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防误接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36390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多功能防误接接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气、电子领域的接线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交流电源或直流电源与用电器之间连接的多功能防误接接头。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电子产品、生活小家电等直接应用直流电源或应用由交流电源转换来的直流电源的用电产品应用越来越普及,由于用电产品的多样化和复杂化,这些用电产品常借助一连接装置达到与电源相接通、相分离的目的,传统的连接装置一般包括一可拆装的公插头与一个可拆装的母插座,公插头连接在一对导线上用于与电源连接,而母插座连接在另一对导线用于与用电器的连接。在对电极的方向性有要求时,如果不用测电笔检测,在公插头与母插座直接连接时,存在以下问题:一、易发生误接,即电极连接方向接反、接颠倒,即正极线没有和正极线连接,正极线却与负极线连接上,用电器无法工作,甚至会发生短路损坏电器,二、即使对应的正极线和正极线连接,负极线和负极线连接上,也因没有外力约束,稍有震动或晃动,容易发生松动、导致接触不良的现象。另外,在大、中功率家电、工矿企业电气设备、农业机电等应用交流电的电器领域,经常需要对绝缘导线的接头进行处理,以用于交流电源与这些用电器、用电设备的连接,要求较低处一般采用胶布缠裹,要求较高处采用连接装置进行连接,连接装置主要由类似上述的公插头、母插座的装置组成,但是,在对零、火线连接方向有要求时,存在以下问题:一、容易出现误接,火线、零线连接方向颠倒,即一绝缘导线中的火线没有和另一绝缘导线中的火线连接,一绝缘导线中火线却与另一绝缘导线中零线相连接,连通后,结果导致开关跳闸、甚至短路烧坏用电器,二、连接过程麻烦,虽然零线与零线连接上了,火线与火线连接上了,但是连接不太牢固,接触不良,易造成断路和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磁铁或磁石等磁性材料的同性相排、异性相吸的原理,使电源的正极、负极或者火线、零线与用电器的导线正确连接,以避免误接而短路,而且连接处接触充分良好、连接快速简便的多功能防误接接头。对于应用于直流电源领域,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第一组连接件、第二组连接件,第一组连接件包括第一基板、第一触块、第二触块、磁极性相异的第一磁环和第二磁环,第一磁环、第二磁环分别设置在第一基板的左部、右部,第二组连接件包括第二基板、第三触块、第四触块、磁极性相异的第三磁环和第四磁环,在第二基板左部设有与第一磁环相对应的、磁极性相异的第三磁环,在第二基板右部设有与第二磁环相对应的、磁极性相异的第四磁环,第一触块、第三触块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一磁环的中央、第三磁环的中央,第二触块、第四触块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二磁环的中央、第四磁环的中央,第一触块、第三触块分别与各自对应的正极导线连接,第二触块、第四触块分别与各自对应的负极导线连接,第一触块、第三触块的相互接触、第二触块、第四触块的相互接触通过对应磁环之间的磁吸力实现。在直流电领域,为适应一些功率较大、电压较高或电流较大的用电器及电源,为满足安全的要求,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磁环绝缘材料层,磁环绝缘材料层包覆于第一磁环、第二磁环、第三磁环、第四磁环的外周侧面上及内周侧面上。为进一步提高绝缘安全性能,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触块绝缘材料层,触块绝缘材料层包覆于第一触块、第二触块、第三触块、第四触块的外侧面上。为使触块之间接触面大、且接触充分,满足大电流通过的要求,第一触块、第二触块、第三触块、第四触块为小圆柱状。对于应用于交流电源领域,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第一组连接件、第二组连接件、用于第一组连接件与第二组连接件绝缘的绝缘装置,第一组连接件包括第一基板、第一触块、第二触块、磁极性相异的第一磁环和第二磁环,第一磁环、第二磁环分别设置在第一基板的左部、右部,第二组连接件包括第二基板、第三触块、第四触块、磁极性相异的第三磁环和第四磁环,在第二基板左部设有与第一磁环相对应的、磁极性相异的第三磁环、在第二基板右部设有与第二磁环相对应的、磁极性相异的第四磁环,第一触块、第三触块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一磁环的中央、第三磁环的中央,第二触块、第四触块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二磁环的中央、第四磁环的中央,第一触块、第三触块分别与各自对应的火线连接,第二触块、第四触块分别与各自对应的零线连接,第一触块、第三触块的相互接触、第二触块、第四触块的相互接触通过对应磁环之间的磁吸力实现的。