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继电器的触点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07287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继电器的触点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继电器,尤其涉及一种继电器的触点组。
背景技术
目前,低电平负载继电器通常采用分叉簧片双触点的形式,但是此种形式的继电器在触点工作时容易产生桥接现象(指继电器的动触点与常开静触点和常闭静触点同时接通的现象),导致继电器失效,而且这种双触点在工作过程中也需要转接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提高低电平负载能力,以保证其接触可靠性的继电器的触点组。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继电器的触点组,包括动触点和静触点,所述的动触点上一体设置有第一凸筋,所述的静触点上一体设置有第二凸筋,所述的第一凸筋与所述的第二凸筋在触点闭合时相交叉。所述的第一凸筋经过所述的动触点的表面圆心,所述的第二凸筋经过所述的静触点的表面圆心。所述的第一凸筋与所述的第二凸筋在触点闭合时呈十字交叉,这进一步减小了接触组的接触面积。所述的静触点为常开静触点,所述的第一凸筋一体设置在所述的动触点朝向所述的常开静触点的表面上,所述的第二凸筋一体设置在所述的常开静触点上。所述的静触点为常闭静触点,所述的第一凸筋一体设置在所述的动触点朝向所述的常闭静触点的表面上,所述的第二凸筋一体设置在所述的常闭静触点上。所述的静触点分为常开静触点和常闭静触点,所述的常开静触点或所述的常闭静触点上一体设置有第二凸筋,所述的动触点朝向对应所述的常开静触点或常闭静触点的表面上一体设置有第一凸筋。所述的静触点分为常开静触点和常闭静触点,所述的动触点的两个表面上分别一体设置有第一凸筋,所述的常开静触点和所述的常闭静触点上分别一体设置有第二凸筋。所述的第一凸筋和所述的第二凸筋的横截面形状均为下宽上窄。所述的第一凸筋和所述的第二凸筋的横截面形状均为三角形。所述的第一凸筋的高度大于0小于0. 15mm、底部宽度大于0小于0. 20mm,所述的第二凸筋的高度大于0小于0. 15mm、底部宽度大于0小于0. 20mm。所述的第一凸筋的高度的优选范围为大于0小于等于0. 04_、底部宽度的优选范围为大于0小于等于0. 08mm,所述的第二凸筋的高度的优选范围为大于0小于等于0. 04mm、底部宽度的优选范围为大于0小于等于0. 08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由于动触点上设置有第一凸筋,静触点上设置有第二凸筋,且第一凸筋与第二凸筋相交叉,该结构避免了传统的分叉簧片双触点结构在工作时产生的桥接现象,而且减小了触点组在接触时的接触面积,触点间的压强增大,触点接触电阻减少,触点的低电平负载能力得以提升,从而大大提高了触点组接触的可靠性,也保证了继电器的工作可靠性。


图I为本发明的安装在动触片上的动触点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的安装在动触片上的动触点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一如图所示,一种继电器的触点组,包括动触点I和常闭静触点3,动触点I朝向常闭静触点3的表面上一体设置有经过其表面圆心的第一凸筋4,第一凸筋4的横截面形状为下宽上窄,第一凸筋4的高度为0. 025mm、底部宽度为0. 05mm,常闭静触点3上一体设置有经过其表面圆心的第二凸筋5,第二凸筋5的横截面形状为下宽上窄,第二凸筋5的高度为0. 04mm、底部宽度为0. 08mm,第一凸筋4与第二凸筋5在触点闭合时呈十字交叉。实施例二 一种继电器的触点组,其结构不意图和实施例一相同,包括动触点I和常开静触点2,动触点I朝向常开静触点2的表面上一体设置有经过其表面圆心的第一凸筋4,第一凸筋4的横截面形状为三角形,第一凸筋4的高度为0. 04mm、底部宽度为0. 08mm,常开静触点2上一体设置有经过其表面圆心的第二凸筋5,第二凸筋5的横截面形状为三角形,第二凸筋5的高度为0. 03mm、底部宽度为0. 06mm,第一凸筋4与第二凸筋5在触点闭合时呈十字交叉。实施例三如图所示,一种继电器的触点组,包括动触点I、常开静触点2和常闭静触点3,动触点I的两个表面上分别一体设置有经过其表面圆心的第一凸筋4,第一凸筋4的横截面形状为下宽上窄,第一凸筋4的高度为0. 03mm、底部宽度为0. 06mm,常开静触点2和常闭静触点3上分别一体设置有经过其表面圆心的第二凸筋5,第二凸筋5的横截面形状为下宽上窄,第二凸筋5的高度为0. 03mm、底部宽度为0. 06mm,第一凸筋4与第二凸筋5在触点闭合时呈十字交叉。实施例四其它结构同实施例三,不同之处在于可只在常开静触点2或常闭静触点3上一体设置第二凸筋5,动触点I朝向对应常开静触点2或常闭静触点3的表面上一体设置第一凸筋4。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凸筋4与第二凸筋5也可以在触点闭合时相交叉即可,第一凸筋4和第二凸筋5的高度分别可根据实际需要在0 0. 15mm的范围内选择、底部宽度可根据实际需要在0 0. 20mm的范围内选择。
