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接触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59807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弹簧接触件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弹簧接触件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内置于用于测试IC (集成电路)的测试插座、用于将IC的多个端子(LEAD)和PCB (印刷电路板)的多个焊盘(PAD) —对一地电连接的弹簧接触件,以及用于将CPU等的IC的端子(LEAD)电连接至位于个人电脑(PC)、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内部 的PCB的弹簧接触件,以及更广泛地涉及一种用于从一侧向另一侧进行电连接的弹簧接触件的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I所示,现有的弹簧接触件由使用板材的上部接触销2、下部接触销4及弹簧3构成,具有电连接PCB和ID的端子(LEAD)的功能,是测试IC的插座的关键部件。以下通过图2至图6 (b)对现有的弹簧接触件的结构和动作功能及缺点进行更加具体的说明。图2、图3中的现有的弹簧接触件作为插座14的核心构件,在作为绝缘体的塑料成型物上具有规定的间隔、位置及高度,其主要功能为与作为检查对象的另外的半导体IC(集成电路)11的端子12接触后,对IC进行测试。现有的弹簧接触件的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接触件包括上部接触销2、下部接触销4以及弹簧3。所述上部接触销2包括接触部,具有规定形状;左右两个固定突起,用于固定弹簧的装配长度并防止所述弹簧脱离;弹簧固定面,由所述两个固定突起形成;以及主体。所述下部接触销4与所述上部接触销2相互垂直地结合。所述弹簧3插入于所述上部接触销2和下部接触销4之间。其中,所述主体在端部形成倾斜面、接触面以及卡止突起,且具有相互对称的两个弹性部,在所述两个弹性部的内侧形成逃逸槽,所述逃逸槽在与所述下部接触销结合时提供滑动空间,且所述逃逸槽的一端为停止面。所述主体还具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用于容纳所述下部接触销的卡止突起,使所述卡止突起被卡止及滑动,并且所述滑动槽与所述下部接触销的卡止突起的接触面进行电接触,所述滑动槽在一侧形成卡止棱,在另一侧延伸至由用于固定所述弹簧的装配长度且防止所述弹簧脱离的左右两个固定突起形成的弹簧固定面。所述现有的弹簧接触件从上部及下部接触销的主体至两个弹性部保持一定的厚度,由此,至主体的上侧接触部的厚度约以主体的宽度的1/3的比率构成。这是因为,现有弹簧接触件的特征在于,使两个弹性部的宽度和滑动槽的宽度以与厚度几乎相同的尺寸构成。在现有弹簧接触件的结构中,其厚度只能约以接触销的宽度的1/3构成,该结构的第一个缺点在于,如图4所示,图2及图3中从插座成型物突出的部位容易折断。第二个缺点在于,在实际IC测试(Test)环境中,对于O. 5mm Pitch (节距)IC和O. 5mm Pitch插座,在作为IC的端子(Lead)的球(Ball)的直径为O. 3mm,接触件的接触部宽度为O. 26mm、厚度为O. 08mm的情况下,当IC的端子(Lead)的位置相较于接触件的接触部的位置偏心约O. 15mm的情况发生时,虽然在现有弹簧接触件的接触销的宽度方向上,接触件的接触部不会偏离球(Ball),但在其厚度方向上,如图6 (a)及图6 (b)所示,接触件的接触部会处于几乎偏离球(BalI)的位置,在此情况下,接触销会损坏IC球(BalI)或发生接触不良,从而导致发生测试(Test)不良。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所述现有技术的问题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多种类型的弹簧接触件,以解决所述现有的弹簧接触件由于其接触部的厚度与宽度之尺寸比为1/3而导致容易折断的强度上的问题,以及接触部偏离IC的球(Ball)或损坏球(Ball)的问题。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弹簧接触件结构,所述弹簧接触件的接触 销为板状,具有规定的主体厚度t,所述弹簧接触件包括上部接触销、下部接触销以及弹簧;所述上部接触销包括规定形状的接触部、头部、颈部、用于固定弹簧的装配长度并防止其脱离的左右两个固定突起以及主体;所述下部接触销与所述上部接触销相互垂直地结合,并与上部接触销相同或类似地构成;所述弹簧插入于所述上部接触销及下部接触销之间。其中,以圆筒形构成所述上部及下部接触销的头部,并且所述头部的端部的接触部在圆筒的外围形成多个接触突起,或是以四角形或多角形构成接触销的头部并在所述头部的端部的接触部形成多个接触突起,或是使从接触部至左右两个固定突起的厚度为t2且厚于主体和弹性部的厚度t,从而解决现有弹簧接触件中存在的容易折断的缺点,以及由于接触销的接触部与IC球(Ball)的位置偏离而损坏IC球(Ball)或发生接触不良的问题点。有益效果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能够完全地解决现有的弹簧接触件的两个问题,从而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能够提供相对较强且不容易折断的弹簧接触件,以及较宽地提供在进行测试(Test)时与IC球(Ball)的可接触的面积,从而在实际测试(Test)环境中,即使IC的球(Ball)的位置以接触件的接触部中心为基准偏离O. 15mm,也能够实现良好的接触的,因此,本发明中提供的弹簧接触件的结构具有可提高测试(Test)良率(yield)的效果,故本发明是非常有用的发明。


