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钮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01518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按钮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锁定机构的按钮开关,尤其涉及通过使致动器向与推进操作大致正交的方向滑动移动来进行接通/断开的切换的按钮开关。
背景技术
在带锁定机构的按钮开关的工作行程设定得长的情况下,大多以比较大的操作力进行推进操作,其中,带锁定机构的按钮开关如下这样,即,若对操作部进行推进操作而使开关接通,则开关在该状态下被锁定,若对该操作部再次进行推进操作,则锁定被解除而复位到开关断开状态。另外,作为锁定机构,采用使卡合销沿着心形的凸轮槽滑动的心形凸轮机构等。在该种按钮开关中,与操作部一体化的操作滑块由壳体支承为沿推进操作方向能够滑动移动,但通过预先将该工作行程设定得长,从而操作滑块从壳体突出的突出量在接通状态下变小,在断开状态下变大。并且,由于推进操作时的操作滑块的动作在接通时和断开时完全不同,因此根据视觉及操作触感也能够明确地区别接通状态和断开状态。因此,此种按钮开关作为例如机动车的用于暂时不能进行动力车窗的开闭操作的开关装置等而被广泛地使用。另外,作为不具备锁定机构,但在推进操作时,通过操作滑块使致动器向横向(与推进操作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滑动移动来进行接通/断开的切换的按钮开关,已知有如下结构的开关,即,在收纳带可动接点的致动器等的壳体的内底部配设固定接点,并且使设置在操作滑块上的沿倾斜方向延伸的引导面在致动器的一部分上滑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这样以往的按钮开关中,操作滑块被复位弹簧始终向推进操作方向的反方向弹性施力,若克服该弹性力而将操作滑块向壳体内压入规定行程,则向推进操作方向移动的操作滑块向横向驱动致动器而使可动接点与规定的固定接点接触,因此经由从该固定接点向壳体外导出的端子而取出接通信号。因而,此种按钮开关即使工作行程设定得长,也能够抑制壳体的高度尺寸。此外,此种按钮开关在将壳体搭载在电路基板上且将端子组钎焊于对应的焊盘的状态下使用,按钮开关的操作滑块相对于电路基板沿正交的方向配置。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昭59-8267号公报然而,由于以往的按钮开关搭载于电路基板上且端子组钎焊于焊盘,因此,电路基板直接承受推进操作时的操作载荷,其中,该以往的按钮开关构成为推进操作时通过操作滑块使带可动接点的致动器向横向滑动移动。具体而言,在电路基板中搭载有按钮开关的壳体的部位和钎焊有端子的部位施加有推进操作时的操作载荷。因此,在以强的操作力压入按钮开关的操作滑块时,电路基板有可能会挠曲而在钎焊接合部产生裂纹。尤其在此种按钮开关中附加有锁定机构的情况下,在通常的推进操作时也可能施加有比较大的操作力,因此因操作载荷而在电路基板的钎焊接合部产生裂纹的危险性升高,可靠性的降低不可避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现有技术的实际情况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锁定机构的按钮开关,即使工作行程设定得长,也能够抑制壳体的高度尺寸,并且即使施加过大的操作载荷也不损害导通的可靠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按钮开关具备操作滑块,其在一侧部具有沿着倾斜方向延伸的倾斜引导面且与操作部一体化;壳体,其将该操作滑块支承为能够沿着推进操作方向滑动移动;致动器,其具有能够与所述倾斜引导面进行滑动的被驱动部且支承在所述壳体内,并且被所述操作滑块驱动而能够沿与所述推进操作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滑动移动;导电性的滑动件,其安装于该致动器,且向所述壳体的外方露出;复位弹簧,其被支承在所述壳体内,且始终对所述操作滑块向推进操作方向的反方向弹性施力;心形凸轮机构, 其通过在所述操作滑块的另一侧部和所述壳体中的任一方设置的凸轮槽中以可滑动的方式与由另一方轴支承的卡合销卡合而形成;固定接点,其设置在电路基板上,能够与所述滑动件进行接触或分离,其中,通过在保持所述电路基板的外壳箱体固定所述壳体,使该壳体与所述电路基板分离,并且使所述滑动件与所述电路基板弹性接触。