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形电流熔断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98433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筒形电流熔断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在电子设备等的基板表面所使用的较佳的筒形电流熔断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能够向印刷基板等进行表面安装的小型电流熔断器以往以来被提出有各种形式。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有在内部设有贯穿孔的筒形的由陶瓷形成的壳体主体中张设熔丝,并使金属制的盖嵌合在该壳体主体的两端的筒形电流熔断器。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在使由陶瓷形成的壳体主体与盖嵌合而形成的长方体状的壳体内部的中空空间中,张设有熔丝的筒形电流熔断器。对于该筒形电流熔断器,存在由于复杂的壳体主体与盖的构造而成本提高这样的问题。对此,因为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筒形电流熔断器是在陶瓷筒体内部的贯穿孔中倾斜地张设熔丝的构造,所以陶瓷筒体本身的构造比较单纯。可是,在该构造的电流熔断器中存在以下的问题。即,虽然在陶瓷筒体贯穿孔中,缘部经由适度的圆角(曲率半径R)连接于陶瓷筒体端面是好的,但是均匀地形成该适度的圆角(曲率半径R)在制造上是困难的。在实际的陶瓷产品中曲率半径R不同,有时几乎没有曲率半径R的贯穿孔缘部接近垂直(角变尖锐)。在该情况下,在对熔丝施加张力的状态下进行张设时,由于在陶瓷筒体的贯穿孔内周缘部(角部)熔丝产生摩擦,所以存在会损伤熔丝的问题。并且,若熔丝损伤,粗细改变,则电阻改变,在熔丝损伤的部分电流集中,熔断特性不稳定,在最坏的情况下,也有可能会因机械应力而切断。此外,若为了不损伤熔丝而较松地张设时,在嵌合盖、焊锡熔融时,存在以下的问题,g卩,不但熔丝会松弛,熔丝长度不稳定,而且由于熔丝附着在陶瓷筒体内部壁面上,有时熔断特性不稳定。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平6-342623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平8-16200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的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陶瓷筒体端面的贯穿孔缘部不损伤熔丝,在陶瓷筒体的贯穿孔中倾斜地张设熔丝,并对该熔丝施加张力的状态下,能够将该熔丝的端部固定到上述筒体端面的筒形电流熔断器的制造方法。本发明是一种筒形电流熔断器的制造方法,该筒形电流熔断器具有在陶瓷筒体11内部的贯穿孔12中倾斜地张设熔丝16的构造,其特征在于,在使熔丝16通过贯穿孔12并固定时,在筒体11的贯穿孔12的缘部形成有孔环状的焊锡15 (参照图5)。由此,能够将熔丝16所接触的贯穿孔12的缘部形成为与陶瓷相比柔软的焊锡的圆滑的曲面R,能够降低施加于熔丝16的应力,能防止熔丝16的损伤。此外,其特征在于,在将熔丝16通过贯穿孔12并固定时,将熔丝16沿着陶瓷筒体11的端面拉伸,对熔丝16加热使其熔接于筒体11的端面的焊锡15,并且切断熔丝(参照图5)。由此,能够在对熔丝16施加张力的状态下将该熔丝倾斜且无松弛地张设于贯穿孔12内部,能防止基于熔丝16松弛的熔断特性的劣化。另外,因为熔丝16在筒体端面的焊锡15部分被切断,所以无需将熔丝16拉出到筒体外周面,能够简化筒体11本身的构造。


图I是在陶瓷筒体端面形成孔环状的焊锡,张设并切断熔丝的阶段的剖视图。图2是在陶瓷筒体端面上配置有圆板状的焊锡板的剖视图。图3是利用钻模冲切配置在筒体端面的焊锡板的覆盖贯穿孔部分的部分的剖视图。图4是形成有孔环状的焊锡的阶段的剖视图。图5是张设并切断熔丝的阶段的剖视图。图6是切断熔丝后的剖视图。图7是在筒体端部嵌合盖的阶段的剖视图。图8是在筒体端部嵌合盖的阶段的立体图。图9是在筒体端部嵌合并焊锡接合盖的阶段的放大剖视图。图10是表示图7的变形例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图I 图10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在各图中,对相同或相当的构件或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说明。图I表示本发明的筒形电流熔断器的概要。