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改进型晶体管的源/漏延伸控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31566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对改进型晶体管的源/漏延伸控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用于形成具有改进的操作特性的改进型(advanced)晶体管的结构和工艺,所述结构包括改进的沟道、源/漏延伸部、栅极间隔体(spacer)或减少的沟道掺杂剂污染,本公开还涉及包括该改进型晶体管的集成电路和系统。
背景技术
将更多的晶体管安装在单个管芯上对减小电子设备的成本并提高其功能性能力来说是合乎需要的。半导体制造商所使用的常见策略是仅仅减小场效应晶体管(FET)的栅极尺寸并成比例地缩小晶体管源极、漏极和晶体管之间的所需互连的面积。然而,由于被称为“短沟道效应”的现象,简单的成比例缩小并不总是可能的。短沟道效应当在晶体管栅极之下的沟道长度在大小上比得上工作的晶体管的耗尽深度的时候特别严重,并短沟道效应可包括阈值电压的减小、严重的表面散射、漏致势垒降低(DIBL)、源极/漏极穿通和电子迁移率问题。减轻一些短沟道效应的常规方法可包括在源极和漏极周围的口袋注入物(pocketimplant)或晕环注入物(halo implant)的注入。晕环注入关于晶体管源极和漏极可以是对称的或非对称的,且晕环注入典型地提供在晶体管阱与源极和漏极之间的较平滑的掺杂梯度。然而,虽然这样的注入提高了一些电气特性(例如阈值电压滚降和漏致势垒降低),但产生的增加的沟道掺杂可能不利地影响电子迁移率并减小沟道跨导,这主要由于在沟道中增加的掺杂剂散射。很多半导体制造商试图通过使用新的晶体管类型(包括全部或部分地耗尽的绝缘体上硅(SOI)晶体管)来减小短沟道效应。SOI晶体管被构建在覆在绝缘体层上的薄硅层上,具有使短沟道效应最小化的无掺杂或低掺杂沟道,且不需要用于操作的深阱注入。遗憾的是,建立适当的绝缘体层是昂贵的且难以实现。现代SOI技术可使用硅晶片,但往往需要昂贵和耗费时间的额外 晶片处理步骤来制作绝缘氧化硅层,绝缘氧化硅层在器件级单晶硅的表面层之下延伸跨过整个晶片。在硅晶片上制作这样的氧化硅层的一种常见的方法包括氧的高剂量离子注入和高温退火以在体块(bulk)硅晶片中形成隐埋氧化物(BOX)层。可替代地,可通过将硅晶片粘合到在其表面上具有氧化层的另一娃晶片(“柄(handle)”晶片)来制造SOI晶片。然而,BOX形成和层转移都往往是具有相对高的故障率的代价高的制造技术。因此,SOI晶体管的制造对很多领先的制造商来说不是在经济上有吸引力的解决方案。包括处理“浮体”效应的晶体管再设计的成本、开发新的SOI特定的晶体管工艺的需要以及被加到SOI晶片成本中的其它电路变化在内的各种因素使这些解决方案在很多情况下不令人满意。被研究的另一可能的改进型晶体管使用多栅晶体管,多栅晶体管如同SOI晶体管,通过在沟道中具有很少掺杂或没有掺杂来最小化短沟道效应。通常被称为finFET (由于部分地被栅极围绕的鳍形沟道),针对具有28纳米或更小的晶体管栅极尺寸的晶体管,提出finFET晶体管的使用。但是再次,像SOI晶体管一样,虽然移到完全新的晶体管结构解决了一些短沟道效应问题,但它产生其它问题,常常需要比SOI甚至更多的大量晶体管布局再设计。考虑到可能需要复杂非平面晶体管制造技术来制造finFET,以及考虑到在建立针对finFET的新工艺流程时的未知困难,制造商不情愿投资于能够制造finFET的半导体制造设备。包括基本上无掺杂的沟道以及设定工作的晶体管的耗尽深度的高掺杂的、深度隐埋的“屏蔽”层的深度耗尽沟道(DDC)晶体管有潜力作为对SOI和finFET晶体管的具成本效益和可制造的备选方案。与使用重掺杂沟道的常规晶体管比较,无掺杂沟道的使用可基本上减少阈值电压的变化,阈值电压的变化归因于沟道中的随机掺杂剂波动。阈值电压变化的严格控制也可使晶体管设计者能够减小晶体管工作电压,和/或能够创造快速切换(低阈值电压晶体管)或在稍微较慢地切换的同时节省功率(高阈值电压晶体管)的晶体管。与SOI晶体管不同,DDC晶体管的结构和工艺往往不需要BOX或在沟道之下的其它绝缘层以对阈值电压进行严格控制;并且与finFET不同,DDC晶体管往往不需要用于操作的电路布局的昂贵再设计。