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及键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77070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按键及键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按键及键盘,尤指一种结构简化的按键及使用此按键的键
O
背景技术
就目前个人电脑的使用习惯而言,键盘为不可或缺的输入设备之一,用以输入文字、符号或数字。不仅如此,举凡日常生活所接触的消费性电子产品或是工业界使用的大型加工设备,皆需设有按键结构作为输入装置,以操作上述的电子产品与加工设备。请参阅图1,图1为先前技术的按键1的剖面图。如图1所示,按键1包含底板10、 键帽12、电路板14、升降支撑装置16以及弹性件18。电路板14设置于底板10上。升降支撑装置16与弹性件18皆设置于键帽12与底板10之间,用以支撑键帽12。当按键1的键帽12被按压时,键帽12即会伴随升降支撑装置16朝底板10的方向垂直移动。当键帽12 被释放后,弹性件18提供键帽12弹性恢复力,使键帽12可回复至按压前的位置。于习知的按键1中,键帽12具有滑槽120以及卡槽122,底板10具有滑槽100以及卡槽102,且升降支撑装置16包含相互枢接的二支撑件160、162。支撑件160具有滑动部1600以及枢接部1602,其中滑动部1600可滑动地设置于键帽12的滑槽120中,且枢接部1602可转动地枢接于底板10的卡槽102中。支撑件162具有滑动部1620以及枢接部 1622,其中滑动部1620可滑动地设置于底板10的滑槽100中,且枢接部1622可转动地枢接于键帽12的卡槽122中。然而,上述机构设计导致习知的升降支撑装置16需要较大的高度空间,进一步限制按键1的高度,因此,不利于键盘薄型化的应用。此外,由于底板10与键帽12必须设置与升降支撑装置16连接的滑槽100、120与卡槽102、122,使得按键1的结构较为复杂,且组装不易。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化的按键及使用此按键的键盘。根据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按键,其包含底板、框体以及键帽。该框体设置于该底板之上并与该底板共同形成限位槽,该框体包含二滑槽,该二滑槽位于该限位槽的相对二侧;该键帽包含按压部、固定部以及二滑动部,该固定部与该二滑动部分别自该按压部延伸出,该二滑动部位于该固定部的相对二侧,该按压部露出于该框体,该固定部夹置于该限位槽中,该二滑动部分别夹置于该二滑槽中,使得该按压部能被按压以相对于该底板移动。如所述的按键,该底板包含挡止部,该挡止部邻近于该限位槽,该挡止部用以挡止该固定部,以防止该固定部脱离该限位槽。如所述的按键,该框体包含二挡止部,该二挡止部分别位于该二滑槽的顶端,该二挡止部用以止挡该二滑动部,以防止该二滑动部脱离该二滑槽。[0010]如所述的按键,该框体包含阶梯部,该阶梯部与该底板的上表面形成该限位槽。如所述的按键,该框体上具有一破孔,该按压部经由该破孔露出于该框体。如所述的按键,该按键还包含弹性件,设置于该按压部与该底板之间,用以回弹被按压的该按压部。如所述的按键,该键帽包含触发部,设置于该按压部上并朝向该底板,用以当该按压部被按压时触发一开关。根据一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键盘,其包含底板、框体以及复数个键帽。 该框体设置于该底板之上并与该底板共同形成复数个限位槽,该框体包含复数个滑槽,该复数个滑槽中的每二滑槽分别位于该复数个限位槽的其中之一的相对二侧;该复数个键帽对应该复数个限位槽,每一该复数个键帽包含一按压部、一固定部以及二滑动部,该固定部与该二滑动部分别自该按压部延伸出,该二滑动部位于该固定部的相对二侧,该按压部露出于该框体,该固定部夹置于对应的该限位槽中,该二滑动部分别夹置于对应的该二滑槽中,使得该按压部能被按压以相对于该底板移动。如所述的键盘,该底板包含复数个挡止部,每一该复数个挡止部分别邻近该限位槽的其中之一,该挡止部用以挡止该固定部,以防止该固定部脱离该限位槽。如所述的键盘,该框体包含复数个挡止部,每一该复数个挡止部分别位于该复数个滑槽的其中之一的顶端,该复数个挡止部用以止挡该复数个滑动部,以防止该复数个滑动部脱离该复数个滑槽。如所述的键盘,该框体包含复数个阶梯部,该复数个阶梯部与该底板的上表面形成该复数个限位槽。如所述的键盘,该框体上具有复数个破孔,每一该复数个键帽的该按压部经由该复数个破孔的其中之一露出于该框体。如所述的键盘,该键盘还包含复数个弹性件,每一该复数个弹性件设置于该复数个键帽的其中之一与该底板之间,用以回弹被按压的该按压部。如所述的键盘,还包含电路板,设置于该底板上,该电路板包含复数个开关,对应该复数个键帽,每一该复数个键帽包含一触发部,设置于该按压部上并朝向该底板,用以当该按压部被按压时触发对应的该开关。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利用上下结合的框体及底板形成限位槽,以夹持键帽的固定部。此外,本实用新型以框体的相对二侧的滑槽配合键帽的相对二侧的滑动部,使键帽于被按压的过程中,能保持稳定而不产生摇晃。藉此,本实用新型的按键及键盘无需使用设置于习知按键中的升降支撑装置即能提供稳定的按压操作,大大节省按键及键盘的体积空间,可进一步达成键盘薄型化的应用。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按键及键盘不仅结构简化,且容易组装。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精神可以由以下的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
