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21801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Cpu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CPU散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的迅速发展,CPU的元件集成度和工作频率不断提高,对散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使用的CPU散热片通常采用梳状结构,其底板是一块平板,上面平行布置有很多散热鳍片,有的还在散热鳍片上设置各种形状的凸起,以增加散热面积。这种结构的散热片,由于散热鳍片平行布置,不能很好地导出核心部位的热量;此外,随着CPU的发展,目前己较多的采用PGA封装结构的芯片结构制作CPU. CPU的主要发热部分CPU的内核凸起于其它部分之上,因而现有散热器.的底板只有一小部分与内核接触,起传热面的作用,大部分反而将CPU其它部分挡住,影响了散热。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CPU散热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CPU散热器,包括散热柱,还包括散热环,散热柱为圆柱形,散热柱的外壁纵向设置有沿散热柱周向均匀分布的散热鳍片,散热环由第一散热环和第二散热环构成,第一散热环、第二散热环和散热柱同轴设置,且第一散热环和第二散热环通过散热鳍片与散热柱连成一体。作为优选,散热鳍片为8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散热柱为圆柱形结构,可以增大导热面积,散热鳍片呈放射状分布,可以更好地把核心内部的热量导向四周,从而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散热柱;21、第一散热环;22、第二散热环;3、散热鳍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散热柱1,还包括散热环,散热柱I为圆柱形,散热柱I的外壁纵向设置有沿散热柱I周向均匀分布的散热鳍片3,散热环由第一散热环21和第二散热环22构成,第一散热环21、第二散热环22和散热柱I同轴设置,且第一散热环21和第二散热环22通过散热鳍片3与散热柱I连成一体。散热鳍片3为8个。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柱I为圆柱形结构,可以增大导热面积,散热鳍片3呈放射状分布,可以更好地把核心内部的热量导向四周,从而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0012]尽管已经结合当前认作是一个最为实用和优选的实施例来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而相反是旨在涵盖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多种修改和同等布置。·
权利要求1.一种CPU散热器,包括散热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环,所述散热柱为圆柱形,所述散热柱的外壁纵向设置有沿散热柱周向均匀分布的散热鳍片,所述散热环由第一散热环和第二散热环构成,所述第一散热环、第二散热环和散热柱同轴设置,且第一散热环和第二散热环通过散热鳍片与散热柱连成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CPU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为8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CPU散热器,包括散热柱,还包括散热环,散热柱为圆柱形,散热柱的外壁纵向设置有沿散热柱周向均匀分布的散热鳍片,散热环由第一散热环和第二散热环构成,第一散热环、第二散热环和散热柱同轴设置,且第一散热环和第二散热环通过散热鳍片与散热柱连成一体。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柱为圆柱形结构,可以增大导热面积,散热鳍片呈放射状分布,可以更好地把核心内部的热量导向四周,从而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
文档编号H01L23/367GK202758306SQ20122028736
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9日
发明者李乐, 蒋雪琴, 张博 申请人:成都玺汇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