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插装衔铁部分的电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44516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便于插装衔铁部分的电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插装衔铁部分以适宜于自动装配的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种电磁继电器,如图1所示,通常包括有磁路部分I ’和底座2 ’,磁路部分^安装在底座2'上,磁路部分I '则通常包括有线圈、轭铁12'和衔铁部分13丨,装配时,磁路部分I丨作为一个整体一起装入底座2丨,依靠轭铁12丨定位在底座
2;的定位槽上,然后插入转轴14 ^,使得衔铁部分13 ^可以依靠其中心的转轴14 ^定位在底座2 ^的轴孔上转动。该种结构存在着如下不足在未插入转轴14 '时,虽然磁路部分的轭铁12'和线圈11 ^相互插装后可以固连在一起,但是衔铁部分13 '与磁路部分的其他组件之间是没有固定连接的,即,未插入转轴14丨时衔铁部分的位置是不固定的,这便给装配,尤其是自动化装配带来很大困难,因为衔铁部分13丨位置的不固定,在磁路部分作为一个整体装入底座的过程中,要将转轴14 '先穿过底座2'上一侧边的轴孔,然后准确地插入衔铁部分13 ;的轴孔中,再准确地从底座2 '另一侧边的轴孔中穿出,其难度很大,根本无法实现自动化装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便于插装衔铁部分的电磁继电器,使衔铁部分的转轴能够很容易地从底座的轴孔中穿到衔铁部分的轴孔中,从而将衔铁部分依靠其中心的转轴定位 在底座的轴孔上,以实现自动化装配;同时还能有效地避免衔铁部分围绕转轴转动时衔铁部分与底座上的支撑部相摩擦。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插装衔铁部分的电磁继电器,包括磁路部分和底座;磁路部分安装在底座上;磁路部分包括衔铁部分、线圈和轭铁,其中,衔铁部分通过一转轴安装在底座上;衔铁部分设有适配于所述转轴的第一轴孔,该第一轴孔穿透衔铁部分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底座上设有两个相对的支撑部,两支撑部分别设有一适配于所述转轴的第二轴孔;衔铁部分配合在底座的两个支撑部之间,并通过所述转轴与第一轴孔、第二轴孔的配合而定位在底座上;在所述衔铁部分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分别向外凸伸有一凸台,在底座的两支撑部所相对的内侧面分别设有一能够用来托顶所述凸台的托槽,以利用所述凸台与所述托槽的配合来将所述转轴装入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中。进一步的,所述衔铁部分的第一轴孔的两端还设为向外渐次扩大的喇叭口结构,当所述衔铁部分的凸台配合在所述底座的托槽的槽底时,所述衔铁部分的第一轴孔的喇叭口结构与所述底座的第二轴孔相对应,且所述第一轴孔的中心线相对于所述第二轴孔的中心线更加靠近槽底。所述托槽为U型槽结构。
所述衔铁部分的两凸台分别处在第一轴孔的两端头位置。所述支撑部与底座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支撑部为单独的零件,所述支撑部固定在底座上。一种电磁继电器的衔铁部分的插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衔铁部分的两个相对的侧面所预置的向外凸伸的凸台配合在底座上的两个相对的支撑部的内侧所预置的托槽移动;使衔铁部分的凸台移动到支撑部的托槽的槽底,让衔铁部分的第一轴孔的端头所预置的喇叭口结构与支撑部的第二轴孔相对应,且让第一轴孔的中心线相对于第二轴孔的中心线更加靠近槽底;将转轴的一端由一侧支撑部的第二轴孔穿入,沿衔铁部分的第一轴孔的一端的喇叭口结构进入第一轴孔,并从衔铁部分的第一轴孔的另一端的喇叭口结构进入另一侧支撑部的第二轴孔,使第一轴孔的中心线和第二轴孔的中心线相重合。