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插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13801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插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如权利要求1的序文所述的电插头连接器,并且还涉及如权利要求14的序文所述的用于组装电插头连接器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电插头连接器的各种实施例是已知的。在用于传递高频信号的电插头连接器中,人们期望最小程度上改变信号线阻抗的插头连接器。为此目的,在绝缘体中引导插头连接器内的线缆的单独芯是已知的。此类型的插头连接器例如在DE 20 2004 019 277 UU EPI 641 089 BI和US 6, 616, 482 B2中描述。EP O 971 449 BI描述了一种插头连接器,其中电触头由可锁止的保持装置固定在腔室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相比于 已知的解决方案得以改进的插头连接器。此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电插头连接器而实现。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组装电插头连接的改进的方法。此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4的特征的方法而实现。优选的改进公开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根据本发明的电插头连接器包括绝缘的触头适配器,所述绝缘的触头适配器具有能够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枢转的第一翼部。所述触头适配器设计成:当所述第一翼部在所述关闭位置时,将金属触头元件封闭在所述触头适配器的壁与所述第一翼部之间。此电插头连接器有利地易于组装。所述触头元件可由所述翼部可靠地固定在所述电插头连接器。另外,所述电插头连接器具有仅少量独立部件、且可成本有效地生产。所述第一翼部优选包括用于接收所述触头元件的引导槽。这也有利地有助于所述插头连接器的组装。在所述电插头连接器的一改进中,所述引导槽包括在大致90°的角度上延伸的曲部。直角式插头连接器有利于生产。所述触头适配器优选包括基部,所述基部具有用于接收所述触头元件的插座区域(socket region)的触头贯穿开口(contact through-opening)。所述触头开口可有利地用于所述电插头连接器的配接件(counterpart)的插入。至少一个肋特别优选地布置在所述触头开口中以固定所述触头元件。所述肋可有利地用作第一触头固位(security)装置。在所述电插头连接器的具体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翼部经由活动铰链而连接到所述触头适配器。这种活动铰链可有利地以特别简单的且成本有效的方式生产。所述第一翼部适宜地包括:设置成将所述第一翼部锁止在它的关闭位置的锁止元件。由此有利地有效防止了所述插头连接器的意外拆散。在所述电插头连接器的一改进中,所述触头适配器包括:可沿与所述第一翼部相反的方向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枢转的第二翼部。所述插头连接器然后可有利地用于接触线缆的多个芯。所述翼部的每个特别优选包括:分别用于接收两个触头元件的两个引导槽。所述插头连接器然后可有利地用于连接具有四个芯的线缆。所述插头连接器适宜地包括屏蔽壳体和连接到所述屏蔽壳体的弹簧元件,其中所述触头适配器可被锁止在所述屏蔽壳体中。所述屏蔽壳体有利地为所述插头连接器提供电磁屏蔽。所述插头连接器优选地还包括遮盖片,所述遮盖片设计成定位在所述屏蔽壳体上且与线缆压接。所述电插头连接器于是有利地在所有空间方向上得到屏蔽。在一改进中,所述电插头连接器还包括:具有至少一个编码元件的编码构件。所述编码构件然后可有利地确保:所述电插头连接器连接到正确的配接件。由此有效地防止所述插头连接器被插入不正确的配接件中。所述插头连接器优选地设置用于高频信号的传递。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组装电插头连接器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将连接到线缆的芯的触头元件弯曲,使得所述触头元件在大致90°的角度的曲部中延伸;将所述触头元件的端部插入触头适配器的触头开口中;以及将所述触头适配器的翼部枢转到关闭位置,使得所述触头元件的所述曲部被封闭在所述触头适配器的壁与所述翼部之间。此方法有利地为:对于实施而言非常简单并且甚至可自动化。在所述方法的优选改进中,连接到所述线缆的四个芯的四个触头元件被弯曲,其中,所述触头元件中的两个以较小的弯曲半径弯曲,并且所述触头元件中的两个以较大的弯曲半径弯曲。另外,所述触头适配器的两个翼部然后被枢转在关闭位置,使得所述触头适配器的壁与所述翼部的 每个之间各自封闭两个触头元件。此方法有利地提供具有四个触头的插头连接器,并且此方法还可非常容易地得以实施以及甚至通过机械而实施。