图I示出现有的弹簧接触件的示意图;图2示出内置现有的弹簧接触件的插座和BGA (ball gris array球栅阵列)IC的不意图;图3示出图2的A部分详细示意图;图4示出作为现有的弹簧接触件的第一缺点的折断的形状的示意图;图5 Ca)示出现有弹簧接触件和IC的Ball正常接触的主视图,图5 (b)示出现有弹簧接触件和IC的Ball正常接触的侧视图;图6 Ca)示出现有弹簧接触件和IC的Ball非正常接触的侧视图,图6 (b)示出现有弹簧接触件和IC的Ball非正常接触的俯视图;图7 (a)、图7 (b)、图7 (C)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二、五弹簧接触件的接触销的结构图;图8 (a)及图8 (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二、五弹簧接触件的具有另一形状的接触销的结构图;图9 (a)、图9 (b)及图9 (C)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四、六弹簧接触件的接触销的结构图;图10 (a)至图11 (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四弹簧接触件的下部接触销的结构图;图12 Ca)至15 (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六弹簧接触件的下部接触销的多种结构图; 图1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弹簧接触件的展开图;图17 (a)、图17 (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弹簧接触件的主视图及剖面图;图18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弹簧接触件的立体图;图19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弹簧接触件的立体图;图20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弹簧接触件的立体图;图2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弹簧接触件的示意图;图2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弹簧接触件的示意图;图23 (a)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弹簧接触件和IC Ball非正常接触的主视图,图23 (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弹簧接触件和IC Ball非正常接触的俯视图;图2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弹簧接触件和IC Ball非正常接触的俯视图;图25至图2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二、五弹簧接触件的接触销的另一接触部形状的不意图;图27 (a)至图27 (h)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三、四、六弹簧接触件的接触销的多种接触部形状的示意图;图28示出内置本发明的第二弹簧接触件的插座的示意图;图29示出图28的B部分的详细图。〈对附图标记的说明〉I、110、120、130、140、150、160 :弹簧接触件10、300 :内置弹簧接触件的插座2、13、30、50、60、170、180 :上部接触销4、30、50、60、70、90、710、800、810、820、170、180 :下部接触销3、111:弹簧5、31、51、61、71、91、711、802、812、822、171、181、201、202、203、204、205、206、207、208 :接触部32、52 :头部33、53 :颈部34、64、74、718、801、811、821 :主体35、36、65、66、75、76 :固定突起
37、714:弹簧固定面46,716 :滑动槽47、717 :卡止棱48、727 :卡止孔38、719 :弹性部43>720 :逃逸槽44、725 :停止面42,721 :卡止突起40、722 :倾斜面41、723:接触面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弹簧接触件,其特征在于,接触销具有规定的主体厚度t,所述弹簧接触件包括上部接触销、下部接触销及弹簧;所述上部接触销包括规定形状的接触部、头部、颈部、用于固定弹簧的装配长度并防止其脱离的左右两个固定突起以及主体;·所述下部接触销与所述上部接触销相互垂直地结合,并与上部接触销相同或类似地构成;所述弹簧插入于所述上部接触销及下部接触销之间;其中,特别是为了提高上部接触销的强度,加宽接触部的面积,以圆筒形或矩形构成头部的形状,或是使从接触部至固定突起的厚度相较于主体的厚度更厚,从而提高强度并加宽接触部的面积。