能接近或远离固定芯运动。驱动杆是细长板状构件,并形成有位于沿纵向的中心部内的臂部以及沿板的厚度方向的一个端部的ー侧表面上的突出部。驱动杆的一个端部被插入可动触点支承体的插孔内,驱动杆的臂部邻接于在插孔的开ロ周缘内形成的接纳面上,且由此驱动杆与可动触点支承体配合。此外,在一个端部插入在可动芯内形成的松配合孔内的状态下组装驱动杆,在ー个端部处形成的突出部与松配合孔的离固定芯最远的内表面接触,而另一端部与在上壳体的内壁中形成的接纳凹槽配合,该上壳体的内壁经由可动触点支承体而与可动芯相対。当电磁体的励磁线圈进入励磁状态且电磁体的可动芯被固定芯吸引时,可动芯通过吸引的运动经由一端部处的突出部而传递到驱动杆,且驱动杆绕与上壳体的接纳凹槽配合的另一端部转动,由此,驱动杆的转动作为预定的行程被传递到可动触点支承体,可动触点支承体从初始位置运动到操作位置,并且进行各个可动触点以及对应的固定触点的打开和关闭操作。专利文献I :日本专利特开昭64-48339号公报(图I和图2)专利文献I的驱动杆在组装时具有方向性,该组装是在形成于ー个端部处的突出部与形成于可动芯中的松配合孔的离固定芯最远的内表面接触的状态下组装驱动杆。然而,即使在驱动杆沿一端部处的突出部不邻接于松配合孔的内表面上的相反方向定向的状态下对专利文献I的驱动杆进行组装(下文被称为不正确的组装),驱动杆也有可能附连至电磁接触器内,因此驱动杆的不正确组装会影响电磁接触器的正常操作。也就是说,在专利文献I的驱动杆中,形成有ー对臂部,该对臂部沿彼此相対的方向从沿板的宽度方向的端部、在沿纵向的相同位置(中心部)处向外突出,即使执行驱动杆的不正确组装,其中该对臂部沿与正确组装中相反的方向设置并导致邻接于插孔的接纳面上,驱动杆也可附连至电磁接触器内。在通过不正确的组装而组装的驱动杆内,由于ー个端部处的突出部不与形成于可动芯内的松配合孔的离固定芯最远的内表面接触,电磁体的可动芯的运动操作不会作为预定的行程传递到可动触点支承体,且可动触点和固定触点的打开和关闭操作通常不会在具有通过不正确组装而组装的驱动杆的电磁接触器内进行。因此,在具有专利文献I的驱动杆的电磁接触器中,有必要从视觉上确定驱动杆在组装时的组装方向,并且产生组装所需的时间增加以及组装效率由此降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通过关注于上述传统类型的未解决问题来实现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防止不正确地安装在组装时具有方向性的驱动杆的电磁
接触器和用于该电磁接触器的组装方法。为了实现前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磁接触器是包括容纳于壳体内的如下部件的电磁接触器具有可动芯的电磁体;与可动芯的运动方向平行运动的可动触点支承体;以及在组装于壳体内时具有方向性的驱动杆,其一端部与可动芯配合,且沿纵向的中心部与可动触点支承体配合,可动芯的运动通过驱动杆传递到可动触点支承体,通过驱动杆的另一端部与盖的内壁配合,该驱动杆可绕驱动杆的用作转动轴的该另一端部转动,该盖附连至壳体以覆盖可动触点支承体,其中,设有驱动杆不正确组装检出部,其使驱动杆被容纳成使盖可在驱动杆沿正确方向组装时附连于壳体,并致使驱动杆的另一端部突出到壳体的由盖所附连的位置,以使盖在驱动杆沿不正确方向组装的状态下不能附连于壳体。根据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磁接触器,当在组装时具有方向性的驱动杆沿不正确位置定向并组装在壳体内时,由于通过驱动杆不正确组装检出部来防止将盖附连于壳体,所以可以容易地识别出驱动杆的不正确组装。