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及其过载、短路保护方法

文档序号:7006137阅读:10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及其过载、短路保护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设备的技术领域,涉及电力系统的开关设备,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另外,本发明还涉及该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采用的过载、短路保护方法。
背景技术
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又称为自动转换开关电器,以下简称ATSE)主要用于两路电源供电系统,其作用是当电源发生故障时,将负载电路从一个(常用)电源自动转换到另一个(备用)电源。ATSE作为保证重要负载连续供电的开关电器,GB、IEC,UL都制定了相应的规范和标准(IEC60947-6-1于2005年8月已经发布第二版),我国在设计、制造、使用等方面也逐步规范。ATSE按照标准,具有PC级和CB级两种级别,这一特点导致用户在选择时,容易出现混乱。在中国国家标准中,按短路能力将ATSE分为三类1、PC级能够接通和承载,但不用于分断短路电流的ATSE ;2、CB级配备过电流脱扣器的ATSE,它的主触头能够接通并用于分断短路电流;3、CC级能够接通和承载,但不用于分断短路电流的ATSE。附图中的图1、图2和图3分别表示这三个级别ATSE的电器符号。而《中国电气工程大典》根据结构特征,又将国内外市场上的ATSE分为7类典型结构第1类PC_1型以双稳态电磁铁操作为特征的专用PC级ATSE ;第2类PC_2型以两台开关组合为特征的派生型PC级ATSE ;第3类PC_3型以具有两组动触头3个工作位为特征专用的PC级ATSE ;第4类PC_4型以单电操带转换机构为特征的专用的PC级ATSE ;第5类CB_1型由两台MCB断路器(小型断路器)派生的ATSE ;第6类CB_2型有两台MCCB断路器(塑壳断路器)派生的ATSE ;第7类CB-3型由两台ACB断路器(万能式断路器)派生的ATSE。从使用区域上看,欧州国家采用CB级ATSE为主,如德国穆勒、法国的施耐德;北美 (美国)、东亚(日本、韩国)以PC级ATSE为主;在中国的产品中,CB级和PC级ATSE都有广泛应用。从使用上看,由于CC级是由两个接触器、机械联锁组成,极容易熔焊,尽管价格低廉,但是安全没有保障,所以目前使用上主要将ATSE分为两大类,即PC级和CB级。其主要结构通常为PC级由电磁铁操动机构和专门设计的转换开关本体、控制器组成;CB级由两台断路器、操作机构、联锁机构和控制器组成。以上资料表明,ATSE分类如此烦琐,使用又受地域影响,而且中国标准中又将ATSE分为PC级、CB级、CC级三种。生产商在制造产品时,想把几个级别ATSE做全非常困难,生产加工复杂烦琐,各类规格ATSE的生产销售造成社会资源大量浪费,也给设计单位和用户单位使用选型带了极大不便,所以电气设计人员对电路中选择什么样的双电源转换开关一直存在分歧。以上状况表明,目前的ATSE在一定程度上不符合产品使用通用化、标准化的要求。 从PC级ATSE和CB级ATSE主要区别上看1、两者机械设计理念不同CB级是由断路器组成,而断路器是以分断电弧为已任,要求它的机械结构应快速脱扣。因而断路器的机构存在滑扣、再扣问题(即再扣不到位);而PC级产品不存在该方面问题,因此,PC级产品的可靠性远高于CB级产品。2、两者对承载短路耐受电流要求有区别一般断路器不承载短路耐受电流,多属于A类断路器;目前400A及以上的额定壳架等级断路器有设计承载短路耐受电流,属于B 类断路器。断路器主要作用是负载电路发生短路时,当触头被斥开产生限流作用,从而分断短路电流;而PC级ATSE应承受20Ie及以上过载电流,能承载额定短时耐受电流。3、触头材料的选择要求不同断路器常选择银钨、银碳化钨材料配对,这有利于分断电弧。但该类触头材料易氧化,备用触头长期暴露在外,在其表面上易形成阻碍导电、难去除的氧化物,备用触头一但投入使用,触头温度升高,易造成开关烧毁;而PC级ATSE充分考虑了触头材料氧化带来的后果。4、转换速度不同PC级ATSE由于有电磁铁为机构,采用励磁驱动,转换速度快,一般在300ms以下,能用于一级重要负荷;而CB级双电源一般采用电机作为机构,转换速度慢,一般在1500ms以上,只能用于二级重要负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其目的是使ATSE成为CB级、 PC级功能一体化,即使ATSE同时具备CB级的额定短路分断能力和额定断路接通能力、PC 级的额定短时耐受电流能力,以及具有PC级的快速转换性能和机构可靠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设在两路电源的转换电路上,包括控制器、 转换机构、接触系统及灭弧系统,所述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负载电路上设有保护型电流互感器,所述的保护型电流互感器与所述的控制器电路连接。