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入式系统和适用于插入式系统的光收发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250145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插入式系统和适用于插入式系统的光收发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光收发器和插入式系统,用以增强光收发器与主机系统之间的通信的可靠性。光收发器的壳体的后部设置有沿着设置在主机连接器中的垫圈排布的周期性结构——多个凹部或多个凸部。周期性结构仅有某些部分与垫圈接触,从而减弱由垫圈产生的推力,以增强光收发器中的插塞与主机连接器的配合的可靠性。将凹部的宽度或凸部的间距设置成短于在光收发器与主机系统之间传输的信号的四分之一波长,以减少从光收发器的端部泄漏的EMI辐射。
【专利说明】插入式系统和适用于插入式系统的光收发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用于光收发器的插入式系统,该光收发器包括插入式光收发器以及主机连接器的主机连接器盖。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已经公开了多种用于光收发器和主机连接器的插入式系统。例如,美国专利USP7,710,734公开了一种平台,该平台包括插入式光电组件以及安装有光电组件的主机系统。光电组件包括:电路板,其安装有光学元件和电学元件;壳体,其将电路板封装在内部;以及电学插塞,其与电路板电连接并从壳体的后部伸出。主机系统包括:主机连接器,其将与电学插塞相配合;以及主机连接器盖,其覆盖主机连接器。主机连接器盖的前部设置有开口,电学插塞穿过该开口而与主机连接器相配合。此外,主机连接器盖的前部设置有位于所述开口周围的垫圈。
[0003]通过在设置于连接器盖前部的垫圈发生变形的情况下将电学插塞或组件连接器配合到主机连接器上,来将上述现有技术中公开的光收发器设置到主机系统上。变形的垫圈可以将光收发器的壳体的后部与主机连接器之间固有地产生的间隙遮挡住,以防止电磁辐射从组件连接器和主机连接器泄漏。
[0004]在上述构造中,需要以较大的力来克服由变形的垫圈产生的推力,以便将光收发器设置到主机系统上并且将组件连接器与主机连接器相配合。如果施加到光收发器上的力较小,则有可能导致两个连接器之间配合得不充分,从而有可能导致光收发器与主机系统之间的通信质量差。上述现有技术中公开的光收发器采用了空心垫圈,以减小由垫圈产生的推力。
[0005]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机构,用以进一步减小由设置在主机连接器中的垫圈产生的推力,而不使泄漏到组件连接器和主机连接器周围的EMI (电磁干扰)辐射增加。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用于光收发器的插入式系统。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插入式系统包括光收发器和主机连接器。所述光收发器可以具有壳体,所述壳体中安装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具有电学插塞。所述壳体具有后部,所述电学插塞从所述后部向外伸出。所述主机连接器设置在主机系统中,且可以包括连接器主体和用于覆盖所述连接器主体的盖。所述盖可以具有开口以及位于所述开口周围的凹槽。所述光收发器的电学插塞可以穿过所述开口而与所述连接器主体相配合。所述凹槽中可以设置有垫圈。本实施例的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置有沿着所述凹槽排布的周期性结构,并且所述壳体的后部的受限部分与所述垫圈接触。
[0007]在根据实施例的插入式系统中,当将光收发器设置在主机系统上时,即,随着凹槽中的垫圈的变形而将电学插塞与主机连接器相配合时,因为后部仅有受限部分可以与垫圈接触,所以可以减弱由垫圈产生的推力。[0008]形成于所述壳体的后部中的所述周期性结构可以是多个凹部或多个凸部。所述壳体的后部仅有除了所述凹部之外的部分或所述凸部的一部分可以与所述垫圈接触。此外,每个凹部的宽度或者相邻凸部之间的间距均设置成短于在所述光收发器的电学插塞与所述主机连接器之间传输的信号的四分之一波长。因此,可以防止波长比上述宽度或间距长的EMI辐射从光收发器的后部泄漏。
[0009]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也涉及一种用于光收发器的插入式系统,所述插入式系统包括光收发器和主机连接器。所述光收发器可以具有壳体,所述壳体中安装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具有电学插塞。所述壳体具有后部,所述电学插塞从所述后部伸出。设置在主机系统中的所述主机连接器可以包括连接器主体和用于覆盖所述连接器主体的盖。所述盖可以具有开口以及位于所述开口周围的凹槽。所述电学插塞可以穿过所述开口而与所述连接器主体相配合。所述凹槽中可以设置有垫圈。
