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温控感应器辅助安装及保护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77034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线性温控感应器辅助安装及保护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及保护机构,尤其是一种线性温控感应器辅助安装及保护机构,具体地说是用于太阳能光伏湿制程设备槽体温控系统,属于线性温控感应器安装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湿制程设备槽体温控系统中,线性温控感应器在安装及维护时需要操作人员的排布,故感应器PTFE (Poly tetra fluoro ethylene ptfe)薄壁软管在经过折弯、扭曲变形后特别容易破损而产生泄漏。线性温控感应器自身采用PTFE薄壁软管,安装时液位之下无法对其有效密封,必须在液位之上采取盘绕方式接入,而感应器PTFE薄壁软管在盘绕时由于折弯、扭曲变形后易破损而产生泄漏,影响温控精度。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线型温控感应器辅助安装及保护机构,其结构简单紧凑,方便温控感应器的安装及维护,确保温控感应器的测量精度,适用范围广,安全可靠。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线性温控感应器辅助安装及保护机构,包括线性温控感应器;所述线性温控感应器上设有用于保护线性温控感应器的护管机构;线性温控感应器的薄壁软管伸入护管机构内,并与护管机构的形状相对应。所述护管机构包括第一护管及第二护管;所述第一护管包括第一弯头,所述第一弯头的一端安装有由令,由令对应于与第一弯头相连的另一端设置排冷凝水切口,排冷凝水切口上设置第一接头;第二护管包括第二弯头,所述第二弯头的一端设有第二接头;线性温控感应器的薄壁软管从第一接头穿入,并依次穿过排冷凝水切口、由令、第一弯头后, 再从第二弯头及第二接头穿出。所述线性温控感应器通过密封垫片及第一密封堵头锁紧安装于第一接头内。所述线性温控感应器通过密封垫片及第二密封堵头锁紧安装于第二接头内。所述第一护管的第一接头固定安装于后壁板上,由令固定安装于前后隔板上,第二护管的第二弯头固定安装于上底板上。所述护管机构包括第三护管,所述第三护管包括第三弯头,所述第三弯头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圆管,第一圆管对应于与第三弯头相连的另一端端部设有第三接头;线型温控感应器的薄壁软管从第三接头穿入,并通过第一圆管后从第三弯头穿出。所述线性温控感应器通过密封垫片及第三密封堵头锁紧安装于第三接头内。第三弯头对应于设置第一圆管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圆管,线性温控感应器的薄壁软管通过第三弯头后从第二圆管穿出。所述线性温控感应器对应于穿出第三弯头外的端部设置卡块及固定块,线性温控感应器通过卡块、固定块固定在下底板上。[0011]所述第三护管的第三接头固定安装于前壁板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通过在线性温控感应器上安装护管机构,并根据线性温控感应器的安装使用位置,选择相应结构的护管机构;当线性温控感应器安装在浸泡区域时,护管机构由第一护管及第二护管组成,当线性温控感应器安装在储液槽区域时,护管机构包括第三护管;线性温控感应器与相应护管机构的形状相对应,可以对线性温控感应器的排布进行定型导向接入,从而能避免线性温控感应器过大折弯,降低了线性温控感应器折弯过大时产生破损而产生泄漏的几率,保证了线性温控感应器的温控精度,构简单紧凑,方便温控感应器的安装及维护,适用范围广,安全可靠。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线性温控感应器1、第一弯头2、第一密封堵头 3、第一接头4、密封垫片5、后壁板6、排冷凝水切口 7、前后隔板8、由令9、上底板10、第一护管11、第二护管12、第二密封堵头19、第二接头20及第二弯头23。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避免线性温控感应器1的薄壁软管经过折弯、弯曲变形后破损而产生的泄漏,在线性温控感应器1上设有护管机构,通过护管机构对线性温控感应器1提供有效保护。本实施例中,为线性温控感应器1安装在浸泡区域的使用状态图。线性温控感应器1安装在浸泡区域时,所述护管机构包括第一护管11及第二护管12 ;其中, 第一护管11包括第一弯头2,第一弯头2的一端安装有由令9,由令9对应于与第一弯头2 相连的另一端设置排冷凝水切口 7,排冷凝水切口 7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接头4,第二护管12 包括第二弯头23,第二护管23的一端端部设有第二接头20。第一弯头2与第二弯头23均为45度弯头。安装时,线性温控感应器1从图1中的A向穿入,即先穿入第一接头4内,且线性温控感应器1通过密封垫片5及第一密封堵头3与第一接头4锁紧密封连接;线性温控感应器1穿出第一接头4后,再依次穿过排冷凝水切口 7、由令9及第一弯头2,并从第二弯头23及第二接头20穿出;线性温控感应器1通过密封垫片5及第二密封堵头19与第二接头20锁紧密封连接。为了将第一护管11及第二护管12结构安装固定,第一护管11的第一接头4固定安装于后壁板6上,由令9固定安装于前后隔板8上,第二护管12的第二弯头23固定安装于上底板10上。线性温控感应器1穿入第一护管11及第二护管12后, 线性温控感应器1薄壁软管的形状与第一护管11、第二护管12的形状相对应,避免了线性温控感应器1由于折弯、扭曲变形后产生破损而产生的泄漏,对线性温控感应器1提供有效保护。实施例2[0022]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线性温控感应器1、前壁板13、第一圆管14、固定块15、卡块16、第二圆管17、第三护管18、第三密封堵头21、第三接头22及第三弯头24。如图3和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线性温控感应器1安装于储液槽区域的使用状态图。为了保证线性温控感应器1安装在储液槽的安全可靠,线性温控感应器1上设置第三护管18,所述第三护管18包括第三弯头24,所述第三弯头24的一端设有第一圆管14, 另一端设置第二圆管17,第二圆管17通过第三弯头24与第一圆管14相连通。第三弯头 24为45度弯头。第一圆管14对应于与第三弯头24相连的另一端设有第三接头22。安装时,线性温控感应器1从图3中的B向穿入,即线性温控感应器1先穿入第三接头22内,且线性温控感应器1通过密封垫片5及第三密封堵头21与第三接头22锁紧密封连接。