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磁接触器中,驱动杆不正确组装检出部由臂部、臂部接纳面以及不正确组装防止面构成,臂部形成于驱动杆的中心部内并从沿垂直于驱动杆转动方向的一端部突出,臂部接纳面形成于可动触点支承体上,并且在容纳驱动杆的同时臂部邻接于臂部接纳面上,以使盖可在驱动杆沿正确方向组装的状态下附连于壳体,且不正确组装防止面形成于可动触点支承体上,从而比臂部接纳面更接近于附连有盖的位置,并且臂部邻接于该不正确组装防止面上,因而,在驱动杆沿不正确方向组装的状态下,驱动杆的另一端部突出到壳体的附连有盖的位置。根据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磁接触器,由于驱动杆不正确组装检出部由包括形成于驱动杆内的臂部、臂部接纳面和在可动触点支承体上形成为台阶状的不正确组装防止面的简单结构构成,所以实现制造成本的减少。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电磁接触器的组装方法是用于电磁接触器的组装方法,其中,在上述电磁接触器中,在电磁体、可动触点支承体和驱动杆容纳于壳体内之后,通过判断盖能否附连于壳体、或者驱动杆的另一端部是否突出到壳体的附连有盖的位置而盖不能附连于壳体,来确定是否存在驱动杆的不正确组装。按照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磁接触器的组装方法,由于可以减轻在组装驱动杆时从视觉上确定驱动杆的组装定向的工作并减少组装电磁接触器所需的时间,所以可以改进组装效率。按照根据本发明的电磁接触器,当在组装时具有方向性的驱动杆沿不正确方向定向并组装在壳体内时,由于通过驱动杆不正确组装检出部来防止将盖附连于壳体,所以可以容易地识别出驱动杆的不正确组装。此外,按照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磁接触器的组装方法,由于可以减轻在组装驱动杆时从视觉上确定驱动杆的组装定向的工作并减少组装电磁接触器所需的时间,所以可以提闻组装效率。


图I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磁接触器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电磁接触器的组成构件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示出电磁接触器的初始状态的 剖视图;图4是示出当电磁接触器的可动芯执行吸引运动时,驱动杆转动和可动触点支承体运动到操作位置的状态的剖视图;图5示出构成电磁接触器的驱动杆的形状;图6示出构成电磁接触器的驱动杆与可动触点支承体之间的配合状态;图7是驱动杆的正确和不正确的组装状态的简化图;图8示出当正确地组装驱动杆时盖附连于壳体的状态;以及图9示出在不正确地组装驱动杆时盖不能附连于壳体的状态。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參照附图给出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模式(下文称为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如图I中所示,该实施例的电磁接触器I包括下壳体3和上壳体4,这些壳体由具有绝缘特性的合成树脂制成。在上壳体4中设置各自具有触点的端子部IOa至IOd以及电磁体的线圈端子11。以密封的状态容纳可动触点支承体7a的消弧盖5附连于上壳体4。如图2中所示,在上壳体4内容纳有可动触点支承体7a和复位弹簧7b。可动触点支承体7a包括可动触点支承基座7al和联接至可动触点支承基座7al的可动触点支承盖7a2,并且在可动触点支承基座7al内,多个可动触点(未示出)与接触弹簧(未示出)相结合地设置。此外,各自具有附连于上壳体4的触点的端子部IOa至IOd设有触点片12,且设置在触点片12内的固定触点(未示出)与各个可动触点相対。