在交流电领域,为保证其绝缘安全性能,绝缘装置包括磁环绝缘材料层,在第一磁环、第二磁环、第三磁环、第四磁环的外周侧面上和内周侧面上均设置有所述磁环绝缘材料层。为进一步提高绝缘性能,绝缘装置还包括触块绝缘材料层,在第一触块、第二触块、第三触块、第四触块的外侧面均包覆有触块绝缘材料层。为使触块之间接触面大、且接触充分,满足大电流通过的要求,第一触块、第二触块、第三触块、第四触块为小圆柱状。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体积小巧、成本低廉,安全可靠、功能丰富:一、防止误接,充分利用磁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用电器与电源的正极、负极或火线、零线之间永远不会接错、接反,不会造成电源正极、负极相接或火线、零线相接的引起的短路事故,二是接通、断开操作均方便快捷,省时省力,三是连接处接触良好,能抵抗震动或晃动等一般外力作用,而不分离;四是既适合直流电领域,也适合交流电领域使用,五、触块之间接触面大、适合大电流通过。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具体应用对象不同,设计为多种规格和尺寸,使用范围因此非常广泛,小到家用电子产品,大到工业电气设备,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图1是直流电领域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形式(没有绝缘层)整体示意图;图2是图1的A— A向剖视、实施方式之一示意图;图3是图1的B— B向剖视、实施方式之一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之一的吸合工作状态示意图;图5是图1 A— A向剖视、实施方式之二示意图;[0019]图6是图1 B— B向剖视、实施方式之二示意图;图7是直流电领域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形式(有绝缘层)的整体示意图;图8是图7的A— A向剖视、实施方式之一示意图;图9是图7的B— B向剖视、实施方式之一示意图;图10是图7的A— A向剖视、实施方式之二示意图;图11是图7的B— B向剖视、实施方式之二示意图;图12是交流电领域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图13是图12的A— A向剖视示意图;图14是图12的B— B向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2、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由第一组连接件1、第二组连接件9组成,第一组连接件1、第二组连接件9其中一个用于连接电源,另一个用于连接用电器。第一组连接件I包括第一基板5、磁极性相异的第一磁环2、第二磁环6、第一触块4、第二触块7,第一磁环2、第二磁环6通过高分子粘胶层19分别粘接在第一基板5的左部、右部的表面上,第二组连接件9包括第二基板13、第三触块12、第四触块15、磁极性相异的第三磁环10和第四磁环14,在第二基板13左部通过高分子粘胶层20粘接有与第一磁环2位置对应的、磁极性相异的第三磁环10,在第二基板13右部通过高分子粘胶层20粘接有与第二磁环6位置对应的、磁极性相异的第四磁环14,在第一磁环2的轴向中央、第三磁环10的轴向中央固定设有第一触块4、第三触块12,在第二磁环6的轴向中央、第四磁环14的轴向中央分别固定设有第二触块7、第四触块15,第 一基板5、第二基板13均由硬质绝缘材料制成,图1中第一基板
5、第二基板13是长方形,也可以是椭圆形、圆形。第一触块4、第二触块7、第三触块12、第四触块15均为小圆柱状。第一磁环2、第二磁环6、第三磁环10、第四磁环14由现有的磁性材料制成。如图7、8、9、10、11所示,在直流电领域,为适合一些较大功率及较大电压、电流的场合使用,本实用新型除上述组成和结构之外,还包括磁环绝缘材料层23和触块绝缘材料层24,磁环绝缘材料层23包覆于第一磁环2、第二磁环6、第三磁环10、第四磁环14的外周侧面上及内周侧面上。触块绝缘材料层24包覆于第一触块4、第二触块7、第三触块12、第四触块15的外侧面上,磁环绝缘材料层23和触块绝缘材料层24均可采用现有的绝缘材料制作。如图2、3、4所示,第一触块4与对应的正极导线3固定连接,具体是:第一触块4与对应的正极导线3制作为一整体件或通过激光焊接在一起,第二触块7与对应的负极导线8连接,具体是:第二触块7与对应的负极导线8制作为一整体件或通过激光焊接在一起,第三触块12与对应的正极导线11连接,具体是:第三触块12与对应的正极导线11制作为一整体件或通过激光焊接在一起,第四触块15与对应的负极导线16连接,具体是 第四触块15与对应的负极导线16制作为一整体件或通过激光焊接在一起。