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46836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位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电位器。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开关,微动开关与电位器是独立分体的两部分,在实际使用中,装配繁琐,还需将开关与线路接通,容易出现接错,短路等不良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会短路的电位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位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壁上设置有弧形孔,壳体内设置有转盘和线路板,转盘上设置有从弧形孔中伸到壳体外的拨杆,转盘中心处设置有转轴,转盘通过该转轴转动设置在壳体内壁及线路板之间,线路板上设置有由内、外轨道组成的双环形轨道,内轨道由一个主内弧形段和两个副内弧形段围合而成,主内弧形段与两个副内弧形段之间及两个副内弧形段之间分别有间隙,主内弧形段的角度与两副内弧形段外端之间所形成的角度相当;外轨道由一个主外弧形段和两个副外弧形段围合而成,主外弧形段与两个副外弧形段之间及两个副外弧形段之间分别有间隙,主外弧形段的角度与两副外弧形段外端之间所形成的角度相当,其中主内弧形段和主外弧形段的角度相当,且主内弧形段和主外弧形段为裸银层,两副外弧形段为电阻层,两副内弧形段为裸银层,转盘位于线路板一侧的侧面上设置有内簧片和外簧片,内簧片和外簧片上分别设置有两触点,内簧片上的一个触点与主内弧形段相对应,另一个触点与两副内弧形段相对应;外簧片的一个触点与主外弧形段相对应,另一个触点与两副外弧形段相对应。所述两副内弧形段之间的间隙的弧度小于两副外弧形段之间的间隙的弧度。一种电位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壁上设置有弧形孔,壳体内设置有转盘和线路板,转盘上设置有从弧形孔中伸到壳体外的拨杆,转盘中心处设置有转轴,转盘通过该转轴转动设置在壳体内壁及线路板之间,线路板上设置有由内、外轨道组成的双环形轨道,内轨道由一个主内弧形段和两个副内弧形段围合而成,主内弧形段与两个副内弧形段之间及两个副内弧形段之间分别有间隙,主内弧形段的角度与两副内弧形段外端之间所形成的角度相当;外轨道由一个主外弧形段和两个副外弧形段围合而成,主外弧形段与两个副外弧形段之间及两个副外弧形段之间分别有间隙,主外弧形段的角度与两副外弧形段外端之间所形成的角度相当,其中主内弧形段和主外弧形段的角度相当,且主内弧形段和主外弧形段为裸银层,两副外弧形段为裸银层,两副内弧形段为电阻层,转盘位于线路板一侧的侧面上设置有内簧片和外簧片,内簧片和外簧片上分别设置有两触点,内簧片上的一个触点与主内弧形段相对应,另一个触点与两副内弧形段相对应;外簧片的一个触点与主外弧形段相对应,另一个触点与两副外弧形段相对应。所述两副内弧形段之间的间隙的弧度大于两副外弧形段之间的间隙的弧度。
所述内簧片和外簧片分别由一圈导体构成,导体在直径上有两处向转盘凸起并固定在转盘上,导体在另一直径上有两处向线路板折弯形成触点,两凸起所在的直径与两触点所在的直径相垂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双轨道的形式同时实现开关与调速功能,开关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易于控制。



图I是本发明电位器的分解图;图2是本发明电位器中线路板的主视图;图3是本发明电位器中线路板未接通时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电位器中线路板接通但未起到调速功能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电位器中线路板接通且输出功率最大时的示意图。图中1、壳体,2、弧形孔,3、转盘,4、线路板,5、拨杆,6、转轴,7、主内弧形段,8、左副内弧形段,9、右副内弧形段,10、主外弧形段,11、左副外弧形段,12、右副外弧形段,13、内簧片,14、外簧片,15、上内触点,16、下内触点,17、上外触点,18、下外触点。