DDC晶体管在Suvolta有限公司(本专利申请的受让人)拥有的下面的专利申请中被更详细地描述:标题为“Electronic Devices and Systems, andMethods for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的申请号 12/708497 的申请;标题为“Low PowerTransistors, Systems, and Process Improvements,,的申请号 61/323255 的申请;以及标题为 “Diverse and Low Power Transistors, Systems and Process Improvements,,的申请号61/357492的申请。通过引用将上述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并入本文阈值电压控制以及DDC晶体管的有效工作可能需要仔细关注无掺杂沟道特征,包括沟道长度、深度和在与沟道接触的源极/漏极处的掺杂剂梯度。遗憾的是,用于控制沟道间隔并减小短沟道效应的传统技术可能需要源极/漏极延伸(一般通过在栅极间隔体之下的向外扩散形成)或晕环注入(halo implant)以减小源极/漏极结梯度。可以通过使用与源极和漏极相同的掺杂类型的低能量掺杂剂注入物来朝着彼此延伸源极/漏极,从而建立源极/漏极延伸部(也被称为轻掺杂漏极_“LDD”),以稍微减小沟道长度。晕环注入可通过在源极/漏极周围的反掺杂剂的高角度注入来建立,反掺杂剂的高角度注入帮助防止漏极耗尽区过度扩展到晶体管沟道中。遗憾的`是,常规源极/漏极延伸和晕环注入都可能以不需要的注入物来引起沟道的污染,该污染减少或破坏具有DDC结构的无掺杂沟道或晶体管的优点。当牵涉到支持多晶体管类型或需要多次注入的管芯时,沟道掺杂剂污染的问题可能变得甚至更严重。多次注入增加掺杂剂扩散到沟道中的概率,每次注入变成沟道污染的可能来源。此外,每个单独的源极/漏极延伸和晕环注入工艺步骤可由于清洁(灰化ashing)步骤而引起衬底层的硅侵蚀,并可能由于侧向氧化冒损坏晶体管栅极介电角的危险。在“片上系统”、微处理器或混合信号处理器以及很多其它改进型器件(例如存储器、FPGA或模拟/数字传感器)中,常常在每个管芯中使用数十个单独的源极/漏极延伸和晕环注入,每个注入工艺步骤引入更多的掺杂剂污染,使晶体管栅极结构稍微退化,并增加晶体管故障的风险。甚至在源极/漏极延伸和晕环注入工艺步骤之间的简单的时间延迟也可引起栅极介电层对氧化的增加的暴露,该氧化损坏栅极介电。虽然已建议使用氮化硅的“L”形间隔体来保护栅极介电在多个源极/漏极延伸和晕环注入工艺步骤期间免受侧向氧化“角”攻击,但是形成L间隔体所需的空间通常减小晶体管内间隔,并使其它处理步骤(例如可拉伸膜的生长或放置或源极/漏极应力注入)复杂化。


图1示出不需要晕环注入的具有源极/漏极延伸部的DDC晶体管;图2是示出常规掺杂沟道晶体管(点线)和DDC晶体管(实线)的源极/漏极延伸部掺杂剂密度的曲线图;图3是两个栅极的一部分的现有技术实施例,每个栅极都具有氮化硅L-间隔体;以及图4是两个栅极的一部分的实施例,每个栅极具有适合于无晕环晶体管结构的间隔体。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1中看到可在体块CMOS衬底上制造的改进的晶体管。场效应晶体管(FET)100被配置成部分由于沟道注入物的最小化而具有极大地减小的短沟道效应和减小的阈值电压变化。FET100包括栅电极102、源极104、漏极106和位于沟道110之上的栅极介电层108。在工作时,沟道110被深度耗尽,与常规晶体管相比形成所谓的深度耗尽沟道(DDC),耗尽深度部分地由高掺杂屏蔽区112设定。虽然沟道110基本上是无掺杂的并如所示那样位于高掺杂屏蔽区112之上,但是它可能包括具有不同的掺杂浓度的简单或复杂分层。这一掺杂分层可包括具有比屏蔽区112的掺杂浓度小的掺杂浓度的阈值电压设定区111,该屏蔽区112可选地位于沟道110中的栅极介电层108和屏蔽区112之间。阈值电压设定区111允许在FET100的操作阈值电压中的小调节,同时保持大部分沟道110基本上无掺杂。特别是,沟道110中相邻于栅极介电层108的那个部分应保持无掺杂。此外,穿通抑制区113在屏蔽区112之下形成。与阈值电压设定区111 一样,穿通抑制区113具有比屏蔽区112的掺杂浓度小的掺杂浓度,同时穿通抑制区113的掺杂浓度高于高掺杂P阱和衬底116的总体掺杂浓度。在工作中,可施加偏置电压122VBS到源极104以进一步修改工作阈值电压,且P+端子126可在连接124处连接到P阱114以闭合电路。栅极叠层包括栅极电极102、栅极触点118和栅极介电层108。栅极间隔体130被包括以使栅极与源极和漏极分离,且注入的源极/漏极延伸部(SDE>132将源极和漏极在栅极间隔体和栅极介电层108之下延伸,减小了栅极长度并提高了 FET100的电气特性。