所述的保护型电流互感器为内置式电流互感器,其安装方式是在转换开关本体上的负载接线的联接板前设一个空腔,该空腔的大小能够放入所述的内置式电流互感器, 将所述的内置式电流互感器固定安装在该空腔内。所述的保护型电流互感器为外置式电流互感器,其安装方式是将所述的外置式电流互感器串接在转换开关本体外的负载出线侧的电缆上。所述的接触系统中的静触头为U形的导电回路。所述的接触系统中的动触点的材料为AgW40,所述的接触系统中的静触点的材料为 AgC5。或者,所述的接触系统中的动触点的材料为AgW70,所述的接触系统中的静触点的材料为AgC5。
所述的接触系统的两路电源的触头之间,通过基座分隔。所述的灭弧系统的结构是灭弧室中设上灭弧片、下灭弧片,在所述的上灭弧片和下灭弧片之间,设多片灭弧栅片;所述的灭弧室两边的栅片固定板采用产气材料;所述的灭弧室外侧设两叠层结构的复合隔弧板,其中朝向灭弧室内的一层隔弧板设有多个排气孔,朝向灭弧室外的一层隔弧板为上宽下窄的弹片结构。在所述的静触点前1.5mm 2mm处设置引弧片,所述的引弧片为折弯的结构,该折弯的方向是将电弧引入所述的灭弧室。本发明还提供了以上所述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过载、短路保护方法,其发明目的与上述技术方案相同,所述的保护方法的步骤为1、电流采样;2、A/D数字转换;3、在控制器上显示电流值,然后分别进行步骤4和步骤5 ;4、控制器判断电流值是否大于过载保护设定值,如果是,进入步骤6;如果否,则返回步骤1 ;5、控制器判断电流值是否大于短路保护设定值,如果是,进入步骤6;如果否,则返回步骤1 ;6、分闸线圈动作,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处在双分状态;7、在符合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正常工作的条件下,通过手动或通过合闸按键,将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重新投入工作,返回步骤1。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负载实现过载、短路保护功能,并可调、可关闭; 具备额定短路接通能力和额定短路分断能力;可以将过载和短路保护关掉,就等同PC级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以便应用于消防回路;具备额定短时耐受电流的能力;体现ATSE工作可靠、选型方便、经济、维护方便等优点;现各类级别ATSE的统一和通用化,方便电力系统的设计、制造和使用,节约大量的资源。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1至图3为本说明书背景技术部分涉及的ATSE中的电器符号,其中图1为PC级电器符号;图2为CB级电器符号;图3为CC级电器符号;图4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A-A剖面图,体现ATSE灭弧系统结构和保护型电流互感器在ATSE 中的内置式结构;图6为ATSE保护型电流互感器外置式结构示意图;图7为灭弧室设计方式示意图;图8为灭弧室外侧的隔弧板结构示意图;图9为灭弧室内侧的隔弧板结构示意图;图10为CB级、PC级功能一体化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过载、短路保护方法的流程
6框图。图中标记为1、底板,2、控制器,3、转换机构,4、保护型电流互感器,5、相间隔板,6、接触系统, 7、电流互感器引线,8、隔弧板,9、引线槽,10、隔弧板,11、灭弧室,12、静触点,13动触头,14、 软联接,15、接触板,16、内置式电流互感器,17、联接板,18、动触头,19、引弧片,20、相间隔板,21、静触头,22、隔弧板,23、隔弧板,24、灭弧室,25、动触点,26、方轴,27、静触点,28、基座,29、方轴,30、动触点,31、引弧片,32、静触头,33、外置式电流互感器,34、电缆,35、栅片固定板,36、上灭弧片,37、灭弧栅片,38、下灭弧片。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如图4至图9所表达的本发明的结构,本发明为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设在两路电源的转换电路上,包括底板1、控制器2、转换机构3、接触系统6及灭弧系统。