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漏电保护插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04145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漏电保护插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漏电保护插头。
背景技术
传统漏电保护插头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与内部电路导通的导电插头,壳体内设置有线路板、上触点、下触点和脱扣装置。但是传统漏电保护插头的脱扣装置结构较为复杂,涉及部件极多,制造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脱扣形式简单、制造方便的漏电保护插头。为此,本发明提供的漏电保护插头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动触点、静触点、动作机构和控制电路线路板,动触点、静触点分别连接电源和负载,动作机构包括旋转机构和电磁装置,旋转机构配置有复位按键,复位按键下方设置推杆,复位按键下压后推动推杆推顶旋转机构,动触点设置于旋转机构上,静触点对应于动触点设置,电磁装置包括磁力线圈、 极靴、穿过极靴的顶杆和固定在顶杆上的铁芯,顶杆在电磁装置通电状态下受铁芯和极靴产生的吸力作用向前推顶旋转机构,旋转机构配置有促使其向顶杆转动的弹性装置,顶杆推顶旋转机构的力克服弹性装置的回复力后动触点与静触点接触并导通。本发明提供的漏电保护插头采用由旋转机构和电磁装置构成的动作机构,其中的电磁装置利用线圈产生的磁场力,直接用于触点闭合的锁定,使漏电保护插头产生输出电流,当锁定力消失,利用弹片复位使触点断开,漏电保护器无电流输出,这种触点启闭的控制方式非常灵敏,而且结构涉及的零部件较少,结构简单且易于加工,使其制造成本、材料成本较低,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其市场竞争力。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漏电保护插头的上壳体和下壳体分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漏电保护插头的动作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漏电保护插头的整体零件分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漏电保护插头在断电状态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漏电保护插头在通电状态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漏电保护插头的电磁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漏电保护插头,包括壳体,壳体由上壳体12,下壳体13和后盖11组成,并具有一组从下壳体13伸出的带电,中性和接地的电源插销15,用于插进主电源插座中,后盖11在其后端包括一开口,以允许负载电源线16接入,后者在其远端处连接于诸如电器的负载上,壳体内设置有动触点21a、静触点23a、 动作机构和控制电路线路板51,电子控制电路板51用于检测某一电路故障的出现,诸如出现在负载处的接地故障,动触点21a、静触点23a分别连接电源和负载,在本实施例中动触点21a、静触点23a分别电气连接于带电/中性电源插销15和电源线的带电/中性电缆,并且在负载的带电/中性电路中起到一个通/断开关的作用,动作机构包括旋转机构和电磁装置,电磁装置存在两种断电状态,一种是动触点21a与静触点23a断开接触,另一种是检测出电路故障后由电子控制电路板51控制对电磁装置断电,旋转机构配置有复位按键17, 复位按键17下方设置推杆30,复位按键17下压后推动推杆30推顶旋转机构,动触点21a 设置于旋转机构上,静触点21a对应于动触点设置23a,电磁装置包括磁力线圈^e、极靴 26d,穿过极靴26d的顶杆26f和固定在顶杆26f上的铁芯^a,顶杆26f在电磁装置通电状态下受铁芯26a和极靴26d产生的吸力作用向前推顶旋转机构,旋转机构配置有促使其向顶杆26f转动的弹性装置,顶杆26f推顶旋转机构的力克服弹性装置的回复力后锁定动触点21a与静触点23a的闭合接触。如图2、图3、图4、图5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旋转机构包括动触点支架21、压块28 和旋转柱对,旋转机构配置的弹性装置为弹片22,动触点21a设置于动触点支架21上,壳体内设置有主支架23,所述静触点23a设置于主支架23上,弹片22中间设置有槽22a,弹片 22 —端与动触点支架21相连接,另一端与主支架23连接,压块观上部设置有推叉^a,推叉穿过弹片22的槽22a,压块观的下部设置有旋转支承件^b,旋转支承件28b转动支撑于壳体的主支架23上,旋转柱M转动支承于壳体的主支架23上,旋转柱M设置于弹片22上方,旋转柱24 —端的推顶部2 靠向顶杆^f,旋转柱M另一端的下压部24b下方对准并压着弹片22,复位按键17下压后推杆30推顶推叉28a和旋转柱M的下压部Mb。 