下文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图1示出具有四个芯的线缆;图2示出压接套筒;图3示出线缆,而压接套筒固定在该线缆上;图4示出处于进一步加工状态的线缆;图5示出其上附接有触头元件的线缆;图6示出触头适配器;图7示出触头适配器的细部;图8示出插入有触头元件的触头适配器;图9示出带关闭的翼部的触头适配器;图10示出屏蔽壳体;图11示出弹簧元件;图12示出其上固定弹簧元件的屏蔽壳体;图13示出其中插入触头适配器的屏蔽壳体;图14示出贯穿其中插入触头适配器的屏蔽壳体的截面;
图15示出遮盖片;图16示出其上定位遮盖片的屏蔽壳体;以及图17示出完全组装的插头连接器,带有编码构件和插入其中的屏蔽壳体。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7示出了电插头连接器1000的透视图。该电插头连接器将具有四个芯的线缆100连接与该插头连接器1000匹配的配接件(counterpart)。电插头连接器1000特别适用于高频信号的传递。例如,电插头连接器1000可用于传递一个或多个高频数据信号。具体地,电插头连接器1000可以是HSD插头连接器。电插头连接器1000可用于例如机动车辆中。电插头连接器1000的构造和组装将在下文描述。图1示出线缆100的透视图。线缆100包括四个芯120。各芯120由导线140组成,所述导线140被电绝缘的芯绝缘体130包覆(sheathe)。线缆100的四个芯120共同被屏蔽编织物150包覆。屏蔽编织物150是导电的、且相对于周围环境对线缆100进行电磁屏蔽。屏蔽编织物150和布置在其中的芯120共同地被以电绝缘材料制成的线缆套筒110包覆。线缆100可用于例如传递高频电磁信号。在图1的视图中,线缆套筒110在线缆100的轴向端处被去除或剥除。线缆100的剥露区域的长度可为例如20mm。在线缆套筒110被去除的线缆100的区域中可以看见下方的屏蔽编织物150。图2示出压接套筒160的透视图。压接套筒160可由例如金属构成。压接套筒160的截面为大致U型。压接套筒160可为例如6.6_长。在图3的视图中,压接套筒160已被压接在线缆套筒110已被去除的线缆100的区域上方。压接套筒1 60尽可能直接地与线缆100的剩余的线缆套筒110接触。压接套筒160与剩余的线缆套筒110之间的距离应优选不多于0.5mm。在压接套筒160的相反端部处,线缆100的剥露区域的余下部分经由暴露的屏蔽编织物150而从压接套筒160突出。在图4的视图中,从压接套筒160突出的屏蔽编织物150的端部沿剩余的线缆套筒110的方向已在外地置于压接套筒160上方。另外,除非这已先完成,此时露出的线缆110的四个芯120被剥露到例如2.5mm的长度。这意味着,在芯120的此轴向端部中,芯绝缘体130已被去除,使得芯120的裸线140可见。在图5的视图中,触头元件200已连接到四个剥露的芯120中的每一个。触头元件200由金属构成并且导电。各触头元件200沿它的纵向方向包括:压接区域210、弯曲区域230和插座区域220。各触头元件200的插座区域220形成为细长的套筒或为中空的筒。匹配的触头销可由此插入各触头元件200的插座区域220中,以产生相应的触头元件200与所插入的触头销之间的电接触。各触头元件200的布置在插座区域220与压接区域210之间的弯曲区域230,在图5所示实施例中形成为长的、经拉延的平板金属。然而,弯曲区域230也可形成为圆形截面的线。四个触头元件200可被分成两个内触头元件240和两个外触头元件250。内触头元件240中的弯曲区域230比外触头元件250中的弯曲区域短。因此,外触头元件250中插座区域220与压接区域210之间的距离比内触头元件240中的插座区域与压接区域之间的距离长。各触头元件200在弯曲区域230中弯曲90°。外触头元件250的弯曲区域230具有的弯曲半径比内触头元件240的弯曲区域230的弯曲半径大。归因于触头元件200中的所述弯曲,四个触头元件200的插座区域220定向成垂直于线缆100的延伸方向。弯曲区域230的不同长度和弯曲区域230中的不同弯曲半径定尺寸为,使得四个触头元件200的四个插座区域220在共同平面的高度处终止。各触头元件200的压接区域210各自压接到线缆100的芯120之一的暴露线140上。

