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复位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32661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改进的复位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转式复位开关,尤指一种改进的复位开关。适用于汽车、音响、收音机、家庭影院及其它家用电器等。
背景技术
复位开关由于具有自动复位功能,便于开启,又能自动断开,其用途越来越广。现有市场上的旋转式复位开关,结构复杂,装配繁琐,使用不便,浪费原材料,制造成本高。图1、图2及图3为现有技术的复位开关的回转座与止动座的结构,其二者彼此独立,分开设置,将止动座30与回转座20装配,再与轴套40装配,其结构复杂,装配繁琐,浪费原材料,且只有一个止挡50,止动效果差,使用寿命短。市场需要一种结构简单、装配简便及使用方便的复位开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及市场需要,推出一种改进的复位开关。其结构简单,装配简便,使用方便,使用寿命长,节约原材料,制造成本低。为此,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复位开关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复位开关,包括轴心、轴套、本体、推动子、开关动触片及开关静触片;还包括回转座,所述回转座包括圆盘形的底盘和凸台,底盘和凸台具有同一中轴心线且整体成型为一体,沿所述中轴心线开制与轴心配合的轴孔,轴心穿过轴孔且使所述回转座随轴心转动 ,在回转座上还制有至少一个止挡。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阐述在回转座上制有两个止挡,其中第一止挡为位于所述底盘边缘上的两个凸条,该两个凸条之间形成一缺口状的第一空位;第二止挡为位于所述凸台边缘上形成一缺口状的第二空位,第一空位及第二空位匹配成在所述底盘上的投影组构成一与所述中轴心线为顶点的扇形。轴套呈圆台状,其制有容置回转座的容置空间,回转座套设于该容置空间内,该容置空间分为容置所述底盘的第一容置空间和容置所述凸台的第二容置空间,第一容置空间中设置第一挡块以与第一止挡配合,第二容置空间中设置第二挡块以与第二止挡配合;第一挡块与第二挡块沿轴套的同一条半径设置。穿过回转座的轴心的一端与推动子配装并能顶推推动子,推动子推动开关动触片与两片开关静触片接触形成开关被接通,推动子失去顶推,开关动触片在弹力作用下自动复位,开关自动断开;开关动触片及开关静触片配装于本体,两片所述开关动触片与伸出本体的端子电连接或成型为一体。所述开关动触片为锅仔片。还配装支架及后盖,所述支架、轴套、回转座、本体及后盖配装成整体。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其一,将现有技术的复位开关的回转座与止动座合二为一为本实用新型的回转座,使本实用新型的回转座既具有回转座的功能,又具有止动座的功能,使结构简化,用材减少。其二,回转座与止动座合二为一,简化了装配工艺,并且使电气性能更稳定。其三,在回转座上制有两个止挡,相应地在轴套上制有第一挡块及第二挡块,止挡的效果更好,且使用寿命加长。其四,使用方便,第一空位及第二空位具有45度角度,顶推芯轴,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22. 5度范围内,开关都处于断开状态,旋动保持一定的活动范围,便于操控。其五,由于用材减少,简化了装配工艺,利于降低制造成本。

图1为现有技术的复位开关的回转座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的复位开关的止动座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的复位开关的轴套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示意 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部件分列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回转座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轴套示意图。图1、图2及图3中20、回转座30、止动座;40、轴套。图4、图5、图6及图7中1、轴心;2、轴套;3、本体;4、推动子;5、开关动触片;6、开关静触片;7、端子;8、后盖;9、支架;10、回转座;11、第一止挡;12、第二止挡;13、第一挡块;14、第二挡块;15、轴孔;16、底盘;17、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4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复位开关,包括轴心1、轴套2、本体3、推动子4、开关动触片5及开关静触片6 ;还包括回转座10,所述回转座10包括圆盘形的底盘16和凸台17,底盘16和凸台17具有同一中轴心线且整体成型为一体,沿所述中轴心线开制与轴心I配合的轴孔15,轴心I穿过轴孔15且使所述回转座10随轴心I转动,在回转座10上还制有至少一个止挡。