在这个示例性实施例中,FETl 10被示为具有由N型掺杂材料制成的源极和漏极的N沟道晶体管,该源极和漏极在为P型掺杂硅衬底的衬底上形成,提供在衬底116上形成的P阱(P-well)114。然而,应当理解,利用对衬底或掺杂材料的适当变化,可替换从其它适当的衬底(例如基于砷化镓的材料)形成的非硅P型半导体晶体管。源极104和漏极106可使用常规掺杂注入工艺和材料来形成,并且源极104和漏极106可包括注入应力导致的源极/漏极结构、凸起和/或凹进的源极 /漏极、非对称地掺杂的、反掺杂的或晶体结构改动的源极/漏极、或根据LDD (低掺杂漏极)技术的源极/漏极延伸区的注入掺杂之类的变化。也可使用改变源极/漏极工作特性的各种其它技术,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该其它技术包括使用异质掺杂剂材料作为补偿掺杂剂以改变电气特性。
FETlOO的某些实施例完全省略对源极/漏极周围的区的晕环注入(或具有非常小的注入剂量)。晕环注入在晶体管源极和漏极附近建立了延伸到沟道中的局部的阶梯的掺杂剂分布。想要减小不需要的源极/漏极泄漏传导或“穿通”电流的晶体管设计者常常需要晕环注入。遗憾的是,晕环注入往往将掺杂剂污染引入到沟道中。这些污染可改变阈值电压,增加晶体管之间的阈值电压的变化性,并降低迁移率和沟道跨导,这是归因于沟道中的掺杂剂散射中心的不利影响。此外,晕环注入通常需要至少两个单独的处理步骤,使管芯晶片在不同的位置(例如,0、90、180或270度)之间旋转,且具有多晶体管类型的管芯可能甚至需要多次单独的晕环注入。

FET100的一个实施例支持具有严格控制的扩散传播的轻注入晕环的使用,严格控制的扩散传播最低限度地影响沟道掺杂密度,沟道掺杂密度在栅极介电层108邻近或附近通常保持低于大约5xl017个掺杂剂原子/cm3。晕环掺杂剂密度应被选择为确保在阈值电压中存在小变化或不存在变化,阈值电压主要由栅电极102、阈值电压设定区111和屏蔽区112的组合来设定。此外,如果轻晕环注入被使用,则掺杂剂从晕环的侧向扩散或迁移应被控制以在注入的源极/漏极延伸部132之间延伸的沟道体积中维持小于大约5xl017原子/cm3的掺杂剂浓度。FET100的其它实施例基本上根本不使用晕环注入。这样的“无晕环”晶体管和工艺制造起来花费较少,因为不需要晕环注入工艺步骤,且消除了由于未对准的晕环注入或对无掺杂沟道的不希望的污染而引起的故障的任何机会。因为改进型管芯制造工艺目前需要数十次高角度注入,消除或极大地减少晕环注入的数量明显减少了制造时间并简化了管芯处理。这对于具有65纳米或更小的栅极长度(通常被称为32纳米“节点”)的管芯来说尤其重要。在65纳米的栅极长度的情况下,在源极和漏极之间的沟道长度如此短以至于不良地对准的晕环注入可容易污染整个沟道,极大地降低了沟道迁移率并增加了阈值电压变化。当节点尺寸减小到45nm、32nm、28nm、22nm或甚至15nm时,这个问题增大,所以需要最少的晕环注入或没有晕环注入的任何工艺或晶体管提供显著的优点。栅电极102可由常规材料形成,这些材料优选地包括但不限于金属、金属合金、金属氮化物和金属硅化物以及其叠层板和其合成物。在某些实施例中,栅电极102也可由多晶硅(包括例如高掺杂多晶硅和多晶硅-锗合金)形成。金属或金属合金可包括包含铝、钛、钽或其氮化物的那些材料,该材料包括包含诸如氮化钛之类的化合物的钛。栅电极102的形成可包括硅化物方法、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和物理气相沉积方法,例如但不限于蒸发方法和溅射方法。一般,栅电极102具有从大约I纳米到大约500纳米的总厚度。栅极介电层108可包括诸如氧化物、氮化物和氮氧化合物之类的常规介电材料。可替代地,栅极介电层108可通常包括较高介电常数的介电材料,该介电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二氧化铪、硅酸铪、氧化锆、氧化镧、氧化钛、钛酸锶钡和锆钛酸铅、基于金属的介电材料以及具有介电特性的其它材料。优选的含铪氧化物包括Hf02、HfZrOx, HfSiOx, HfTiOx,HfAlOx等。根据组成和可用的沉积处理设备,栅极介电层108可通过例如热氧化或等离子体氧化、氮化方法、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包括原子层沉积方法)和物理气相沉积方法之类的方法来形成。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使用介电材料的多个或复合层、叠层板和合成混合物。例如,栅极介电层可由具有在大约0.3nm和Inm之间的厚度的基于Si02的绝缘体以及具有在大约0.5nm和4nm之间的厚度的基于二氧化铪的绝缘体形成。一般,栅极介电层具有从大约0.5纳米到大约5纳米的总厚度。沟道110在栅极介电层108之下和高掺杂的屏蔽区112之上形成。沟道110也接触源极104和漏极106并在源极104和漏极106之间延伸。优选地,沟道区包括在栅极介电层108邻近或附近的具有小于大约5xl017掺杂剂原子/cm3的掺杂剂浓度的基本上无掺杂的硅。沟道厚度一般范围可从5纳米到50纳米。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沟道110由屏蔽区上的纯硅或基本上纯的硅的外延生长形成。可替代地,可使用锗硅或其它改进型的沟道材料。