该熔断器是筒形电流熔断器,包括陶瓷的筒体11 ;固定于该筒体的两端的电极盖18 ;以及设置于筒体的内部贯穿孔12中并倾斜地张设在电极盖18、18之间的熔丝16,其特征在于,该筒形电流熔断器包括从筒体11的端面延伸到筒体11的内表面地形成的孔环状的焊锡15,将熔丝16(临时固定)固定在焊锡15的筒体的端面侧。并且,熔丝16的端部未达到筒体11的外周部。即,熔丝16的端部被固定在设于筒体11的端面上的焊锡15,在被固定的部分被切断。在之后的固定盖18时,利用覆盖贯穿孔12的缘部的焊锡15与装填在盖18内的焊锡19熔融并成为一体的焊锡20,熔丝16的端部被连接固定于盖18的内表面(参照图7、图9)。由此,以往将熔丝拉出到筒体的外周面,收容在设于外周面的槽等中并临时固定,而本发明能够在对熔丝施加张力的状态下,将熔丝的端部固定于焊锡15并切断。因而,在对熔丝施加张力的状态下,能够倾斜且无松弛地张设,并且不需要设于以往的筒体外周面的槽等,能够获得简化构造的筒形电流熔断器。图2 图10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筒形电流熔断器的制造方法。首先,如图2所示,准备内部具有贯穿孔12的外形为大致棱柱状的陶瓷筒体11。然后,在筒体11的端面上配置圆板、状的焊锡板13。优选焊锡板13为了在筒体缘部形成圆滑的曲面R而具有硬度,且使用作为无铅的Sn-Cu为4% 15%的焊锡形成。然后,如图3所示,利用钻模(冲床)14从焊锡板13之上向贯穿孔12冲切。由此,焊锡板13变形,如图4所示,在陶瓷筒体11的端面的贯穿孔12的缘部(角部),形成孔环状的焊锡15,该焊锡15由环状的焊锡部分15a和从该焊锡部分15a延伸到贯穿孔的内周面的焊锡部分15b构成。像上述那样,通过利用钻模14冲切板状的焊锡,筒体11的开口部分由焊锡15覆盖,从筒体11的端面延伸到内壁面地形成圆滑的曲面R。图示的例子只表示筒体11的一端面,但是在筒体11的两端面形成焊锡15。接着,如图5所示,将熔丝16倾斜地张设于贯穿孔12内。具体而言,利用未图示的钻模保持筒体11,使熔丝16通过筒体11的贯穿孔12。保持熔丝16的两端部,使熔丝16的两端部相对于陶瓷筒体的端面,向大致平行且相反的方向施加张力F。S卩,在熔丝16的未图示的端部,向与图示的端部的张力F大致平行且相反的方向施加张力。熔丝16在以张力F张设的状态下接触焊锡15,保持张力F。熔丝16在承受张力F的状态下滑动接触于焊锡15,然而焊锡15是硬质的焊锡,在内周缘部形成有圆滑的曲面R, 因此,与以往的陶瓷筒体的角部相比较,能够降低摩擦而损伤的量。另外,对于张力F,以能够使熔丝16张设成不松弛的程度的较小的张力是足够的。在该阶段,使加热头17的顶端接触焊锡15a上的熔丝16。熔丝16的加热头顶端的接触部分瞬间被加热到焊锡的熔点以上。通过该加热,熔丝16熔接于焊锡15a,此外,熔丝在加热头的顶端部分软化。因为熔丝16利用张力F拉伸,所以在加热头的顶端部分、SP软化的部分,熔丝被切断。图6表示熔丝16的切断后的状态。在该状态下,熔丝16的端部16a被固定在陶瓷筒体11的端面上,该熔丝16 —边维持张力F—边倾斜且无松弛地被张设在贯穿孔12内。图示的例子仅表示陶瓷筒体11的一端面,然而在陶瓷筒体11的两端面形成熔丝固定部16a。焊锡15由于加热头17的按压力和加热而变形,突出到贯穿孔12内部。所突出的焊锡15包括熔丝16的同时填充到贯穿孔12中。另外,在电流熔断器的制造方法中,切断熔丝有各种方法。首先,有利用刀具进行切断的方法。另外,在利用刀具进行切断的情况下,因为刀刃具有寿命,所以需要定期更换。接着,有利用拉伸载荷进行切断的方法。但是,在该情况下,例如对于熔丝最大直径需要Ikg的载荷,在设备上花费较大,此外,由于断裂载荷施加于熔丝整体,所以在熔丝延伸的同时,断裂部分有可能不一定。也有通过压溃熔丝而进行切断的方法。但是,存在对熔丝造成弯曲等损伤,特性降低这样的问题。对于上述方法,因为利用按压熔丝的力和焊接的热,在熔丝的软化点通过张力进行切断,所以不产生损伤熔丝这样的问题,能够以简易的设备结构容易地切断。接着,如图7和图8所示,将内部包含焊锡19的盖18嵌合于陶瓷筒体11的两端部。在图8中,表示熔丝端部16a露出的状态,但是如图6等所示,熔丝端部16a的全部或一部分由焊锡15a覆盖。然后,加热盖18使焊锡19、15熔融,将熔丝端部16a接合于盖18。该状态表示于图9。在这里,焊锡20通过焊锡19、15熔融而形成。在该盖嵌合的工序中完成本发明的电流熔断器的制造工序。另外,在此时刻,熔丝16从图6所示的状态起多少有些松弛,但是松弛量非常小。并且,因为熔丝端部16a利用相同材质的焊锡19、15呈嵌入状被固定,所以能够不含有机质等,使熔断特性良好。此外,也可以如图10所示在盖18内形成凸部18c。由此,嵌合在筒体11的端部的盖18难以拔出。另外,在图7、图10中,图示了盖内部的焊锡19,然而,只要最初形成的孔环状的焊锡的量足够用于连接熔丝16与盖18,就可以省略盖18内部的焊锡19。