在插座区域230与弯曲区域230之间的过渡处,各触头元件200包括台肩225,在所述台肩225处对应的触头元件200的直径逐渐变小。在替代的组装方法中,一旦触头元件200已连接,则参考图3说明的将压接套筒160压接到线缆100的暴露的屏蔽编织物150上、和参考图4说明的将从压接套筒160突出的屏蔽编织物150的部分反转到压接套筒160上方,仅在此时实施。图6示出触头适配器300的透视图。触头适配器300可由例如塑料材料构成、并且可借助于注射模制工艺而生产。触头适配器300包括大致筒形的基部310。基部310包括:沿基部310的纵向方向穿过基部310的四个触头贯穿开口 320。单独的触头开口 320定向成相互平行于且大致圆柱形。分隔壁330位于基部310的端面上,使得触头开口 320中的两个布置在该分隔壁330的一侧、且另两个触头开口 320布置在该分隔壁330的另一侧。分隔壁330平行于基部310的纵向方向延伸。触头适配器300进一步包括第一翼部340和第二翼部350。第一翼部340经由第一铰链341连接到触头适配器300的分隔壁330。第一铰链341优选形成为活动铰链。在此情况下,第一翼部340和分隔壁330可有利地形成在一个工件中。第二翼部350相应地经由第二铰链351连接到分隔壁330。第二铰链351也优选形成为活动铰链。第一铰链341使第一翼部340可围绕平行于基部310的纵向延伸方向的旋转轴线而枢转。第一翼部340可从打开位置沿第一枢转方向346枢转到关闭位置,在所述打开位置第一翼部340从分隔壁330大致成直角地伸出,在所述关闭位置第一翼部340定向成大致平行于分隔壁330。第二翼部350布置在分隔壁330的相反于第一翼部340的一侧上、并且可在第二铰链351的区域中围绕同样定向成平行于基部310的纵向延伸方向的旋转轴线枢转。第二翼部350可从打开位置沿第二枢转方向356枢转到关闭位置,在所述打开位置它从分隔壁330大致成直角地伸出,在所述关闭位置第二翼部350定向成大致平行于分隔壁330。所述枢转方向346,356沿相反的方向定向。翼部340,350的内面(inner face)在翼部340,350关闭时抵靠分隔壁330,所述内面各自包括外引导槽370和内引导槽380。引导槽370,380各限定了曲形的圆形路径、并且在大致90°的角度上延伸,外引导槽370的曲率半径大于内引导槽380的曲率半径。外弓I导槽370定尺寸为,使得它们可接收外触头元件250之一的弯曲区域230。内引导槽380定尺寸为,使得它们可接收内触头元件240之一的弯曲区域230。
第一翼部340包括在它的远离第一铰链341的端部附近的第一下锁止元件343和第一上锁止元件342。第一上锁止元件342布置在第一翼部340的距基部310较远的端部上,第一下锁止元件343布置在第一翼部340的接近基部310设置的一侧上。第二翼部350包括在它的远离第二铰链341的端部附近的第二下锁止元件353和第二上锁止元件352。第二上锁止元件352布置在第二翼部350距基部310较远的一侧上,第二下锁止元件353布置在第二翼部350的接近基部310设置的一侧上。分隔壁330包括位于它的远离基部310的上部窄面上的第一锁止凸耳345和第二锁止凸耳355。另外,分隔壁330包括位于面向基部310的窄面上的第三锁止凸耳347和第四锁止凸耳357。如果第一翼部340绕着第一铰链341从所述打开位置枢转到所述关闭位置,在所述关闭位置第一翼部340定向成大致平行于分隔壁330,则第一上锁止元件342由此与第一锁止凸耳345锁止、且第一下锁止元件343由此与第三锁止凸耳347锁止。如果第二翼部350绕着第二铰链351从所述打开位置枢转到所述关闭位置,在所述关闭位置第二翼部350定向成大致平行于分隔壁330,则第二上锁止元件352由此与第二锁止凸耳345锁止、且第二下锁止元件353由此与第四锁止凸耳357锁止。
第二翼部350还包括第二横向(lateral)锁止元件354。第一翼部340相应地包括第一横向锁止元件344。第一横向锁止元件344在图6中被遮盖但在图9中可见。当第一翼部340和第二翼部350关闭时,即当第一翼部340和第二翼部350定向成大致平行于分隔壁330时,第一翼部340的第一横向锁止兀件344和第二翼部350的第二横向锁止兀件354锁止在一起。归因于所述锁止,第一翼部340和第二翼部350被保持在它们的关闭位置。仅在所述锁止连接被同时解锁时,翼部340、350才可以重新打开。触头适配器300的翼部340、350通常就在触头适配器300的组装过程中被关闭一次,然后永久保持在所述关闭位置。也可以去掉所述锁止连接的一个或多个。第一翼部340和第二翼部350为大致镜像对称的。仅上锁止元件342、352和下锁止元件343、353的布置稍不同。第一上锁止元件342和第一下锁止元件343沿第一铰链341的方向从第二上锁止元件352和第二下锁止元件353向内偏移。