[0010]本实施例的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底部具有多个凹部;因此,所述垫圈仅与所述底部的除了所述凹部之外的受限部分接触。因为可以将所述垫圈与凹槽的底部接触的区域限制为除了所述凹部之外的部分,所以可以减弱由垫圈产生的推力。此外,每个凹部的宽度均短于在所述电学插塞与所述主机连接器之间传输的信号的四分之一波长。
[0011]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设置在主机系统上的光收发器。所述光收发器可以包括光学子组件、电路板和壳体。所述光学子组件可以将信号在光形式与电形式之间转换。所述电路板可以安装电路,所述电路与所述光学子组件通信,所述电路板可以具有电学插塞,所述电学插塞将与设置在所述主机系统中的主机连接器相配合。所述壳体中可以安装所述光学子组件和所述电路板。所述壳体可以具有后部,所述电学插塞从所述后部伸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光收发器的特征在于,所述后部设置有周期性结构,并且所述后部仅有与所述周期性结构相对应的受限部分与所述主机连接器接触。
[0012]所述周期性结构可以是多个凹部或多个凸部。所述壳体的后部可以仅有除了所述凹部的受限部分或所述凸部的一部分与所述主机连接器接触。每个凹部的宽度或者相邻凸部之间的间距均设置成短于经由所述电学插塞传输的信号的四分之一波长,由此可以防止EMI辐射从所述电学插塞泄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可以理解本发明的以上这些和其它方面,其中:
[0014]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插入式系统的透视图;
[0015]图2是从前上方看去时光收发器的透视图,该光收发器适用于图1所示的插入式系统;
[0016]图3是从后下方看去时光收发器的透视图;
[0017]图4是将与图2及图3所示的光收发器插接起来的主机系统的透视图;
[0018]图5是安装在图3所示的主机系统上的主机连接器的透视图;
[0019]图6放大示出图4所示的主机连接器的区域A ;
[0020]图7示出沿着图4中的线VI1-VII截取的主机连接器的剖视图;
[0021]图8示出沿着图1中的线VII1-VIII截取的插入式系统的剖视图;[0022]图9是光收发器的后部的透视图;
[0023]图10示出沿着图8中的线X-X截取的插入式系统的剖视图;
[0024]图11示出从图2和图9所示的光收发器变型而来的光收发器的后部;
[0025]图12是沿着图8中的线X-X截取的变型的插入式系统的剖视图;
[0026]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插入式系统的透视图;
[0027]图14示出图13所示的第二实施例的光收发器的后部;
[0028]图15示出图13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主机系统;
[0029]图16示出第二实施例的主机连接器;
[0030]图17示出沿着图15中的线V1-VI截取的剖视图;
[0031]图18示出沿着图13中的线VII1-VIII截取的第二实施例的插入式系统的剖视图;
[0032]图19示出沿着图18中的线IX-1X截取的第二实施例的插入式系统的剖视图;
[0033]图20是从图15所示的第二实施例的主机连接器变型而来的主机连接器的透视图;以及
[0034]图21示出设置有图20所示的变型实施例的主机连接器的插入式系统的剖视图,其中,该剖视图是沿着图18中的线IX-1X截取的。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光收发器和光学连接器的一些实施例。在描述附图时,用彼此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或标号来表示彼此相同或相似的元件,而不重复说明。
[0036]<第一实施例>
[0037]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插入式系统I的透视图,该插入式系统包括光收发器10和主机系统30。光收发器10属于遵循CFP标准的所谓的插入式光收发器。
[0038]图2是从前上方看去时光收发器10的透视图,图3示出从后下方看去时的光收发器10。如图2和图3所示,光收发器10包括壳体11和前盖12,前盖12附接在壳体10的前端11a。从散热和铸造性能的角度看,壳体11可以由例如铝或锌制成。
[0039]在以下描述中,仅出于说明的目的,假定:“前方”是指装配有前盖12的一侧,“后方”是指设置有电学插塞23的另一侧。前盖12的横向中心处设置有开口 12a,光学连接器13从开口 12a露出。前盖12的两侧均伸出有旋钮15,旋钮15固定在紧固螺钉14的末端。紧固螺钉14还穿过壳体11并在壳体11的后端Ilb中伸出。可以将螺钉14紧固到设置于主机连接器34 (稍后描述)中的内螺纹中,由此将光收发器10安装到主机系统30上。在壳体11的两侧,肋16从前端Ila延伸到后端11b,紧固螺钉被封装在肋16中。肋16可以安装到设置于主机系统中的导轨35上。因此,通过当将肋16配合到主机系统30的导轨35上时使壳体11滑动,可以更方便地将光收发器10安装到主机系统中。
