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13547阅读:614来源:国知局
控制开关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开关,该控制开关包括至少一个按键;一个压板,其连接在所述按键的内侧,并具有:一个压板本体;一个枢接部,其位于所述压板本体的中部;至少一个第一止挡件和至少一个第二止挡件,其分别位于所述压板本体的两侧;至少一个第一摆动件,位于所述压板与所述按键之间,其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枢接部,其另一端可抵靠于所述第一止挡件;以及至少一个第二摆动件,位于所述压板与所述按键之间,其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枢接部,其另一端可抵靠于所述第二止挡件,上述设计以使得自复位控制开关操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更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开关,其不仅结构简单、组装方便,且按键更易于实现水平复位。
【专利说明】
控制开关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气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控制开关。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的很多控制开关大多是由多位复位开关拼凑而成。具体地,以两位的复位开关为例,这种控制开关具有两个相邻的按键,两个按键彼此平行,能够分别实现按压操作。然而,这种控制开关只能通过两个按键来控制相应机构的打开、停止、闭合,不能通过一个按键来实现对整个控制机构的控制,不仅使得制造成本较高,并且安装步骤也较为复杂O
[0003]与此同时,市面上还出现了一种纯平的控制开关,这种纯平的控制开关具有大气美观的优势。然而,由于连接在按键和压板之间的跷板的组装过程较为复杂,运动的稳定性不够理想,使得整个纯平开关的复位效果不佳,并且用户在使用的时候由于其结构的复杂性,不可避免的出现手感差,塑料间摩擦的异响。
[0004]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研发一种新的控制开关,以解决上述诸多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开关,其不仅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并且开关按键更易于实现水平复位。该控制开关包括至少一个按键;一个压板,其连接在所述按键的内侧,并具有:一个压板本体;一个枢接部,其位于所述压板本体的中部;至少一个第一止挡件和至少一个第二止挡件,其分别位于所述压板本体的两侧;至少一个第一摆动件,位于所述压板与所述至少一个按键之间,其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枢接部,其另一端可抵靠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止挡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摆动件能够在一侧压力的作用下发生转动并在该侧压力卸载后带动所述按键实现自复位;以及至少一个第二摆动件,位于所述压板与所述至少一个按键之间,其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枢接部,其另一端可抵靠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止挡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摆动件能够在另一侧压力的作用下发生转动并在该侧压力卸载后带动所述按键实现自复位,上述设计以使得自复位控制开关的操作可靠性和稳定性更高。
[0006]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摆动件还包括:一个第一突起部,其连接在所述第一摆动件的内侧;和一个第一复位件,其套设于所述第一突起部的外壁并可抵靠于所述压板的一侧,以用于在压力卸载后向所述第一摆动件提供反向的弹性恢复力;所述第二摆动件还包括:一个第二突起部,其连接在所述第二摆动件的内侧;和一个第二复位件,其套设于所述第二突起部的外壁并可抵靠于所述压板的另一侧,以用于在压力卸载后向所述第二摆动件提供反向的弹性恢复力,通过上述设计,有利于按键在压力卸载后快速恢复至稳定的平衡状态。
[0007]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所述压板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容纳部,其位于所述枢接部和所述第一止挡件之间,所述第一突起部和所述第一复位件容置于所述第一容纳部;和至少一个第二容纳部,其位于所述枢接部和所述第二止挡件之间,所述第二突起部和所述第二复位件容置于所述第二容纳部,以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性。
[0008]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方面,所述枢接部包括:一个枢轴,其位于所述压板本体的中心线上;复数个导向件,其以预定间隔且彼此平行地连接在所述枢轴上,导向件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以确保第一摆动件和第二摆动件能够沿预定轨迹转动,以增强其运动的可靠性。
