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开关的通电指示灯组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14400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源开关的通电指示灯组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开关,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源开关的通电指示灯组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的电源开关的种类很多,但通常都是采用按键或按钮来控制导电元件的导通与断开,回路的导通与断电由一内置指示灯来显示。电源开关的指示灯安装在壳体内部,指示灯的两个引脚分别通过弹簧与电源开关的端子连接。由于弹簧的不稳定性,弹簧与指示灯的引脚之间可能存在接触不良,会有忽亮忽灭的情况发生,同时由于弹簧置放在座孔内,容易从座孔内掉出,弹簧与电源开关的导电件接触后会引起短路,造成电源开关的损坏。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稳定,装配方便的电源开关的通电指示灯组装结构。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源开关的通电指示灯组装结构,包括本体和侧盖,所述的本体下端设置有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和第三端子,所述的本体内安装有指示灯,所述的指示灯的第一引脚末端折弯后与第二端子接触,所述的指示灯的第二引脚末端折弯后与第三端子连接。所述的本体内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的指示灯的第一引脚穿过所述的第一通孔,所述的指示灯的第二引脚穿过所述的第二通孔。所述的指示灯的第一引脚上连接有电阻,所述的本体内设置有孔座,所述的电阻坐落在所述的孔座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指示灯的引脚直接与端子接触,结构稳定性比较好,装配也很方便,省去了两个弹簧,成本比较低,同时避免因弹簧掉出引起的短路。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一);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二);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一种电源开关的通电指示灯组装结构,包括本体I和侧盖2,本体I下端设置有第一端子3、第二端子4和第三端子5,本体I内安装有指示灯3,指示灯3的第一引脚31末端折弯后与第二端子4接触,指示灯3的第二引脚32末端折弯后与第三端子5连接。本体I内设置有第一通孔6和第二通孔7,指示灯3的第一引脚31穿过第一通孔6,指示灯3的第二引脚31穿过第二通孔7。 指示灯3的第一引脚31上连接有电阻,本体I内设置有孔座8,电阻坐落在孔座8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源开关的通电指示灯组装结构,包括本体和侧盖,所述的本体下端设置有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和第三端子,所述的本体内安装有指示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指示灯的第一引脚末端折弯后与第二端子接触,所述的指示灯的第二引脚末端折弯后与第三端子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电源开关的通电指示灯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内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的指示灯的第一引脚穿过所述的第一通孔,所述的指示灯的第二引脚穿过所述的第二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源开关的通电指示灯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指示灯的第一引脚上连接有电阻,所述的本体内设置有孔座,所述的电阻坐落在所述的孔座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源开关的通电指示灯组装结构,包括本体和侧盖,本体下端设置有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和第三端子,本体内安装有指示灯,指示灯的第一引脚末端折弯后与第二端子接触,指示灯的第二引脚末端折弯后与第三端子连接,其优点是指示灯的引脚直接与端子接触,结构稳定性比较好,装配也很方便,省去了两个弹簧,成本比较低,同时避免因弹簧掉出引起的短路。
文档编号H01H9/16GK202549652SQ201220157349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3日
发明者阳定海 申请人:慈溪云飞电气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