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脚不对称的扼流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23970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针脚不对称的扼流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扼流圈,特别涉及ー种针脚不对称的扼流圈。
背景技术
目前,节能灯中广泛使用的是EE型扼流圏,其针脚是两边对称分布的,在插入PCB的过程中,插件人员必须看清楚产品引脚上的进出线,并按照规定方向才能插入PCB板,插错的情况时有发生,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针脚不对称的扼流圈,操作简单,提
高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针脚不对称的扼流圈,包括磁芯、骨架、漆包线及针脚,所述针脚分别设置于骨架底部的两侧,所述每侧各至少设有两枚针脚,所述每侧各针脚之间的间距Dl与D2之比为I :1. 2 I. 5。本实用新型骨架ー侧针脚之间的间距Dl可以为6. 2 9. 5mm之间,另ー侧针脚之间的间距D2可以为7. 44 14. 25mm之间。本实用新型中漆包线绕制在针脚不対称的骨架中,绕制完成后的漆包线与针脚焊锡,然后将磁芯装入骨架中,并在磁芯外圈绕上胶带,再进行浸漆。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骨架两侧的针脚设置为不对称后,即能很快分辨出绕线进出脚位,提高了绕线的效率;同时在插入PCB板时,能准确分辨出插件方向,不易插错件,提闻了一次成品率,也提闻了生广效率。

图I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ー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I :如图I、图2所示,一种针脚不对称的扼流圈,包括磁芯I、骨架2、漆包线3及针脚4,针脚4分别设置于骨架2底部的两侧,每侧各设有两枚针脚,一侧的两枚针脚之间的间距Dl为6. 2 mm,另ー侧的两枚针脚之间的间距D2为9. 3 mm,即Dl与D2之比为I :I. 5。实施例2 :又一种针脚不对称的扼流圈,包括磁芯、骨架、漆包线及针脚,针脚分别设置于骨架底部的两侧,每侧各设有两枚针脚,ー侧的两枚针脚之间的间距Dl为8. O mm,另ー侧的两枚针脚之间的间距D2为10. 4 mm,即Dl与D2之比为I :1. 3。实施例3 :再一种针脚不对称的扼流圈,包括磁芯、骨架、漆包线及针脚,针脚分别设置于骨架底部的两侧,每侧各设有两枚针脚,ー侧的两枚针脚之间的间距Dl为9. 5 mm,另ー侧的两枚针脚之间的间距D2为11.4 mm,即Dl与D2之比为I :1. 2。·
权利要求1.一种针脚不对称的扼流圈,包括磁芯(I)、骨架(2)、漆包线(3)及针脚(4),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脚(4)分别设置于骨架(2)底部的两侧,所述每侧各至少设有两枚针脚,所述每侧各针脚(4)之间的间距Dl与D2之比为I :1. 2 1.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针脚不对称的扼流圈,包括磁芯、骨架、漆包线及针脚,所述针脚分别设置于骨架底部的两侧,所述每侧各至少设有两枚针脚,所述每侧各针脚之间的间距D1与D2之比为11.2~1.5。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提高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H01F27/29GK202615997SQ20122032385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6日
发明者沈国峰 申请人:浙江万阳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