各相之间采用相间隔板5、相间隔板20隔离。其中控制器2还可以单独形成分体结构,便与安装在柜体门上。一、下面对本发明中涉及的控制器常规功能和PC-3型有三线圈控制的三位置机构进行简要分析1、控制器2的常规功能控制器2通过对两路电源进行电压和频率检测,当发现一路(常用)电源异常(如欠压、过压、缺相等),自动转换到另一路(备用)电源,当该路(常用)电源恢复正常时, 可返回正常工作,这种方式被称作“自投自复方式”;如果当该路(常用)电源恢复正常时, 不返回工作,继续工作在另一路(备用)电源,直到这路(备用)电源异常再转回原来(常用)电源工作,这种方式被称作“自投不自复方式”。以上两路电源大多数为市电——市电类型。若常用电源是市电,备用电源是发电机,则这种类型为市电——发电机类型,一般为自投自复方式。2、PC-3型三线圈控制的三位置机构以具有两组动触头、三个工作位为特征的专用PC-3型ATSE的传动结构为基础,该结构中有三个线圈合闸线圈能让ATSE工作在常用电源或者备用电源;导向线圈ATSE投入备用电源的时候必须导向线圈和合闸线圈同时得电;双分线圈使ATSE在负载过载、短路情况下,从常用电源或备用电源跳到中间位置(双分位置)。该结构的三线圈装在转换机构3内部,能使接触系统6处在以下三种状态第一种状态为ATSE工作在常用电源时的状态接触系统6状态如图5所示,此时机构上显示常用电源合闸;第二种状态为ATSE工作在备用电源时的状态当合闸线圈合闸且导向线圈瞬间得电时,方轴四在转换机构带动下顺时钟转动,常用电源断开,紧接着方轴沈顺时钟转动,备用电源合上,即图5中左边备用电源动触头18、静触头21合上,右边常用电源动触头13、 静触头32分开;第三种状态为双分状态当分闸线圈得电的时候,在第二种状态下,方轴四不动, 方轴沈逆时钟转动;或者第一种状态下方轴沈不动,方轴四顺时钟转动,都使ATSE处在双分状态,即两路电源都断开的状态。三个工作位是指ATSE工作在常用电源位置;ATSE工作在备用电源位置;ATSE工作在中间位置即双分位置。当负载发生过载、短路超过设定值时,ATSE自动跳到双分位置;只有当卸载或短路故障排除后才能重新工作到常用电源位置或备用电源位置。二、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要点为了方便电力系统的设计单位和为用户使用着想,本发明意在保留PC级的优点, 把CB级的优点融入PC级,使ATSE成为CB级、PC级功能一体化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为实现该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如图4、图5和图6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所述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负载电路上设有保护型电流互感器4,所述的保护型电流互感器4与所述的控制器2电路连接。由控制器2对负载进行过载、短路保护。所述的控制器2用于接收保护型电流互感器4发出电流采样,在控制器2中进行A/D数字转换,后与控制器2中设置的数据进行逻辑比对,判断是否大于过载、短路保护设定值并实时显示,必要时使分闸线圈动作,动作后ATSE处在双分位置。针对现有各类型、各级别ATSE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如上所述的CB级、PC级功能一体化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使ATSE在使用上实现统一和通用,即ATSE能够提供过载、短路保护,具备CB级的短路分短能力和断路接通能力,满足PC级的额定短时耐受电流要求, 具有PC级的快速转换性能和机构可靠性,从而实现ATSE工作可靠、选型方便、经济、维护方便等优点。由于ATSE过载、短路需要电流采样,因此使用保护型电流互感器。实际上,就是在 PC-3型基本框架上,设计加入保护型电流互感器4,控制器2中加入电流采样的结构,以进行电流采样,实现过载、短路保护功能,且过载、短路保护可调,也可关闭。其保护型电流互感器4采用内置式结构和外置式结构两种方式进行固定。控制器2通过保护型电流互感器4进行电流采样,再进行A/D数字转换,再进行过载、短路保护逻辑判断;如果有过载电流,便按反时限曲线范围内要求的时间保护动作;如果短路电流超过额定工作电流规定的倍数时,保护动作,ATSE跳到双分位置;若没有超过, 则继续监测电流显示。三、保护型电流互感器的设置形式采用外置式和内置式两种结构,即将保护型电流互感器4串在负载接线上和安装在本体里面两种结构,另外还要在常规ATSE智能控制器上增加过载、短路保护功能。所述的内置式结构就是将在转换开关本体上在负载接线的联接板前设计一个能够放入保护型电流互感器的内置空间,以满足电流采样。以上所述的保护型电流互感器4为内置式电流互感器16,其安装方式是在转换开关本体上的负载接线的联接板17前设一个空腔,该空腔的大小能够放入所述的内置式