详述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图1为先前技术的按键的剖面图。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键盘的示意图。[0025]图3为图2中的一个按键沿X-X线的剖面图。图4为图2中的一个按键沿Y-Y线的剖面图。图5为图2中的一个按键的爆炸图。图6为图2中的一个按键于另一视角的爆炸图。图7为图3中的键帽的按压部被按压时的示意图。图8为图4中的键帽的按压部被按压时的示意图。图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按键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键盘3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键盘3包含复数个按键30、框体32、电路板34以及底板36。按键30、框体32以及电路板34 皆设置于底板36上。复数个破孔形成于框体32上。每一个按键30分别设置于对应的破孔中,且每一个按键30的键帽38分别经由对应的破孔露出于框体32。按键30用以供使用者按压,进而执行使用者所欲输入的功能。请参阅图3至图6,图3为图2中的一个按键30沿X-X线的剖面图,图4为图2中的一个按键30沿Y-Y线的剖面图,图5为图2中的一个按键30的爆炸图,图6为图2中的一个按键30于另一视角的爆炸图。需说明的是,由于键盘3的每一个按键30的结构设计皆相同,因此以下以单一按键30配合图3至图6做说明。如图3至图6所示,按键30包含框体32、电路板34、底板36以及键帽38。框体32设置于底板36之上并与底板36共同形成限位槽40。于此实施例中,框体32包含阶梯部320,且阶梯部320与底板36的上表面360 形成限位槽40。此外,框体32包含二滑槽322,且二滑槽322分别位于限位槽40的相对二侧。键帽38包含按压部380、固定部382、二滑动部384以及触发部386。固定部382 与二滑动部384分别自按压部380延伸出,且二滑动部384分别位于固定部382的相对二侧。当键帽38设置于框体32的对应的破孔中时,按压部380经由破孔露出于框体32,固定部382夹置于限位槽40中(如图3所示),且二滑动部384分别夹置于框体32的二滑槽 322中(如图4所示),使得按压部380能被按压以相对于底板36移动。于此实施例中,触发部386可一体成形于按压部380的底面。藉由选用适当的材质即可利用材料本身的弹性来提供键帽38的按压部380于被按压后所需的回弹力。请参阅图7以及图8,图7为图3中的键帽38的按压部380被按压时的示意图,图 8为图4中的键帽38的按压部380被按压时的示意图。如图7与图8所示,由于固定部382 夹置于限位槽40中,且二滑动部384分别夹置于框体32的二滑槽322中,当键帽38的按压部380被按压时,按压部380便能保持稳定而不产生摇晃的相对于底板36移动。此外, 电路板34具有开关340。当键帽38的按压部380被按压时,触发部386即会随着按压部 380相对于底板36移动,进而触发电路板34的开关340。于此实施例中,电路板34可为薄膜电路板,但不以此为限。如图4与图8所示,框体32可包含二挡止部324,且二挡止部3M分别位于二滑槽 322的顶端。于此实施例中,二挡止部3M用以控制键帽38的按压部380的升降行程且同时防止二滑动部384脱离框体32的二滑槽322。此外,如图3与图7所示,底板36可包含挡止部362,形成于上表面360上且邻近限位槽40。当键帽38的固定部382夹置于限位槽 40中时,挡止部362用以挡止固定部382,以防止固定部382在按压部380相对于底板36 移动的过程中脱离限位槽40。请参阅图9,图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按键30'的剖面图。如图3与图9所示,按键30'与上述的按键30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按键30'另包含弹性件42,且按键30'的键帽38'不具有上述的触发部386。弹性件42设置于键帽38'的按压部380 与底板36之间,用以回弹被按压的按压部380。此外,弹性件42具有触发部420。当键帽 38'的按压部380被按压时,即可带动弹性件42的触发部420相对于底板36移动,进而触发电路板34的开关340。另一方面,在施加于按压部380的外力被释放后,弹性件42所产生的弹性回复力即会回弹被按压的按压部380,使键帽38'回复至按压前的位置。于此实施例中,弹性件42可为橡胶垫圈(rubber dome)或金属簧片(metal dome),但不以此为限。需说明的是,设置于图2中的键盘3上的每一个按键30皆可以图9中的按键30'替换。