这样构成的按钮开关安装中,壳体安装于外壳箱体,在该壳体与电路基板之间存在间隙,因此施加在操作滑块上的操作载荷经由壳体作用于外壳箱体,而操作载荷几乎不作用在电路基板上。因此,即使施加过大的操作载荷,也不会发生电路基板挠曲而在钎焊接合部产生裂纹等不良情况。另外,由于在壳体与电路基板之间存在间隙,因此在面临该间隙的区域能够配置配线图案、电子部件等,从而增加电路基板的有效区域。另外,若改变电路基板上的固定接点的形成位置,则能够改变与滑动件接触或分离的时间,因此容易进行与按钮开关的用途对应的接通时间的调整。另外,该按钮开关通过使致动器沿与推进操作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滑动移动来进行接通/断开的切换,因此即使相对于操作滑块的工作行程设定得长,也能够抑制壳体的高度尺寸。另外,由于该按钮开关所具备的心形凸轮机构能够使由操作滑块和壳体中的一方轴支承的卡合销沿着设置在另一方的凸轮槽滑动,因此能够形成结构简单且占空因数也良好的锁定机构。在上述结构中,可以通过螺纹紧固等将壳体固定于外壳箱体,但若预先在垂直设置于外壳箱体内的安装板上设置卡止孔,并在壳体的外壁面上突出设置卡合钩,通过使该卡合钩与卡止孔进行卡扣结合而将所述壳体固定于所述安装板,则能够容易将壳体安装到外壳箱体内的规定位置,因此优选。另外,在上述结构中,在操作滑块的一侧部设置隔着沿倾斜方向延伸的凹槽而对置的第一倾斜引导面和第二倾斜引导面,伴随着操作滑块向推进操作方向的移动,配置在该凹槽内的致动器的被驱动部被第一倾斜引导面驱动而沿着凹槽向一方向移动,且伴随着所述操作滑块向推进操作方向的反方向的移动,所述被驱动部被第二倾斜引导面驱动而沿着所述凹槽向反方向移动,若如此,则能够始终使向彼此大致成交的方向滑动移动的操作滑块和致动器顺利地连动,并且能够简化这样的动力转换机构的结构且占空因数也变得良好。在该情况下,若在操作滑块的彼此大致平行的一方的侧壁部设置第一及第二倾斜引导面,并使另一方的侧壁部与所述卡合销对置,则能够在壳体内的操作滑块的一侧面临的空间装入致动器,且在与该一侧大致平行的另一侧面临的空间装入卡合销,因此,能够将致动器和卡合销相对于操作滑块平衡良好地配设,而容易使按钮开关的动作稳定,且壳体的形状也容易紧凑化。
4
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的按钮开关,由于壳体安装于外壳箱体,且在该壳体与电路基板之间存在间隙,因此施加在操作滑块上的操作载荷经由壳体作用于外壳箱体,而操作载荷几乎不作用在电路基板上。因此,即使施加过大的操作载荷,也不会发生电路基板挠曲而在钎焊接合部产生裂纹等不良情况,能够期待可靠性、耐久性的提高。另外,由于在壳体与电路基板之间存在间隙,因此在面临该间隙的区域能够配置配线图案、电子部件等,从而增加电路基板的有效区域,因此容易实现电路基板的小型化,且电路设计的自由度也容易提高。另外,若改变电路基板上的固定接点的形成位置,则能够改变与滑动件接触或分离的时间,因此还具有容易调整与按钮开关的用途对应的接通时间的优点。另外,由于是使致动器朝向与推进操作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滑动移动来进行接通/断开的切换的按钮开关,因此即使相对于操作滑块的工作行程设定得长,也能够抑制壳体的高度尺寸。另外,由于该按钮开关所具备的心形凸轮机构能够使由操作滑块和壳体中的一方轴支承的卡合销沿着设置在另一方的凸轮槽滑动,因此能够形成结构简单且占空因数也良好的锁定机构。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的按钮开关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包括该按钮开关的开关单元的立体图。
图3是该开关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该开关单元的俯视图。
图5是图4的沿A-A线的纵向剖视图。
