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可靠的防浪涌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14020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安全可靠的防浪涌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浪涌保护器,尤其是一种使用安全可靠、避免了内爆、燃烧等危害的防浪涌保护器,属于防雷产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浪涌主要指的是电源刚开通的那一瞬息产生的强力脉冲,它很可能使电路在浪涌的一瞬间烧坏,如PN结电容击穿、电阻烧断等等,而浪涌保护就是利用非线性元器件对高频(浪涌)的敏感设计的保护电路。浪涌保护器的类型和结构按不同的用途有所不同,一般都包含一个非线性电压限制元件,用于浪涌保护器的基本元器件有放电间隙、气体放电管、压敏电阻、抑制二极管和扼流线圈等。按工作原理分,常见的浪涌保护器分为1、开关型其工作原理是当没有瞬时过电压时呈现为高阻抗,但一旦响应雷电瞬时过电压时,其阻抗就突变为低值,允许雷电流通过。2.限压型其工作原理是当没有瞬时过电压时为高阻扰,但随电涌电流和电压的增加其阻抗会不断减小,其电流电压特性为强烈非线性。目前市面上的防浪涌保护器多数是通过在压敏电阻的外部封装塑胶外壳来防止其在过电压的瞬间燃烧或炸裂的,但事实证明,采取这样的保护措施仍然不能完全有效的避免压敏电阻在电器内部的燃烧和炸裂,仍然存在着安全隐患。对于业内来说,将防浪涌保护器的使用安全率提高几个百分点都是非常困难的,如何进一步提高防浪涌保护器的使用安全率,是摆在技术人员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即是针对目前市场的浪涌保护器存在的安全性不高,仍然存在有炸裂和燃烧的危险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安全型防雷器,将压敏电阻封装在密闭的壳体内,起到了阻燃和防爆的作用,使用更加安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在于在原有的采用塑胶外壳进行封装的压敏电阻的外部再增加一层金属材料的外壳,该金属外壳可以位于原有的塑胶壳的内侧或外侧;由于压敏电阻爆裂时,主要的爆炸应力集中在侧面,上、下两个方向上的爆炸应力较弱,所以金属外壳主要罩在压敏电阻的四周,作为优选的方式,还可以在压敏电阻的上、下两个方向分别增设金属外壳,进行进一步的防护;应该明确的是,塑胶壳可以为一层或多层,所述的金属外壳的数目可以是一层,也可以是两层以上,金属外壳与塑胶壳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有不同的组合。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安全可靠的防浪涌保护器,包括设置在塑胶壳内的压敏电阻,塑胶壳的底部敞口且被环氧树脂所封装,压敏电阻的两条引脚由塑胶壳底部的环氧树脂穿出,塑胶壳内还填充有石英砂,其特征在于在塑胶壳的内侧或外侧还设有金属外壳,金属外壳为两端敞口的筒状结构,压敏电阻位于金属外壳内,金属外壳的底部插入环氧树脂内固定。[0008]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外壳还具有一个顶面,顶面覆盖金属外壳的顶部,增设顶面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的防止压敏电阻燃烧或爆炸时对顶部结构的破坏。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外壳还可以具有一个底面,底面覆盖金属外壳的底部,固定于环氧树脂上方,且在底面上设有供压敏电阻两个引脚穿出的塑胶座,设置底面的目的,是进一步的增加对电器的保护作用,防止压敏电阻燃烧或爆炸时对底部结构的破坏,设置绝缘塑胶座则避免了压敏电阻引脚短路的危险。进一步的,所述塑胶壳的数目为一个以上,此处“一个以上”即包括一个或多个。更进一步的,所述塑胶壳的数目为两个以上,此处“两个以上”即指两个或多于两个,此时塑胶壳的大小不一,层层套在压敏电阻外部,做到多层防护。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外壳的数目为一个以上,此处“一个以上”即包括一个或多个,可以套在塑胶壳的外部,也可以位于塑胶壳的内部且套在压敏电阻外部。更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外壳的数目为两个以上,此处“两个以上”即指两个或多于两个,此时金属外壳的大小不一,层层套在压敏电阻外部,做到多层防护,其与塑胶壳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组合方式,既可以位于最内层塑胶座的内侧,也可以位于最外层塑胶壳的外侧,也可以与塑胶壳分层交替分布。