[0009]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方面,所述第一摆动件的一端设置有一个用于容纳所述枢轴的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摆动件的另一端设置有一个用于配合所述第一止挡件的第一卡扣,以增强第一摆动件与压板配合连接的可靠性。
[0010]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方面,所述第二摆动件的一端设置有两个用于容纳所述枢轴的第二接口,所述第二摆动件的另一端设置有一个用于配合所述第二止挡件的第二卡扣,以增强第二摆动件与压板配合连接的可靠性。
[0011]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方面,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位于同一轴线上,且所述第一接口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接口之间,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之间通过所述导向件彼此间隔,从而能够有效避免第一摆动件和第二摆动件彼此间发生运动干涉,进一步有效地提升了其运动的稳定性。
[0012]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方面,所述按键还包括:两个卡接部,其以预定间隔设置在所述按键内壁的两个端部的边缘处,所述两个卡接部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枢轴的两端,以使得按键能够相对于枢轴更为灵活地实现自由转动。
[0013]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方面,所述按键还包括:至少两个压紧件,其以预定间隔设置在所述按键内壁的两个侧部,以分别配合抵靠于所述第一摆动件和所述第二摆动件,以使得用户操作时更加省力,且具备较好的操作手感。
[0014]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方面,控制开关还具有一个底盒,所述压板上还设置一对安装部,所述压板通过所述安装部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底盒上,以便于实现压板与底盒之间的稳固连接。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0016]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控制开关处于分解状态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的压板与两个摆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18]图3为图2的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0019]图4为图1所示控制开关中按键的其中一侧受压后的位置状态示意图;以及
[0020]图5为图4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0021]标号说明
[0022]控制开关S安装部28
[0023]按键10第一摆动件30
[0024]卡接部11第一突起部31
[0025]压紧件12第一复位件31a
[0026]压板20第一^^扣 32
[0027]压板本体21第一接口 33
[0028]枢接部22第二摆动件40
[0029]枢轴221第二突起部41
[0030]导向件222第二复位件41a
[0031]第一止挡件23第二卡扣42
[0032]第二止挡件24第二接口 43
[0033]第一容纳部25底盒50
[0034]第二容纳部26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了对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结构相同或结构相似但功能相同的部件。
[0036]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不应将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意性”的任何图示、实施方式解释为一种更优选的或更具优点的技术方案。
[0037]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为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
[0038]在本文中,“上”、“下”、“前”、“后”、“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关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而非限定它们的绝对位置。
[0039]在本文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彼此的区分,而非表示它们的重要程度及顺序等。
[0040]在本文中,“平行”、“垂直”等并非严格的数学和/或几何学意义上的限制,还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且制造或使用等允许的误差。
[0041]参阅图1,其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控制开关S的结构示意图。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开关包括:至少一个按键10、一个压板20、至少一个第一摆动件30、至少一个第二摆动件40以及一个底盒50 ο压板20还具有:一个压板本体21、一个枢接部22、至少一个第一止挡件23以及至少一个第二止挡件24。
