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光纤换位导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24839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嵌入式光纤换位导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嵌入式光纤换位导线,主要应用于电力变压器的绕组,属于输变电设备制造及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换位导线是由若干漆包铜扁线组合成宽面相互接触的两列,按要求在两列漆包铜扁线上面和下面沿窄面作同一转向的换位,在两列漆包铜扁线的中间用一定厚度的绝缘纸作为中间隔纸,将两列漆包铜扁线进行分隔,并用电工绝缘纸带、绳或网带作连续紧密绕包的绕组线。广泛应用于电力变压器的绕组。采用这种普通的换位导线作为变压器的绕组, 由于导线中没有传感系统,无法实现对变压器绕组温升及应力的监控。而温升对电力变压器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它可以决定变压器的使用寿命。传统的方法只能测得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上层油温和绕组的平均温度,而且后者也只有在制造厂对产品作型式试验时才可实测而得,并不是变压器运行时的实际温度。而所谓的绕组最热点温度就是在绕组平均温度的基础上通过计算而得到的,并不能反映变压器的实际绕组温度。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将光纤嵌入换位导线中,实现对变压器绕组温升及应力实时监控的新型嵌入式光纤换位导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嵌入式光纤换位导线,其结构是光纤嵌入裸铜扁线的凹槽内,由绕包聚酯薄膜或者聚酰亚胺薄膜组成膜包铜扁线,所述带光纤的膜包铜扁线与若干漆包铜扁线组合成宽面相互接触的两列,在两列漆包铜扁线上面和下面沿窄面作同一转向的换位,并在两列漆包铜扁线的中间设有绝缘纸,并采用绝缘纸、薄膜、网带或绳统包绝缘而成。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可以实现变压器的自我保护,提高变压器运行可靠性。实时掌控变压器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快速诊断和消除故障隐患;在尽量少的人工干预下,快速隔离故障、自我恢复,提高供电可靠性;优化变压器运行状态,提高经济性。优化配置资源,提高设备传输容量和利用率,有效控制成本,实现经济运行。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照图1,嵌入式光纤换位导线,先将光纤3嵌入带凹槽的裸铜扁线的凹槽内,然后绕包聚酯薄膜或者聚酰亚胺薄膜等耐高温薄膜成为膜包铜扁线,再将带光纤的膜包铜扁线与若干漆包铜扁线1组合成宽面相互接触的两列,按要求在两列漆包铜扁线1的上面和下面沿窄面作同一转向的换位,在两列漆包铜扁线1的中间用一定厚度的绝缘纸作为中间隔纸4,将两列漆包铜扁线1进行分隔,再根据要求用不同类型的绝缘纸、薄膜、网带、绳等材料统包绝缘2而成。 嵌入式光纤换位导线是预埋带有光纤传感器的具有在线温度及应力检测功能的智能化的换位导线,智能化的换位导线在变压器中的分布将构成变压器内部准分布式测温、测应力系统的核心,可以实时掌握变压器运行时绕组及其它所关注部位的温度及应力情况,为变压器的过负荷能力提供直观依据,以应对系统迎峰度夏、新能源接入导致的负荷剧烈波动等复杂恶劣状况;并通过对温度及应力长期检测的数据分析为正确预测变压器的老化和寿命提供依据。
权利要求1. 一种嵌入式光纤换位导线,其特征在于光纤嵌入裸铜扁线的凹槽内,由绕包聚酯薄膜或者聚酰亚胺薄膜组成膜包铜扁线,所述带光纤的膜包铜扁线与若干漆包铜扁线组合成宽面相互接触的两列,在两列漆包铜扁线上面和下面沿窄面作同一转向的换位,并在两列漆包铜扁线的中间设有绝缘纸,并采用绝缘纸、薄膜、网带或绳统包绝缘而成。
专利摘要嵌入式光纤换位导线,主要解决了普通换位导线无法实现对变压器绕组温升及应力监控的技术问题。其结构是先将光纤嵌入带凹槽的裸铜扁线的凹槽内,然后绕包聚酯薄膜或者聚酰亚胺薄膜成为膜包铜扁线,再将带光纤的膜包铜扁线与若干漆包铜扁线组合成宽面相互接触的两列,按要求在两列漆包铜扁线上面和下面沿窄面作同一转向的换位,在两列漆包铜扁线的中间用绝缘纸作为中间隔纸,将两列漆包铜扁线进行分隔,并采用绝缘纸、薄膜、网带或绳统包绝缘而成。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可以实现变压器的自我保护,提高变压器运行可靠性。提高设备传输容量和利用率,有效控制成本,实现经济运行。
文档编号H01B7/08GK202178092SQ20112029587
公开日2012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5日
发明者杨绪清 申请人:沈阳市宏远电磁线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