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照明oled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36104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照明oled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0LED。
背景技术
OLE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是有机电致发光技术,其通过将有机发光材料夹在透明阳极和金属反射阴极之间,对有机薄膜施加电压来进行发光,OLED发光效率高,绿色节能,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平面光源,因此OLED在照明领域的应用已成为一种趋势。由于有机材料在大气中受水、氧侵蚀容易发生劣化,所以照明OLED产品必须进行封装以隔绝水、氧对有机材料的侵蚀。目前通用的封装方法是采用UV胶紫外固化,可以达到比较好的封装效果。但是照明OLED为了提高亮度均匀性,一般会采用辅助电极来降低发光面内的阻抗差异,尤其是在照明OLED面板的周边,采用较宽的辅助电极围绕四周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目前的照明OLED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有封装线1、辅助电极2、发光面3、阴极4和阳极5,其中封装线I成封闭的矩形围绕在OLED发光面3四周,辅助电极2是用来降低阻抗差,发光面3的左右两侧是照明OLED的阴极4,上下两侧是照明OLED的阳极5。其中辅助电极2是整体围绕在照明OLED发光面3的四周,以提高亮度均匀性。但是这种照明OLED的结构带来的问题是,在OLED封装工序中,需要采用UV灯照射封装线进行封装时,由于封装线I位于图1中的辅助电极2的下方,而UV灯无法穿透辅助电极2对UV胶进行固化, 因此无法进行正常封装。目前采用的照明OLED的封装示意图如图2所示,可以发现封装线I完全在辅助电极2的下方,辅助电极2的上方是玻璃基板6,下方是玻璃盖板7,这种结构使得封装线I无法接受UV灯的照射,导致UV封装无法正常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问题,就是提出了一种能够正常进行UV封装的照明0LED。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照明0LED,包括封装线、辅助电极、发光面和阴极,所述封装线成封闭的矩形围绕在发光面四周,所述辅助电极整体围绕在发光面四周,所述阴极设置在发光面的左右两侧并包括有成矩形的第一阴极封装线和第二阴极封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线包括第一封装线和第二封装线,所述第一封装线成矩形围绕在发光面四周并与第一阴极封装线形成第一开口和与第二阴极封装线形成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封装线成矩形围绕在第一封装线四周并与第一阴极封装线形成第三开口和与第二阴极封装线形成第四开口,其中第一开口和第三开口分别在第一阴极封装线的两侧,第二开口和第四开口分别在第二阴极封装线的两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解决了由于辅助电极的存在导致无法进行正常封装的问题,同时不会影响照明OLED的亮度均匀性,有效的提高了照明OLED的品质。

图1为现有的照明OLED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的照明OLED的封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照明OLED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照明OLED的封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目前照明OLED主要包括有封装线1、辅助电极2、发光面3、阴极4和阳极5,其中封装线I成封闭的矩形围绕在OLED发光面3四周,辅助电极2整体围绕在照明OLED发光面3的四周,发光面3的左右两侧为照明OLED的阴极4,上下两侧是照明OLED的阳极5。这种结构的封装示意图如图2所示,封装线I完全在辅助电极2的下方,辅助电极2的上方是玻璃基板6,下方是玻璃盖板7,这种结构使得封装线I无法接受UV灯的照射,导致UV封装无法正常进行。导致该问题的实质是因为辅助电极2要整体的围绕在照明OLED的四周,因此在有封装线I的地方为了电气的内外连接也必须有辅助电极2的存在,因此导致封装线I只能设置在辅助电极2的下方。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照明0LED,包括第一封装线10、第二封装线11、辅助电极2、发光面3阴极4和阳极5,其中,辅助电极2整体围绕在发光面3四周,阴极4设置在发光面3的左右两侧,并分别包括有成矩形的第一阴极封装线41和第二阴极封装线42,第一封装线10成矩形围绕 在发光面3四周并与第一阴极封装线41形成第一开口 100和与第二阴极封装线42形成第二开口 101,所述第二封装线11成矩形围绕在第一封装线10四周并与第一阴极封装线41形成第三开口 110和与第二阴极封装线42形成第四开口 111,其中第一开口 100和第三开口 110分别在第一阴极封装线41的两侧,第二开口 101和第四开口 111分别在第二阴极封装线42的两侧。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是通过将封装线I改进为两条封装线,分别为第一封装线10和第二封装线11,并使两条封装线分别与阴极4的两条阴极封装线部分连接在一起,从而构成内外两层封装线,。而本方案解决技术问题的实质是,辅助电极2可通过内外两层封装线的开口实现从内到外的电气连接,因此在有封装线I的地方不必再设置辅助电极2,从而实现新的封装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照明OLED的封装结构图如图4所示,在有封装线I的地方没有辅助电极2,因此UV光可以照射到封装胶,进行紫外固化。同时可以发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照明OLED结构,辅助电极2由四个开口连接为一个整体,其电气连接不受影响,因此不会影响到照明OLED的亮度均匀性。
权利要求1.一种照明0LED,包括封装线(I)、辅助电极(2)、发光面(3)和阴极(4),所述封装线(I)成封闭的矩形围绕在发光面(3)四周,所述辅助电极(2)整体围绕在发光面(3)四周,所述阴极(4)设置在发光面(3)的左右两侧并包括有成矩形的第一阴极封装线(41)和第二阴极封装线(42 ),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线(I)包括第一封装线(10 )和第二封装线(11),所述第一封装线(10)成矩形围绕在发光面(3)四周并与第一阴极封装线(41)形成第一开口(100)和与第二阴极封装线(42)形成第二开口( 101 ),所述第二封装线(11)成矩形围绕在第一封装线(10)四周并与第一阴极封装线(41)形成第三开口(110)和与第二阴极封装线(42)形成第四开口(111),其中第一开口(100)和第三开口(110)分别在第一阴极封装线(41)的两侧,第二开口(101)和第四开口(111)分别在第二阴极封装线(42)的两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OLED。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照明OLED,主要技术方案为将传统的照明OLED面板中的封装线由一条改进为两条,改进后的两条封装线分别成矩形并与发光面两侧的阴极封装线连接后围绕在发光面四周,同时在与阴极封装线连接的地方分别设置有开口,设置开口的目的在于让封装线外于封装线内的辅助电极实现电气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解决了由于辅助电极的存在导致无法进行正常封装的问题,同时不会影响照明OLED的亮度均匀性,有效的提高了照明OLED的品质。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照明OLED。
文档编号H01L51/52GK202871872SQ201220551519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5日
发明者闫晓剑 申请人:四川虹视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