此外,在下壳体3内容纳有交流(AC)操作的电磁体8。电磁体8包括线圈架8b,励磁线圈8a (參见图3)缠绕于该线圈架周围;固定芯8c,该固定芯被插入线圈架8b的中空部内并固定到下壳体3的侧壁;可动芯8d,该可动芯与固定芯Sc相对以能接近或远离固定芯Sc运动,并被插入线圈架Sb的中空部内;以及一对线圈端子11,该对线圈端子相互间隔开、与线圈架8b设置有可动芯8d的一端侧一体形成。注意到,该对线圈端子11与端子部IOa至IOd并排设置,每个端子部都具有安装在上壳体4内的触点。如图3中所示,容纳于上壳体4内的可动触点支承体7a和容纳于下壳体3内的电磁体8设置成可动触点支承体7a的打开/关闭操作的运动方向和可动芯8d的运动方向(吸引运动方向和释放运动方向)彼此平行,并且,复位弹簧7b设置成偏置力沿使可动触点支承体7a返回到初始位置的方向起作用。
此外,为了将可动芯8d的吸引运动和释放运动传递到可动触点支承体7a,如图3中所示,与可动触点7a的离开复位弹簧7b的一端侧以及可动芯8d配合的驱动杆9被容纳,以在下壳体3和上壳体4之间延伸。驱动杆9是细长板状构件。如图5中所示,驱动杆沿纵向的一端用作转动轴部9a,可动芯连接部9b形成于驱动杆沿纵向的另一端侧上,具有膨出形状的可动触点支承连接部9c设置在驱动杆沿纵向的中心部内,且从其沿板的宽度方向的一端面向外突出的一个臂部9d在比可动触点支承连接部9c更靠近转动轴部9a的位置处形成。如图3和6中所示,在构成可动触点支承体7a的可动触点支承基座7al的一端侧上形成有穿杆孔7a5,驱动杆9从上方穿过该穿杆孔。如在图3中右侧所示,穿杆孔7a5设置有杆配合壁7a7,该杆配合壁能与可动触点支承连结部9c邻接。如图3中所示,驱动杆9的穿过穿杆孔7a5的可动芯连接部9b从上方插入在可动芯8d内形成的松配合孔Se,并与其配合。在此,在可动芯连接部9b和可动触点支承连接部9c之间设有弯曲部9e,且插入松配合孔Se的可动芯连接部9b与松配合孔Se的离固定芯 8c最远的内表面接触。如在图7(a)的正确组装状态下所示,从驱动杆9沿板的宽度方向的一端面向外突出的臂部9d与臂部接纳面13邻接地相对,该臂部接纳面形成于在穿杆孔7a5的消弧盖5侧上开口的开口部的周缘上。如图3中所示,驱动杆9的转动轴部9a进入设置在消弧盖5的下表面内的轴凹部5a,并可与其可转动地配合。当消弧盖5附连于上壳体4时,轴凹部5a保持驱动杆9的转动轴部9a,并使臂部9d压抵臂部接纳面13。由此,驱动杆9随着可动芯8d的运动绕用作转动轴的转动轴部9a转动,并且驱动杆9的转动经由可动触点支承连接部9c传递到可动触点支承体7a,该驱动杆使转动轴部9a与消弧盖5的轴凹部5a可转动地配合并使可动芯连接部9b与可动芯8d的松配合孔Se(松配合孔8e的离固定芯8c最远的内表面)配合。在此,如图7 (a)中所示,在与驱动杆9沿板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面(与形成有臂部9d的端面相对定位的端面)相对的穿杆孔7a5的开口部的周缘上,形成有不正确组装防止面14,该不正确组装防止面比上述臂部接纳面13更接近于消弧盖5的附连侧,并且臂部9d可以邻接于该表面上。注意到本发明的壳体对应于下壳体3和上壳体4,本发明的盖对应于消弧盖5,本发明的驱动杆的一端部对应于可动芯连接部%,本发明的驱动杆的另一端部对应于转动轴部9a,且本发明的驱动杆不正确组装检出部对应于臂部9d和不正确组装防止面14。接下来,参照图3和4给出对该实施例的电磁接触器I的操作的说明。在本实施例的电磁接触器I中,当电磁体8的励磁线圈8a处于未励磁状态时(如图3中所示),固定芯Sc和可动芯8d之间没有吸引力作用,且可动触点支承体7a通过复位弹簧7b的偏置力而定位在图3中的右侧(下文称为可动芯触点支承体7a的初始位置)。此时,可动触点支承体7a的a触点的可动触点7a3与固定触点分开,且b触点的可动触点7a3与固定触点接触。