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如图I所示,本发明所述的电位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I的壁上设置有弧形孔2,壳体I内设置有转盘3和线路板4,转盘3上设置有从弧形孔2中伸到壳体I外的拨杆5,转盘3中心处设置有转轴6,转盘3通过该转轴6转动设置在壳体I内壁及线路板4之间。如图2所示,线路板4上设置有由内、外轨道组成的双环形轨道,内轨道由一个主内弧形段7和两个副内弧形段(左副内弧形段8和右副内弧形段9)围合而成,主内弧形段7与两个副内弧形段(左副内弧形段8和右副内弧形段9)之间有间隙,左副内弧形段8和右副弧形段9之间也有间隙,主内弧形段7的角度与两副内弧形段(左副内弧形段8和右副内弧形段9)外端之间所形成的角度相当;外轨道由一个主外弧形段10和两个副外弧形段(左副外弧形段11和右副外弧形段12)围合而成,主外弧形段10与两个副外弧形段(左副外弧形段11和右副外弧形段12)之间有间隙,左副外弧形段11和右副外弧形段12之间也有间隙,主外弧形段10的角度与两副外弧形段(左副外弧形段11和右副外弧形段12)外端之间所形成的角度相当,其中主内弧形段7和主外弧形段10的角度也相当,且主内弧形段7和主外弧形段10为裸银层,在实际生产的时候,左副内弧形段8和右副内弧形段9为裸银层,左副外弧形段11和右副外弧形段12为电阻层;也可以左副外弧形段11和右副外弧形段12为裸银层,左副内弧形段8和右副内弧形段9为电阻层,只要线路板4内的线路相应的改动即可。转盘3位于线路板4 一侧的侧面上设置有内簧片13和外簧片14。在实际生产时,内簧片13和外簧片14可以采用如下简单的结构,定位及滑动精确,所述内簧片13和外簧片14分别由一圈导体构成,导体在直径上有两处向转盘凸起并固定在转盘上,导体在另一直径上有两处向线路板折弯形成触点,两凸起所在的直径与两触点所在的直径相垂直。即内簧片13上设置有上内触点15和下内触点16 ;外簧片14上设置有上外触点17和下外触点18。其中上内触点15与主内弧形段7相接触并且可以在主内弧形段7上滑动,下内触点16与两副内弧形段(左副内弧形段8和右副内弧形段9)接触并且可以在两副内弧形段(左副内弧形段8和右副内弧形段9)上滑动。上外触点17与主外弧形段10接触并且可以在主外弧形段10上滑动,下外触点18与两副外弧形段(左副外弧形段11和右副外弧形段12)接触并且可以在两副外弧形段(左副外弧形段11和右副外弧形段12)上滑动。为了满足电位器的安全性能,即当电位器刚开通时,不会马上工作,那么左副内弧形段8和右副内弧形段9之间的间隙的弧度小于左副外弧形段11和右副外弧形段12之间的间隙的弧度,前提是左副内弧形段8和右副内弧形段9为裸银层,左副外弧形段11和右副外弧形段12为电阻层。如果是左副外弧形段11和右副外弧形段12为裸银层,左副内弧形段8和右副内弧形段9为电阻层,那么左副内弧形段8和右副内弧形段9之间的间隙的弧度大于左副外弧形段11和右副外弧形段12之间的间隙的弧度。下面以左副内弧形段8和右副内弧形段9为裸银层,左副外弧形段11和右副外弧形段12为电阻层的电位器,详细介绍下其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此时上内触点15和上外触点17分别与主内弧形段7和主外弧形段10接触,而下内触点16位于左副内弧形段8和右副内弧形段9之间,下外触点18位于左副外弧形段11和右副外弧形段12。当拨动拨杆 5使得转盘3转动,内簧片13和外簧片14就随之转动,如图4所示,当内簧片13和外簧片14逆时针转动时,下内触点16先与右副内弧形段9的裸银层接触,此时线路接通,下外接触点18不与右副外弧形段12接触。当转盘3继续逆时针转动时,下外接触点18与右副外弧形段12的电阻层接触,此时线路的电阻值最大,输出功率最小。当下外接触点18滑动到右副外弧形段12的最右端时——图5,线路的电阻值最小,输出功率最大,也就是说下外接触点18在右副外弧形段12上从左向右移动是一个电阻值变化的过程,从而实现电位器的调速功能,在此调速过程中,电位器始终处于接通状态。如果要实现反向转动,那么只要顺时针转动转盘3,使得下外接触点18在左副外弧形段11的电阻层上滑动即可。通过双轨道的形式同时实现开关与调速功能,开关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易于控制。
权利要求