根据上述的电流熔断器的制造方法,通过在筒体端面的贯穿孔缘部,利用钻模冲切并形成焊锡,无论底层陶瓷筒体的缘部(角部)的形状如何,都在焊锡的内周缘部形成圆滑的曲面R。由此,能够使熔丝所接触的贯穿孔缘部成为圆滑的曲面R,且能够形成比陶瓷柔软的焊锡,能够降低固定熔丝时施加于熔丝的应力,能够降低熔丝的损伤。此外,更优选并用利用孔环状的焊锡覆盖内周缘部的上述方法和在陶瓷筒体的内周缘部以及外周缘部预先形成适度的圆角(曲率半径R)的构造。另外,在使熔丝通过贯穿孔并固定时,使熔丝沿着筒体端面拉伸,将熔丝固定在筒体端面的焊锡上,并且通过切断熔丝,能够在对熔丝施加张力的状态下将该熔丝倾斜且无松弛地张设在贯穿孔内。由此,能够降低基于因熔丝松弛而造成接触贯穿孔内壁面等的熔断特性的劣化。另外,在固定熔丝时,熔丝在筒体端面的焊锡部分被切断。由此,无需将熔丝拉出
到筒体外周面,不需要专利文献I中必要的槽2,能够简化筒体本身的构造,能够简化制造工序。因而,根据本发明,通过自动化容易的工序,能够量产熔断特性的偏差小的筒形电流熔断器。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其技术的思想的范围内当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实施。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发明能够利用于制造对于表面安装较佳的筒形电流熔断器。
权利要求
1.一种筒形电流熔断器的制造方法,该筒形电流熔断器具有在陶瓷筒体内部的贯穿孔中倾斜地张设熔丝的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使上述熔丝通过上述贯穿孔并固定时,在上述筒体两端面的贯穿孔缘部预先形成焊锡,利用上述焊锡固定上述熔丝。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筒形电流熔断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使上述熔丝通过上述贯穿孔并固定时,使上述熔丝沿着上述筒体两端面拉伸,将上述熔丝固定在上述筒体两端面的上述焊锡上,并且切断上述熔丝。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筒形电流熔断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筒体端面上配置焊锡圆板,利用钻模从上述焊锡圆板之上向上述贯穿孔进行冲切,由此,在上述筒体端面的上述贯穿孔缘部形成上述焊锡,该焊锡由环上的焊锡部分和从该焊锡部分延伸的上述贯穿孔内周面的焊锡部分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筒形电流熔断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焊锡使用无铅且具有硬度的Sn-Cu为4% 15%的焊锡形成。
5.一种筒形电流熔断器,包括陶瓷的筒体;被固定在该筒体的两端的电极盖;以及被设置于上述筒体的内部并张设于上述电极盖之间的熔丝,其特征在于, 该筒形电流熔断器包括从上述筒体的端面延伸到上述筒体的内表面而形成的焊锡, 将上述熔丝固定在上述焊锡的上述筒体的端面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筒形电流熔断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熔丝的端部未到达上述筒体的外周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筒形电流熔断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熔丝由覆盖贯穿孔缘部的焊锡与装填于电极盖内的焊锡熔融并成为一体的焊锡固定。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筒形电流熔断器的制造方法,该筒形电流熔断器即使在陶瓷筒体端面的贯穿孔内缘部存在角部,也能够在陶瓷筒体的贯穿孔中倾斜地张设熔丝,在对该熔丝施加张力的状态下将该熔丝的端部固定到上述筒体端面。在具有在陶瓷筒体(11)内部的贯穿孔(12)中倾斜地张设熔丝(16)的构造的筒形电流熔断器的制造方法中,在将熔丝(16)通过贯穿孔(12)固定时,在筒体(11)两端面的贯穿孔(12)的缘部形成有焊锡(15)。在将熔丝(16)通过贯穿孔(12)固定时,将熔丝(16)沿着筒体(11)的端面拉伸,对熔丝(16)加热使其熔接于筒体(11)的端面的焊锡(15),并且切断熔丝(16)。
文档编号H01H69/02GK102760614SQ20121012829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8日
发明者丰住晃之, 加藤和行, 小林启, 盐泽正, 笠原忠一 申请人:兴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