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外壳底部与环氧树脂的连接方式包括粘接或卡接。所述金属外壳的材质包括各种金属或合金,优选招合金;所述塑胶壳的材质为防火或防爆塑胶,多层塑胶壳采用的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这样可以实现多种功能的互相叠加和互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安全可靠的防浪涌保护器,具有以下的优点I、将压敏电阻密闭在壳体内,与外界空气隔绝,有效的防止了防雷器击穿时的燃烧和炸裂;2、在壳体内部填入石英砂和环氧树脂,防止击穿瞬间发生爆炸,也起到了很好的阻燃效果;3、金属外壳的加入,能够从根本上杜绝了防雷器燃烧或炸裂时对电器的破坏作用,将防雷器的安全率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提高了几个百分点,这对于防雷器这类电子元件来说,是非常困难和重要的。

图I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0026]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I为压敏电阻、2为塑胶壳、3为石英砂、4为环氧树脂、5为金属外壳、10为引脚、11为塑胶座、51为顶面、52为底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安全可靠的防浪涌保护器进行描述和说明,目的是为了公众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内容,而不是对所述技术内容的限制,凡以相同或近似原理对所述防浪涌保护器进行的改进,包括其形状、尺寸、所用材质,以及相应塑胶壳、金属外壳的层数的增减、相应元件的替换,以实现基本相同效果为目的,则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之内。实施例一 如图1,所述的安全可靠的防浪涌保护器,包括设置在塑胶壳2内的压敏电阻1,在本实施例中,塑胶壳2的数目为一个,塑胶壳2内填充有石英砂3,塑胶壳2的底部敞口且被环氧树脂4所封装,压敏电阻I的两条引脚10由塑胶壳2底部的环氧树脂4穿出,在塑胶壳2的外侧还设有金属外壳5,金属外壳5为筒状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包括侧壁和顶部,罩在塑胶壳2的外侧,金属外壳5的底部插入环氧树脂4内固定。实施例二如图2,所述的安全可靠的防浪涌保护器,包括设置在塑胶壳2内的压敏电阻I,在本实施例中,塑胶壳2的数目为一个,塑胶壳2内填充有石英砂3,塑胶壳2的底部敞口且被环氧树脂4所封装,压敏电阻I的两条引脚10由塑胶壳2底部的环氧树脂4穿出,在塑胶壳2的内侧还设有金属外壳5,金属外壳5为筒状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包括侧壁和顶部,罩在塑胶壳2的内侧压敏电阻I的外侧,金属外壳5的底部插入环氧树脂4内固定。实施例三如图3,所述的安全可靠的防浪涌保护器,包括设置在塑胶壳2内的压敏电阻I,在本实施例中,塑胶壳2的数目为两个,分为内、外两层,内层塑胶壳2内填充有石英砂3,塑胶壳2的底部敞口且被环氧树脂4所封装,压敏电阻I位于内层塑胶壳内侧,压敏电阻I的两条引脚10由环氧树脂4穿出,在内、外两层塑胶壳2之间设有金属外壳5,金属外壳5为筒状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仅包括侧壁,两端敞口,罩在内侧塑胶壳2的外部,金属外壳5的底部插入环氧树脂4内固定。实施例四如图4,所述的安全可靠的防浪涌保护器,包括设置在塑胶壳2内的压敏电阻I,在本实施例中,塑胶壳2的数目为两个,分为内、外两层,内层塑胶壳2内填充有石英砂3,塑胶壳2的底部敞口且被环氧树脂4所封装,压敏电阻I位于内层塑胶壳的内侧,压敏电阻I的两条引脚10由环氧树脂4穿出,在内、外两层塑胶壳2之间设有金属外壳5,在本实施例中,金属外壳5为筒状结构,包括侧壁和顶面51,罩在内侧塑胶壳2的外部,金属外壳5的底部插入环氧树脂4内固定。实施例五如图5,所述的安全可靠的防浪涌保护器,包括设置在塑胶壳2内的压敏电阻I,在本实施例中,塑胶壳2的数目为两个,分为内、外两层,内层塑胶壳2内填充有石英砂3,塑胶壳2的底部敞口且被环氧树脂4所封装,压敏电阻I位于内层塑胶壳的内侧,压敏电阻I的两条引脚10由环氧树脂4穿出,在内、外两层塑胶壳2之间设有金属外壳5,在本实施例中,金属外壳5为筒状结构,包括侧壁、顶面51和底面52,罩在内侧塑胶壳2的外部,金属外壳5的底面52位于环氧树脂4之上,底面52上设有供两个引脚10穿出的塑胶座11,将引脚10与周围的金属材质的底面52隔离开,避免短路的发生。