8电流互感器16,将所述的内置式电流互感器16固定安装在该空腔内。如图5所示是图4的A-A向剖面图,体现灭弧系统结构和保护型电流互感器内置式结构。保护型电流互感器内置结构设计在负载出线上,主要有接触板15、软联接14、联接板17、保护型电流互感器16、引线槽9、电流互感器引线7构成。保护型电流互感器16的输出端通过保护型电流互感器引线7和控制器(2)相连接;一方面由于保护型电流互感器线圈占空间很大,固将接触板15和联接板17之间设计成软联接14方式。软连接14也可设计成圆柱体方式,铆接接触板15和联接板17之间,在铆接前先套上保护型电流互感器16 ; 另一方面联接板17是负载出线,不管ATSE工作在哪一路电源,负载出线都是公共的,这样 ATSE只需要3个保护型电流互感器就能完成电流采样。所述的外置式结构就是将保护型电流互感器串在转换开关本体负载出线侧,由用户套在电缆34上,以满足电流采样。所述的保护型电流互感器4为外置式电流互感器33,其安装方式是将所述的外置式电流互感器33串接在转换开关本体外的负载出线侧的电缆上。图6表示的是ATSE保护型电流互感器外置式结构,通过外置保护型电流互感器33 套在电缆34上实现。内置式结构是在ATSE负载端的基座上设置专门的空间,以内置保护型电流互感器,并对保护型互感器进行尺寸设计,使其能装在基座的负载端;外置式结构是直接套在负载出线侧,将保护型电流互感器弓I线接入控制器即可。四、灭弧系统的设计由于本发明中的ATSE具备额定短路分断能力,因此对灭弧系统需重新设计,使 ATSE能够提供过载、短路保护,具备CB级的短路分断能力和短路接通能力,具备PC级的额定短时耐受电流要求。将触头系统进行重新设计,使产品具备一定的短路分断和接通能力, 并具备短时耐受电流,在短路分断的时候,ATSE能跳到双分位置,此时负载与常、备用电源都断开。所述的灭弧系统重新设计包括触头系统、触点材料选择、灭弧室设计。1、所述的接触系统6中的静触头21、静触头32为U形的导电回路。在触头系统设计时,将静触头做成U形导电回路,增强磁场和作用在动触头上的电动斥力。当短路电流通过U形的静触头21 (或静触头32)的回路和动触头18 (或动触头 13)时,由平行导体产生电动斥力及动触点25 (或动触点30)与静触点27 (或静触点12) 之间处霍姆力,使动触头18 (或动触头1 快速打开,产生电弧电压而限流。U形的静触头 21(或静触头3 在设计时,连接进线的接触面要比静触点27(或静触点1 面高,这样静触头产生电磁场能加速熄灭电弧。2、触点材料选择额定壳架等级电流400A及以下的动、静触点材料分别采用AgW40和AgC5配对,即所述的接触系统6中的动触点25、动触点30的材料为AgW40,所述的接触系统6中的静触点12、静触点27的材料为AgC5。额定壳架等级电流400A及以上的动、静触点材料分别采用AgW70和AgC5配对,即所述的接触系统6中的动触点25、动触点30的材料为AgW70,所述的接触系统6中的静触点12、静触点27的材料为AgC5。为保证优良的接通分断性能,动触点25(动触点30)在额定工作电流400A及以下采用AgW40,400A以上采用AgW70 ;静触点27 (静触点12)都采用AgC5。银钨(AgW40、AgW70)电触头材料硬度极高,优良的耐磨性和稳定性,耐电弧作用好、烧损少、熔焊倾向小,而银石墨5(Ag(^)电触头材料具有良好的抗熔焊性和导电性、低而稳定的接触电阻以及优异的低温升特性,基体银提供了良好的电导率而又不形成稳定的氧化物,从而不会导致在使用过程中接触电阻的急剧升高。将PC级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触头系统重新设计,使ATSE不仅具备短时耐受电流和额定短路接通能力,而且具备额定短路分断能力,提高ATSE的短路保护性能。3、灭弧室的隔离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的接触系统6的两路电源的触头之间,通过基座28分隔。在灭弧室设计时,采用常用电源和备用电源灭弧完全隔离方式,防止一路电源工作时候,因负载短路分断时,产生的电弧影响到另一路电源,防止电弧重击穿现象。常用电源和备用电源灭弧系统形成对称,中间有基座观完成隔开,常用电源、备用电源合、分时彼此互不影响。4、所述的灭弧系统的结构是如图7表示灭弧室的结构,灭弧室11、灭弧室M中分别设上灭弧片36、下灭弧片 38,在所述的上灭弧片36和下灭弧片38之间,设多片灭弧栅片37 ;所述的上灭弧片36、下灭弧片38及灭弧栅片37均用冷轧钢板Q235,表面镀镍。在短路分断时,电弧在转换机构3的分闸线圈作用下快速分断拉开电弧,同时利用灭弧室中的上灭弧片36、灭弧栅片37、下灭弧片38将拉长电弧迅速切成几段短弧,并在灭弧室11及灭弧室M中冷却降温。灭弧栅片37将长弧切成短弧,不仅起到栅片灭弧的作用,还能使电弧迅速冷却。所述的灭弧室11、灭弧室M两边的栅片固定板35采用产气材料。