线性温控感应器1穿入第三接头22后,再依次穿过第一圆管14、第三弯头24并从第二圆管17 穿出。线性温控感应器1穿入第三护管18内的形状,与第一圆管14、第三弯头24及第二圆管17间连接的形状相对应。线性温控感应器1穿出第二圆管17后,线性温控感应器1的薄壁软管上设置卡块16及固定块15,线性温控感应器1通过卡块16及固定块15固定在下底板上。为了将第三护管18安装固定,第三护管18的第三接头22固定安装于前壁板13 上。如图广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线性温控感应器1上安装护管机构,并根据线性温控感应器1的安装使用位置,选择相应结构的护管机构;当线性温控感应器1安装在浸泡区域时,护管机构由第一护管11及第二护管12组成,当线性温控感应器1安装在储液槽区域时,护管机构包括第三护管18 ;线性温控感应器1与相应护管机构的形状相对应,可以对线性温控感应器1的排布进行定型导向接入,从而能避免线性温控感应器1过大折弯, 降低了线性温控感应器1折弯过大时产生破损而产生泄漏的几率,保证了线性温控感应器 1的温控精度,构简单紧凑,方便温控感应器的安装及维护,适用范围广,安全可靠。
权利要求1.一种线性温控感应器辅助安装及保护机构,包括线性温控感应器(1);其特征是所述线性温控感应器(1)上设有用于保护线性温控感应器(1)的护管机构;线性温控感应器 (1)的薄壁软管伸入护管机构内,并与护管机构的形状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温控感应器辅助安装及保护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护管机构包括第一护管(11)及第二护管(12);所述第一护管(11)包括第一弯头(2),所述第一弯头(2)的一端安装有由令(9),由令(9)对应于与第一弯头(2)相连的另一端设置排冷凝水切口(7),排冷凝水切口(7)上设置第一接头(4);第二护管(12)包括第二弯头(23),所述第二弯头(23)的一端设有第二接头(20);线性温控感应器(1)的薄壁软管从第一接头(4) 穿入,并依次穿过排冷凝水切口(7)、由令(9)、第一弯头(2)后,再从第二弯头(23)及第二接头(20)穿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性温控感应器辅助安装及保护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线性温控感应器(1)通过密封垫片(5 )及第一密封堵头(3 )锁紧安装于第一接头(4 )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性温控感应器辅助安装及保护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线性温控感应器(1)通过密封垫片(5)及第二密封堵头(19)锁紧安装于第二接头(20)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性温控感应器辅助安装及保护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护管(11)的第一接头(4)固定安装于后壁板(6)上,由令(9)固定安装于前后隔板(8)上, 第二护管(12)的第二弯头(23)固定安装于上底板(10)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温控感应器辅助安装及保护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护管机构包括第三护管(18),所述第三护管(18)包括第三弯头(24),所述第三弯头(24)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圆管(14),第一圆管(14)对应于与第三弯头(24)相连的另一端端部设有第三接头(22);线型温控感应器(1)的薄壁软管从第三接头(22)穿入,并通过第一圆管(14)后从第三弯头(24)穿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性温控感应器辅助安装及保护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线性温控感应器(1)通过密封垫片(5 )及第三密封堵头(21)锁紧安装于第三接头(22 )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性温控感应器辅助安装及保护机构,其特征是第三弯头 (24)对应于设置第一圆管(14)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圆管(17),线性温控感应器(1)的薄壁软管通过第三弯头(24)后从第二圆管(17)穿出。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性温控感应器辅助安装及保护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线性温控感应器(1)对应于穿出第三弯头(24)外的端部设置卡块(16)及固定块(15),线性温控感应器(1)通过卡块(16 )、固定块(15 )固定在下底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性温控感应器辅助安装及保护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三护管(18)的第三接头(22)固定安装于前壁板(13)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性温控感应器辅助安装及保护机构,其包括线性温控感应器;线性温控感应器上设有护管机构;线性温控感应器的薄壁软管伸入护管机构内,并与护管机构的形状相对应。本实用新型根据线性温控感应器的安装使用位置,选择相应结构的护管机构;当线性温控感应器安装在浸泡区域时,护管机构由第一护管及第二护管组成,当线性温控感应器安装在储液槽区域时,护管机构包括第三护管;线性温控感应器与相应护管机构的形状相对应,可以对线性温控感应器的排布进行定型导向接入,从而能避免线性温控感应器过大折弯,保证了线性温控感应器的温控精度,构简单紧凑,方便温控感应器的安装及维护,适用范围广,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H01L31/18GK202025788SQ20112010735
公开日2011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3日
发明者沈洪旗, 潘加永 申请人:库特勒自动化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