通过在栅极(其包括栅电极102和栅极介电层108)之下延伸源极104和漏极106的源极/漏极延伸部132来稍微减小在源极和漏极之间的沟道110的有效长度。如所示出的,源极/漏极延伸部132从相应的源极和漏极朝着彼此延伸,在栅极间隔体130之下和栅极介电层108的一部分之下延伸。源极/漏极延伸部也被称为轻掺杂漏极(LDD)或双扩散漏极(DDD),且一般被用于减小沟道长度,用于减小沟道热载流子并用于减小不利地影响晶体管性能的其它短沟道效应。为了改进的工作,FET100具有源极/漏极延伸部,该源极/漏极延伸部被小心地注入以提供基本上大于沟道掺杂剂浓度以及等于或小于源极/漏极掺杂剂浓度的期望掺杂剂浓度。在某些实施例中,源极/漏极延伸掺杂剂浓度被选择为小于源极和漏极的掺杂剂浓度的四分之一(1/4)。为了最佳性能,源极/漏极延伸掺杂剂浓度通常被选择为在源极/漏极掺杂剂浓度的四分之一和二十分之一(1/20)。在注入之后,工艺条件(包括退火温度)被选择为防止通过扩散或迁移的在源极/漏极延伸部之间的沟道的掺杂剂污染。由于注入物条件、注入后扩散、退火和掺杂剂活化条件的变化和甚至可选的抗迁移技术(例如碳注入)的变化,难以在晶体管中控制源极/漏极延伸掺杂剂密度。在常规MOSFET中,阈值电压变化(O Vt)的统计度量和阈值电压(Vt)由沟道层中的掺杂剂浓度(和掺杂剂浓度变化)设定。一般,这个Vt “调节”包含直接对沟道的或在沟道附近的多次掺杂剂注入(例如,导致掺杂剂扩散到沟道中的晕环注入)以产生在沟道中的大于大约5xl018掺杂剂原子/cm3的退火后掺杂剂浓度。由于此,在常规MOSFET中,在沟道中需要甚至更高剂量的源极/漏极延伸以适当地延伸源极/漏极。然而,这样的高剂量注入引起增加0\的过度蔓延(掺杂剂的散布的统计度量),并引起高叠加电容。因为DDC沟道掺杂剂浓度为大约比常规MOSFET的沟道掺杂剂浓度小的数量级,用于制造DDC晶体管的源极/漏极延伸活化注入具有可以比制造常规MOSFET所需的剂量低10倍多的剂量。这在图2中被看到,其中图200将常规MOSFET源极/漏极延伸的掺杂剂密度和沟道掺杂剂密度(点线)与需要极大地减小的源极/漏极延伸和沟道掺杂剂密度(实线)的DDC源极/漏极延伸进行比较。相对的沟道相比源极/漏极延伸的掺杂剂密度大约对于两种晶体管类型是相同的,但DDC源极/漏极延伸将具有基本上更高的O Vt,将提供更高的接触电阻,并将较少受到不利的短沟道效应。如进一步在图1中公开的,阈值电压设定区111位于屏蔽区112之上,且一般被形成为薄的掺杂区、层或平面,该薄的掺杂区、层或平面像源极/漏极延伸一样被处理以使得沟道掺杂剂浓度保持低。代替用于调节阈值电压的常规沟道注入,DDC晶体管部分地依赖于变化的掺杂剂浓度、厚度,并且与栅极介电层和屏蔽区的分离允许对在工作的FET100中的阈值电压的受控轻微调节。在某些实施例中,阈值电压设定区111被掺杂以具有在大约IxlO18掺杂剂原子/cm3和大约IxlO19掺杂剂原子/cm3之间的浓度。阈值电压设定区111可通过几个不同的工艺来形成,这些工艺包括:1)原位外延掺杂;2)薄硅层的外延生长,紧接着是严格控制的掺杂剂注入(例如,delta掺杂);3)薄硅层的外延生长,紧接着是原子从屏蔽区112的掺杂扩散;或4)这些工艺的任意组合(例如硅的外延生长,紧接着是掺杂剂注入和从屏蔽区112的扩散)。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用可通过分子束外延、有机金属分解、原子层沉积或其它常规处理技术(包括化学或物理气相沉积)而沉积的delta掺杂平面,非常低的沟道污染是可能的。这样的delta掺杂平面可以偏移地位于基本上无掺杂的沟道之下和屏蔽区112之上。如在图1中看到的,高掺杂屏蔽区112设置在沟道和任何阈值电压设定区111之下。屏蔽区112很大程度上设定工作的FET100的耗尽区的深度。有利地,屏蔽区112(和相关的耗尽深度)被设定在从与栅极长度可比较的深度(Lg/1)到为栅极长度的大部分(Lg/5)的深度的范围内的深度。在优选实施例中,一般范围在Lg/3到Lg/1.5之间。