在此,本发明提供的漏电保护插头采用同时转动且不同轴的压块观和旋转柱M,完全不同于目前市场上所采用的结构形式。如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上述实施例中电磁装置还包括衔铁26b和轭铁 ^c,轭铁26c包围磁力线圈^e、顶杆26f和铁芯^a,衔铁26b套接于铁芯^a的后端,衔铁26b的宽度大于轭铁^c的宽度,衔铁26b卡于轭铁26c后面。如图1、图2、图3所示,旋转机构和电磁装置均设置于主支架23上,顶杆26f穿过主支架23对准旋转机构,主支架23可以是壳体的一部分,由于主支架23不便于同壳体一体注塑,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分体结构,铁芯配置有促使其向极靴移动的弹性回复装置,该弹性回复装置为两端连接主支架23上的凸块23d和衔铁^b的拉簧四,弹片22 的弹性力大于拉簧四的弹性回复力。如图2、图3、图4所示,主支架23上设置有旋转固定器25,压块观的下部设置有旋转支承件28b卡入旋转固定器25的卡槽25a内形成转动支承,旋转柱M两端的凸柱2 插入旋转固定器25的通孔2 形成转动支承。在此,旋转固定器25为壳体主支架23的一部分,为便于注塑采用了与壳体主支架23分体的结构。如图2、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主支架23上设置有具有弹性的静触点支架 23b,静触点23a设置于静触点支架23b,主支架23上正对压块观下部设置有低于相邻位置的低位地带23c,压块观受到推杆30推顶到底后其下部将静触点支架2 压入低位地带 23c内。这种结构使复位按键17下压推杆30且未复位之前动触点21a和静触点23a无法接触,此时静触点支架2 被压块观下压到低位地带23c内,促使静触点23a无法与被偏转的动触点21a接触,只有复位按键17连同推杆30复位后,压块观才可上升并解除对静触点支架23b的压力,促使静触点支架23b回弹,使静触点23a与被偏转锁定的动触点21a 接触。如图1、图4、图5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漏电保护插头的复位按键17和测试按键 18设置在上壳体12上;复位按键17为RESET按键,复位按键17配置有第一复位弹簧17a ; 测试按键18为TEST按键,测试按键18配置有第二复位弹簧18a,电子控制电路板51处于复位按键17和测试按键18下方,复位按键17的推杆30穿过电子控制电路板51,直接作用于旋转柱M和压块28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提供的漏电保护插头的工作方式如图4所示在初始或跳闸状态下,旋转柱M在弹片22的回弹力作用下,停靠在电磁装置的前端,而此时的动触点支架21上的动触点21a和主支架23上的静触点23a处于分开状态,从而电源与负载断开。 在负载处没有电路故障或在其被排除之后,漏电保护器1中电子控制电路板51立即对线圈26e进行通电。这时可由使用者按下复位按键17时,同时作用于旋转柱M和压块观的推叉观⑴并使各自独立发生向下转动。旋转柱M发生转动的同时,使弹片22发生变形。此时与弹片22相连接的动触点支架21也发生旋转向下转动。在旋转柱M发生旋转的同时,脱开对顶杆^f的推顶,而此时电磁装置产生的磁场力和拉簧四拉力同时使铁芯向极靴26d方向移动,进而与极靴26d接触并吸合。铁芯26a与极靴26d接触的过程中,铁芯26a产生推动力推动顶杆^f,在强大的磁场力的作用下,抵抗弹片22的回弹力并通过顶杆26f锁定旋转柱M,使动触点支架21固定在动触点21a和静触点23a接触时所应处于的位置。同时压块观在复位按键17的作用下,压迫静触点支架23b,使其稍微向下移动;此时动触点支架21上的动触点21a和静触点支架2 上的静触点23a还未接触,电流未被接通。如图5所示在复位按键17被松开之后,复位按键17在其复位弹簧17a作用下自动复位,静触点支架2 会自动向上回弹;此时动触点支架21上的动触点21a和静触点支架2 上的静触点23a相接触,此时负载的带电和中性电路二者都被接通如图4所示,当按下测试按键18或一旦检测出某一电路故障,电子控制电路板51 立即对线圈26e进行断电,从而使电磁装置不能运作。一旦线圈26e断电,磁场力丧失,而拉簧四的拉力单独不能支撑弹片22的回弹力,此时弹片22恢复原形,弹片22推动旋转柱 M靠向电磁装置的前端,并带动触点支架21向上旋转移动。在旋转柱对旋转过程中,通过顶杆26f使铁芯26a极靴26d分开。于是漏电保护插头返回到断开状态,其中带电和中性电路二者都被断开而负载与电源断开。
权利要求
