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汽车充电插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充电插头,尤其涉及汽车充电插头的防水结构。背景技术:
与发明相关的现有技术,参阅公开号为CN101944683的公开专利。该公开专利揭示了一种汽车充电插头,其前端可插入插座配合的主体、收容于主体内并与插座导电接触的端子、连接于端子并延伸出主体的导电线缆、插入插座后自动锁扣的锁扣机构、及驱动机构,所述主体后侧设有把手,操作驱动机构可驱动锁扣机构动作,所述把手设有前后贯穿的通孔,所述驱动机构设有收容于通孔并向前延伸超出把手的扳机,然而,这样的设计当扳机往后扳的时候,扳机和主体之间就会出现空隙,容易让水或灰尘进入。所以,有必要设计出一种新型的汽车充电插头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充电插头,该插头的扳机设有能够防止水从主体和扳机的空隙间进入主体的防水套。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充电插头,其包括前端可插入插座配合的主体、收容于主体内并与插座导电接触的端子、连接于端子并延伸出主体的导电线缆、插入插座后自动锁扣的锁扣机构、及驱动机构,所述主体后侧设有把手,操作驱动机构可驱动锁扣机构动作,所述把手设有前后贯穿的通孔,所述驱动机构设有收容于通孔并向前延伸超出把手的板机,所述汽车充电插头还包括固定于主体的防水套,所述防水套密封于主体之通孔,从而可防止水从通孔渗入主体内。相较于现有技术, 本发明汽车充电插头在把手的扳机上增加一防水套,当扳机往后拉的时候由于防水套的存在不会使水或灰尘通过扳机和主体之间的空隙进入主体内。如下为本发明汽车充电插头的进一步具体设计。一种汽车充电插头,其包括前端可插入插座配合的主体、收容于主体内并与插座导电接触的端子、连接于端子并延伸出主体的导电线缆、插入插座后自动锁扣的锁扣机构、及驱动机构,所述主体后侧设有把手,操作驱动机构可驱动锁扣机构动作,所述把手设有一通孔,所述驱动机构设有收容于通孔并向前延伸超出把手的板机,所述汽车充电插头还包括固定于主体的防水套,所述防水套密封于主体之通孔,从而可防止水从通孔渗入主体内。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自扳机向前延伸的驱动杆,驱动杆前端可以驱动锁扣机构动作,所述防水套套设于扳机前方。所述汽车充电插头还包括环绕前述通孔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将防水套的周边抵压于主体上形成密封。所述防水套具有平行相对的两竖直壁、连接两竖直壁延伸的外侧壁、及延伸且连接两竖直壁和前壁下端的底壁,所述两竖直壁与外侧壁共同形成扳机装入的开槽,并在开槽边缘形成以供固定架与主体挟持的翻边。所述防水套在前壁上端位置形成曲折形状,以提供用手驱动扳机时,防水套的变形空间。
所述固定架在对应两竖直壁侧各设有开孔,以供螺钉将固定架固定于主体。所述主体设有向后凸出的定位柱,所述防水套设有套设于定位柱的定位孔,固定架设有收容定位柱的让位孔。所述两竖直壁上边缘的翻边外侧设有竖直向上的竖直部,竖直部也被夹设于主体与固定架之间以提供进一步密封。所述主体还包括后盖、及夹持在后盖与主体之间的密封圈,使后盖与主体间形成密封。所述导电线缆于把手的前方向下延伸,所述锁扣机构位于主体部的上半部分。
图1所示是本发明汽 车充电插头整体的立体图。图2所示是本发明汽车充电插头的锁扣机构部分的分解图。图3所示是本发明汽车充电插头的滑杆和锁块的立体图。图4所示是本发明汽车充电插头把手扳机部分的分解图。图5是图4所示本发明汽车充电插头另一视角的分解图。图6所示是本发明汽车充电插头的防水套及固定架的立体图。图7是图6所示的防水套及固定架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汽车充电插头100,其包括前端可插入插座配合的主体10、收容于主体10内并与插座导电接触的端子、连接于端子并延伸出主体的导电线缆20、插入插座后自动锁扣的锁扣机构、及驱动机构。所述锁扣机构包括可在下端锁扣位置与上端解锁位置之间竖直移动的锁块30、用以对锁块30提供弹性作用力的金属弹簧40、及设置于汽车充电插头100并沿水平方向来回移动的驱动杆50。所述本体10还包括收容锁扣机构的中间通孔110、盖于锁扣机构上方的上盖111、及位于上盖111上方的顶壁112,金属弹簧40设置于中间通孔110相反的两侧,所述锁块30设有锁扣部31、及设置于锁扣部31相反两侧的导引柱32,所述导引柱32穿过金属弹簧40使金属弹簧40不易发生变形,所述金属弹簧40的设置可向上支撑锁块30。所述驱动杆50设有斜面51与锁块30设有的第一斜面33相互配合,所述驱动杆50的斜面51和锁块30的第一斜面33都是向下向后延伸的,斜面51面向下方而第一斜面33面向上方,这样的设计使驱动杆50向前移动时能够更容易的爬上锁块30。所述锁块30还设有第二斜面34,所述第二斜面34也向下向后延伸且面向下方,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当锁块30向下锁扣时降低插入力。所述驱动杆50的前端设有前后方向延伸与上盖111或本体10滑动配合的凸肋52,所述凸肋52为圆弧形,以利于驱动杆50按压锁块30背面并在锁块30背面滑动时减少摩擦力。如图4至图5所示,所述主体10后侧设有把手12,所述把手12操作驱动机构可驱动锁扣机构动作,所述把手12设有前后贯穿的通孔13,所述驱动杆50设有收容于通孔13并向前延伸的超出把手12的扳机53,所述驱动杆50自扳机53向前延伸,驱动杆50的前端可以驱动锁扣机构动作,所述驱动杆50还设有位于扳机53后方的弹簧收容孔54。当拉动扳机53弹簧17受压向后,驱动杆50向后移动,从而锁块30受金属弹簧40的弹力作用向上移动到解锁位置;当放开扳机53弹簧17伸张,驱动杆50向前移动,锁块30受到驱动杆50的压力向下移动到锁扣位置。如图5至图7所示,所述汽车充电插头100还包括固定于主体10的防水套60,所述防水套60密封于主体10之通孔13,从而可防止水从通孔13渗入主体10内。