此外,图9中与图3中所示相同标号的元件,其作用原理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相较于先前技术,本实用新型利用上下结合的框体及底板形成限位槽,以夹持键帽的固定部。此外,本实用新型以框体的相对二侧的滑槽配合键帽的相对二侧的滑动部,使键帽于被按压的过程中,能保持稳定而不产生摇晃。藉此,本实用新型的按键及键盘无需使用设置于习知按键中的升降支撑装置即能提供稳定的按压操作,大大节省按键及键盘的体积空间,可进一步达成键盘薄型化的应用。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按键及键盘不仅结构简化, 且容易组装。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按键,其特征在于包含底板;框体,设置于该底板之上并与该底板共同形成限位槽,该框体包含二滑槽,该二滑槽位于该限位槽的相对二侧;以及键帽,包含按压部、固定部以及二滑动部,该固定部与该二滑动部分别自该按压部延伸出,该二滑动部位于该固定部的相对二侧,该按压部露出于该框体,该固定部夹置于该限位槽中,该二滑动部分别夹置于该二滑槽中,使得该按压部能被按压以相对于该底板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底板包含挡止部,该挡止部邻近于该限位槽,该挡止部用以挡止该固定部,以防止该固定部脱离该限位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框体包含二挡止部,该二挡止部分别位于该二滑槽的顶端,该二挡止部用以止挡该二滑动部,以防止该二滑动部脱离该二滑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框体包含阶梯部,该阶梯部与该底板的上表面形成该限位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框体上具有破孔,该按压部经由该破孔露出于该框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按键还包含弹性件,设置于该按压部与该底板之间,用以回弹被按压的该按压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键帽包含触发部,设置于该按压部上并朝向该底板,用以当该按压部被按压时触发开关。
8.一种键盘,其特征在于包含底板;框体,设置于该底板之上并与该底板共同形成复数个限位槽,该框体包含复数个滑槽, 该复数个滑槽中的每二滑槽分别位于该复数个限位槽的其中之一的相对二侧;以及复数个键帽,对应该复数个限位槽,每一该复数个键帽包含按压部、固定部以及二滑动部,该固定部与该二滑动部分别自该按压部延伸出,该二滑动部位于该固定部的相对二侧, 该按压部露出于该框体,该固定部夹置于对应的该限位槽中,该二滑动部分别夹置于对应的该二滑槽中,使得该按压部能被按压以相对于该底板移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该底板包含复数个挡止部,每一该复数个挡止部分别邻近该限位槽的其中之一,该挡止部用以挡止该固定部,以防止该固定部脱离该限位槽。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该框体包含复数个挡止部,每一该复数个挡止部分别位于该复数个滑槽的其中之一的顶端,该复数个挡止部用以止挡该复数个滑动部,以防止该复数个滑动部脱离该复数个滑槽。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该框体包含复数个阶梯部,该复数个阶梯部与该底板的上表面形成该复数个限位槽。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该框体上具有复数个破孔,每一该复数个键帽的该按压部经由该复数个破孔的其中之一露出于该框体。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该键盘还包含复数个弹性件,每一该复数个弹性件设置于该复数个键帽的其中之一与该底板之间,用以回弹被按压的该按压部。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还包含电路板,设置于该底板上,该电路板包含复数个开关,对应该复数个键帽,每一该复数个键帽包含一触发部,设置于该按压部上并朝向该底板,用以当该按压部被按压时触发对应的该开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按键及键盘,该按键包含底板、框体以及键帽。框体设置于底板之上并与底板共同形成限位槽。框体包含二滑槽,且二滑槽位于限位槽的相对二侧。键帽包含按压部、固定部以及二滑动部。固定部与二滑动部分别自按压部延伸出,且二滑动部位于固定部的相对二侧。按压部露出于框体,固定部夹置于限位槽中,且二滑动部分别夹置于二滑槽中,使得按压部能被按压以相对于底板移动。本实用新型以框体的相对二侧的滑槽配合键帽的相对二侧的滑动部,使键帽于被按压的过程中,能保持稳定而不产生摇晃。
文档编号H01H3/12GK202025657SQ201120108188
公开日2011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3日
发明者叶亮达, 张昭龙 申请人: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