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接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28752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源接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导电用的电源接线装置,特别涉及连接插座用的接线装置。
背景技术
在需要用电的地方,有时附近没有电源。解决此问题的一个方法是,有一槽形结构,槽里拉上电线,电线一端连接电源,另一端再连接到插座上,插座连接到需要用电的地方。这种结构的电源接线槽,只能在断电时装配或拆卸;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改进的电源接线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源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接线装置的截面呈凹形,接线装置凹形的底面至少有两条导线槽,导线槽半开放,开放的一侧与一侧边形成导电片插槽;导线槽内插入导电体,接线装置的两侧内壁上部向内凸起形成安装槽。进一步地,接线装置两侧壁外侧为凹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的导电体为导电金属棒。进一步地,接线装置的两侧壁为夹层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实际需要任意增加其长度,并将导电金属棒装在导线槽内,将与之配合的电源插座的插脚插在导电片插槽内,由于导线槽半开放,插进去的电源插脚自然与导线槽内的导线相接触,起到接通电源的作用。这种结构的电源接线装置,没有导线裸露在外,将其安装在设备上使用效果更好,可在不断电的状况下装配和拆卸。这种电源接线装置可以根据需要沿其接线装置两侧任意滑动电源插座到所需的工作位置,同时也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任何一点插接电源插座,可同时使用多个电源插座,使用很方便。

附图I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端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接线装置、2导线槽、3 侧边、4 插槽、5安装槽、6凹形结构、7夹层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一种电源接线装置,接线装置I的截面呈凹形,接线装置的底面具有两条导线槽2,导线槽半开放,开放的一侧与一侧边3形成导电片插槽4 ;导线槽内插入导电体,导电体可为导电金属棒。接线装置的两侧内壁上部向内凸起形成安装槽5,使用时,可插入与其配合的电源插座,电源插座的插脚插入插槽4内。接线装置两侧壁外侧为凹形结构6,接线装置的两侧壁为夹层结构7,均能增强接线装置壳体的强度。导线槽2可以有多条,这样可以多插与其配合的电源插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电源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接线装置的截面呈凹形,接线装置凹形的底面至少有两条导线槽,导线槽半开放,开放的一侧与一侧边形成导电片插槽;导线槽内插入导电体,接线装置的两侧内壁上部向内凸起形成安装槽。
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电源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接线装置两侧壁外侧为凹形结构。
3.按照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电源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体为导电金属棒。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源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接线装置的两侧壁为夹层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导电用的电源接线装置,其结构为,接线装置的截面呈凹形,接线装置凹形的底面里贿两条导线槽,导线槽半开放,开放的一侧与一侧边形成导电片插槽;导线槽内插入导电体,导电体可为导电金属棒。接线装置的两侧内壁上部向内凸起形成安装槽。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任意增加其长度,并将导电金属棒装在导线槽内,将与之配合的电源插座的插脚插在导电片插槽内,由于导线槽半开放呈C型结构,插进去的电源插脚与导线槽内的导线相接触,起到接通电源的作用。这种结构的电源接线装置,没有导线裸露在外,将其安装在设备上使用效果更好,可在不断电的状况下装配和拆卸。
文档编号H01R25/14GK202503171SQ20112056962
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5日
发明者汪红波 申请人:浙江师范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