1.电位器,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壁上设置有弧形孔,壳体内设置有转盘和线路板,转盘上设置有从弧形孔中伸到壳体外的拨杆,转盘中心处设置有转轴,转盘通过该转轴转动设置在壳体内壁及线路板之间,线路板上设置有由内、外轨道组成的双环形轨道,内轨道由一个主内弧形段和两个副内弧形段围合而成,主内弧形段与两个副内弧形段之间及两个副内弧形段之间分别有间隙,主内弧形段的角度与两副内弧形段外端之间所形成的角度相当;外轨道由一个主外弧形段和两个副外弧形段围合而成,主外弧形段与两个副外弧形段之间及两个副外弧形段之间分别有间隙,主外弧形段的角度与两副外弧形段外端之间所形成的角度相当,其中主内弧形段和主外弧形段的角度相当,且主内弧形段和主外弧形段为裸银层,两副外弧形段为电阻层,两副内弧形段为裸银层,转盘位于线路板一侧的侧面上设置有内簧片和外簧片,内簧片和外簧片上分别设置有两触点,内簧片上的一个触点与主内弧形段相对应,另一个触点与两副内弧形段相对应;外簧片的一个触点与主外弧形段相对应,另一个触点与两副外弧形段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副内弧形段之间的间隙的弧度小于两副外弧形段之间的间隙的弧度。
3.电位器,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壁上设置有弧形孔,壳体内设置有转盘和线路板,转盘上设置有从弧形孔中伸到壳体外的拨杆,转盘中心处设置有转轴,转盘通过该转轴转动设置在壳体内壁及线路板之间,线路板上设置有由内、外轨道组成的双环形轨道,内轨道由一个主内弧形段和两个副内弧形段围合而成,主内弧形段与两个副内弧形段之间及两个副内弧形段之间分别有间隙,主内弧形段的角度与两副内弧形段外端之间所形成的角度相当;外轨道由一个主外弧形段和两个副外弧形段围合而成,主外弧形段与两个副外弧形段之间及两个副外弧形段之间分别有间隙,主外弧形段的角度与两副外弧形段外端之间所形成的角度相当,其中主内弧形段和主外弧形段的角度相当,且主内弧形段和主外弧形段为裸银层,两副外弧形段为裸银层,两副内弧形段为电阻层,转盘位于线路板一侧的侧面上设置有内簧片和外簧片,内簧片和外簧片上分别设置有两触点,内簧片上的一个触点与主内弧形段相对应,另一个触点与两副内弧形段相对应;外簧片的一个触点与主外弧形段相对应,另一个触点与两副外弧形段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副内弧形段之间的间隙的弧度大于两副外弧形段之间的间隙的弧度。
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或4所述的电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簧片和外簧片分别由一圈导体构成,导体在直径上有两处向转盘凸起并固定在转盘上,导体在另一直径上有两处向线路板折弯形成触点,两凸起所在的直径与两触点所在的直径相垂直。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构简单,不会短路的电位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壁上设置有弧形孔,壳体内设置有转盘和线路板,转盘上设置有从弧形孔中伸到壳体外的拨杆,转盘中心处设置有转轴,转盘通过该转轴转动设置在壳体内壁及线路板之间,线路板上设置有由内、外轨道组成的双环形轨道,内轨道由一个主内弧形段和两个副内弧形段围合而成;外轨道由一个主外弧形段和两个副外弧形段围合而成,主内弧形段和主外弧形段为裸银层,两副外弧形段为电阻层,两副内弧形段为裸银层,转盘位于线路板一侧的侧面上设置有内簧片和外簧片。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双轨道的形式同时实现开关与调速功能,开关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易于控制。
文档编号H01C10/36GK102969103SQ20121050986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4日
发明者陆亚洲, 焦新忠 申请人:张家港华捷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