实施例六如图6,所述的安全可靠的防浪涌保护器,包括设置在塑胶壳2内的压敏电阻I,在本实施例中,塑胶壳2的数目为两个,分为内、外两层,内层塑胶壳2内填充有石英砂3,塑胶壳2的底部敞口且被环氧树脂4所封装,压敏电阻I位于内层塑胶壳的内侧,压敏电阻I的两条引脚10由环氧树脂4穿出,在外层塑胶壳的外侧设有金属外壳5,在本实施例中,金属外壳5为筒状结构,包括侧壁和顶面,罩在外侧塑胶壳2的外部,金属外壳5固定于环氧树脂4之上。实施例七如图7,所述的安全可靠的防浪涌保护器,包括设置在塑胶壳2内的压敏电阻I,在 本实施例中,塑胶壳2的数目为两个,分为内、外两层,内层塑胶壳2内填充有石英砂3,塑胶壳2的底部敞口且被环氧树脂4所封装,压敏电阻I位于内层塑胶壳内,压敏电阻I的两条引脚10由环氧树脂4穿出,在内层塑胶壳2的内侧设有金属外壳5,在本实施例中,金属外壳5为筒状结构,包括侧壁和顶面,罩在压敏电阻I的外部,金属外壳5固定于环氧树脂4之上。应该明确的是,上述的说明是便于公众更好的理解技术内容,并非对可能的结构的穷举,包括塑胶壳的数目、材质,金属外壳的数目、材质,以及塑胶壳与金属外壳的相对的位置关系的各种可能的变化和组合,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安全可靠的防浪涌保护器,包括设置在塑胶壳内的压敏电阻,塑胶壳的底部敞口且被环氧树脂所封装,压敏电阻的两条引脚由塑胶壳底部的环氧树脂穿出,塑胶壳内还填充有石英砂,其特征在于在塑胶壳的内侧或外侧还设有金属外壳,金属外壳为两端敞口的筒状结构,压敏电阻位于金属外壳内,金属外壳的底部插入环氧树脂内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安全可靠的防浪涌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还具有一个顶面,顶面覆盖金属外壳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安全可靠的防浪涌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还具有一个底面,底面覆盖金属外壳的底部,固定于环氧树脂上方,且在底面上设有供压敏电阻两个引脚穿出的塑胶座。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安全可靠的防浪涌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壳的数目为一个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可靠的防浪涌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壳的数目为两个以上,塑胶壳的大小不一,层层套在压敏电阻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安全可靠的防浪涌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的数目为一个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可靠的防浪涌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的数目为两个以上,金属外壳的大小不一,层层套在压敏电阻外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可靠的防浪涌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外壳的数目为两个以上,金属外壳位于最内层塑胶座的内侧、最外层塑胶壳的外侧或与塑胶壳分层交替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安全可靠的防浪涌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底部与环氧树脂的连接方式包括粘接或卡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防浪涌保护器,包括设置在塑胶壳内的压敏电阻,塑胶壳的底部敞口且被环氧树脂所封装,压敏电阻的两条引脚由塑胶壳底部的环氧树脂穿出,塑胶壳内还填充有石英砂,在塑胶壳的内侧或外侧还设有金属外壳,金属外壳为筒状结构,还可以具有顶面和底面,压敏电阻位于金属外壳内,金属外壳的底部插入环氧树脂内固定;进一步的,金属外壳或塑胶壳的数目为一个以上,其位置关系可以有不同的组合,做到多层防护,所述的防浪涌保护器,能够从根本上杜绝防雷器燃烧或炸裂时对电器的破坏作用,使用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H01C1/02GK202524076SQ20122015119
公开日2012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2日
发明者肖小驹 申请人:深圳市辰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