所述弹簧接触件的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接触销和下部接触销的主体具有相互对称的两个弹性部,在所述两个弹性部的各端部形成倾斜面、卡止突起以及卡止突起接触面,所述两个弹性部的厚度为tl且薄于主体的厚度;在两个弹性部的内侧形成逃逸槽,所述逃逸槽的一端具备停止面,所述停止面的左、右具有倾斜面,所述停止面用于在上部接触销向下部接触销方向以最大限度地压缩滑动时,使上部接触销和下部接触销相互接触停止;在下部、上部接触销中形成滑动槽,以使所述上部、下部接触销的卡止突起容纳于所述滑动槽并被卡止及滑动,并且使所述滑动槽与所述上部、下部接触销的卡止突起接触面进行电接触;其中,在所述下部、上部接触销的正面和背面形成所述下部、上部接触销的滑动槽,在所述滑动槽的一端形成卡止孔,另一端穿过左右两个固定突起的弹簧固定面,并向接触部方向进一步延伸,其中,所述卡止孔用以提供使对方接触销的卡止突起被卡止的卡止棱,所述固定突起用于固定弹簧的装配长度且防止其脱离。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在这之前,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使用的术语或单词不应解释为仅限于通常或字典的意思,而是应当基于发明人为了以最佳方法说明自己的发明而可以适当地对术语的概念进行定义的原则,解释为符合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意思和概念。因此,本说明书中记载的实施例和附图所示的结构只是本发明的最佳的一个实施例,不代表本发明的全部技术思想,因此,应理解为本申请中可以具有能够代替所述实施例的各种等同物和变形例。如图所示,图7 Ca)至图7 (c)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弹簧接触件的上部及下部接触销、第二弹簧接触件及第五弹簧接触件的上部接触销的结构。所述结构的特征在于,接触销30具有接触部31、头部32及颈部33,所述接触部31在圆筒端部的周围形成四个或五个接触突起,所述头部32弯曲成圆筒形状,所述颈部33用于连接头部和主体,接着是主体34、在主体的左右用于固定弹簧111的装配长度的左右两个固定突起35、36以及主体下面的两个弹性部38 ;两个弹性部的端部39的厚度为tl且薄于主体34的厚度t,且相互对称地形成倾斜面40、卡止突起42以及卡止突起接触面41,在两个弹性部38的内侧形成逃逸槽43,所述逃逸槽43的一端具备停止面44,并且所述逃逸槽43提供滑动空间,在其上方,在接触销的主体形成滑动槽46,其中,在所述接触销的正面和背面形成所述滑动槽46,在所述滑动槽46的一端形成提供卡止棱47的卡止孔48,另一端穿过用于固定弹簧111的装配长度且防止其脱离的左右两个固定突起的弹簧固定面37,并向接触部方向进一步延伸。·
在图8 (a)及图8 (b)所示的接触销50中,其特征在于,以“”或“U”形状弯曲头部,从而形成相较于平板形结构提高强度的结构,其中,在头部的端部接触部形成四个接触突起。图9 (a)、图9 (b)、图9 (C)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弹簧接触件的上部及下部接触销、第四弹簧接触件及第六弹簧接触件的上部接触销的结构。另外需要阐明的是,在以下说明中,各附图的各部分名称及附图标记在出现相同名称、相同附图标记时,将在一部分附图中被省略而不进行标记。所述结构的特征在于,接触销60具有规定形状的接触部61、主体64、在主体的左右用于固定弹簧的装配长度的左右两个固定突起65、66以及主体下侧的两个弹性部38,特别是接触部、主体、在主体的左右用于固定弹簧111的装配长度的左右两个固定突起65、66的厚度为t2且厚于弹性部的厚度t ;所述结构的特征在于,两个弹性部的端部39的厚度为tl且薄于弹性部38的厚度t,且相互对称地形成倾斜面40、卡止突起42以及卡止突起接触面41,在两个弹性部38的内侧形成具备滑动空间和停止面44的逃逸槽43,在逃逸槽43的上方形成滑动槽46,其中,在所述接触销60的正面和背面形成所述滑动槽46,在所述滑动槽46的一端形成提供卡止棱47的卡止孔48,另一端穿过用于固定弹簧111的装配长度且防止其脱离的左右两个固定突起的弹簧固定面37,并向接触部方向进一步延伸。图10 (a)至图11 (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及第四弹簧接触件的下部接触销的结构。所述结构的特征在于,下部接触销70具有规定形状的接触部71、主体74、在主体的左右用于固定弹簧的装配长度的左右两个固定突起75、76以及主体下侧的两个弹性部38 ;两个弹性部的端部39的厚度为tl且薄于弹性部38的厚度t,且相互对称地形成倾斜面40、卡止突起42以及卡止突起接触面41,在两个弹性部38的内侧形成具备滑动空间和停止面44的逃逸槽43,在逃逸槽43的下方形成滑动槽46,其中,在所述下部接触销70的正面和背面形成所述滑动槽46,在所述滑动槽46的一端形成提供卡止棱47的卡止孔48形成,另一端穿过用于固定弹簧111的装配长度且防止其脱离的左右两个固定突起的弹簧固定面37,并向接触部71方向进一步延伸。如图11 (a)、图11 (b)所示,所述结构的特征在于,在下部接触销90形成滑动槽106,在所述下部接触销90的正面和背面形成所述滑动槽106,在所述滑动槽106的一端形成提供卡止棱47的卡止孔48,另一端穿过用于固定弹簧111的装配长度且防止其脱离的左右两个固定突起的弹簧固定面37,并向接触部91方向延伸至末端。