如图2、3、10、11所示,在第一基板5并列设有一对导线穿孔17、18,正极导线3由穿孔17穿出第一基板5向外延伸,负极导线8由穿孔18穿出第一基板5向外延伸,在穿孔17,18处涂抹树脂粘胶将正极导线3、负极导线8固定在第一基板5上,从而也将第一触块4、第二触块7固定在第一磁环2、第二磁环6的中央。在第二基板13上设有同样的一对导线穿孔21、22,正极导线11由穿孔21穿出第二基板13向外延伸,负极导线16由穿孔22穿出第二基板13向外延伸,正极导线11、负极导线16、第三触块12、第四触块15与第二基板13的固定方式同上述第一基板5的固定方式,这里不再详述。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第一触块4、第二触块7、第三触块12、第四触块15可分别经一个接线柱或其他的接线元件与对应的正极导线或负极导线连接,并通过该接线柱或接线元件固定于对应的磁环中央处。如图2、3、5、6所示及如图8、9、10、11所示,为保证接触充分良好,第一触块4外端面与第一磁环2的外端面保持相平或比第一磁环2的外端面略凸出,第二触块7外端面与第二磁环6的外端面保持相平或比第二磁环6的外端面略凸出,第三触块12外端面与第三磁环10的外端面保持相平或比第三磁环10的外端面略凸出,第四触块15外端面与第四磁环14的外端面保持相平或比第四磁环14的外端面略凸出。如图4所不,第一触块4与第三触块12的充分接触,第二触块7、第四触15的充分接触通过第一磁环2、第三磁环10之间的磁吸,第二磁环6、第四磁环14之间的磁吸作用实现。第一触块4与第三触块12接触之后、第二触块7、第四触块15接触之后,整个用电器电路与外界电源正常连通了。如图12、图13、图1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形式,主要应用于交流电领域,其结构具体实施方式
与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形式的结构具体实施方式
基本相同,同上所述,因此不再详述,两者最大区别是:1、第一触块4、第三触块12不再与对应的正极导线连接,而是分别与各自对应的火线25、29连接,第二触块7、第四触块15不再与对应的负极导线连接,而是分别与各自对应的零线28、30连接。2、因用于交流电领域,电压通常为220V或380V,必须要有用于绝缘第一组连接件与第二组连接件之间、绝缘第一组连接件、第二组连接件与外界之间的绝缘装置,绝缘装置也可为其他现有技术的绝缘装置。实施例中的绝缘装置由磁环绝缘材料层26和触块绝缘材料层27构成,在第一磁环2、第二磁环6、第三磁环
10、第四磁环14的外周侧面上及内周侧面上均设有该磁环绝缘材料层26,在第一触块4、第二触块7、第三触块12、第四触块15的外侧面上均包覆有所述触块绝缘材料层27。磁环绝缘材料层26、触块绝缘材料层27可采用高分子绝缘塑料。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人工直接将第一组连接件1、第二组连接件9磁吸在一起,如图4所示,即可实现用电器与电源的正确连通,不再需要时,人工将第一组连接件1、第二组连接件9拔开、分离即可,可反复多次使用,方便快捷。上述表达的图形、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凡根据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或修饰,均为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涵盖。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防误接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组连接件(I)、第二组连接件(9),第一组连接件(I)包括第一基板(5)、第一触块(4)、第二触块(7)、磁极性相异的第一磁环(2)和第二磁环(6),第一磁环(2)、第二磁环(6)分别设置在第一基板(5)的左部、右部,第二组连接件(9)包括第二基板(13)、第三触块(12)、第四触块(15)、磁极性相异的第三磁环(10)和第四磁环(14),在第二基板(13)左部设有与第一磁环(2)相对应的、磁极性相异的第三磁环(10),在第二基板(13)右部设有与第二磁环(6)相对应的、磁极性相异的第四磁环(14 ),第一触块(4 )、第三触块(12 )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一磁环(2 )的中央、第三磁环(10 )的中央,第二触块(7)、第四触块(15)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二磁环(6)的中央、第四磁环(14)的中央,第一触块(4)、第三触块(12)分别与各自对应的正极导线(3、11)连接,第二触块(7 )、第四触块(15 )分别与各自对应的负极导线(8、16 )连接,第一触块(4)、第三触块(12 )的相互接触、第二触块(7)、第四触块(15)的相互接触通过对应磁环(2、10、6、14)之间的磁吸力实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防误接接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磁环绝缘材料层(23 ),磁环绝缘材料层(23 )包覆于第一磁环(2 )、第二磁环(6 )、第三磁环(10 )、第四磁环(14)的外周侧面上及内周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防误接接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触块绝缘材料层(24),触块绝缘材料层(24)包覆于第一触块(4)、第二触块(7 )、第三触块(12 )、第四触块(15)的外侧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防误接接头,其特征在于:第一触块(4)、第二触块(7)、第三触块(12)、第四触块(15)为小圆柱状。
5.—种多功能防误接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组连接件(I)、第二组连接件(9)、用于第一组连接件(I)与第二组连接件(9)绝缘的绝缘装置,第一组连接件(I)包括第一基板(5)、第一触块(4)、第二触块(7)、磁极性相异的第一磁环(2)和第二磁环(6),第一磁环(2)、第二磁环(6)分别设置在第一基板(5)的左部、右部,第二组连接件(9)包括第二基板(13)、第四触块(15)、第三触块(12)、磁极性相异的第三磁环(10)和第四磁环(14),在第二基板(13)左部设有与第一磁环(2)相对应的、磁极性相异的第三磁环(10)、在第二基板(13)右部设有与第二磁环(6)相对应的、磁极性相异的第四磁环(14),第一触块(4)、第三触块(12)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一磁环(2)的中央、第三磁环(10)的中央,第二触块(7)、第四触块(15)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二磁环(6)的中央、第四磁环(14)的中央,第一触块(4)、第三触块(12)分别与各自对应的火线(25、29 )连接,第二触块(7 )、第四触块(15 )分别与各自对应的零线(28、30 )连接,第一触块(4)、第三触块(12 )的相互接触、第二触块(7 )、第四触块(15)的相互接触通过对应磁环(2、10、6、14)之间的磁吸力实现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防误接接头,其特征在于:绝缘装置包括磁环绝缘材料层(26),在第一磁环(2)、第二磁环(6)、第三磁环(10)、第四磁环(14)的外周侧面上和内周侧面上均设置有所述磁环绝缘材料层(26)。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防误接接头,其特征在于:绝缘装置包括触块绝缘材料层(27),在第一触块(4)、第二触块(7)、第三触块(12)、第四触块(15)的外侧面均包覆有所述触块绝缘材料层(27 )。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防误接接头,其特征在于:第一触块(4)、第二触块(7)、第 三触块(12)、第四触块(15)为小圆柱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多功能防误接接头,包括第一组连接件、第二组连接件,第一组连接件包括第一基板、第一触块、第二触块、磁极性相异的第一磁环和第二磁环,第一磁环、第二磁环分别设置在第一基板的左部、右部,第二组连接件包括第二基板、第三触块、第四触块、磁极性相异的第三磁环和第四磁环,在第二基板左部设有与第一磁环对应的、磁极性相异的第三磁环,在第二基板右部设有与第二磁环对应的、磁极性相异的第四磁环,第一触块、第三触块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一磁环中央、第三磁环中央,第二触块、第四触块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二磁环中央、第四磁环中央,第一触块、第三触块分别与对应正极导线连接,第二触块、第四触块分别与对应负极导线连接。
文档编号H01R24/00GK202957415SQ20122055884
公开日2013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9日
发明者王辉 申请人:商丘市科达光电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