随后,当电磁体8的励磁线圈8a进入励磁状态时,吸引力作用于固定芯Sc和可动芯8d之间,且可动芯8d执行朝向固定芯Sc的吸引运动。如图4中所示,当可动芯8d执行朝向附图中左侧的吸引运动时,由于可动芯连接部9b与松配合孔Se的离固定芯8c最远的内表面接触,驱动杆9绕转动轴部9a顺时针转动,该转动轴部与轴凹部5a配合并用作转动轴,且被可动触点支承连接部9c按压的可动触点支承体7a沿操作方向抵抗复位弹簧7b运动。当可动触点支承体7a运动到操作位置时,可动触点支承体7a的a触点的可动触点7a3与固定触点接触,而b触点的可动触点7a3与固定触点分开。此外,当电磁体8的励磁线圈8a进入未励磁状态,而可动触点支承体7a处于操作位置时,复位弹簧7b的偏置力所作用的可动触点支承体7a逐步运动到初始位置。此外,夕卜カ从通过复位弹簧7b的偏置力运动的可动触点支承体7a经由驱动杆9传递,且驱动杆9逆时针转动,由此电磁体8的可动芯8d执行沿可动芯8d远离固定芯Sc的方向的释放运动。在此,电磁接触器I的驱动杆9在组装时具有方向性该组装执行成可动触点支承连接部9c邻接于穿杆孔7a5的杆配合壁7a7上,且可动芯连接部9b与形成于可动芯8d内的松配合孔8e的离固定芯8c最远的内表面接触。參照图7至9给出正确地组装和不正确地组装在组装时具有方向性的驱动杆9的情况下的说明。注意到图7(a)和8中的每个示出驱动杆9的正确组装,而图7(b)和9中的每个示出驱动杆9的不正确组装。如图7(a)中所示,在正确组装的驱动杆9中,从沿板的宽度方向的一端面向外突出的臂部9d与在穿杆孔7a5的消弧盖5侧上开ロ的开ロ部的周缘上形成的臂部接纳面13可邻接地相対,且在驱动杆一端处的转动轴部9a设置成不突出到消弧盖5所要附连的上壳体4内的空间内。注意到,驱动杆9的可动触点支承连接部9c邻接于穿杆孔7a5的杆配合壁7a7上,并且可动芯连接部9b与可动芯8d的松配合孔Se的离固定芯Sc最远的内表面接触。然后,如图8中所示,消弧盖5附连于上壳体4,由此,以消弧盖5的轴凹部5a保持转动轴部9a且臂部9d压抵臂部接纳面13的状态完成对驱动杆9的组装。另ー方面,假定在驱动杆9的定向反向的状态下执行不正确的组装。S卩,当如图7 (b)中所示,当在可动触点支承连接部9c不邻接于穿杆孔7a5的杆配合壁7a7且可动芯连接部9b不与可动芯8d的松配合孔Se的离固定芯最远Sc的内表面接触的状态下执行对驱动杆9的不正确组装吋,驱动杆9的臂部9d邻接于设置在穿杆孔7a5的开ロ部的周缘上的不正确组装防止面14上,该不正确组装防止面比臂部接纳面13更接近于消弧盖5的附连侦れ驱动杆9的臂部9d邻接于比臂部接纳面13更接近于消弧盖5的附连侧的不正确组装防止面14上,且驱动杆9的转动轴部9a由此设置成突出到消弧盖5所附连的上壳体4的空间内。然后,如图9中所示,当试图将消弧盖5附连于上壳体4吋,由于驱动杆9的转动轴部9a突出到消弧盖5所附连的上壳体4的空间内,因此不可以将消弧盖5附连于上壳体4。
因此,当沿不正确的方向组装在组装时具有方向性的驱动杆9吋,由于不可以将消弧盖5附连于上壳体4,所以可以容易地识别出驱动杆9的不正确组装。借助于此,由于可以减轻在组装驱动杆9时从视觉上确定驱动杆9的组装定向的工作并减少组装电磁接触器I所需的时间,所以可以提高组装效率。
此外,在执行对驱动杆9的不正确组装时防止消弧盖5附连于上壳体4的结构是这样的结构从驱动杆9沿板的宽度方向的一端面突出形成的臂部9d邻接于不正确组装防止面14上,该不正确组装防止面设置成比臂部接纳面13更接近于消弧盖5的附连侧,在正确组装时臂部9d邻接于该臂部接纳面13上,以由此使驱动杆9的转动轴部9a突出到消弧盖5所附连的上壳体4内的空间中,由此防止将消弧盖5附连于上壳体4,并且由于使用简单的结构防止将消弧盖5附连于上壳体4,所以可以实现制造成本的减少。