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d-lte双极化辐射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93112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td-lte双极化辐射单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线辐射单元,尤其涉及一种TD-LTE智能天线的宽频双极化辐 射单元。
背景技术
近几年移动通信得到了迅速发展,为了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运营商需要提 供更好、更快的3G宽带业务,因此把现有的TD-SCDMA (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技术)智能技术演变到TD-LTE (TD-SCDMA Long Term Evolution, TD-SCDMA长期演进)智能技术;为了满足运营商的需 求,我们要扩展天线的工作带宽。现有的TD-SCDMA智能天线的工作频带为1880-1920MHZ 和2010-2025MHz双频段,而TD-LTE智能天线的工作频带扩展到了 1880_1920MHz、 2010-2025MHz和2570_2620MHz三频段,现有的TD-SCDMA智能天线使用的基本辐射单元无 法对 1880-1920MHz、2010-2025MHz 和 2570_2620MHz 三频段进行覆盖。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对 1880-1920MHz、2010-2025MHz和2570_2620MHz三频进行覆盖的TD-LTE宽带智能天线的双 极化辐射单元。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TD-LTE双极化辐射单元,包括对称振子辐射臂、馈电巴 伦和支撑臂,所述对称振子辐射臂为两对,两对对称振子辐射臂交叉呈十字型分布;每对对 称振子辐射臂分别通过支撑臂固定在地板上;所述馈电巴伦为2个,每个馈电巴伦的一端 与对应的对称振子辐射臂的一条臂连接,另一端固定在对应的对称振子辐射臂的另一条臂 的支撑臂的底部。为了安装效果比较好,所述支撑臂的底部设置有安装介质,所述馈电巴伦的另一 端通过所述安装介质固定在所述支撑臂的底部。为了方便安装同轴电缆,所述支撑臂的底部设置有一对同轴电缆安装孔。两对称振子辐射臂与支撑臂构成一体化结构,将两组对称振子辐射臂设计为一体 压注一次成型,这样便于设计尺寸的精确;同时将辐射臂下部设计成凸台结构用于定位。所述馈电巴伦一端与对称振子臂通过铆接连接。为了进一步增强交叉极化效果,发明人将所述对称振子辐射臂设置为平面板状, 中间设置有镂空结构。为了降低所述对称振子辐射臂的重量,节约材料,所述对称振子辐射臂的外边设 置为向内部凹进的弧形。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1、由于采用对称振子的两个对称辐射臂 与支持臂垂直接地,馈电巴伦铆接在对称辐射臂上,这使对称振子的两个对称辐射臂相对 支持臂、馈电巴伦和地结构对称,分布电容相同,完成不平衡传输线给对称天线馈电所要求的不平衡到平衡的变换功能;2、本发明双极化辐射单元具有单元增益高、工作频带宽、隔离 度高和交叉极化电平低等电气性能,由于辐射单元采用一次压注成型将两对称振子组成一 个整体结构,提高辐射单元精度需求,安装便捷,提高生产效率。


图1为本发明双极化辐射单元的顶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双极化辐射单元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通过一个最佳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 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如图所示,一种TD-LTE双极化辐射单元,包括对称振子辐射臂1、安装介质2和馈 电巴伦3、支撑臂4 ;所述对称振子辐射臂1为2组,每组对称振子辐射臂1通过一对支撑臂 4固定在地板上;所述馈电巴伦3为2个,2个馈电巴伦3分别设置在支撑臂4圆孔内;所述 馈电巴伦3的一端与对应的对称振子辐射臂1的一条臂铆接,另一端伸出所述安装介质2 的底部并设置有与同轴馈电电缆连接的同轴电缆安装孔5,同轴电缆外导体与所述同轴电 缆安装孔5通过锡焊连接,同轴电缆芯线与所述馈电巴伦3上的小孔通过锡焊连接,从而实 现同轴馈电电缆对振子进行馈电;所述的辐射体采用整体设计,将两组对称偶极子设计为 一体压注一次成型,这样便于设计尺寸的精确;辐射体底部有一螺纹孔用于固定,同时将辐 射体下部设计才凸台结构用于定位。所述对称振子辐射臂1为平面板状,中间设置有镂空 结构,可进一步增强其交叉极化效果;所述对称振子辐射臂1的外边为向内部凹进的弧形, 可降低对称振子辐射臂1的重量,节约材料。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发明,但其不得解释 为对本发明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 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TD-LTE双极化辐射单元,包括对称振子辐射臂(1)、馈电巴伦(3)和支撑臂 (4),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称振子辐射臂(1)为两对,两对对称振子辐射臂(1)交叉呈十字型 分布;每对对称振子辐射臂(1)分别通过支撑臂(4)固定在地板上;所述馈电巴伦(3)为2 个,每个馈电巴伦(3)的一端与对应的对称振子辐射臂(1)的一条臂连接,另一端固定在对 应的对称振子辐射臂(1)的另一条臂的支撑臂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D-LTE双极化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4)的底 部设置有安装介质(2 ),所述馈电巴伦(3 )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安装介质(2 )固定在所述支撑 臂(4)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D-LTE双极化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4)的底 部设置有一对同轴电缆安装孔(5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D-LTE双极化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两对称振子辐射臂 (1)与支撑臂(4)构成一体化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D-LTE双极化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巴伦(3)— 端与对称振子臂(1)通过铆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D-LTE双极化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称振子辐射臂 (1)为平面板状,中间设置有镂空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TD-LTE双极化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称振子辐射臂 (1)的外边为向内部凹进的弧形。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TD-LTE双极化辐射单元,包括对称振子辐射臂、馈电巴伦和支撑臂,所述对称振子辐射臂为两对,两对对称振子辐射臂交叉呈十字型分布;每对对称振子辐射臂分别通过支撑臂固定在地板上;所述馈电巴伦为2个,每个馈电巴伦的一端与对应的对称振子辐射臂的一条臂连接,另一端固定在对应的对称振子辐射臂的另一条臂的支撑臂的底部。本发明双极化辐射单元通过将两对称振子组成一个整体结构,具有单元增益高、工作带宽宽、隔离度高和交叉极化电平低等电气性能。
文档编号H01Q21/24GK102074781SQ20111000319
公开日2011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7日
发明者卢洪光, 范玉祥, 陈后生 申请人:江苏捷士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