[0042]结合图1和图2可见,作为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控制开关S为一位复位开关,其具有一个按键10、一个第一摆动件30和一个第二摆动件40。压板20连接在所述按键10的内侧。更进一步的,压板20还具有:一个压板本体21、一个枢接部22、一个第一止挡件23以及一个第二止挡件24 ο枢接部22位于所述压板本体21的中部。第一止挡件23连接在压板本体21的一侧,第二止挡件24连接在压板本体21的另一侧。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开关也可以是两位、三位或者四位等多位控制开关。
[0043]第一摆动件30位于所述压板20与所述按键10之间,第一摆动件30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枢接部22,第一摆动件30的另一端可抵靠于所述第一止挡件23,所述第一摆动件30能够在一侧压力的作用下发生转动,并在该侧压力卸载后带动所述按键10实现自复位。
[0044]第二摆动件40位于所述压板20与所述按键10之间,第二摆动件40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枢接部22,第二摆动件40的另一端可抵靠于所述第二止挡件24,所述第二摆动件40能够在另一侧压力的作用下发生转动,并在该侧压力卸载后带动所述按键10实现自复位。
[0045]结合图2和图3,具体来说,所述第一摆动件30还包括:一个第一突起部31和一个第一复位件31a。第一突起部31连接在所述第一摆动件30的内侧,并位于所述第一摆动件30的两个端部之间。第一复位件31a可套设于所述第一突起部31的外壁并可抵靠于所述压板20的一侧。当用户向一侧按压按键10时,会同时对第一摆动件30施加一个压力,在压力的作用下,第一复位件31a会发生弹性形变,当用户松开按键10,压力得以卸载,此时第一复位件31a恢复原状并同时向第一摆动件30提供一个反向的弹性恢复力,使第一摆动件30得以复位,第一止挡件23能够防止第一摆动件30在压力卸载后翻转过度,从而有助于按键10快速恢复至稳定的平衡状态。
[0046]同理,所述第二摆动件40还包括:一个第二突起部41和一个第二复位件41a。第二突起部41连接在所述第二摆动件40的内侧,并位于所述第二摆动件40的两个端部之间。第二复位件41a可套设于所述第二突起部41的外壁并可抵靠于所述压板20的另一侧。当用户向另一侧按压按键10时,会同时对第二摆动件40施加一个压力,在压力的作用下,第二复位件41a会发生弹性形变,当用户松开按键10,压力得以卸载,此时第二复位件41a恢复原状并同时向第二摆动件40提供一个反向的弹性恢复力,使第二摆动件40得以复位,第二止挡件24能够防止第二摆动件40在压力卸载后翻转过度,从而有助于按键10快速恢复至稳定的平衡状态。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复位件31a和第二复位件41a均为压缩弹簧,压缩弹簧能够提供足够大的弹性恢复力。
[0047]较佳的是,考虑到结构的紧凑性,参阅图1和图3,所述压板2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容纳部25和至少一个第二容纳部26。第一容纳部25位于所述枢接部22和所述第一止挡件23之间,所述第一容纳部25可用于容置所述第一突起部31和所述第一复位件31a。第二容纳部26位于所述枢接部22和所述第二止挡件24之间,所述第二容纳部26可用于容置所述第二突起部41和所述第二复位件41a。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第一容纳部25和第二容纳部26分别为一个容纳凹槽,优选的是,该容纳凹槽的底部还具有阶梯状的止档部,以用于分别承托第一复位件31a和第二复位件41a的末端。
[0048]参阅图2和图3,更进一步地,所述枢接部22包括:一个枢轴221和复数个导向件222。枢轴221位于所述压板本体21的中心线上。复数个导向件222以预定间隔连接在所述枢轴221上,并且复数个导向件222之间彼此平行。导向件222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以确保第一摆动件30和第二摆动件40能够沿预定轨迹转动,以增强其运动的可靠性。可选的是,导向件222为连接在枢轴211外周上的半弧形的筋状件。
[004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3和图4可见,所述第一摆动件30的一端具有一个第一接口 33,第一接口 33可用于容纳所述枢轴221,所述第一摆动件30的另一端具有一个第一卡扣32,在按键处于水平复位状态下,该第一卡扣32能够配合抵靠于所述第一止挡件23,以增强第一摆动件30与压板20配合连接的可靠性。
[0050]所述第二摆动件40的一端具有两个第二接口43,两个第二接口 43均用于容纳所述枢轴221,所述第二摆动件40的另一端具有一个第二卡扣42,在按键处于水平复位状态下,该第二卡扣42能够配合抵靠于所述第二止挡件24,以增强第二摆动件40与压板20配合连接的可靠性。
[0051 ]作为一种较佳实施方式,正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接口 33和所述第二接口 43位于同一轴线上,且所述第一接口 33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接口 43之间。优选的是,每个所述接口 33、43通过所述导向件222彼此间隔,从而能够有效避免第一摆动件30和第二摆动件40发生运动干涉,有效地提升了开关操作的稳定性。