图6是图4的沿B-B线的纵向剖视图。
图7是图3所示的按钮开关的主体部的仰视图。
图8是该按钮开关中使用的操作滑块的心形凸轮槽侧的侧视图。
图9是该操作滑块的致动器驱动面侧的侧视图。
图10是该操作滑块的导轨侧的侧视图。
图11是该按钮开关中使用的致动器的被驱动部侧的侧视图。
图12是从致动器的滑动方向观察到的该致动器的侧视图。
符号说明
1按钮开关
2主体部
3操作滑块
3a凸轮槽(心形凸轮机构)
3d凹槽
3e第一倾斜引导面
3f第二倾斜引导面
3g导轨
4操作捏手(操作部)
5滑动件(可动接点)
6壳体
6c卡合钩6e限制突起6f轨状壁部7致动器7a被驱动部8复位弹簧9卡合销(心形凸轮机构)IOa固定接点11上箱体(外壳箱体)lib安装板Ilc卡止孔14电路基板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图1 图12,说明发明的实施方式例。图2 图4所示的开关单元设置于机动车的车门的内侧,该开关单元中集成有包括本实施方式例涉及的按钮开关1在内的多个开关装置。具体而言,配设有能够进行用于开闭动力车窗的牵引操作和推进操作的四个开关装置21 M ;能够进行将车门切换成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的摆动操作的交互转换开关25 ;能够进行用于使动力车窗不能开闭的推进操作的按钮开关1。该开关单元的外壳箱体通过组合上箱体1、下箱体2以及连接器箱体13这三者而构成,上述三个箱体11 13使用卡扣结合等固定方法而一体化。另外,在外壳箱体的内部装入有螺纹固定在连接器壳体13上的电路基板14,该电路基板14经由连接端子15组(参照图幻与外部电路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按钮开关1以外的开关装置21 25与本发明没有直接关系,因此省略其结构和动作的说明。如图3所示,按钮开关1主要由被单元化而能够作为一个部件处理的主体部2、盖装在主体部2的操作滑块3上的作为操作部的操作捏手4、设置在电路基板14上的固定接点10a、IOb构成,主体部2的滑动件5能够与固定接点10a、IOb进行滑动。此外,该滑动件 5与固定接点IOa能够接触或分离,而滑动件5与作为共用接点的固定接点IOb始终接触, 详细情况在后面进行叙述。如图1所示,主体部2包括安装有操作捏手4的方筒状的操作滑块3 ;将该操作滑块3支承为能够沿推进操作方向(下方)滑动移动的箱状的壳体6 ;被支承在壳体6内且能够向与推进操作方向大致正交的横向滑动移动的致动器7 ;安装于该致动器7且向壳体6的下方突出的导电性的滑动件5 ;被支承在壳体6内且始终对操作滑块3向推进操作方向的反方向弹性施力的复位弹簧8 ;—端部由壳体6轴支承且另一端部以可滑动的方式与操作滑块3卡合的卡合销9。在操作捏手4上设置有一对照亮部^、4b。一方的照亮部如作为明示开关接通状态的指示器而发挥功能,如图6所示,该照亮部如被从电路基板14上的光源(LED) 16a射出而向导光体17引导的光所照亮。另一方的照亮部4b用于在暗处明示操作捏手的位置, 该照亮部4b被从电路基板14上的另一光源(LED) 16b射出而贯通操作滑块3的中空部的光所照亮。
简单地说明该按钮开关1的动作,在断开状态时若使用者对操作捏手4向下方进行推进操作,则操作滑块3向推进操作方向滑动移动(向下运动),伴随于此,致动器7被操作滑块3驱动而向沿着电路基板14的上表面的一方向滑动移动。其结果是,安装在致动器 7上的滑动件5在电路基板14上滑动移动而从固定接点IOa离开,从而进行从断开向接通的切换,并且卡合销9进入后述的凸轮槽3a的谷部而阻止操作滑块3的复位动作,因此锁定在接通状态。另外,在这样的接通状态时若使用者对操作捏手4进行推进操作,则卡合销 9从所述凸轮槽3a的谷部脱离而解除锁定,因此操作滑块3在复位弹簧的弹性复位力的作用下向推进操作方向的反方向滑动移动(向上运动),伴随于此,致动器7被操作滑块3驱动而向沿着电路基板14的上表面的反方向滑动移动。其结果是,滑动件5与致动器7 —体地在电路基板14上滑动移动而与固定接点IOa接触,因此按钮开关1复位成断开状态。对按钮开关1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在操作滑块3的相对向的上部侧壁设置有卡合孔北,通过使操作捏手4的未图示的卡止爪卡扣结合在上述两卡合孔北,而将操作捏手4 盖装在操作滑块3上。