具有Lg/2或更大深度的器件对于非常低功率的操作来说是优选的,而在较高电压处工作的数字或模拟器件常常可形成有在Lg/5和Lg/2之间的屏蔽区。例如,具有32纳米的栅极长度的晶体管可被形成为具有如此的屏蔽区,该屏蔽区在栅极介电层之下大约16纳米(Lg/2)的深度处具有峰值掺杂密度,连同在8纳米(Lg/4)的深度处的峰值掺杂剂密度处的阈值电压设定区一起。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屏蔽区112被掺杂以具有在大约5xl018掺杂剂原子/cm3和大约lxl02°掺杂剂原子/cm3之间的浓度,该浓度明显大于无掺杂沟道的掺杂剂浓度,且至少稍微大于可选的阈值电压设定区111的掺杂剂浓度。如将被认识到的,确切的掺杂剂浓度和屏蔽区深度可被修改以提高FET100的期望工作特性,或以考虑可用的晶体管制造工艺和工艺条件。为了帮助控制泄漏,在屏蔽区112之下形成穿通抑制区113。一般,通过对高掺杂阱的直接注入来形成穿通抑制区113,但其可以通过从屏蔽区向外扩散、原位生长或其它已知的工艺来形成。与阈值电压设定区111 一样,穿通抑制区113具有比屏蔽区122小的掺杂浓度,一般被设定在大约IxlO18掺杂剂原子/cm3和大约IxlO19掺杂剂原子/cm3之间。此夕卜,穿通抑制区113的掺杂浓度被设定得高于阱衬底的总掺杂浓度。如将认识到的,确切的掺杂剂浓度和深度可被修改以提高FET100的期望工作特性,或以考虑可用的晶体管制造工艺和工艺条件。使用DDC晶体管精确地设定阈值电压的能力提供了简化管芯处理并允许更紧凑的晶体管布局的另外优点。支持多种器件类型的复杂管芯受益于在晶体管布局和处理中的其它所述的改进。这在图3中被看到,图3示意性示出能够以28nm节点晶体管制造工艺制造的部分的现有技术多晶体管结构210。示出了两个晶体管栅极结构212和214,两个晶体管栅极结构212和214的中心被分开大约llOnm,且两个晶体管栅极结构212和214的相对的边缘被分开大约70nm。如进一步在图3中示出的,侧壁间隔体结构220和230被分别沿着栅极结构212和214的侧壁布置,且处于覆在晶体管结构240之上的邻接关系中。为了简化附图且为了容易理解,只示出在栅极结构的相对侧上的间隔体结构,但应当理解,栅极通常在每侧上支承间隔体。根据现有技术,间隔体结构220和230可包括以L的形状形成(这在本领域中一般被称为“L间隔体”)的薄氮化硅层222和232 (每个氮化硅(Si3N4)层为大约5nm到15nm厚)。L间隔体常常与需要多个源极/漏极延伸注入的晶体管结合来使用,且在美国专利6235597和7759206中被广泛讨论,这两个专利都被转让给国际商用机器公司。氧化物间隔体216和218分别布置在栅极结构212和214旁边的氮化硅L间隔体上。如图3所示,沿着衬底层240的在间隔体结构220和230之间的距离(即,间隔体间开口距离)只有大约30nm。此夕卜,如图3所示,栅极结构212和214分别包括栅极介电层250和栅极介电层260。在制造期间必须保护栅极介电层免受侧向氧化。虽然是可制造的,例如图3所示的现有技术的间隔体架构在65nm半导体节点和更小的半导体节点处的应用中不是理想的。例如,如上所示,在28nm节点工艺中的间隔体间开口是仅仅大约30nm。作为结果,对锗化硅(SiGe)的外延沉积以在P型FET的沟道中诱发应力所需的氧化物掩膜来说,留有很小的空间。实际上,对于图3所示的配置,用于EPI沉积的氧化物掩膜需要至少大约25nm的间隔。此外,L-间隔体倾向于在很多蚀刻和清洁步骤期间在角处侵蚀。作为结果,在外延SiGe沉积期间,SiGe结节可在暴露的区域处形成,且不利地影响与栅极结构212和214的电连接的整体性。此外,图3所示的间隔体结构为用于提供适当的源极/漏极偏移的另外的间隔体留下很少的空间或没有留下空间。此外,通过L-间隔体的额外材料借助于注入来建立源极/漏极延伸部需要较高的能量/剂量,如之前联系图2讨论的,这增加了蔓延并引起在源极/漏极延伸掺杂剂定位中的增加的不希望的变化。 与现有技术的图3相反,例如图4所示的多晶体管结构310需要最少的晕环注入或不需要晕环注入,并可使用允许较大的间隔体间尺寸的简化的间隔体。这样的间隔体架构适合于在32nm半导体技术节点设备和更小的半导体技术节点设备(S卩,28、22、15nm半导体技术节点设备等)处制造的多种晶体管集成电路。具体地,这样的实施例涉及用于制造包含n型场效应晶体管(NFET或NMOS^P p型场效应晶体管(PFET或PMOSM^ CMOS集成电路的间隔体架构,这两种场效应晶体管在单个晶片、管芯或芯片上形成,并具有在栅极中心之间形成小于150nm的尺寸的紧密间隔开的晶体管栅极。此外,DDC结构的使用允许具有不同的标称阈值电压规格的不同的晶体管分组。