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结构及应用其的键盘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67357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按键结构及应用其的键盘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入装置,且特别涉及一种按键结构及应用其的键盘结构。
背景技术
输入装置的使用随着各式电子装置的发展与研究而更显普遍。目前最常见的输入装置例如是键盘、触控板或鼠标。以键盘来说,键盘包括多个按键结构。每个按键对应到不同的字元或符号,以于使用者按压时,输入对应的字元或符号的信号到电子产品中。目前的按键按键大多包括键帽、剪刀脚结构及底板。剪刀脚结构配置在底板与键帽之间,以支撑键帽且让键帽可相对于底板垂直地位移。然而,现有的剪刀脚结构为塑胶材料,并以开模的方式生产二个支架,后续再以人工的方式组装二个支架,使其能枢接并旋转,其缺点为:(I)开模成本高;(2)支架组装费时;(3)支架以轴枢接,而轴心太小,组装时容易被折断;以及(4)塑胶材料的强度不足,必须增厚才能提高其强度,而厚度增加会影响按键结构的整体高度,无法达到薄形化的设计。基于上述,无论在结构上或组装上,现有的按键结构仍有诸多亟待改善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按键结构及应用其的键盘结构,用以改善按键结构的组装及结构。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一种按键结构,其包括一键帽、一第一支撑件、一第二支撑件、一弹性体以及一底座。第一支撑件连接键帽的底部,第一支撑件具有一第一弯折部以及一第二弯折部。第二支撑件连接键帽的底部,并与第一支撑件交互连动。第二支撑件具有一第三弯折部以及一第四弯折部,第三弯折部通过第一弯折部并抵接于第一弯折部之中,第二弯折部通过第四弯折部并抵接于第四弯折部之中。弹性体位于键帽下方,用以支撑键帽。底座用以支撑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以及弹性体。键帽借由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以及弹性体间的运作而上下运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一种键盘结构,其包括一软性电路板以及多个按键结构。多个按键结构用以触动软性电路板。各个按键结构包括一键帽、一第一支撑件、一第二支撑件、一弹性体以及一底座。第一支撑件连接键帽的底部,第一支撑件具有一第一弯折部以及一第二弯折部。第二支撑件连接键帽的底部,并与第一支撑件交互连动。第二支撑件具有一第三弯折部以及一第四弯折部,第三弯折部通过第一弯折部并抵接于第一弯折部之中,第二弯折部通过第四弯折部并抵接于第四弯折部之中。弹性体位于键帽下方,用以支撑键帽。底座用以支撑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以及弹性体。键帽借由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以及弹性体间的运作而上下运动。本发明的按键结构及应用其的键盘结构中,键帽受力而上、下运动时,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可稳定地支撑于键帽的底部,而使键帽不会产生左右晃动或受力不均的情形,改善了按键结构的组装及结构。
为了对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A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键盘结构的外观图。图1B绘示应用于图1A中的按键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2绘示图1B中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相互抵接并固定在底座上的示意图。图3绘示图2中底座的凹孔及限位件的正面示意图。图4绘示图2中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对应于底座的凹孔的底面示意图。图5绘示图1B中位于键帽底部的第一枢接部与第二枢接部的配置示意图。图6A及图6B分别绘示按键结构受压前后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的动作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键盘结构102:软性电路板100:按键结构110:键帽111:下缘112:第一枢接部114:第二枢接部120:第一支撑件121:第一臂123:第二臂125:第一连接杆122:第一弯折部124:第二弯折部130:第二支撑件131:第三臂133:第四臂135:第二连接杆132:第三弯折部134:第四弯折部140:弹性体150:底座151:上缘152:第一凹孔154:第二凹孔156:第三凹孔158:第四凹孔