从而防止在翼部340,350关闭时,第一上锁止元件342与第二上锁止元件352碰撞、以及第一下锁止元件342与第二下锁止元件353碰撞。横向锁止元件344、354也相应地彼此偏移。第一横向锁止元件344布置成比第二横向锁止元件354更接近基部310。触头适配器300进一步包括外锁止元件360,该外锁止元件360布置在第一铰链341和第二铰链351的附近定向成平行于基部310的纵向方向的分隔壁330的窄面上。图7示出了触头适配器300的基部310中的触头开口 320之一的详细视图。可以看出,触头开口 320基本上形成为圆柱形的贯穿开口。从面向分隔壁330的触头开口 320的端部开始,触头开口 320起初包括较大的第一直径。在远离分隔壁330的触头开口 320的端部附近,触头开口 320的直径逐渐变小至较小的第二直径。触头元件200之一的插座区域220可由此从上方插入到触头开口 320中,而不会又在触头开口 320的下端处落出。图7还示出总共三个固定肋325,所述三个固定肋325布置在触头开口 320的侧壁上、且定向成平行于触头开口 320的延伸方向,并且从触头开口 320的侧壁突出到触头开口320内部。固定肋325将插入触头开口 320中的触头元件200的插座区域220固定在触头开口 320中,由此防止触头元件200从触头开口 320意外移出。可替代地,这也可借助多于或少于三个固定肋325而实现。图8示出了电插头连接器1000的组装过程中的另一个组装步骤。在图8的图示中,四个触头元件200的插座区域220已被插入到触头适配器300中的四个触头开口 320中。外触头元件250之一和内触头元件240之一插入触头适配器300的分隔壁330的一侧上的两个触头开口 320中。另一个外触头元件250和另一个内触头元件240插入触头适配器300的分隔壁330的另一侧上的触头开口 320中。触头元件200的插座区域220的长度和触头开口 320的长度定尺寸为,使得插座区域220的台肩225与基部310中的面向分隔壁330的触头开口 320的上端齐平。在接下来的加工步骤中,翼部340、350被关闭。为此目的,第一翼部340沿第一枢转方向346枢转。第二翼部350沿第二枢转方向356枢转,所述第二枢转方向356沿与第一枢转方向346相反的方向定向。图9示出带关闭的翼部340、350的触头适配器300。如参考图6已说明的,在所述关闭状态中,第一翼部340的第一上锁止元件342与第一锁止凸耳345锁止,并且第二上锁止元件352与第二锁止凸耳355锁止。下锁止元件343,353也相应地与第三锁止凸耳347和第四锁止凸耳357锁止。另外,第一翼部340的第一横向锁止兀件344和第二翼部350的第二横向锁止兀件354被锁止在一起。触头元件200的弯曲区域230布置在翼部340、350的引导槽370、380中,并且由此被触头适配器300完全封闭。触头开口 320中的固定肋325构成了防止触头元件200从触头适配器300意外移出的第一触头固位装置。插座区域220的台肩225布置在关闭的翼部340、350下方,其也构成了防止触头元件200从触头适配器300意外移出的第二触头固位装置。图10示出了屏蔽壳体400的透视图。屏蔽壳体400由导电材料例如金属构成。替代地,屏蔽壳体400也可由设置有传导涂层的塑料材料构成。屏蔽壳体400包括:带有形成适配器插孔(receptacle)区域450的凹部的大致方形部。适配器插孔区域450成型为使得图9的触头适配器300可布置在适配器插孔区域450中。屏蔽壳体400进一步包括触头连接件410,所述触头连接件410连接到所述方形部、并且是大致中空的筒形。另外,屏蔽壳体400包括压接区域420,所述压接区域420连接到屏蔽壳体400的所述方形部、并且形成为筒形半壳。整个屏蔽壳体400优选形成在一个工件中。图11示出弹簧元件430的视图。弹簧元件430由例如为金属的弹性可变形材料构成。弹簧元件430是大致中空的筒形、并且在它的筒形外表面中包括定向成平行于弹簧元件430的延伸方向的多个狭缝。这些狭缝容许弹簧元件430的弹性变形。图12示出处于互连状态的弹簧元件430和屏蔽壳体400。弹簧元件430连接到屏蔽壳体400的触头连接件410,并且在连接区域440中钎焊或点焊到触头连接件410上。图13示出电插头连接器1000的组装过程中的另一个加工状态。在此加工状态中,固定在线缆100上的触头适配器300被插入到屏蔽壳体400的适配器插孔区域450中。触头适配器300的基部310被布置在触头连接件410中和连接到触头连接件410的弹簧元件430中。基部310的长度定尺寸为,使得触头适配器300的基部310的下端大致与弹簧元件430的下端平齐地终止。被屏蔽编织物150包围的线缆100上的压接套筒160放置在屏蔽壳体400的筒形壳状压 接区域420中。