工业应用性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电磁接触器和用于该电磁接触器的组装方法对于允许可靠地防止在组装时具有方向性的驱动杆的不正确组装来说是有用的。附图标记说明L···电磁接触器,3···下壳体,4…上壳体,5…消弧盖,5a…轴凹部,7a…可动触 点支承体,7al···可动触点支承基座,7a2…可动触点支承盖,7a5…穿杆孔,7a7…杆配合壁,8…电磁体,8a…励磁线圈,8b…线圈架,8c…固定芯,8d…可动芯,8e…松配合孔,9...驱动杆,9a…转动杆部,9b…可动芯连接部,9c…可动触点支承连接部,9d…臂部,9e…弯曲部,IOa IOd…端子部,11…线圈端子,12…触点片,13…臂部接纳面,14…不正确组装防止部
权利要求
1.一种电磁接触器,所述电磁接触器包括容纳于壳体内的如下部件具有可动芯的电磁体;与所述可动芯的运动方向平行运动的可动触点支承体;以及在组装于所述壳体内时具有方向性的驱动杆,其一个端部与所述可动芯配合,且沿纵向的中心部与所述可动触点支承体配合,所述可动芯的运动通过所述驱动杆传递到所述可动触点支承体,通过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部与盖的内壁配合,所述驱动杆绕所述驱动杆的用作转动轴的该另一端部转动,所述盖附连至所述壳体以覆盖所述可动触点支承体,其中, 设有驱动杆不正确组装检出部,所述驱动杆不正确组装检出部致使所述驱动杆被容纳成使所述盖能在所述驱动杆沿正确的方向组装的状态下附连于所述壳体,并致使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部突出到所述壳体的附连有所述盖的位置,以使所述盖在所述驱动杆沿不正确方向组装的状态下不能附连于所述壳体。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杆不正确组装检出部由如下部件构成 臂部,所述臂部形成于所述驱动杆的所述中心部内,并从沿垂直于所述驱动杆的转动方向的方向上的一个端部突出; 臂部接纳面,所述臂部接纳面形成于所述可动触点支承体上,并且,在所述驱动杆沿正确方向组装的状态下,在容纳所述驱动杆的同时所述臂部邻接于所述臂部接纳面,从而使所述盖能附连于所述壳体;以及 不正确组装防止面,所述不正确组装防止面形成于所述可动触点支承体上,从而比所述臂部接纳面更接近于附连有盖的位置,并且,在所述驱动杆沿不正确方向组装的状态下,所述臂部邻接于所述不正确组装防止面上,以使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部突出到所述壳体的附连有所述盖的位置。
3.一种用于电磁接触器的组装方法,其中,在权利要求I和2中任一项中所述的电磁接触器中, 在所述电磁体、所述可动触点支承体和所述驱动杆容纳于所述壳体内之后, 通过判断所述盖能否附连于所述壳体,或者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部是否突出到所述壳 体的附连有所述盖的位置而使得所述盖不能附连于所述壳体,来确定是否存在对所述驱动杆的不正确组装。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电磁接触器,其中,为了在沿错误方向组装驱动杆(9)的状态下使盖(5)不可以安装到壳体(4)上,形成有驱动杆错误组装检出部(9d,14),用于使驱动杆(9)的另一端处的端部(9a)突出到壳体(4)的安装有盖(5)的位置。
文档编号H01H50/64GK102725814SQ20108005870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7日
发明者中康弘, 大久保幸治, 铃木健司, 高谷幸悦 申请人: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