如后所述,当将按钮开关1的主体部2安装在上箱体11时,操作滑块3贯通上箱体11的开口部Ila(参照图3),因此在该状态下,能够将操作捏手4盖装在操作滑块3上。操作滑块3的下部大致形成为大径的方筒状,在该大径部分的四个侧壁部中的一个(参照图8)上设有心形的凸轮槽3a和一对突出片3c。另外,在与具有凸轮槽3a的侧壁部对置的另一侧壁部(参照图9)上,隔着沿倾斜方向延伸的凹槽3d而设有第一倾斜引导面!Be和第二倾斜引导面3f。在此,第一倾斜引导面!Be相当于凹槽3d的上侧的内侧面, 第二倾斜引导面3f相当于凹槽3d的下侧的内侧面。另外,在其余的两个侧壁部(参照图 10)上分别设有向上下方向呈直线状延伸的一对导轨3g。并且,在壳体6内,在操作滑块3 的一对突出片3c之间的空间配置有卡合销9。如图6所示,该卡合销9的一端部由壳体6 轴支承,卡合销9的另一端部(卡合端部)与凸轮槽3a卡合。并且,卡合销9的卡合端部伴随操作滑块3的滑动移动(上下运动)而沿着凸轮槽3a滑动,当卡合销9的卡合端部进入该凸轮槽3a的谷部P(参照图8)时,阻止操作滑块3的向上运动。S卩,通过设置在操作滑块3上的凸轮槽3a和由壳体6轴支承的卡合销9,而构成在接通位置对操作滑块3进行锁定/解锁的心形凸轮机构。复位弹簧8是压缩弹簧,如图6所示,该复位弹簧8由立起设置在壳体6内底部的弹簧承受部6a支承。另外,该复位弹簧8配置在操作滑块3的所述大径部分的内部,操作滑块3受到复位弹簧8的弹力而被向上施力。致动器7装入壳体6内的一侧部,如图1和图12所示,在该致动器7的上部横向地突出设置有被驱动部7a。该被驱动部7a配置在操作滑块3的凹槽3d内而能够相对于第一及第二倾斜引导面3e、3f滑动,当操作滑块3向下运动时,被驱动部7a被第一倾斜引导面3e压下,在该倾斜引导面3e上滑动并同时沿着凹槽3d向斜下方移动。与此相反,当操作滑块3向上运动时,被驱动部7a被第二倾斜引导面3f推起,在该倾斜引导面3f上滑动并同时沿着凹槽3d向斜上方移动。另外,在致动器7的底板部7b安装有作为可动接点的滑动件5。该滑动件5与电路基板14始终弹性接触,如上所述,滑动件5与固定接点IOa 能够接触或分离且与固定接点IOb始终接触。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例中,将经由滑动件5使固定接点10a、IOb彼此导通的状态作为开关断开状态,将滑动件5从固定接点IOa离开而
7切断两固定接点10a、10b之间的导通的状态作为开关接通状态。但也可以根据按钮开关1 的用途将滑动件5与固定接点IOa接触的状态作为开关接通状态。如图6所示,壳体6收纳致动器7、复位弹簧8以及卡合销9等,滑动件5在设置于壳体6底部的切口部6b内露出。如图7所示,在壳体6的一外壁面突出设置有卡合钩6c和定位突条6d,在与该外壁面对置的另一外壁面也突出设置有卡合钩6c和定位突条6d。如图5所示,在垂直设置于上箱体11内的安装板lib上设置有卡止孔11c,将壳体6从下方插入该上箱体11内而使各卡合钩6c与对应的卡止孔Ilc进行卡扣结合,由此将壳体6安装在上箱体11上。此时,通过将定位突条6d插入在安装板lib上设置的未图示的限制槽,能够将壳体6顺利地插入到上箱体11内的规定位置而进行卡扣结合,通过该定位突条6d还能够抑制壳体6相对于上箱体11的松动。并且,当将电路基板14安装到上箱体11等外壳箱体时,如图5所示,固定在上箱体11内的规定位置上的壳体6位于电路基板14的上方, 在上述壳体6与电路基板14之间存在滑动件5突出的间隙S(参照图6)。如上所述,该壳体6将操作滑块3支承为能够沿上下方向滑动移动,并将致动器 7支承为能够向横向滑动移动。在壳体6的相对向的内壁面上分别突出设置有限制突起 6e (参照图1),上述限制突起6e插入到操作滑块3的对应的一对导轨3g之间,因此操作滑块3能够在不倾斜的情况下顺利地上下运动。另外,在壳体6的底部大致平行地延伸设置有一对轨状壁部6f (参照图6),致动器7的底板部7b插入上述两轨状壁部6f之间而以可滑动的方式被抱持,因此致动器7的底板部7b能够沿着轨状壁部6f顺利地滑动移动。接着,详细地说明上述那样构成的按钮开关1的动作,如图5和图6所示,在按钮开关1断开时,操作滑块3从上箱体11的开口部Ila突出的突出量最大而高度位置变得最高,两固定接点10a、10b经由滑动件5导通。