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27331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转换插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座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转换插座。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上的用电插脚存在着多种标准有中国标准、美国标准、欧洲标准、英国标准和南非标准等。中国标准的插脚除中国外还有澳大利亚使用,特征是三个或两个扁头;美国标准的插脚,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家使用,特征是一圆两扁;欧洲标准的插脚在德国、丹麦、芬兰、法国、挪威、瑞典、意大利、荷兰、波兰、葡萄牙和韩国等国家使用,特征是两个圆头;英国标准的插脚在英国、印度、巴基斯坦、新西兰等国家和中国香港使用,特征 是三个方头,另外英国也有二脚插座,一般用于电动剃须刀,伏度比较小不适合中国的电器电压。而转换插的作用就是将各国不同电源插脚或某国电源插脚转换成另一个国家或多国电源插脚,将多国或某一国家电源插脚能插在另外一个国家的插座,解决了全球不同国家的电器能到另外的国家使用。现有的转换插座一般包括外壳,外壳包括设有插孔的上盖和设有插脚的下盖,外壳内部设有有英式插脚及美式插脚,其中欧式插脚为圆头插脚,英式插脚为厚扁插脚,美式插脚为薄扁插脚,且壳体内设置有内架,该内架内还嵌入有导电组件,其中美式插脚采用导线的方式与导电组件电连接,导致该美式插脚在使用时间过长的情况下,容易断裂,导致接触不良,却使用寿命过短。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英式插脚与导电组件接触良好且使用寿命较长的转换插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转换插座,包括包括外壳及位于壳体内的内架,外壳包括设有插孔的上盖和设有插脚的下盖,外壳内部设有英式插脚,该英式插脚为薄扁头插脚,且介于内架与外壳之间,该英式插脚包括插脚本体及与插脚本体连接的插脚,该英式插脚由上盖至下盖的方向竖直运动,所述的下盖设置有插脚出口,该内架内还嵌入有导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架上设置有导电片,插脚本体上设置有与插脚电连接的接触片,该接触片随插脚本体竖直运动,该导电片包括衔接部及导电部,该衔接部与导电组件电连接,导电部竖直设于接触片的运动路径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导电片及触点的接触方式,改变了现有的电线连接的结构,大大增强了导电的效果,进一步提高了英式插脚与导电组件的接触性能,从根本上提高了该转换插座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插脚本体靠向内架的一侧面上设置有接触片容置槽,接触片位于该接触片容置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的利用了壳体内的空间,布局更加合理,且接触片与插脚电连接与该凹槽内,大大增强了绝缘性能。[0009]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接触片包括连接部及作用部,该作用部包括连接端及作用端,且连接端与作用端沿竖直方向错位设置,该连接端与连接部连接,该作用段靠近内架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接触片与导电片接触时,随着插脚本体一直向下盖的方向运动,该作用端会挤压导电片,接触片与导电片的接触性能更加良好,大大增强了导电性能。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扁头插脚示意图;图4为图3的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如图1一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换插座,包括包括外壳及位于壳体内的内架6,外壳包括设有插孔的上盖I和设有插脚的下盖2,外壳内部设有英式插脚3,该英式插脚为薄扁头插脚,且介于内架6与外壳之间,该英式插脚3包括插脚本体31及与插脚本体31连接的插脚32,该英式插脚3由上盖至下盖的方向竖直运动,所述的下盖2设置有插脚出口 21,该内架6内还嵌入有导电组件,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内架6上设置有导电片4,插脚本体31上设置有与插脚电连接的接触片5,该接触片5随插脚本体31竖直运动,该导电片4包括衔接部42及导电部41,该衔接部42与导电组件电连接,导电部41竖直设于接触片5的运动路径上;采用导电片及触点的接触方式,改变了现有的电线连接的结构,大大增强了导电的效果,进一步提高了扁头插脚与导电组件的接触性能,从根本上提高了该转换插座的使用寿命。如图3—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插脚本体31靠向内架的一侧面上设置有接触片容置槽311,接触片5位于该接触片容置槽311内,有效的利用了壳体内的空间,布局更加合理,且接触片与插脚电连接与该凹槽内,大大增强了绝缘性能,所述的接触片5包括连接部51及作用部52,该作用部52包括连接端521及作用端522,且连接端521与作用端522沿竖直方向错位设置,该连接端521与连接部51连接,该作用段522靠近内架6设置,当接触片5与导电片4接触时,随着 插脚本体31 —直向下盖2的方向运动,该作用端522会挤压导电片的导电部41,接触片5与导电片4的接触性能更加良好,大大增强了导电性能。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转换插座,包括包括外壳及位于壳体内的内架,夕卜壳包括设有插孔的上盖和设有插脚的下盖,外壳内部设有英式插脚,该英式插脚为薄扁头插脚,且介于内架与外壳之间,该英式插脚包括插脚本体及与插脚本体连接的插脚,该英式插脚由上盖至下盖的方向竖直运动,所述的下盖设置有插脚出口,该内架内还嵌入有导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架上设置有导电片,插脚本体上设置有与插脚电连接的接触片,该接触片随插脚本体竖直运动,该导电片包括衔接部及导电部,该衔接部与导电组件电连接,导电部竖直设于接触片的运动路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脚本体靠向内架的一侧面上设置有接触片容置槽,接触片位于该接触片容置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换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触片包括连接部及作用部,该作用部包括连接端及作用端,且连接端与作用端沿竖直方向错位设置,该连接端与连接部连接,该作用段靠近内架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转换插座,包括包括外壳及位于壳体内的内架,外壳包括上盖和下盖,外壳内部设有英式插脚,且介于内架与外壳之间,该英式插脚包括插脚本体及与插脚本体连接的插脚,该英式插脚由上盖至下盖的方向竖直运动,下盖设置有插脚出口,该内架内还嵌入有导电组件,内架上设置有导电片,插脚本体上设置有与插脚电连接的接触片,该接触片随插脚本体竖直运动,该导电片包括衔接部及导电部,该衔接部与导电组件电连接,导电部竖直设于接触片的运动路径上;本实用新型在于采用导电片及触点的接触方式,改变了现有的电线连接的结构,大大增强了导电的效果,进一步提高了扁头插脚与导电组件的接触性能,提高了该转换插座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H01R31/06GK202840177SQ20122038508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4日
发明者王建祥 申请人:温州市博登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