[0052]在需要装配时,可将第一接口33和第二接口 43对准靠近枢轴221的位置,以使得枢轴221得以进入第一接口 33和第二接口 43的接触内表面,这样就使得第一摆动件30以及第二摆动件40的一侧可枢轴转动地连接到压板本体21的中间位置处。
[0053]值得指出的是,所述按键10还包括:两个卡接部11,其以预定间隔设置在所述按键10内壁的两个端部的边缘处,所述两个卡接部11分别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枢轴221的两端,以使得按键10能够相对于枢轴221更好地实现自由转动。
[0054]为了增强开关的可操作性,更进一步地,所述按键10还包括至少两个压紧件12。参阅图1和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按键10的内壁设置有两个压紧件12。两个压紧件12以预定间隔设置在所述按键10内壁的两个侧部,以分别相对应地抵靠于第一摆动件30和第二摆动件40。由于两个压紧件12分别设置在按键10的两侧,当按压按键10的一侧时,按键10能够通过一侧的压紧件12快速将按压力传递到与其相抵靠的第一摆动件30,当按压按键10的另一侧时,按键10能够通过另一侧的压紧件12快速将按压力传递到其相抵靠的第二摆动件40,通过上述设计,无需对按键10施加很大的按压力即可驱动第一摆动件30和第二摆动件40。由于按键10所需的按压力较小,用户操作时更加省力,故具备较好的手感。当按键10不被按压时,按键10维持在初始的平衡位置,第一摆动件30和所述第二摆动件40同时处于初始的复位状态。可选的是,压紧件12为连接在按键10内壁上的两个长条形的筋状件。
[0055]与此同时,为了便于实现压板20与底盒50之间的连接,所述压板20上还设置至少一对安装部28,所述压板20通过所述安装部28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底盒50上。优选的是,底盒50的两侧设置有一对连接突起,安装部28为一对卡扣,所述卡扣与连接突起能够配合卡紧。
[0056]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案,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申请的工作原理:可以理解的是,当控制开关S未被操作时,按键10、第一摆动件30和第二摆动件40均处于水平状态,第一复位件31a和第二复位件41a处于原始的延伸状态。
[0057]结合图4和图5,当用户需要操作控制开关S时,用户会向按键10的一侧(例如图4中的左侧)施加一个按压力,此时按键10开始向该侧(例如图4中的左侧)转动,位于按键10相对应的一侧处的压紧件12会挤压第二摆动件40并使其发生转动,使得第二摆动件40能够驱动安装在底盒50内部的轻触开关,这时第二复位件41a被逐渐压缩并产生弹性形变,第二卡扣42会逐渐脱开第二止挡件24ο当用户完成这个操作动作后,由于按压力被卸载,第二复位件41a会立刻产生一个反向的弹性恢复力,使得第二摆动件40能够快速恢复到水平状态,这时按键10也会随着第二摆动件40—起转动,直至第二卡扣42重新抵靠于第二止挡件24,使得按键10最终实现水平复位。
[0058]同理,当用户向按键1的另一侧(例如图4中的右侧)施加一个按压力,此时按键1开始向该侧(例如图4中的右侧)转动,位于按键10相对应的另一侧处的压紧件12会挤压第一摆动件30并使其发生转动,使得第一摆动件30能够驱动安装在底盒50内部的轻触开关,这时第一复位件3 Ia被逐渐压缩并产生弹性形变,第一卡扣32会逐渐脱开第一止挡件23。当用户完成这个操作动作后,由于按压力被卸载,第一复位件31a会立刻产生一个反向的弹性恢复力,使得第一摆动件30能够快速恢复到水平状态,这时按键10会随着第一摆动件30—起转动,直至第一卡扣32重新抵靠于第一止挡件23,使得按键10最终实现水平复位。
[0059]作为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开关是一种窗帘开关。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开关,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操作的可靠性高,易于实现开关按键保持水平状态。由于无复杂及昂贵部件,仅需注塑即可实现批量生产,使得制造成本更低,并且产品质量也更加稳定。值得指出的是,本申请的这种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为一位的控制开关,也可以适用于多位的控制开关,例如可以相应地增加按键以及第一摆动件和第二摆动件等元件的个数,但其设计构思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0060]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是按照各个实施例描述的,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0061]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案或变更,如特征的组合、分割或重复,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按键(10); 一个压板(20),其连接在所述至少一个按键(10)的内侧,并具有: 一个压板本体(21); 一个枢接部(22),其位于所述压板本体(21)的中部;以及 至少一个第一止挡件(23)和至少一个第二止挡件(24),其分别位于所述压板本体(21)的两侧; 至少一个第一摆动件(30),其位于所述压板(20)与所述至少一个按键(10)之间,其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枢接部(22),其另一端可抵靠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止挡件(23),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摆动件(30)能够在一侧压力的作用下发生转动,并在该侧压力卸载后带动所述至少一个按键(10)实现自复位;以及 