在该状态下使用者对操作捏手4向下方进行推进操作时,操作滑块3向下运动,伴随与此,第一倾斜引导面!Be压下致动器7的被驱动部 7a,因此该被驱动部7a沿着凹槽3d向斜下方移动,从而致动器7与滑动件5 —起向沿着电路基板14的一方向(从交互转换开关25离开的方向)滑动移动。之后,当在电路基板14 上滑动移动的滑动件5从固定接点IOa离开时,两固定接点10a、10b之间的导通被切断,因此按钮开关1成为接通状态。并且,伴随这样的操作滑块3的向下运动,卡合销9的卡合端部从心形的凸轮槽3a内的底部向上方相对地移动,当使用者将操作滑块3压入到最下点而除去操作力时,在复位弹簧8的弹性复位力的作用下,操作滑块3向上运动少许量,从而卡合销9的卡合端部进入凸轮槽3a的谷部P(参照图8)。由此,卡合销9阻止操作滑块3的进一步的复位动作,该操作滑块3在比图5所示的操作滑块的位置低的高度位置形成被锁定的状态,因此按钮开关1被保持(锁定)成接通状态。另外,在接通状态下使用者对被锁定的操作滑块3进行推进操作而将其压入到最下点时,卡合销9的卡合端部从凸轮槽3a的谷部P脱离而解除锁定,因此操作滑块3在复位弹簧8的弹性复位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到图5和图6所示的原来的高度位置。伴随这样的操作滑块3的向上运动,第二倾斜引导面3f推起致动器7的被驱动部7a,因此该被驱动部7a沿着凹槽3d向斜上方移动,从而致动器7与滑动件5 —起向沿着电路基板14的反方向(接近交互转换开关25的方向)滑动移动。之后,当滑动件5滑动移动到固定接点IOa 上时,两固定接点10a、10b之间的导通恢复,按钮开关1复位成断开状态。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例涉及的按钮开关1的壳体6安装于开关单元的外壳箱体即上箱体11,由于在该壳体6与电路基板14之间存在间隙S,因此形成如下的安装结构,即,施加在操作滑块3上的操作载荷经由壳体6作用于上箱体11等牢固的外壳箱体,而在电路基板14上几乎不作用操作载荷。因此,即使从操作滑块3施加过大的操作载荷,也不会发生电路基板14挠曲而在钎焊接合部产生裂纹等不良情况,能够期待可靠性和耐久性的提高。另外,由于在壳体6与电路基板14之间存在间隙S,因此在面临该间隙S的区域能够配置配线图案、电子部件等,从而增加电路基板14的有效区域。因而,容易实现电路基板14的小型化且容易提高电路设计的自由度。并且,在这样构成的按钮开关1的情况下,若改变电路基板14上的固定接点IOa的形成位置,则能够改变与滑动件5接触或分离的时间,因此还具有容易调整与按钮开关1的用途对应的接通时间的优点。需要说明的是,该按钮开关1通过使致动器7朝向与推进操作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滑动移动来进行接通/断开的切换,因此即使相对于操作滑块3的工作行程设定得长,也能够抑制壳体6的高度尺寸。另外,由于该按钮开关1所具备的心形凸轮机构能够伴随推进操作,使由壳体6轴支承的卡合销9沿着设置在操作滑块3上的凸轮槽3a滑动,因此成为结构简单且占空因数也良好的锁定机构。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例涉及的按钮开关1中,通过使壳体6的卡合钩6c与垂直设置在作为外壳箱体的上箱体11内的安装板lib的卡止孔IlC进行卡扣结合,而将壳体6固定到安装板lib上,因此能够容易将壳体6安装到外壳箱体内的规定位置。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例中,由壳体6支承操作滑块3、致动器7以及复位弹簧8而成的带心形凸轮机构的主体部2被单元化,能够在将该主体部2向外壳箱体内插入的同时将壳体6卡扣结合于安装板11b,因此即使是向外壳箱体内组装的结构,按钮开关1的组装作业性也不会烦杂化。或者也可以通过螺纹紧固等将主体部2的壳体6固定在外壳箱体的适当部位。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例涉及的按钮开关1中,在操作滑块3的一侧部设置有隔着凹槽3d而对置的第一及第二倾斜引导面;3e、3f,且在该凹槽3d内以可滑动的方式配置致动器 7的被驱动部7a。由此,在操作滑块3向下运动时,能够在第一倾斜引导面!Be压下被驱动部7a的同时使致动器7沿着电路基板14向一方向移动,并且在操作滑块3向上运动时,能够在第二倾斜引导面3f推起被驱动部7a的同时使致动器7沿着电路基板14向反方向移动。