这样的晶体管分组可由单个源极/漏极延伸注入形成,或可替代地,允许源极/漏极延伸注入的数量的减少(例如,在管芯上的一定数量N的器件类型将需要N-M数量的源极/漏极延伸注入,其中M是在I和N之间的整数)。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在管芯上的所有晶体管器件,只需要单个源极/漏极延伸注入,极大地减少了处理成本。如图4所示,半导体结构310包括两个晶体管栅极结构312和314,该结构312和314的中心如图3所示的晶体管的中心一样被分开小于llOnm。如在图4中进一步示出的,基本上由间隔体316和318 (—般由氮化物或其它电介质组成)形成的侧壁间隔体结构320和330分别沿着栅极结构312和314的侧壁布置,并处于覆在晶体管衬底340上的邻接关系中,而没有氮化硅或其它合成物的L间隔体的插入。栅极结构312和314分别包括栅极介电层350和360。与图3所示的晶体管相反,图4的间隔体结构320和330没有薄的L-形氮化硅层。相反,间隔体316和318分别直接布置在栅极结构312和314上。如图4所示,这减小了间隔体距离,并极大地增加了间隔体结构320和330沿着衬底层340的距离(即,间隔体间开
口距离)。
有利地,例如图4所示的间隔体结构为掩膜(例如氧化物掩膜)提供足够的空间,该掩膜用于源极/漏极区中的应力层的选择性外延生长。上述间隔体架构的使用以及源极/漏极延伸和晕环注入工艺步骤的减小和/或消除允许了具有改进的布局的较小晶体管的制造,允许改进型的可拉伸膜放置或源极/漏极应变工程,简化了工艺流程,并消除或极大地减少了归因于对准不良或不正确的晕环注入所致的故障。可使用可用在各种标准半导体技术节点处的平面体块(planar bulk)CM0S处理技术来形成具有DDC堆叠的晶体管。对于栅极长度小于或等于65纳米(包括在65nm、45nm、32nm、28nm、22nm和15nm处的那些栅极长度)的技术节点来说增强了性能益处,但更大和更小的节点可能仍然受益。虽然在上面标识的专利申请中详细描述了用于制造具有NMOS和PMOS晶体管(其具有DDC堆叠)的器件的工艺流程,但是用于制造包括没有晕环注入、没有L间隔体和具有DDC沟道的晶体管的管芯的一个实施例以外延晶片开始。晶片可被注入有高掺杂屏蔽区和在该屏蔽区之下的穿通层。在某些实施例中,穿通层的掺杂水平小于屏蔽层的掺杂水平。外延硅层在屏蔽层上生长,且在外延生长期间某个限定的时间,可选地沉积delta掺杂层。在退火和掺杂剂活化之后,这个可选的沉积的delta掺杂层形成了阈值电压设定区。可替代地或此 外,从屏蔽区到外延地沉积的硅层中的一些扩散可用于帮助形成偏移电压设定区。外延生长被继续来为多个晶体管提供基本上无掺杂的沟道,通过浅沟槽隔离来使该多个晶体管彼此隔离。在晶体管隔离之后,制造栅极和间隔体。通过高浓度掺杂剂注入来形成源极/漏极和必要的延伸,该注入需要:利用光致抗蚀剂图案来在PMOS器件将被形成的区域中覆盖衬底;在将形成NMOS器件的区域中,将低密度n型杂质离子注入(源极/漏极延伸注入)到衬底中;移除光致抗蚀剂图案;利用另一光致抗蚀剂图案在将形成NMOS设备的区域中覆盖衬底;在PMOS设备将被形成的区域中将低密度p型杂质离子注入(源极/漏极延伸注入)到衬底中;以及移除光致抗蚀剂图案。接着,形成间隔体,且可形成可选的应力层,该可选的应力层包括当被相邻于或邻接沟道施加时适于将应力施加到沟道区的材料。例如,形成用于PMOS器件的应力层需要:提供暴露PMOS器件的源极和漏极同时覆盖NMOS器件的氧化物掩膜;使例如SiGe的外延层生长;以及移除掩膜。接着使用掩膜来形成以触点和金属以使能与器件的电接触。设想支持多种晶体管类型的管芯,该晶体管类型包括具有和不具有DDC掺杂剂结构的晶体管、具有和不具有穿通抑制的晶体管、具有不同的阈值电压的晶体管、具有和不具有部分地由delta掺杂阈值电压结构设定的阈值电压的晶体管、以及具有和不具有静态或动态偏置的晶体管。包括所公开的晶体管结构的电子设备可合并被配置成作为“片上系统”(SoC)、改进型微处理器、射频、存储器、以及具有一个或多个数字和模拟晶体管配置的其它管芯,并且包括所公开的晶体管结构的电子设备能够支持各种应用,包括无线电话、通信设备、“智能电话”、嵌入式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和可受益于性能提高的任何其它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可选地可在同一管芯上或经由母板、电或光互连、堆叠或通过使用3D晶片结合或封装而连接到其它管芯的管芯上包括常规晶体管和所公开的晶体管两者。