155a:限位件155b:限位件Al、B1:上抵接点A2、B2:下抵接点S1、S2:抵接处P1、P2:连接处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实施例的按键结构及应用其的键盘结构,是利用金属材料(或容易弯折成型的材料)来制作第一支撑件以及第二支撑件。第一支撑件以及第二支撑件分别以其弯折部相互抵接,并可交互连动,以使键帽受力而上、下运动时,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可稳定地支撑于键帽的底部,而使键帽不会产生左右晃动或受力不均的情形。以下提出各种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仅用以作为范例说明,并非用以限缩本发明欲保护的范围。第一实施例请参照图1A及图1B,其中图1A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键盘结构的外观图,图1B绘示应用于图1A中的按键结构的立体分解图。键盘结构10包括一软性电路板102以及多个按键结构100。按键结构100由上而下依序包括一键帽110、一第一支撑件120、一第二支撑件130、一弹性体140以及一底座150。键帽110可由两个帽体组合而成(或为单一帽体)。弹性体140位于软性电路板102上,用以触动软性电路板102。请参照图2,其绘示图1B中第一支撑件120与第二支撑件130相互抵接并固定在底座150上的示意图。第一支撑件120与第二支撑件130可为同一形状但反向配置方式的二支撑件。第一支撑件120具有一第一弯折部122以及一第二弯折部124。第二支撑件130具有一第三弯折部132以及一第四弯折部134。第三弯折部132通过第一弯折部122并抵接于第一弯折部122之中,第二弯折部124通过第四弯折部134并抵接于第四弯折部134之中。第一弯折部122与第四弯折部134例如呈U形弯折,且第一弯折部122与第四弯折部134的开口方向相反。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弯折部122与第四弯折部134的开口均朝外,但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弯折部122与第四弯折部134的开口亦可均朝内且相对,或是一个开口朝内,另一个开口朝外。本发明对此不加以限制。第二弯折部124与第三弯折部132例如呈斜阶梯形弯折,也就是说一侧较高、一侧较低,而中间以斜边相连,如同溜滑梯的形状弯折。在图2中左侧的放大图绘示,当第三弯折部132与第一弯折部122抵接时,第三弯折部132较高的一侧通过第一弯折部122的上方,以形成一上抵接点Al,而其较低的一侧通过第一弯折部122的下方,以形成一下抵接点A2。同样,在图2中右侧的放大图绘示,第二弯折部124与第四弯折部134抵接时,第二弯折部124较高的一侧通过第四弯折部134的上方,以形成一上抵接点BI,而其较低的一侧通过第四弯折部134的下方,以形成一下抵接点B2。因此,当第一支撑件120受力而向下移动时,可借由接触右侧的上抵接点BI与左侧的下抵接点A2而与第二支撑件130产生交互连动。同样,当第二支撑件130受力而向下移动时,可借由接触左侧的上抵接点Al与右侧的下抵接点B2而与第一支撑件120产生交互连动。因此,键帽110的左右两侧可承受稳定的支撑力,以避免产生左右晃动或受力不均的情形。请参照图2,第一支撑件120具有一第一臂121、一第二臂123以及一第一连接杆125。第一连接杆125用以支撑键帽110并连接于第一臂121与第二臂123之间。第一弯折部122位于第一臂121,以形成具有U形弯折的第一臂121,而第二弯折部124位于第二臂123,以形成具有斜阶梯形弯折的第二臂123,也因此第一臂121与第二臂123的形状不同。第一臂121、第二臂123与第一连接杆125可由一金属线一体弯折而成。第一臂121与第二臂123的末端可借由限位件155a限制其移动的方向,使其末端仅能在底座150的水平表面上移动。