图12 (a)及图12 (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及第六弹簧接触件的下部接触销的结构。所述结构的特征在于,下部接触销710具有较长地形成而能够进行焊接的接触部711、主体718、在主体的左右用于固定弹簧111的装配长度的左右两个弹簧固定面714以及两个弹性部719 ;两个弹性部的端部712的厚度为tl且薄于主体718的厚度t,且相互对称地形成倾斜面722、卡止突起721以及卡止突起接触面723 ;在两个弹性部719的内侧形成·提供滑动空间且具备用于接触停止的停止面725的逃逸槽720,在逃逸槽720的下方形成滑动槽716,其中,在所述接触销710的正面和背面形成所述滑动槽716,在所述滑动槽716的一端形成提供卡止棱717的卡止孔727形成,另一端穿过用于固定弹簧111的装配长度且防止其脱离的左右两个弹簧固定面714,并向接触部方向进一步延伸;所述结构的特征在于,特别是所述下部接触销710将两个弹簧固定面714进一步延伸而形成装配停止面713,以使下部接触销压入固定于插座的成型物,并形成延伸的压入固定部732,在压入固定部的端部729还具有压入固定突起730,以使下部接触销压入插座的成型物后防止其脱离,下部接触销710的接触部711焊接于PCB。图13 (a)至图15 (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及第六弹簧接触件的下部接触销的另一种不同的结构。图13(a)、图13(b)所示结构的特征在于,下部接触销800的接触部以90度弯曲,所述结构的特征在于,在PCB上形成水平(Angle Type)通孔焊接(Thru Hole Soldering)型;图14 (a)、图14 (b)所示结构的特征在于,下部接触销810的接触部以一字形垂直向下较短地形成,从而在PCB上形成垂直表面贴装(SMT Soldering)型;图15 (a)、图15 (b)所示结构的特征在于,下部接触销820的接触部以“S”字形两次弯曲90度,所述结构的特征在于,在PCB上形成水平(Angle Type)表面贴装(SMTSoldering)型。图16展开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弹簧接触件的上部接触销30、下部接触销30以及弹簧111。图17 (a)、图17 (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弹簧接触件110的上部接触销30、下部接触销30以及弹簧111装配后的主视图和剖面图。图18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弹簧接触件120的上部接触销30、下部接触销70以及弹簧111装配后的立体图。图19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弹簧接触件130的上部接触销60、下部接触销60以及弹簧111装配后的立体图。
图20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弹簧接触件140的上部接触销60、下部接触销70以及弹簧111装配后的立体图。图2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弹簧接触件150的上部接触销30、下部接触销710以及弹簧111装配后的立体图。图2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弹簧接触件160的上部接触销60、下部接触销710以及弹簧111装配后的立体图。图23 (a)、图23 (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弹簧接触件110的上部接触销30的圆筒形头部端部的外围形成的五个接触部突起与IC的Ball偏心O. 15mm的情况下进行接触,图2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弹簧接触件130的上部接触销60的具有宽面积的接触部61与IC的Ball偏心O. 15mm的情况下进行接触。图25及图26示出将作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弹簧接触件110的上部接触销30、下 部接触销30以及第五弹簧接触件150的上部接触销30的圆筒形头部的端部的接触部分别以半球形、圆锥形或角锥形实施的例子,并且,图8 (a)、图8 (b)的头部也可以形成为四角形或多角形,其端部的接触部可以由多个接触突起型或角锥形中的一个形成。图27的(a)至(h)示出可具有如下特征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弹簧接触件120的下部接触销70及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弹簧接触件130的上部及下部接触销60,以及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弹簧接触件140的上部接触销60及下部接触销70的接触部201、202、203、204、205、206、207、208的形状为V形、尖V形、U形、尖U形、A形、尖A形、圆形以及尖圆形中的任何一个。另外,图28示出内置本发明的第二弹簧接触件的插座,图29示出图28的B的详细图。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如上所述的本发明进行各种替换、变形及修改,因此,以上所述的本发明不受限于前述的实施例及附图。