根据本文讨论的方法和工艺,可使用平面体块CMOS处理技术在硅上生产具有DDC和/或晶体管器件、栅极和间隔体尺寸、以及应变或其它结构的各种组合的系统。在不同的实施例中,管芯可被分成一个或多个区域,其中动态偏置结构、静态偏置结构或无偏置结构单独地或以某种组合地存在。在动态偏置区域中,例如动态可调节器件可连同高和低Vt的设备和可能的DDC逻辑器件一起存在。虽然在附图中描述和示出了特定示例性实施例,应理解的是,这样的实施例仅仅是对广泛的发明的说明而不是限制,以及本发明不限于所示和所述的特定结构和布置,因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做出各种其它修改。因此,应在说明性而不是限制性的意义上看待本说明 书和附图。
权利要求
1.一种在半导体体块衬底上形成平面晶体管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在源极和漏极之间形成基本上无掺杂的沟道, 在晶体管衬底上形成栅极, 将源极/漏极延伸部注入到在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之间的所述基本上无掺杂的沟道中,所述源极/漏极延伸部具有小于大约IxlO19原子/cm3的掺杂剂浓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基本上无掺杂的沟道之下注入高掺杂的屏蔽层的步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下列步骤:在没有晕环注入的情况下调节至少一组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并使用在所述栅极之下的阈值电压设定区,而在所述栅极之下至少5纳米的深度处的并在被注入的源极/漏极延伸部之间延伸的沟道体积中维持小于大约5xl017原子/cm3的掺杂剂浓度。
4.一种具有在半导体衬底上的源极和漏极的平面晶体管,包括: 基本上无掺杂的沟道,其在源极和漏极之间延伸, 栅极,其位于在晶体管衬底上的所述基本上无掺杂的沟道之上,以及 接触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的注入的源极/漏极延伸部,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分别在所述栅极之下延伸,所述注入的源极/漏极延伸部具有小于大约IxlO19原子/cm3的掺杂剂浓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面晶体管,还 包括位于所述基本上无掺杂的沟道之下的高掺杂的屏蔽层。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面晶体管,还包括在所述栅极之下的阈值电压设定区,而在所述栅极之下至少5纳米的深度处的并在被注入的源极/漏极延伸部之间延伸的沟道体积中维持小于大约5xl017原子/cm3的掺杂剂浓度。
7.一种具有在半导体衬底上的源极和漏极的平面晶体管,包括: 基本上无掺杂的沟道,其在具有掺杂剂浓度的源极和具有掺杂剂浓度的漏极之间延伸, 栅极,其位于在晶体管衬底上的所述基本上无掺杂的沟道之上,以及 注入的源极/漏极延伸部,其接触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分别在所述栅极之下延伸,所述注入的源极/漏极延伸部具有比相应的源极和漏极的掺杂剂浓度的四分之一小的掺杂剂浓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面晶体管,其中所述注入的源极/漏极延伸部的掺杂剂浓度在相应的源极和漏极的掺杂剂浓度的四分之一和二十分之一之间。
9.一种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晶体管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对衬底进行掺杂以调节阈值电压, 生长基本上无掺杂的沟道, 在所述基本上无掺杂的沟道之上形成具有间隔体的栅极, 将源极/漏极延伸部注入到在所述间隔体之下的所述基本上无掺杂的沟道中,以产生小于大约IxlO19原子/cm3的掺杂剂浓度,同时在所述栅极之下至少5纳米的深度处的并在所述注入的源极/漏极延伸部之间延伸的沟道体积中维持小于大约5xl017原子/cm3的掺杂剂浓度,其中,在不具有晕环注入的情况下形成所述注入的源极/漏极延伸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本上无掺杂的沟道是外延层,且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外延生长之前在所述基本上无掺杂的沟道之下注入高掺杂的屏蔽层的步骤。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栅极在长度上小于或等于65纳米,且所述方法还包括形成具有小于20纳米的最大宽度的侧壁间隔体的步骤。