同样,第二支撑件130具有一第三臂131、一第四臂133以及一第二连接杆135,第二连接杆135用以支撑键帽110并连接于第三臂131与第四臂133之间,第三弯折部132位于第三臂131,以形成具有斜阶梯形弯折的第三臂131,而第四弯折部134位于第四臂133,以形成具有U形弯折的第一臂121。也因此,第三臂131与第四臂133的形状不同。第三臂131、第四臂133与第二连接杆135由一金属线一体弯折而成。第三臂131与第四臂133的末端可借由限位件155b限制其移动的方向,使其末端仅能在底座150的水平表面上移动。当金属线弯折之后,第一支撑件120与第二支撑件130可形成同一形状但反向配置的二支撑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臂121可位于第三臂131的一侧(例如外侧),且第一臂121与第三臂131于抵接处相互重叠。第二臂123位于第四臂133的一侧(例如内侧),且第二臂123与第四臂133于抵接处相互重叠。但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臂121可位于第三臂131的内侧,而第二臂123位于第四臂133的外侧,或是同时位于内侧,或是同时位于外侧。本发明对此不加以限制。请参照图3及图4,其中图3绘示图2中底座150的凹孔及限位件的正面示意图。图4绘示图2中第一支撑件120与第二支撑件130对应于底座150的凹孔的底面示意图。在图3中,底座150的左右两侧分别具有一第一凹孔152以及一第二凹孔154,而底座150的上下两侧分别具有二个第三凹孔156 (或至少一较大口径的第三凹孔156)以及二个第四凹孔158 (或至少一较大口径的第四凹孔158)。在图4中,第一凹孔152对应于第一弯折部122与第三弯折部132的抵接处SI,而第二凹孔154对应于第二弯折部124与第四弯折部134的抵接处S2。当第一支撑件120与第二支撑件130受力而向下移动时,第一弯折部122与第二弯折部124分别与第三弯折部132及第四弯折部134相互抵接并交叉连动,并可分别容纳于第一凹孔152与第二凹孔154中。接着,请参照图4及图5,其中图5绘示图1B中位于键帽110底部的第一枢接部112与第二枢接部114的配置示意图。在图5中,键帽110的底部上方设有二个第一枢接部112 (或至少一较大尺寸的第一枢接部112),而底部下方设有二个第二枢接部114(或至少一较大尺寸的第二枢接部114)。第一枢接部112用以连接第一连接杆125,而第二枢接部114用以连接第二连接杆135。在图4中,第三凹孔156对应于第一枢接部112与第一连接杆125的连接处P1,第四凹孔158对应于第二枢接部114与第二连接杆135的连接处P2。当第一支撑件120与第二支撑件130受力而向下移动时,第一枢接部112与第二枢接部114向下移动,并可分别容纳于第三凹孔156与第四凹孔158中。请参照图6A及图6B,其分别绘示按键结构100受压前后第一支撑件120与第二支撑件130的动作示意图。为了清楚看到第一支撑件120与第二支撑件130的动作情形,键帽110、第一枢接部112以及第二枢接部114以虚线表示。在图6A中,键帽110受到其下方的弹性体140 (参见图1B)的支撑而与底座150保持一适当间距。第一支撑件120、第二支撑件130以及弹性体140支撑于键帽110与底座150之间,且键帽110借由第一支撑件120、第二支撑件130以及弹性体140 (参见图1B)间的运作而上下运动,以触动软性电路板102(参见图1B)而发出一按压信号。在图6B中,键帽110的下缘111几乎无缝隙地贴近底座150的上缘151,以使按键结构100在高按压行程下仍能达到薄形化的要求。也由于第一支撑件120与第二支撑件130以线材组合而成,不需开模,且使用线材交互连动而非以轴孔相接,故简化组装的工序及减少开模的成本。此外,线材体积小、重量轻,且具有高强度的特性,可降低键盘结构10的重量及整体高度,符合轻、薄设计的要求。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键帽; 一第一支撑件,连接该键帽的底部,该第一支撑件具有一第一弯折部以及一第二弯折部; 一第二支撑件,连接该键帽的底部,并与该第一支撑件交互连动,该第二支撑件具有一第三弯折部以及一第四弯折部,该第三弯折部通过该第一弯折部并抵接于该第一弯折部之中,该第二弯折部通过该第四弯折部并抵接于该第四弯折部之中; 一弹性体,位于该键帽下方,用以支撑该键帽;以及 一底座,用以支撑该第一支撑件、该第二支撑件以及该弹性体,该键帽借由该第一支撑件、该第二支撑件以及该弹性体间的运作而上下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中该第一弯折部与该第四弯折部呈U形弯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中该第二弯折部与该第三弯折部呈斜阶梯形弯折。