至少一个第二摆动件(40),其位于所述压板(20)与所述至少一个按键(10)之间,其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枢接部(22),其另一端可抵靠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止挡件(24),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摆动件(40)能够在另一侧压力的作用下发生转动,并在该侧压力卸载后带动所述至少一个按键(10)实现自复位。2.如权利要求1的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摆动件(30)还包括: 一个第一突起部(31),其连接在所述第一摆动件(30)的内侧;和 一个第一复位件(31a),其套设于所述第一突起部(31)的外壁并可抵靠于所述压板(20)的一侧,以用于在压力卸载后向所述第一摆动件(30)提供反向的弹性恢复力; 所述第二摆动件(40)还包括: 一个第二突起部(41),其连接在所述第二摆动件(40)的内侧;和 一个第二复位件(41a),其套设于所述第二突起部(41)的外壁并可抵靠于所述压板(20)的另一侧,以用于在压力卸载后向所述第二摆动件(40)提供反向的弹性恢复力。3.如权利要求2的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20)还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容纳部(25),其位于所述枢接部(22)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止挡件(23)之间,所述第一突起部(31)和所述第一复位件(31a)能够容置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容纳部(25);和 至少一个第二容纳部(26),其位于所述枢接部(22)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止挡件(24)之间,所述第二突起部(41)和所述第二复位件(41a)能够容置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容纳部(26)。4.如权利要求1的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接部(22)包括: 一个枢轴(221),其位于所述压板本体(21)的中心线上;以及 复数个导向件(222),其以预定间隔且彼此平行地连接在所述枢轴(221)上。5.如权利要求4的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动件(30)的一端设置有一个用于容纳所述枢轴(221)的第一接口(33),所述第一摆动件(30)的另一端设置有一个用于配合所述第一止挡件(23)的第一卡扣(32)。6.如权利要求5的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摆动件(40)的一端设置有两个用于容纳所述枢轴(221)的第二接口(43),所述第二摆动件(40)的另一端设置有一个用于配合所述第二止挡件(24)的第二卡扣(42)。7.如权利要求6的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33)和两个所述第二接口(43)位于同一轴线上,且所述第一接口(33)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接口(43)之间,所述第一接口(33)和所述第二接口(43)之间通过所述导向件(222)彼此间隔。8.如权利要求1的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10)还包括: 两个卡接部(11),其以预定间隔设置在所述按键(10)内壁的两个端部的边缘处,所述两个卡接部(11)分别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枢轴(221)的两端。9.如权利要求1的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10)还包括: 至少两个压紧件(12),其以预定间隔设置在所述按键(10)内壁的两个侧部,以分别配合抵靠于所述第一摆动件(30)和所述第二摆动件(40)。10.如权利要求1的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一个底盒(50),所述压板(20)上还设置至少一对安装部(28),所述压板(20)通过所述安装部(28)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底盒(50)上。
【文档编号】H01H13/14GK205692733SQ201620580585
【公开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请日】2016年6月15日 公开号201620580585.3, CN 201620580585, CN 205692733 U, CN 205692733U, CN-U-205692733, CN201620580585, CN201620580585.3, CN205692733 U, CN205692733U
【发明人】唐志强, 何明辉, 孙全周, 李家念
【申请人】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