权利要求
1.一种弹簧接触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部接触销(30 )、下部接触销(30-1)及弹簧(111); 所述上部接触销(30)具有规定形状的接触部(31 )、头部(32)、颈部(33),接着是主体(34)、在主体的左右用于固定弹簧(111)的装配长度的左右两个固定突起(35、36)以及主体下侧的两个弹性部(38); 所述下部接触销(30-1)与所述上部接触销(30)相互垂直地结合,从下端开始具有规定形状的接触部(31)、头部(32)、颈部(33)、主体(34)、在主体(34)的左右用于固定弹簧(111)的装配长度的左右两个固定突起(35、36)以及两个弹性部(38); 所述弹簧(111)插入于所述下部接触销(30-1)和上部接触销(30)之间; 所述上部接触销(30)和下部接触销(30-1)的两个弹性部(38)的端部(39)的厚度为tl且薄于主体(34)的厚度t,且在所述上部接触销(30)和下部接触销(30-1)的所述两个弹性部(38)的端部(39)相互对称地形成倾斜面(40)、卡止突起(42)以及卡止突起接触面(41);在两个弹性部(38 )的内侧形成逃逸槽(43 ),所述逃逸槽(43 )在所述上部接触销(30 )和下部接触销(30-1)相互垂直地结合时提供滑动空间,在所述逃逸槽(43)的一端具有停止面(44),在上部接触销(30)向下部接触销(30-1)方向以最大限度地压缩滑动时,使所述上部接触销(30)和下部接触销(30-1)相互接触停止;在所述下部接触销(30-1)和上部接触销(30 )的主体(34)形成滑动槽(46 ),以使所述下部接触销(30-1)和上部接触销(30 )的卡止突起(42)容纳于所述滑动槽(46)并被卡止及滑动,并且使所述滑动槽(46)与所述下部接触销(30-1)和上部接触销(30 )的卡止突起接触面(41)进行电接触,其中,在所述下部接触销(30-1)和上部接触销(30)的正面和背面形成所述下部接触销(30-1)和上部接触销(30)的滑动槽(46),所述滑动槽(46)的一端形成卡止孔(48),用以提供使对方接触销的卡止突起(42)被卡止的卡止棱(47),所述滑动槽(46)的另一端穿过用于固定弹簧(111)的装配长度且防止所述弹簧(111)脱离的左右两个固定突起的弹簧固定面(37),并向接触部(31)方向进一步延伸。
2.一种弹簧接触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部接触销(30 )、下部接触销(70 )及弹簧(111); 所述上部接触销(30)具有规定形状的接触部(31)、头部(32)、颈部(33)、主体(34)、在主体(34)的左右用于固定弹簧(111)的装配长度的左右两个固定突起(35、36)以及主体下侧的两个弹性部(38); 所述下部接触销(70)与所述上部接触销(30)相互垂直地结合,从下端开始具有规定形状的接触部(71)、主体(74)、在主体的左右用于固定弹簧(111)的装配长度的左右两个固定突起(75、76)以及两个弹性部(38); 所述弹簧(111)插入于所述下部接触销(70)和上部接触销(30)之间; 所述上部接触销(30)和下部接触销(70)的两个弹性部(38)的端部(39)的厚度为tl且薄于主体(34)的厚度t,且在所述上部接触销(30 )和下部接触销(70 )的所述两个弹性部(38 )的端部(39 )相互对称地形成倾斜面(40 )、卡止突起(42 )以及卡止突起接触面(41);在两个弹性部(38 )的内侧形成逃逸槽(43 ),所述逃逸槽(43 )在所述上部接触销(30 )和下部接触销(70)相互垂直地结合时提供滑动空间,在所述逃逸槽(43)的一端具有停止面(44),在上部接触销(30)向下部接触销(70)方向以最大限度地压缩滑动时,使所述上部接触销(30)和下部接触销(70)相互接触停止;在所述下部接触销(70)和上部接触销(30)的主体(34 )形成滑动槽(46 ),以使所述下部接触销(70 )和上部接触销(30 )的卡止突起(42 )容纳于所述滑动槽(46)并被卡止及滑动,并且使所述滑动槽(46)与所述下部接触销(70)和上部接触销(30 )的卡止突起接触面(41)进行电接触,其中,在所述下部接触销(70 )和上部接触销(30)的正面和背面形成所述下部接触销(70)和上部接触销(30)的滑动槽(46),所述滑动槽(46)的一端形成卡止孔(48),用以提供使对方接触销的卡止突起(42)被卡止的卡止棱(47),所述滑动槽(46)的另一端穿过用于固定弹簧(111)的装配长度且防止所述弹簧(111)脱离的左右两个固定突起(75、76)的弹簧固定面(37),并向接触部(51)方向进一步延伸。
3.一种弹簧接触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部接触销(60 )、下部接触销(60-1)及弹簧(111); 所述上部接触销(60)具有规定形状的接触部(61)、主体(64)、在主体(64)的左右用于固定弹簧(111)的装配长度的左右两个固定突起(65、66)以及主体(64)下侧的两个弹性部(38); 所述下部接触销(60-1)与所述上部接触销(60)相互垂直地结合,从下端开始具有规定形状的接触部(61)、主体(64)、在主体(64)的左右用于固定弹簧(111)的装配长度的左右两个固定突起(65、66)以及两个弹性部(38); 所述弹簧(111)插入于所述下部接触销(60-1)和上部接触销(60)之间; 所述上部接触销(60 )和下部接触销(60-1)的接触部(61)、主体(64)以及在主体(64)的左右用于固定弹簧(501)的装配长度的左右两个固定突起(65、66)的厚度为t2且厚于弹性部(38)的厚度t ; 所述上部接触销(60)和下部接触销(60-1)的两个弹性部(38)的端部(39)的厚度为tl且薄于弹性部(38)的厚度t,在所述上部接触销(60)和下部接触销(60-1)的两个弹性部(38 )的端部(39 )相互对称地形成倾斜面(40 )、卡止突起(42 )以及卡止突起接触面(41);在两个弹性部(38 )的内侧形成逃逸槽(43 ),所述逃逸槽(43 )在所述上部接触销(60 )和下部接触销(60-1)相互垂直地结合时提供滑动空间,在所述逃逸槽(43)的一端具有停止面(44),在上部接触销(60)向下部接触销(60-1)方向以最大限度地压缩滑动时,使所述上部接触销(60)和下部接触销(60-1)相互接触停止;在所述下部接触销(60-1)和上部接触销(60)的主体(64)形成滑动槽(46),以使所述下部接触销(60-1)和上部接触销(60)的卡止突起(42)容纳于所述滑动槽(46)并被卡止及滑动,并且使所述滑动槽(46)与所述下部接触销(60-1)和上部接触销(60 )的卡止突起接触面(41)进行电接触,其中,在所述下部接触销(60-1)和上部接触销(60)的正面和背面形成所述下部接触销(60-1)和上部接触销(60)的滑动槽(46),所述滑动槽(46)的一端形成卡止孔(48),用以提供使对方接触销的卡止突起(42)被卡止的卡止棱(47),所述滑动槽(46)的另一端穿过用于固定弹簧(111)的装配长度且防止所述弹簧(111)脱离的左右两个固定突起(65、66)的弹簧固定面(37),并向接触部(61)方向进一步延伸。
4.一种弹簧接触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部接触销(60 )、下部接触销(70 )及弹簧(111); 所述上部接触销(60)具有规定形状的接触部(61)、主体(64)、在主体(64)的左右用于固定弹簧(111)的装配长度的左右两个固定突起(65、66)以及主体(64)下侧的两个弹性部(38); 所述下部接触销(70)与所述上部接触销(60)相互垂直地结合,从下端开始具有规定形状的接触部(71)、主体(74)、在主体(74)的左右用于固定弹簧(111)的装配长度的左右两个固定突起(75、76)以及两个弹性部(38); 所述弹簧(111)插入于所述下部接触销(70)和上部接触销(60)之间; 所述上部接触销(60)的接触部(61)、主体(64)以及在主体(64)的左右用于固定弹簧(111)的装配长度的左右两个固定突起(65、66)的厚度为t2且厚于弹性部(38)的厚度t ; 所述上部接触销(60)和下部接触销(70)的两个弹性部(38)的端部(39)的厚度为tl且薄于弹性部(38 )的厚度t,在所述上部接触销(60 )和下部接触销(70 )的两个弹性部(38 )的端部(39 )相互对称地形成倾斜面(40 )、卡止突起(42 )以及卡止突起接触面(41);在两个弹性部(38 )的内侧形成逃逸槽(43 ),所述逃逸槽(43 )在所述上部接触销(60 )和下部接触销(70)相互垂直地结合时提供滑动空间,在所述逃逸槽(43)的一端具有停止面(44),在上部接触销(60)向下部接触销(70)方向以最大限度地压缩滑动时,使所述上部接触销(60)和下部接触销(70)相互接触停止;在所述下部接触销(70)和上部接触销(60)的主体(64)形成滑动槽(46),以使所述下部接触销(70)和上部接触销(60)的卡止突起(42)容纳于所述滑动槽(46)并被卡止及滑动,并且使所述滑动槽(46)与所述下部接触销(70)和上部接触销(60)的卡止突起接触面(41)进行电接触,其中,在所述下部接触销(70)和上部接触销(60)的正面和背面形成所述下部接触销(70)和上部接触销(60)的滑动槽(46),所述滑动槽(46)的一端形成卡止孔(48),用以提供使对方接触销的卡止突起(42)被卡止的卡止棱(47),所述滑动槽(46)的另一端穿过用于固定弹簧(111)的装配长度且防止所述弹簧(111)脱离的左右两个固定突起的弹簧固定面(37),并向接触部(61)方向进一步延伸。
5.一种弹簧接触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部接触销(30)、下部接触销(710)及弹簧(111); 所述上部接触销(30)具有规定形状的接触部(31)、头部(32)、颈部(33)、主体(34)、在主体的左右用于固定弹簧(111)的装配长度的左右两个固定突起(35、36)以及主体下面的两个弹性部(38); 所述下部接触销(710)与所述上部接触销(30)相互垂直地结合,从下端开始具有规定形状的接触部(711)、主体(718)、在主体的左右用于固定弹簧(111)的装配长度的左右两个弹簧固定面(715)以及两个弹性部(719); 所述弹簧(111)插入于所述下部接触销(710)和上部接触销(30)之间; 所述上部接触销(30)和下部接触销(710)的两个弹性部(38、719)的端部(39、712)的厚度为tl且薄于主体(34)的厚度t,在所述上部接触销(30)和下部接触销(710)的两个弹性部(38、719)的端部(39、712)相互对称地形成倾斜面(40、722)、卡止突起(42、721)以及卡止突起接触面(41、723);在两个弹性部(38、719)的内侧形成逃逸槽(43、720),所述逃逸槽(43、720)在所述上部接触销(30)和下部接触销(710)相互垂直地结合时提供滑动空间,在所述逃逸槽(43、720)的一端具有停止面(44、725),在上部接触销(30)向下部接触销(710)方向以最大限度地压缩滑动时,使所述上部接触销(30)和下部接触销(710)相互接触停止;在所述上部接触销(30 )和下部接触销(710 )的主体(34)形成滑动槽(46、716 ),以使所述上部接触销(30)和下部接触销(710)的卡止突起(42、721)容纳于所述滑动槽(46.716)并被卡止及滑动,并且使所述滑动槽(46、716)与所述上部接触销(30)和下部接触销(710 )的卡止突起接触面(41、723 )进行电接触,其中,在所述上部接触销(30 )和下部接触销(710)的正面和背面形成所述上部接触销(30)和下部接触销(710)的滑动槽(46、.716),所述滑动槽(46、716)的一端形成卡止孔(48、727),用以提供使对方接触销的卡止突起(42、721)被卡止的卡止棱(47、717),所述滑动槽(46、716)的另一端穿过用于固定弹簧(111)的装配长度且防止所述弹簧(111)脱离的左右两个固定突起(35、36)的弹簧固定面(37、714),并向接触部(31)方向进一步延伸; 所述下部接触销(710)将两个弹簧固定面(714)进一步延伸而形成装配停止面(713),以使下部接触销(710)压入固定于插座(300)的成型物,并形成延伸的压入固定部(732),在压入固定部(732)的端部(729)还具有压入固定突起(730),以使在插座(300)的成型物压入下部接触销(710)后防止所述下部接触销(710)脱离,下部接触销(710)的接触部(711)焊接于PCB。
6.一种弹簧接触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部接触销(60)、下部接触销(710)及弹簧(111); 所述上部接触销(60)具有规定形状的接触部(61)、主体(64)、在主体(64)的左右用于固定弹簧(111)的装配长度的左右两个固定突起(65、66)以及主体下侧的两个弹性部(38); 所述下部接触销(710)与所述上部接触销(60)相互垂直地结合,从下端开始具有规定形状的接触部(711)、主体(718)、在主体(718)的左右用于固定弹簧(111)的装配长度的左右两个弹簧固定面(715)以及两个弹性部(719); 所述弹簧(111)插入于所述下部接触销(710)和上部接触销(60)之间; 所述上部接触销(60)的接触部(61)、主体(64)以及在主体(64)的左右用于固定弹簧(111)的装配长度的左右两个固定突起(65、66)的厚度为t2且厚于弹性部(719)的厚度t ; 所述上部接触销(60)和下部接触销(710)的两个弹性部(719)的端部(39、712)的厚度为tl且薄于主体(34)的厚度t,在所述上部接触销(60)和下部接触销(710)的两个弹性部(719)的端部(39、712)相互对称地形成倾斜面(40、722)、卡止突起(42、721)以及卡止突起接触面(41、723 );在两个弹性部(38、719 )的内侧形成逃逸槽(43、720 ),所述逃逸槽(43、.720 )在所述上部接触销(60 )和下部接触销(710)相互垂直地结合时提供滑动空间,在所述逃逸槽(43、720 )的一端具有停止面(44、725 ),在上部接触销(60 )向下部接触销(710 )方向以最大限度地压缩滑动时,使所述上部接触销(60)和下部接触销(710)相互接触停止;在所述上部接触销(60)和下部接触销(710)的主体(34)形成滑动槽(46、716),以使所述上部接触销(60)和下部接触销(710)的卡止突起(42、721)容纳于所述滑动槽(46、716)并被卡止及滑动,并且使所述滑动槽(46、716)与所述上部接触销(60)和下部接触销(710)的卡止突起接触面(41、723 )进行电接触,其中,在所述上部接触销(60 )和下部接触销(710 )的正面和背面形成所述上部接触销(60)和下部接触销(710)的滑动槽(46、716),所述滑动槽(46.716)的一端形成卡止孔(48、727),用以提供使对方接触销的卡止突起(42、721)被卡止的卡止棱(47、717),所述滑动槽(46、716)的另一端穿过用于固定弹簧(111)的装配长度且防止所述弹簧(111)脱离的左右两个固定突起(65、66)的弹簧固定面(37、714),并向接触部(61、711)方向进一步延伸; 所述下部接触销(710)将两个弹簧固定面(714)进一步延伸而形成装配停止面(713),以使下部接触销(710)压入固定于插座(300)的成型物,并形成延伸的压入固定部(732),在压入固定部(732)的端部(729)还具有压入固定突起(730),以使在插座(300)的成型物压入下部接触销(710)后防止下部接触销(710)脱离,下部接触销(710)的接触部(711)焊接于PCB。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弹簧接触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接触销(30)和下部接触销(30-1)的头部(32)为圆筒形,所述头部(32)端部(39)的接触部(31)由在圆筒的外围的多个接触突起形成,或是以半球形、圆锥及角锥形中的一个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弹簧接触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接触销(30)和下部接触销(30-1)的头部(32)为四角形或多角形,所述头部(32)端部(39)的接触部(31)为形成多个接触突起的形状,或是为角锥形。