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中该第一支撑件具有一第一臂、一第二臂以及一第一连接杆,该第一连接杆用以支撑该键帽并连接于该第一臂与该第二臂之间,该第一弯折部位于该第一臂,该第二弯折部位于该第二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键结构,其中该第一臂与该第二臂的形状不同。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键结构,其中该第一臂、该第二臂与该第一连接杆由一金属线一体弯折而成。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键结构,其中该第二支撑件具有一第三臂、一第四臂以及一第二连接杆,该第二连接杆用以支撑该键帽并连接于该第三臂与该第四臂之间,该第三弯折部位于该第三臂,该第四弯折部位于该第四臂,以使该第一臂与该第二臂分别与该第三臂及该第四臂相互抵接并交叉连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键结构,其中该第三臂与该第四臂的形状不同。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键结构,其中该第三臂、该第四臂与该第二连接杆由一金属线一体弯折而成。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键结构,其中该第一臂位于该第三臂的一侧,且该第一臂与该第三臂于抵接处相互重叠,该第二臂位于该第四臂的一侧,且该第二臂与该第四臂于抵接处相互重叠。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键结构,其中该底座具有一第一凹孔以及一第二凹孔,该第一凹孔对应于该第一弯折部与该第三弯折部的抵接处,而该第二凹孔对应于该第二弯折部与该第四弯折部的抵接处。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键结构,其中该键帽的底部设有至少一第一枢接部以及至少一第二枢接部,该至少一第一枢接部连接该第一连接杆,该至少一第二枢接部连接该第二连接杆。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键结构,其中该底座具有至少一第三凹孔以及至少一第四凹孔,该至少一第三凹孔对应于该至少一第一枢接部与该第一连接杆的连接处,而该至少一第四凹孔对应于该至少一第二枢接部与该第二连接杆的连接处。
14.一种键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软性电路板;以及 多个按键结构,用以触动该软性电路板,各该按键结构包括: 一键帽; 一第一支撑件,用以支撑该键帽,该第一支撑件具有一第一弯折部以及一第二弯折部; 一第二支撑件,用以支撑该键帽,并与该第一支撑件交互连动,该第二支撑件具有一第三弯折部以及一第四弯折部,该第三弯折部通过该第一弯折部并抵接于该第一弯折部之中,该第二弯折部通过该第四弯折部并抵接于该第四弯折部之中; 一弹性体,位于该键帽下方;及 一底座,用以支撑该第一支撑件、该第二支撑件以及该弹性体,该键帽借由该第一支撑件、该第二支撑件以及该弹性体间的运作而上下运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键盘结构,其中该第一弯折部与该第四弯折部呈U形弯折,该第二弯折部与该第三弯折部呈 斜阶梯形弯折。
全文摘要
一种按键结构及应用其的键盘结构,按键结构包括一键帽、一第一支撑件、一第二支撑件、一弹性体以及一底座。第一支撑件连接键帽的底部,第一支撑件具有一第一弯折部以及一第二弯折部。第二支撑件连接键帽的底部,并与第一支撑件交互连动。第二支撑件具有一第三弯折部以及一第四弯折部,第三弯折部通过第一弯折部并抵接于第一弯折部之中,第二弯折部通过第四弯折部并抵接于第四弯折部之中。弹性体位于键帽下方,用以支撑键帽。底座用以支撑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以及弹性体。键帽借由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以及弹性体间的运作而上下运动。本发明能够改善按键结构的组装及结构。
文档编号H01H13/705GK103137367SQ20111040630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30日
发明者梁振仪, 庄政祥 申请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