12.—种不进行晕环注入的晶体管,包括: 无掺杂的沟道,其在源极和漏极之间延伸,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在不进行晕环注入的情况下形成, 栅极,其在所述基本上无掺杂的沟道之上, 注入的源极/漏极延伸部,其在所述栅极之下并从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开始朝着彼此延伸,所述注入的源极/漏极延伸部在注入后被处理以在所述注入的源极/漏极延伸部之间延伸的沟道体积中维持小于大约5xl017原子/cm3的掺杂剂浓度,且其中,所述注入的源极/漏极延伸部在不进行晕环注入的情况下形成。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晶体管,还包括在所述无掺杂的沟道之下的高掺杂的屏蔽层。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晶体管,还包括在所述高掺杂的屏蔽层和所述无掺杂沟道之间的阈值电压设定区。
15.—种电子器件,包括: 管芯,其包括晶体管,所述晶体管具有在源极和漏极之间延伸的无掺杂的沟道,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在不进行晕环注入的情况下形成, 栅极,其在所述基本上无掺杂的沟道之上,以及 注入的源极/漏极延伸部,其在所述栅极之下并从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开始朝着彼此延伸,所述注入的源极/漏极延伸部在注入后被处理以在所述注入的源极/漏极延伸部之间延伸的沟道体积中维持小于大约5xl017原子/cm3的掺杂剂浓度,且其中,所述注入的源极/漏极延伸部在不进行晕环注入的情况下形成。
16.一种管芯,包括: 多个晶体管,其中,至少一个晶体管具有在源极和漏极之间延伸的无掺杂的沟道, 栅极,其在所述至少一个晶体管的所述基本上无掺杂的沟道之上,以及 注入的源极/漏极延伸部,其在所述栅极之下并从所述至少一个晶体管的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开始朝着彼此延伸,所述注入的源极/漏极延伸部在注入后被处理以在所述注入的源极/漏极延伸部之间延伸的沟道体积中维持小于大约5xl017原子/cm3的掺杂剂浓度,且其中,所述注入的源极/漏极延伸部基本上在不进行晕环注入的情况下形成。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晶体管,其中,针对在所述管芯上的所有的所述多个晶体管,使用单次的源极/漏极延伸注入。
18.一种晶体管,包括: 无掺杂的沟道,其在源极和漏极之间延伸,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 栅极,其在所述基本上无掺杂的沟道之上,以及 注入的源极/漏极延伸部,其在所述栅极之下并从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开始朝着彼此延伸,所述注入的源极/漏极延伸部在注入后被处理以在所述注入的源极/漏极延伸部之间延伸的沟道体积中维持小于大约5xl017原子/cm3的掺杂剂浓度,且其中,所述注入的源极/漏极延伸部在不进行或进行非常轻的晕环注入的情况下形成。
19.如权利要 求18所述的晶体管,所述晶体管在不进行任何晕环注入的情况下形成。
全文摘要
具有提高的性能的平面晶体管具有在半导体衬底上的源极和漏极,半导体衬底包括在源极和漏极之间延伸的基本上无掺杂的沟道。栅极位于衬底上的基本上无掺杂的沟道之上。注入的源极/漏极延伸部接触源极和漏极,而注入源极/漏极延伸部具有小于大约1x1019原子/cm3或可替代地小于源极和漏极的掺杂剂浓度的四分之一的掺杂剂浓度。
文档编号H01L29/78GK103238216SQ201180058243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3日
发明者P·拉纳德, L·希弗伦, S·R·松库沙莱 申请人:苏沃塔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