在回转座10上制有两个止挡,其中第一止挡11为位于所述底盘16边缘上的两个凸条,该两个凸条之间形成一缺口状的第一空位;第二止挡12为位于所述凸台17边缘上形成一缺口状的第二空位,第一空位及第二空位匹配成在所述底盘16上的投影组构成一与所述中轴心线为顶点的扇形。轴套2呈圆台状,其制有容置回转座10的容置空间,回转座10套设于该容置空间内,该容置空间分为容置所述底盘16的第一容置空间和容置所述凸台17的第二容置空间,第一容置空间中设置第一挡块13以与第一止挡11配合,第二容置空间中设置第二挡块14以与第二止挡12配合;第一挡块11与第二挡块12沿轴套2的同一条半径设置。穿过回转座10的轴心I的一端与推动子4配装并能顶推推动子4,推动子4推动开关动触片5与两片开关静触片6接触形成开关被接通,推动子4失去顶推,开关动触片5在弹力作用下自动复位,开关自动断开;开关动触片5及开关静触片6配装于本体3,两片所述开关动触片5与伸出本体3的端子7电连接或成型为一体。所述开关动触片5为锅仔片。还配装支架9及后盖8,所述支架9、轴套2、回转座10、本体3及后盖8配装成整体。支架9上制有铆脚,轴套2制有螺纹,便于将本实用新型安装于被使用对象。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方案的启迪下,可以做出一些修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 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ー种改进的复位开关,包括轴心、轴套、本体、推动子、开关动触片及开关静触片;其特征在干还包括回转座,所述回转座包括圆盘形的底盘和凸台,底盘和凸台具有同一中轴心线且整体成型为一体,沿所述中轴心线开制与轴心配合的轴孔,轴心穿过轴孔且使所述回转座随轴心转动,在回转座上还制有至少ー个止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ー种改进的复位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轴心、轴套、本体、推动子、开关动触片及开关静触片;在回转座上制有两个止挡,其中第一止挡为位于所述底盘边缘上的两个凸条,该两个凸条之间形成一缺ロ状的第一空位;第二止挡为位于所述凸台边缘上形成一缺ロ状的第二空位,第一空位及第ニ空位匹配成在所述底盘上的投影组构成一与所述中轴心线为顶点的扇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ー种改进的复位开关,其特征在于轴套呈圆台状,其制有容置回转座的容置空间,回转座套设于该容置空间内,该容置空间分为容置所述底盘的第一容置空间和容置所述凸台的第二容置空间,第一容置空间中设置第一挡块以与第一止挡配合,第二容置空间中设置第二挡块以与第二止挡配合;第一挡块与第二挡块沿轴套的同一条半径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ー种改进的复位开关,其特征在于穿过回转座的轴心的一端与推动子配装并能顶推推动子,推动子推动开关动触片与两片开关静触片接触形成开关被接通,推动子失去顶推,开关动触片在弹力作用下自动复位,开关自动断开;开关动触片及开关静触片配装于本体,两片所述开关动触片与伸出本体的端子电连接或成型为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ー种改进的复位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动触片为锅仔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ー种改进的复位开关,其特征在于还配装支架及后盖,所述支架、轴套、回转座、本体及后盖配装成整体。
专利摘要一种改进的复位开关,涉及旋转式复位开关。包括轴心、轴套、本体、推动子、开关动触片及开关静触片;还包括回转座,所述回转座包括圆盘形的底盘和凸台,底盘和凸台具有同一中轴心线且整体成型为一体,沿所述中轴心线开制与轴心配合的轴孔,轴心穿过轴孔且使所述回转座随轴心转动,在回转座上还制有至少一个止挡。有益效果在于将现有技术的复位开关的回转座与止动座合二为一为本实用新型的回转座,使本实用新型的回转座既具有回转座的功能,又具有止动座的功能,使结构简化,用材减少,简化了装配工艺,并且使电气性能更稳定;在回转座上制有两个止挡,止挡的效果更好,且使用寿命加长。
文档编号H01H13/12GK202871642SQ20122048567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2日
发明者朱稳明 申请人:朱稳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