因此,能够始终使沿大致成交的方向滑动移动的操作滑块3和致动器7顺利地连动,并且这样的动力转换机构的结构简单且占空因数也良好。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例中,设置有第一及第二倾斜引导面:3e、3f的操作滑块3的一侧部与设置有心形凸轮机构的凸轮槽3a的操作滑块3的另一侧部存在大致平行的位置关系,因此形成如下的结构,即,在壳体6内的操作滑块3的一侧部面临的空间装入致动器7, 且在操作滑块3的另一侧部面临的空间装入卡合销9。因而能够将致动器7和卡合销9相对于操作滑块3平衡良好地配设,从而使按钮开关1的动作稳定,且壳体6的形状也容易紧凑化。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例中,采用在操作滑块3上设置凸轮槽3a且卡合销9轴支承壳体6这样的心形凸轮机构,但也可以与此相反,采用在壳体上设置凸轮槽且操作滑块轴支承卡合销这样的结构的心形凸轮机构。
权利要求
1.一种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具备操作滑块,其在一侧部具有沿着倾斜方向延伸的倾斜引导面且与操作部一体化;壳体,其将该操作滑块支承为能够沿着推进操作方向滑动移动;致动器,其具有能够与所述倾斜引导面进行滑动的被驱动部,被支承在所述壳体内,且被所述操作滑块驱动而能够沿与所述推进操作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滑动移动;导电性的滑动件,其安装于该致动器,且向所述壳体的外方露出;复位弹簧,其被支承在所述壳体内,且始终对所述操作滑块向推进操作方向的反方向弹性施力;心形凸轮机构,其通过在所述操作滑块的另一侧部和所述壳体中的任一方设置的凸轮槽中以可滑动的方式与由另一方轴支承的卡合销卡合而形成;固定接点,其设置在电路基板上,与所述滑动件能够接触或分离,通过在保持所述电路基板的外壳箱体固定所述壳体,使该壳体从所述电路基板分离, 并使所述滑动件与所述电路基板弹性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在垂直设置于所述外壳箱体内的安装板上设置卡止孔,并在所述壳体的外壁面上突出设置卡合钩,通过使该卡合钩与所述卡止孔进行卡扣结合,而将所述壳体固定于所述安装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操作滑块的一侧部设置隔着沿倾斜方向延伸的凹槽而对置的第一倾斜引导面和第二倾斜引导面,伴随着所述操作滑块向推进操作方向的移动,配置在该凹槽内的所述被驱动部被所述第一倾斜引导面驱动而沿着所述凹槽向一方向移动,且伴随着所述操作滑块向推进操作方向的反方向的移动,该被驱动部被所述第二倾斜引导面驱动而沿着所述凹槽向反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操作滑块的彼此大致平行的一方的侧壁部上设置所述第一及第二倾斜引导面, 并使另一方的侧壁部与所述卡合销对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锁定机构的按钮开关,即使工作行程设定得长,也能够抑制壳体的高度尺寸,且即使施加过大的操作载荷也不损害导通的可靠性。按钮开关(1)具备由壳体(6)支承操作滑块(3)、带滑动件(5)的致动器(7)以及复位弹簧(8)而成的主体部(2);内置于主体部(2)的心形凸轮机构(卡合销(9)和凸轮槽(3a));盖装于操作滑块(3)的操作捏手(4);设置于电路基板(14)并与滑动件(5)能够接触或分离的固定接点(10a)等,当使操作滑块(3)上下运动时,致动器(7)被驱动而向横向滑动移动。该壳体(6)通过卡扣结合而安装于保持电路基板(14)的外壳箱体(上箱体(11)),在壳体(6)与电路基板(14)之间存在间隙(S)。
文档编号H01H13/52GK102262971SQ20111013246
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4日
发明者三和敏孝, 铃木浩气 申请人: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