所述防水套60套设于扳机53前方。所述汽车充电插头100还包括环绕前述通孔13的固定架70、及用以栓住固定架70的螺钉71,所述当固定架70被螺钉71栓住在本体10上时,固定架70将防水套60的周边抵压于主体10上形成密封。所述防水套60具有平行相对的两竖直壁62、连接两竖直壁62并竖直延伸的前壁63、及水平延伸且连接两竖直壁62和前壁63下端的底壁64,两竖直壁62与底壁64的后边缘以及两竖直壁62与前壁63的上边缘共同形成扳机53装入的开槽65,并在开槽65边缘形成以供固定架70与主体10夹持的翻边61。所述防水套60在前壁63上端位置形成曲折形状,以提供用手驱动扳机53时,防水套60的变形空间。所述固定架70在对应两竖直壁62侧各设有开孔72,以供螺钉71将固定架70固定。主体10设有向后凸出的定位柱14,所述防水套60设有套设于定位柱14的定位孔66。所述竖直壁62上边缘的翻边61外侧设有竖直向上的竖直部650,竖直部650也被夹设于主体10与固定架70之间以提供进一步密封。所述汽车充电插头100还包括后盖15、夹持在后盖15与主体10之间的密封圈80、及用以固持后盖15的螺栓16,使后盖15与主体10间形成密封,所述密封圈80的下边框设有尾部81,所述尾部81夹持于后盖15和主体10之间形成更好的密封效果。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汽车充电插头100在把手12的扳机53上增加一防水套60,当扳机53往后拉的时候由于防水套60的存在不会使水或灰尘通过通孔13进入主体10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充电插头,其包括前端可插入插座配合的主体、收容于主体内并与插座导电接触的端子、连接于端子并延伸出主体的导电线缆、插入插座后自动锁扣的锁扣机构、及驱动机构,所述主体后侧设有把手,操作驱动机构可驱动锁扣机构动作,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设有一通孔,所述驱动机构设有收容于通孔并向前延伸超出把手的板机,所述汽车充电插头还包括固定于主体的防水套,所述防水套密封于主体之通孔,从而可防止水从通孔渗入主体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充电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自扳机向前延伸的驱动杆,驱动杆前端可以驱动锁扣机构动作,所述防水套套设于扳机前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充电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充电插头还包括环绕前述通孔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将防水套的周边抵压于主体上形成密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充电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套具有平行相对的两竖直壁、及连接两竖直壁的外侧壁,所述两竖直壁与外侧壁共同形成扳机装入的开槽,并在开槽边缘形成以供固定架与主体挟持的翻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充电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套在前壁上端位置形成曲折形状,以提供用手驱动扳机时,防水套的变形空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充电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在对应两竖直壁侧各设有开孔,以供螺钉将固定架固定于主体。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充电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设有向后凸出的定位柱,所述防水套设有套设于定位柱的定位孔,固定架设有收容定位柱的让位孔。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充电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竖直壁上边缘的翻边外侧设有竖直向上的竖直部,竖直部也被夹设于主体与固定架之间以提供进一步密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充电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还包括后盖、及夹持在后盖与主体之间的密封圈,使后盖与主体间形成密封。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充电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线缆于把手的前方向下延伸,所述锁扣机构位于主体部的上半部分。
全文摘要
一种汽车充电插头,其包括前端可插入插座配合的主体、收容于主体内并与插座导电接触的端子、连接于端子并延伸出主体的导电线缆、插入插座后自动锁扣的锁扣机构、及驱动机构,所述主体后侧设有把手,操作驱动机构可驱动锁扣机构动作,所述把手设有一通孔,所述驱动机构设有收容于通孔并向前延伸超出把手的板机,所述汽车充电插头还包括固定于主体的防水套,所述防水套密封于主体之通孔,从而可防止水从通孔渗入主体内。
文档编号H01R13/52GK103117478SQ201110362749
公开日2013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6日
发明者徐正华, 张金江, 吴立群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