灭弧室的栅片固定板35采用的产气材料即三聚氰胺层压玻璃布板。灭弧室11、灭弧室M两边隔弧板35 采用产气材料,有助气吹弧作用。图8表示隔弧板10、隔弧板23的零件图;图9表示隔弧板8、隔弧板22)的零件图。所述的灭弧室11、灭弧室M的外侧分别设两叠层结构的复合隔弧板,其中朝向灭弧室内的一层隔弧板10、隔弧板23设有多个排气孔,朝向灭弧室外的一层隔弧板8、隔弧板 22为上宽下窄的弹片结构。隔弧板10、隔弧板23上面开有排气孔,有利于电弧从开断处向灭弧室游离,形成气吹弧作用;隔弧板8、隔弧板22零件上面窄下面宽,当排气时,上半部被气流向外冲弯曲并打开;当灭弧结束时,上半部分在本身弹性作用下恢复。有灭弧室11、灭弧室M的隔弧板即栅片固定板35产气,并在电流断开瞬间的巨大气压下,通过隔弧板10和隔弧板8、隔弧板22和隔弧板23排气,起到气吹弧的作用,使电弧迅速熄灭。在灭弧系统内面的隔弧板10、隔弧板23采用带排气孔的三聚氰胺层压玻璃布板; 灭弧系统外面的隔弧板8、隔弧板22为硬钢纸板。
上灭弧片36、下灭弧片38不仅能够起切断电弧的作用,还能阻止电弧向灭弧室外上下扩散。在所述的静触点12、静触点27前1. 5mm 2mm处分别设置引弧片19、引弧片31, 所述的引弧片19、引弧片31为折弯的结构,该折弯的方向是将电弧引入所述的灭弧室(11、 24)。引弧板采用冷轧钢板Q235,表面镀镍。在静触点前1. 5到2mm处设计引弧片19及引弧片31,起到将电弧引入灭弧室M及灭弧室11的作用。灭弧系统采用以上结构能够大大提高额定短路分断能力和额定短路接通能力,亦满足过载、短路保护要求。五、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和设计方案,使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能够对负载实现过载、短路保护功能,并可调、可关闭;2、具备额定短路接通能力和额定短路分断能力;3、可以将过载和短路保护关掉,就等同PC级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以便用于消防回路。4、具备额定短时耐受电流。5、使各类级别ATSE统一化、通用化,大量节约电力和社会资源。六、过载、短路的保护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以上所述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过载、短路保护方法,其发明目的与上述技术方案相同。在具备常规ATSE功能的控制器上加电流采样,先进行A/D数字转换,再进行过载、 短路保护逻辑判断,如果有过载电流,便按反时限曲线范围内要求的时间保护动作,如果短路电流超过额定工作电流规定的倍数(短路设定值为1. OIe-20. Ole,可调)时,保护动作使 ATSE跳到双分位置;若没有超过额定工作电流规定的倍数,则继续监测电流数值。所述的保护方法的步骤为1、电流采样;2、A/D数字转换;3、在控制器2上显示电流值,然后分别进行步骤4和步骤5 ;4、控制器2判断电流值是否大于过载保护设定值,如果是,进入步骤6 ;如果否,则返回步骤1 ;5、控制器2判断电流值是否大于短路保护设定值,如果是,进入步骤6 ;如果否,则返回步骤1 ;6、分闸线圈动作,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处在双分状态;7、在符合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正常工作的条件下,通过手动或通过合闸按键,将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重新投入工作,返回步骤1。图10是ATSE的过载、短路保护的流程框图,步骤1通过保护型电流互感器4进行电流采样,步骤2通过控制器2中的电流微处理器进行A/D转换,步骤3在控制器2上显示电流值,步骤4和步骤5分别判断显示电流值是否大于过载和短路保护设定值,若否,则返回步骤1继续电流采样;如果是,则进入步骤6分闸线圈动作,动作后,ATSE跳到双分位置。直到卸载或短路故障排除后,重新手动或通过合闸按键(常用电源或备用电源合闸按键)将ATSE投入工作。所述的过载、短路保护设定值都可调且可关闭。所述的可关闭是指,当不需要过载保护时,可以关闭过栽保护;当不需要过载和短路保护,可以将过载和短路保护都关闭。当过载保护关闭时,图10中无步骤4,当过载、短路保护都关闭时,图中只有步骤 1、步骤2和步骤3。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设在两路电源的转换电路上,包括控制器(2)、转换机构 (3)、接触系统(6)及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负载电路上设有保护型电流互感器(4),所述的保护型电流互感器(4)与所述的控制器(2)电路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型电流互感器(4)为内置式电流互感器(16),其安装方式是在转换开关本体上的负载接线的联接板 (17)前设一个空腔,将所述的内置式电流互感器(16)固定安装在该空腔内。