1.一种漏电保护插头,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动触点Ola)、静触点03a)、动作机构和控制电路线路板(51),动触点Ola)、静触点(23a)分别连接电源和负载,其特征是所述动作机构包括旋转机构和电磁装置,所述旋转机构配置有复位按键(17),复位按键(17)下方设置推杆(30),复位按键(17)下压后推动推杆(30)推顶旋转机构,所述动触点(21a)设置于旋转机构上,静触点(23a)对应于动触点(21a)设置,电磁装置包括磁力线圈、极靴06d)、穿过极靴的顶杆和固定在顶杆上的铁芯06a),顶杆在电磁装置通电状态下受铁芯06a)和极靴产生的吸力作用向前推顶旋转机构,旋转机构配置有促使其向顶杆(26f)转动的弹性装置,所述顶杆推顶旋转机构的力克服弹性装置的回复力后锁定动触点(21a)与静触点(23a)的闭合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保护插头,其特征是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动触点支架 (21)、压块08)和旋转柱(M),所述旋转机构配置的弹性装置为弹片(22),所述动触点 (21a)设置于动触点支架上,壳体内设置有主支架(23),所述静触点(23a)设置于主支架上,所述弹片0 中间设置有槽0 ),所述弹片0 —端与动触点支架相连接,另一端与主支架连接,所述压块08)上部设置有推叉08a),推叉穿过弹片0 的槽0 ),所述压块08)的下部设置有旋转支承件08b),旋转支承件转动支撑于壳体的主支架上,所述旋转柱04)转动支承于壳体的主支架上,旋转柱04)设置于弹片0 上方,旋转柱04) —端的推顶部(Ma)靠向顶杆06f),旋转柱 (24)另一端的下压部(Mb)下方对准弹片(22),所述复位按键(17)下压后推杆(30)推顶推叉08a)和旋转柱04)的下压部(Mb)。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漏电保护插头,其特征是所述电磁装置还包括衔铁 (26b)和轭铁06c),轭铁(26c)包围磁力线圈06e)、顶杆(26f)和铁芯Q6a),所述衔铁 (26b)套接于铁芯06a)的后端,衔铁06b)的宽度大于轭铁06c)的宽度,衔铁( )卡于轭铁06c)后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漏电保护插头,其特征是所述旋转机构和电磁装置均设置于主支架上,所述顶杆穿过主支架对准旋转机构,所述铁芯06a)配置有促使其向极靴(26d)移动的弹性回复装置,该弹性回复装置为两端连接主支架上的凸块O和衔铁06b)的拉簧( ),所述弹片02)的弹性力大于拉簧09)的弹性回复力。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漏电保护插头,其特征是所述主支架上设置有旋转固定器(25),所述压块08)的下部设置有的旋转支承件08b)卡入旋转固定器05)的卡槽0 )内形成转动支承,所述旋转柱04)两端的凸柱(Mc)插入旋转固定器05)的通孔0 )内形成转动支承。
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漏电保护插头,其特征是所述主支架上设置有具有弹性的静触点支架0北),静触点(23a)设置于静触点支架(23b)上,主支架上正对压块08)下部设置有低于相邻位置的低位地带03c),压块08)受到推杆(30)推顶到底后其下部将静触点支架(23b)压入低位地带03c)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漏电保护插头,其特征是所述主支架上设置有具有弹性的静触点支架0北),静触点(23a)设置于静触点支架(23b)上,主支架上正对压块 (28)下部设置有低于相邻位置的低位地带03c),压块08)受到推杆(30)推顶到底后其下部将静触点支架(23b)压入低位地带03c)内。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漏电保护插头,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动触点、静触点、动作机构和控制电路线路板,动触点、静触点分别连接电源和负载,动作机构包括旋转机构和电磁装置,旋转机构配置有复位按键,复位按键下方设置推杆,复位按键下压后推动推杆推顶旋转机构,动触点设置于旋转机构上,静触点对应于动触点设置,电磁装置包括磁力线圈、极靴、穿过极靴的顶杆和固定在顶杆上的铁芯,顶杆在电磁装置通电状态下受铁芯和极靴产生的吸力作用向前推顶旋转机构,旋转机构配置有促使其向顶杆转动的弹性装置,顶杆推顶旋转机构的力克服弹性装置的回复力后动触点与静触点接触并导通。该漏电保护插得脱扣形式简单、制造方便。
文档编号H01R13/70GK102347566SQ20111017389
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4日
发明者吴斌, 林利敏, 郑建中 申请人:浙江中讯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