图14示出屏蔽壳体400的截面图,而其中布置了触头适配器300并且两个触头元件200封闭在触头适配器300中。清楚可见,外触头元件250布置在外引导槽370中,并且内触头元件250布置在内引导槽380中。还可看出,所述触头元件200的插座区域220布置在触头适配器300的基部310中的触头开口 320中。还可看出,触头适配器300的外锁止元件360被锁止在屏蔽壳体400中的凹部中。由此防止触头适配器300从屏蔽壳体400意外移出。图15示出遮盖片500的透视图。遮盖片500优选由例如为金属的导电材料构成。然而,遮盖片500也可由涂覆金属的塑料材料构成。遮盖片500包括遮盖区域510。遮盖片500包括连接到遮盖区域510的第一突片(tab) 520和第二突片530。遮盖片500优选形成在一个工件中。图16示出屏蔽壳体400,而遮盖片500固定到该屏蔽壳体400。遮盖片500的遮盖区域510装到屏蔽壳体400的插孔区域450上、且由此关闭在先前将触头适配器300插入到屏蔽壳体400中所经过的开口。遮盖片500的第一突片520在压接套筒160和屏蔽编织物150的区域中压接 到线缆100上。第二突片530压接在线缆100的线缆套筒110上。突片520、530与线缆100之间的压接连接防止遮盖片500从屏蔽壳体400意外移出。另外,突片520、530与线缆100之间的压接连接构成了线缆100的应变消除。遮盖片500的遮盖区域510和屏蔽壳体400完全地包围布置在屏蔽壳体400中的触头适配器300、并且由此将触头适配器300完全电磁屏蔽。图17示出处于完全组装状态的电插头连接器1000。电插头连接器1000的屏蔽壳体400这时插入到编码构件600中。编码构件600可由例如塑料材料构成,并且确保:电插头连接器1000仅可连接到为其设置的插头连接器配接件。为此目的,编码构件600包括多个编码元件610,所述多个编码元件610可形成为例如布置在编码构件600的外周的腹板(web)。例如,所述插头连接器配接件可形成为插接插座,其包括与编码元件610对应的槽。另外,编码构件600包括锁止元件620,所述锁止元件620将电插头连接器1000锁止到插头连接器配接件。在插头连接器1000的简化实施例中,编码构件600可省略。在插头连接器1000的另一个简化实施例中,触头适配器300仅包括翼部340,350之一。也可在翼部340、350之一或两者中仅设置内引导槽380或外引导槽370。在这些简化实施例中,插头连接器1000可用于接触线缆100的仅一个或两个芯120。当然,也可能的是,例如在翼部340、350的每一个中布置具有不同曲率半径的三个引导槽,使得插头连接器1000可用于接触线缆100的总共六个芯120。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插头连接器(1000),包括绝缘的触头适配器(300),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适配器(300)具有能够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枢转的第一翼部(340),所述触头适配器(300)设计成当所述第一翼部(340)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封闭所述触头适配器(300)的壁(330)与所述第一翼部(340)之间的金属触头元件(200)。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插头连接器(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翼部(340)包括用于接收所述触头元件(200)的引导槽(370,38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插头连接器(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槽(370,380)包括在大致90°的角度上延伸的曲部。
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插头连接器(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适配器(300)包括基部(310),所述基部(310)具有用于接收所述触头元件(200)的插座区域(220)的触头贯穿开口(32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插头连接器(1000),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肋(325)布置在所述触头开口(320)中以固定所述触头元件(200)。