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型电流互感器(4)为外置式电流互感器(33),其安装方式是将所述的外置式电流互感器(33)串接在转换开关本体外的负载出线侧的电缆(34)上。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触系统(6)中的静触头(21、32)为U形的导电回路。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触系统(6)中的动触点(25、30)的材料为AgW40,所述的接触系统(6)中的静触点(12、27)的材料为 AgC5。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触系统(6)中的动触点(25、30)的材料为AgW70,所述的接触系统(6)中的静触点(12、27)的材料为 AgC5。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触系统(6)的两路电源的触头之间,通过基座(28)分隔。
8.按照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灭弧系统的结构是灭弧室(11、24)中设上灭弧片(36)、下灭弧片(38),在所述的上灭弧片(36)和下灭弧片(38)之间,设多片灭弧栅片(37);所述的灭弧室(11、24)两边的栅片固定板(35)采用产气材料;所述的灭弧室(11、24)外侧设两叠层结构的复合隔弧板,其中朝向灭弧室内的一层隔弧板(10、23)设有多个排气孔,朝向灭弧室外的一层隔弧板(8、22)为上宽下窄的弹片结构。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静触点(12、27) 前1.5mm 2mm处设置引弧片(19、31),所述的引弧片(19、31)为折弯的结构,该折弯的方向是将电弧引入所述的灭弧室(11、24)。
10.按照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过载、短路保护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方法的步骤为1)、电流采样;2)、A/D数字转换;3)、在控制器(2)上显示电流值,然后分别进行步骤4)和步骤5);4)、控制器(2)判断电流值是否大于过载保护设定值,如果是,进入步骤6);如果否,则返回步骤1);5)、控制器(2)判断电流值是否大于短路保护设定值,如果是,进入步骤6);如果否,则返回步骤1);6)、分闸线圈动作,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处在双分状态;7)、在符合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正常工作的条件下,通过手动或通过合闸按键,将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重新投入工作,返回步骤1)。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包括控制器、转换机构、接触系统及灭弧系统,在该转换开关的负载电路上设有保护型电流互感器,保护型电流互感器与控制器电路连接。本发明还提供了该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过载、短路保护方法。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负载实现过载、短路保护,并可调、可关闭;具备额定短路接通能力和额定短路分断能力;若将过载和短路保护关掉,就等同PC级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以便应用于消防回路;具备额定短时耐受电流的能力;体现ATSE工作可靠、选型方便、经济、维护方便等优点;实现各类级别ATSE的统一和通用化,方便电力系统的设计、制造和使用,节约大量的资源。
文档编号H01H83/00GK102354638SQ20111020486
公开日2012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1日
发明者叶斌, 宛玉超, 张全有, 徐成, 朱鹏, 束龙胜, 涂海龙 申请人:安徽鑫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