本发明的一种便于插装衔铁部分的电磁继电器,是在底座上的支撑部上设有U型托槽和第二轴孔,衔铁部分上设有凸起的凸台和第一轴孔,在衔铁部分装入底座上的支撑部时,到了预设的位置时,底座上的支撑部的U型托槽能够托住衔铁部分上凸起的凸台,从而对衔铁部分起到定位作用,此时,衔铁部分的第一轴孔的喇叭口结构与所述底座上的支撑部的第二轴孔相对应,同时,底座上的支撑部上的第二轴孔与衔铁部分上的第一轴孔的中心线不在一条直线上,是设计成衔铁部分的第一轴孔的中心线相对于所述第二轴孔的中心线更加靠近槽底;当转轴插进底座上的支撑部的第二轴孔时,由于衔铁部分的第一轴孔的喇叭口结构与所述底座上的支撑 部的第二轴孔相对应,因此,转轴的前端会通过一侧支撑部的第二轴孔顶到衔铁部分的第一轴孔的喇叭口结构,喇叭口结构相当于导正锥孔,利用喇叭口结构的斜面,可以将衔铁部分逐渐向托槽的槽口方向顶,直到衔铁部分的第一轴孔的中心线与底座上的支撑部的第二轴孔的中心线相重合,这样,转轴的前端就穿出衔铁部分的第一轴孔而配合到另一侧支撑部的第二轴孔中;转轴完全装配到位后,此时,衔铁部分的第一轴孔中心线与底座的第二轴孔中心线完全重合,并且,此时衔铁部分的凸台已经离开底座的U型托槽的槽底,两者不再有相互接触,从而确保衔铁部分可以绕着转轴自由的转动而不与底座部分相摩擦。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在所述衔铁部分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分别向外凸伸有一凸台,在底座的两支撑部所相对的内侧面分别设有一能够用来托顶所述凸台的托槽,以利用所述凸台与所述托槽的配合来将所述转轴装入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中,并且,进一步的,将所述衔铁部分的第一轴孔的两端还设为向外渐次扩大的喇叭口结构,当所述衔铁部分的凸台配合在所述底座的托槽的槽底时,将所述衔铁部分的第一轴孔的喇叭口结构设计成与所述底座上的支撑部的第二轴孔相对应,且将所述第一轴孔的中心线设计成相对于所述第二轴孔的中心线更加靠近槽底。使得该结构进行装配时简单易行,完全无需对其中的衔铁部分进行额外的特殊定位,在插入转轴时,无需特意去寻找底座与衔铁部分的轴孔位置,无需特意去固定衔铁部分的位置,通过底座上的支撑部的托槽与衔铁部分上特别设计的喇叭口结构(即导正锥孔)的相互配合,可以轻易地实现转轴插入时的自动导正功能,从而实现衔铁部分与转轴的自动化装配,降低装配难度,提升装配效率。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一种便于插装衔铁部分的电磁继电器不局限于实施例。


图I是现有技术的一种电磁继电器的的结构示意图2是本发明的电磁继电器(未含外壳)的立体构造示意图3是本发明的衔铁部分的示意图4是本发明的底座的不意图5是本发明的底座(沿着U型托槽的中心线)的剖视图6是本发明的底座(沿着两支撑部之间的中心线)的剖视图7是本发明的底座与衔铁部分相配合的结构剖视图8是本发明的底座与衔铁部分相配合的立体构造的剖面示意图9是本发明的底座与衔铁部分相配合后准备插装转轴的立体示意图10是本发明的底座与衔铁部分相配合后插装转轴过程的结构示意图11是本发明的底座与衔铁部分相配合后插装完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参见图2至图1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便于插装衔铁部分的电磁继电器,包括磁路部分I和底座2 ;磁路部分I安装在底座2上;磁路部分I包括衔铁部分3、线圈11和轭铁12,其中,衔铁部分3通过一转轴4安装在底座2上;衔铁部分3设有适配于所述转轴的第一轴孔31,该第一轴孔31穿透衔铁部分的两个相对的侧面32 ;底座2上设有两个相对的支撑部21,两支撑部21分别设有一适配于所述转轴的第二轴孔211 ;衔铁部分3配合在底座的两个支撑部21之间,并通过转轴4与第一轴孔31、第二轴孔211的配合而定位在底座2上;在所述衔铁部分的两个相对的侧面32分别向外凸伸有一凸台33,在底座的两支撑部21所相对的内侧面分别设有一能够用来托顶所述凸台的托槽212,以利用所述凸台33与所述托槽212的配合来将所述转轴4装入第一轴孔31和第二轴孔211中。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衔铁部分3是从上向下装入底座上的支撑部21中,当然,根据磁路设计的需要,衔铁部分3也可以是其它方向的装入方式,比如沿水平方向装入底座上的。支撑部进一步的,所述衔铁部分的第一轴孔的两端还设为向外渐次扩大的喇叭口结构311,当所述衔铁部分的凸台33配合在所述底座的托槽212的槽底时,所述衔铁部分的第一轴孔的喇叭口结构311与所述底座的第二轴孔211相对应,且所述第一轴孔31的中心线低于所述第二轴孔211的中心线,即,所述第一轴孔的中心线相对于所述第二轴孔的中心线更加靠近槽底。所述托槽212为U型槽结构。所述衔铁部分的两凸台33分别处在第一轴孔31的两端头位置。所述支撑部21与底座2为一体式结构;当然,所述支撑部也可以为单独的零件,并将支撑部固定在底座上。