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插头连接器(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翼部(340)经由活动铰链(341)而连接到所述触头适配器(300)。
7.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插头连接器(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翼部(340)包括设置成将所述第一翼部(340)锁止在它的关闭位置的锁止元件(342,343,344)。
8.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插头连接器(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适配器(300)包括第二翼部(350),所述第二翼部(350)可沿与所述第一翼部(340)相反的方向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枢转。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插头连接器(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翼部(340,350)中的每一个包括分别用于接收两个触头元件(200)的两个引导槽(370,380)。
10.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插头连接器(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连接器(1000)包括屏蔽壳体(400)和连接到所述屏蔽壳体(400)的弹簧元件(430),其中所述触头适配器(200)能够被锁止在所述屏蔽壳体(400)中。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插头连接器(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连接器(1000)包括遮盖片(500),所述遮盖片(500)设计成定位在所述屏蔽壳体(400)上且与线缆(100)压接。
12.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插头连接器(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连接器(1000)包括具有至少一个编码元件(610)的编码构件(600)。
13.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插头连接器(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连接器(1000)被提供用于高频信号的传递。
14.一种用于组装电插头连接器(1000)的方法,特征在于以下步骤 -将连接至线缆(100)的芯(140)的触头元件(200)弯曲,使得所述触头元件(200)在大致90°的角度的曲部(230)中延伸; -将所述触头元件(200)的端部(220)插入触头适配器(300)的触头开口(320)中; -将所述触头适配器(300)的翼部(340,350)枢转到关闭位置,使得所述触头元件(200)的所述曲部(230)被封闭在所述触头适配器(300)的壁(330)与所述翼部(340)之间。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连接至所述线缆(100)的四个芯(140)的四个触头元件(200)被弯曲,所述触头元件中的两个(240)以较小的弯曲半径弯曲,且所述触头元件中的两个(250)以较大的弯曲半径弯曲,并且,所述触头适配器(300)的两个翼部(340,350)被枢转到关闭位置,使得所述触头适配器(300)的所述壁(330)与所述翼部(340,350)的每个之间各自封闭两个触头元件(200)。
全文摘要
在一种包括绝缘的触头适配器的电插头连接器中,所述触头适配器具有可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枢转的第一翼部。所述触头适配器设计成当所述第一翼部在所述关闭位置时,将金属触头元件封闭在所述触头适配器的壁与所述第一翼部之间。
文档编号H01R13/447GK103238254SQ201180039209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3日
发明者L.古延胡, U.加索尔, S.K.纳格尔 申请人:泰科电子Amp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