权利要求
1.一种继电器的触点组,包括动触点和静触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触点上一体设置有第一凸筋,所述的静触点上一体设置有第二凸筋,所述的第一凸筋与所述的第二凸筋在触点闭合时相交叉。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继电器的触点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凸筋经过所述的动触点的表面圆心,所述的第二凸筋经过所述的静触点的表面圆心。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继电器的触点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凸筋与所述的第二凸筋在触点闭合时呈十字交叉。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继电器的触点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触点为常开静触点,所述的第一凸筋一体设置在所述的动触点朝向所述的常开静触点的表面上,所述的第二凸筋一体设置在所述的常开静触点上。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继电器的触点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触点为常闭静触点,所述的第一凸筋一体设置在所述的动触点朝向所述的常闭静触点的表面上,所述的第二凸筋一体设置在所述的常闭静触点上。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继电器的触点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触点分为常开静触点和常闭静触点,所述的常开静触点或所述的常闭静触点上一体设置有第二凸筋,所述的动触点朝向对应所述的常开静触点或常闭静触点的表面上一体设置有第一凸筋。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继电器的触点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触点分为常开静触点和常闭静触点,所述的动触点的两个表面上分别一体设置有第一凸筋,所述的常开静触点和所述的常闭静触点上分别一体设置有第二凸筋。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继电器的触点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凸筋和所述的第二凸筋的横截面形状均为下宽上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继电器的触点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凸筋和所述的第二凸筋的横截面形状均为三角形。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继电器的触点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凸筋的高度大于0小于0. 15mm、底部宽度大于0小于0. 20mm,所述的第二凸筋的高度大于0小于0. 15mm、底部宽度大于0小于0. 20mm。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继电器的触点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凸筋的高度的优选范围为大于0小于等于0. 04_、底部宽度的优选范围为大于0小于等于0. 08_,所述的第二凸筋的高度的优选范围为大于0小于等于0. 04_、底部宽度的优选范围为大于0小于等于0. 08mm。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继电器的触点组,包括动触点和静触点,特点是动触点上一体设置有第一凸筋,静触点上一体设置有第二凸筋,第一凸筋与第二凸筋在触点闭合时相交叉;优点是该结构避免了传统的分叉簧片双触点结构在工作时产生的桥接现象,而且减小了触点组在接触时的接触面积,触点间的压强增大,触点接触电阻减少,触点的低电平负载能力得以提升,从而大大提高了触点组接触的可靠性,也保证了继电器的工作可靠性。
文档编号H01H45/00GK102810432SQ20121032252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1日
发明者杨晓厦, 郑杰, 王水君 申请人:宁波福特继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