9.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弹簧接触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接触销(30)的头部(32)为圆筒形,所述头部(32)端部(39)的接触部(31)由在圆筒的外围的多个接触突起形成,或是形成为半球形、圆锥及角锥形中的任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弹簧接触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接触销(30)的头部(32)为矩形或多角形,所述头部(32)端部(39)的接触部(31)由多个接触突起形成,或为角锥形。
11.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弹簧接触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接触销(60)和下部接触销(70、60-1、710)的接触部(201、202、203、204、205、206、207、208)的形状为 V 形、尖 V形、U形、尖U形、A形、尖A形、圆形以及尖圆形中的任何一种。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簧接触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接触销(70)的接触部(201、202、203、204、205、206、207、208)的形状为 V 形、尖 V 形、U 形、尖 U 形、A 形、尖 A 形、圆形、尖圆形中的任何一种。
13.根据权利要求I至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弹簧接触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部接触销(30、60)和下部接触销(30-1、70、60-1、710)的滑动槽(46、716)的一端具备卡止棱(47、717),而不具备卡止孔(48、727),所述卡止棱(47、717)用以卡止对方接触销的卡止突起(42、721)。
14.根据权利要求I至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弹簧接触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46、716)具有规定深度,滑动槽(46、716)的底面和另一侧滑动槽(46、716)的底面之间的厚度与两个弹性部的卡止突起(42、721)的接触面(41、723)之间的距离相同,或比所述距离稍大或稍小。
1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弹簧接触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接触销(70、60-1)的滑动槽(46)穿过两个固定突起(65、66)的下侧的弹簧固定面(37),并向接触部(61、71)方向延伸至末端,在将上部接触销(30、60)向下压缩时,上部接触销(30、60)的两个弹性部(38)端部压缩到达下部接触销(70、60-1)的接触部(61、71)末端,或是比下部接触销(70、60-1)的接触部(61、71)更低。
16.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下部接触销(710)的接触部(711)以一字形垂直向下较长地形成,在PCB上形成通孔焊接型。
1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下部接触销(710)的接触部(711)以90度弯曲,并在PCB上形成水平通孔焊接型。
1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下部接触销(710)的接触部(711)以一字形垂直向下较短地形成,在PCB上形成垂直表面贴装型。
1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下部接触销(710)的接触部(711)以“S”字形两次弯曲90度,并在PCB上形成水平表面贴装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弹簧接触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接触件包括上部接触销、下部接触销以及弹簧;所述上部接触销包括接触部、头部、颈部、两个弹簧固定突起以及主体,其中,所述接触部在与作为检查对象的另外的半导体IC的端子接触的圆筒形装的端部外围形成多个接触突起;所述下部接触销与所述上部接触销相互垂直地结合;所述弹簧插入于所述上部接触销和下部接触销之间;其中,所述主体具有相互对称的两个弹性部,在所述两个弹性部的端部形成倾斜面和卡止突起,在所述两个弹性部的内侧形成逃逸槽,并且在所述主体上形成滑动槽,使所述下部接触销的卡止突起容纳于所述滑动槽并被卡止及滑动,并且所述滑动槽与所述下部接触销的卡止突起进行电接触,特别是,本发明提供弹簧接触件的结构,以及焊接型弹簧接触件的多种结构,其以圆筒形形成接触件的头部,从而解决接触销折断的缺点,并在圆筒外围形成接触部的四个或五个冠状接触突起,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与IC Lead的接触良率。
文档编号H01R33/76GK102918723SQ201180024835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7日
发明者黄东源 申请人:惠康有限公司, 黄东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