本发明的一种便于插装衔铁部分的电磁继电器,装配时,先将衔铁部分3放入底座2中,如图7、图8所示,放入时,衔铁部分3的两侧面的凸台33分别沿底座上的支撑部的托槽212向下滑入,当衔铁部分3的两凸台33分别配合在底座上的支撑部的两托槽212时,此时,底座上的支撑部的托槽212托住了衔铁部分的凸台33,从图7可以看出,在竖直方向上,此时底座上的支撑部的托槽212托住了衔铁部分的凸台33,而此时底座上的支撑部的第二轴孔211的中心线A和衔铁部分的第一轴孔31的中心线B不在同一直线上,衔铁部分的第一轴孔31的中心线B低于底座上的支撑部的第二轴孔211的中心线A,即,所述第一轴孔的中心线B相对于所述第二轴孔的中心线A更加靠近托槽212的槽底。衔铁部分3放入底座2后,就可以准备穿转轴4 (如图9所示),转轴4穿过底座上的支撑部的一个第二轴孔211后,由于衔铁部分的第一轴孔的喇叭口结构311与所述底座上的支撑部的第二轴孔211相对应,则继续插入转轴4时,转轴4的前端就通过底座上的支撑部的第二轴孔211进入了衔铁部分的喇叭口结构311,如图10所示,转轴4正要穿入衔铁部分的喇叭口结构311(喇叭口结构311相当于导正锥孔)。由于导正锥孔的斜面结构,使得转轴4穿过底座上的支撑部的第二轴孔211后,转轴4的头部能直接进入导正锥孔的开口部;随着转轴4的逐渐插入,整个衔铁部分3被转轴4逐渐抬起(如图10的箭头所指),衔铁部分3上所设计好的凸台33也随之离开底座上所设计好的U型托槽212的底部(即槽底);如图11所示,当转轴4完全装配到位后,衔铁部分3被完全抬起,此时衔铁部分3的第一轴孔311的中心线被抬升到与底座上的第二轴孔211的中心线相同的高度上,衔铁部分3上所设计的凸台33完全与底座上的支撑部的所设计的U型托槽212的槽底分离,在两者间形成间隙10,使衔铁部分3与底座上的支撑部21完全不接触,从而确保衔铁部分3可以绕着转轴4自由转动而不会与底座2上的支撑部21擦出毛屑。本发明的一种便于插装衔铁部分的电磁继电器,是在底座上的支撑部设有U型托槽212和第二轴孔211,衔铁部分上设有凸起的凸台33和第一轴孔31,在衔铁部分自上而下装入底座时,到了预设的位置时,底座上的支撑部的U型托槽212能够托住衔铁部分上凸起的凸台33,从而对衔铁部分起到定位作用,此时,衔铁部分的第一轴孔的喇叭口结构311与所述底座上的支撑部的第二轴孔211相对应,同时,底座上的支撑部的第二轴孔211的中心线A与衔铁部分上的第一轴孔31的中心线B不在一条直线上,是设计成衔铁部分的第一轴孔的中心线B低于底座上的支撑部的第二轴孔的中心线A,即设计成衔铁部分的第一轴孔的中心线相对于所述第二轴孔的中心`线更加靠近槽底;当转轴4插进底座上的支撑部的第二轴孔211时,由于衔铁部分的第一轴孔的喇叭口结构311与所述底座上的支撑部的第二轴孔211相对应,因此,转轴4的前端会通过一侧支撑部的第二轴孔211顶到衔铁部分的第一轴孔的喇叭口结构311,喇叭口结构相当于导正锥孔,利用喇叭口结构311的斜面,可以将衔铁部分3逐渐顶起,直到衔铁部分的第一轴孔31的中心线上升到与底座的第二轴孔211的中心线处在同一高度的水平线上,这样,转轴4的前端就穿出衔铁部分的第一轴孔31而配合到另一侧支撑部的第二轴孔211中;转轴4完全装配到位后,此时,衔铁部分的第一轴孔中心线与底座的第二轴孔中心线在同一高度的水平线上,并且,此时衔铁部分的凸台33底部已经离开底座的U型托槽212的底部即槽底,两者不再有相互接触,从而确保衔铁部分可以绕着转轴自由的转动而不与底座部分相摩擦。本发明的一种便于插装衔铁部分的电磁继电器,在安装磁路部分时,完全无需对其中的衔铁部分进行额外的特殊定位,在插入转轴时,无需特意去寻找底座与衔铁部分的轴孔位置,无需特意去固定衔铁部分的位置,通过底座上的支撑部的U型托槽与衔铁部分上特别设计的导正锥孔的相互配合,可以轻易地实现转轴插入时的自动导正功能,从而实现衔铁部分与转轴的自动化装配,降低装配难度,提升装配效率。本发明的一种电磁继电器的衔铁部分的插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衔铁部分的两个相对的侧面所预置的向外凸伸的凸台配合在底座上的两个相对的支撑部的内侧所预置的托槽移动;使衔铁部分的凸台移动到支撑部的托槽的槽底,让衔铁部分的第一轴孔的端头所预置的喇叭口结构与支撑部的第二轴孔相对应,且让第一轴孔的中心线相对于第二轴孔的中心线更加靠近槽底; 将转轴的一端由一侧支撑部的第二轴孔穿入,沿衔铁部分的第一轴孔的一端的喇叭口结构进入第一轴孔,并从衔铁部分的第一轴孔的另一端的喇叭口结构进入另一侧支撑部的第二轴孔,使第一轴孔的中心线和第二轴孔的中心线相重合。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一种便于插装衔铁部分的电磁继电器,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 修饰,均落入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便于插装衔铁部分的电磁继电器,包括磁路部分和底座;磁路部分安装在底座上;磁路部分包括衔铁部分、线圈和轭铁,其中,衔铁部分通过一转轴安装在底座上;衔铁部分设有适配于所述转轴的第一轴孔,该第一轴孔穿透衔铁部分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底座上设有两个相对的支撑部,两支撑部分别设有一适配于所述转轴的第二轴孔;衔铁部分配合在底座的两个支撑部之间,并通过所述转轴与第一轴孔、第二轴孔的配合而定位在底座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衔铁部分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分别向外凸伸有一凸台,在底座的两支撑部所相对的内侧面分别设有一能够用来托顶所述凸台的托槽,以利用所述凸台与所述托槽的配合来将所述转轴装入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插装衔铁部分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的,所述衔铁部分的第一轴孔的两端还设为向外渐次扩大的喇叭口结构,当所述衔铁部分的凸台配合在所述底座的托槽的槽底时,所述衔铁部分的第一轴孔的喇叭口结构与所述底座的第二轴孔相对应,且所述第一轴孔的中心线相对于所述第二轴孔的中心线更加靠近槽底。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于插装衔铁部分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槽为U型槽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于插装衔铁部分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衔铁部分的两凸台分别处在第一轴孔的两端头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插装衔铁部分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衔铁部分的两凸台分别处在第一轴孔的两端头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插装衔铁部分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与底座为一体式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插装衔铁部分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为单独的零件,所述支撑部固定在底座上。
8.—种电磁继电器的衔铁部分的插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衔铁部分的两个相对的侧面所预置的向外凸伸的凸台配合在底座上的两个相对的支撑部的内侧所预置的托槽移动;使衔铁部分的凸台移动到支撑部的托槽的槽底,让衔铁部分的第一轴孔的端头所预置的喇叭口结构与支撑部的第二轴孔相对应,且让第一轴孔的中心线相对于第二轴孔的中心线更加靠近槽底;将转轴的一端由一侧支撑部的第二轴孔穿入,沿衔铁部分的第一轴孔的一端的喇叭口结构进入第一轴孔,并从衔铁部分的第一轴孔的另一端的喇叭口结构进入另一侧支撑部的第二轴孔,使第一轴孔的中心线和第二轴孔的中心线相重合。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插装衔铁部分的电磁继电器,包括磁路部分和底座;磁路部分包括衔铁部分,衔铁部分通过转轴安装在底座上;衔铁部分设有第一轴孔;底座设有两个支撑部,支撑部设有第二轴孔;衔铁部分配合在两个支撑部之间,并通过转轴与第一、第二轴孔的配合而定位在底座上;在衔铁部分的两个侧面分别向外凸伸有凸台,在底座的两支撑部所相对的内侧面分别设有托槽,利用所述凸台与所述托槽的配合来将所述转轴装入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中。该结构使衔铁部分的转轴能够很容易地从底座的轴孔中穿到衔铁部分的轴孔中,从而将衔铁部分依靠其中心的转轴定位在底座的轴孔上,以实现自动化装配;同时还能有效地避免衔铁部分围绕转轴转动时与底座相摩擦。
文档编号H01H50/18GK103050339SQ20121042987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9日
发明者蔡文智, 谭忠华, 刘金枪, 王其亚 申请人: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