[0040]壳体11包括顶部壳体17和底部壳体18。可以在这两个壳体17和18之间形成的空间中安装光学元件和电学元件。光学元件典型地是:上述光学连接器或光学插座13、接收器光学子组件19 (ROSA)、发送器光学子组件20 (T0SA);同时,电学元件典型地是:电路,其与TOSA及ROSA通信;以及电路板21,其用于安装所述电路。具体地说,时钟恢复电路与R0SA19通信,用以从所接收到的光信号来恢复时钟成分;同时,驱动器与T0SA20通信,用以驱动T0SA20中的半导体器件。
[0041]壳体11包括后部22,后部22在壳体17和壳体18中延伸。当将光收发器10设置在主机系统30中时,后部22面向主机连接器34的前部。设置有多个电极的电学插塞23从后部22伸出,以便经由电路板21上的电路将R0SA19及T0SA20与主机系统30电连接;同时,电学插塞23与主机系统30的主机连接器34相配合。因此,主机系统30可以与光收发器10通信。
[0042]图4是图1所示的主机系统30的透视图。主机系统30设置有板31,前面板32装配在板31上。前面板32的中央处具有开口 32b,开口 32b附接有罩体33,罩体33具有矩形剖面。光收发器10可以经由罩体32b而设置到板31的主表面31a上。主表面31a还设置有一对导轨35,导轨35分别从前面板32的后表面的两侧延伸到主机连接器34的两侧。导轨35具有位于其内壁中的引导部35a,引导部35a面向另一个导轨35。引导部35a可以收纳壳体11的对应侧的肋16 ;因此,可以在主机系统30上引导光收发器10。从硬度和流动性的角度看,主机连接器34可以由锌(Zn)或铝(Al)制成。
[0043]图5是主机连接器34的透视图,图6放大示出图4中的A部分,图7示出沿着图4中的线VI1-VII截取的剖视图。主机连接器34包括盖36,盖36中设置有连接器主体37,连接器主体37将与光收发器10的电学插塞23相配合(参见图8)。具体地说,盖36具有矩形形状,并且盖36的一个与板31的主表面面对的表面具有开口 36a。开口 36a的外周36b设置有凹槽36c,凹槽36c中设置有垫圈38。当垫圈38设置在凹槽36中时,垫圈38的一部分从凹槽36伸出。当将主机连接器34设置在板31上时,可以通过使垫圈38弹性地变形来将盖36与板31之间固有地形成的间隙密封。垫圈38可以由含有例如铝、银、碳等导电填料的硅橡胶制成。
[0044]盖36的前部36d还形成有开口 36f。当使电学插塞23穿过开口 36f设置在盖36的空间中而与连接器主体37相配合时,前部36d面向光收发器10的壳体11的后部22。前部36d的外周设置有凹槽36g,凹槽36g围绕着开口 36f ;凹槽36g的底部36h形成为大致平坦的,以便在凹槽36g中设置另一个垫圈39。
[0045]垫圈39呈管状并且可以由含有以诸如铝、银、碳等导电材料作为填料的硅橡胶制成。当将该垫圈39设置在凹槽36g中时,垫圈39的一部分也从前部36d突出。因此,当将光收发器10设置在主机系统30上时,S卩,当电学插塞23从开口 36f插入盖36的空间中而使电学插塞23与连接器主体37相配合时,壳体11的后部22可以朝凹槽36g的底部26h推压垫圈39并将垫圈39压扁;于是,变形的垫圈39可以将后部22与前部36d之间固有地产生的间隙密封。
[0046]再次参考图5和图6,盖36的两侧均设置有内螺纹40,用以紧固光收发器10的外螺纹14。通过经由罩33插入并沿着导轨35引导光收发器10,由此将光收发器10设置在板31上。同时,电学插塞23穿过前部36d的开口 36f而设置到盖36的空间中,从而使电学插塞23与连接器主体37相配合。将光收发器10的外螺纹14紧固到盖36的内螺纹40上,由此可以将光收发器10设置在主机系统30上的适当位置。
[0047]图9示出光收发器的后部。壳体11的后部22包括沿着外周横向地延伸的区域Al。当电学插塞23从开口 36f插入盖36的空间中并与连接器主体37相配合时,区域Al面向垫圈39。区域Al具有沿横向排布的多个凹部All ;因此,壳体11的后部22仅有除了凹部All之外的部分与垫圈39接触。尽管图9所示的实施例具有沿横向以大致恒定的间距排布的矩形凹部,但凹部的形状不限于矩形,而且相邻的凹部的间距可以是变化的。
[0048]可以将各个凹部All的宽度Wll设置成短于在电学插塞23与连接器主体37之间传输的信号的四分之一波长λ /4。例如,当主机系统30发送主波长大约为30mm的IOGbps信号时,凹部All的宽度Wll可以短于大约7.5mm。
[0049]图10示出沿着图8中的线X-X截取的壳体11的后部22的剖视图。如图8至图10所示,当使电学插塞23与连接器主体37相配合从而将光收发器10设置在主机系统30上时,不是壳体11的后部22的全部部分都与垫圈39接触,可以仅仅壳体11的后部22除了区域Al中的凹部All之外的部分与垫圈39接触。因此,与后部22不具有任何凹部All的情况(即,后部22是大致平坦的)相比,后部22与垫圈39的接触面积减小。在上述条件下,可以使从垫圈39作用到壳体11的后部22上的推力减小;因此,电学插塞23与连接器主体37可以以相对较弱的强度相配合,并可以减少主机系统30与光收发器10之间的通信错误。
[0050]此外,凹部All的宽度Wll短于经由电学插塞23和连接器主体37传输的信号的四分之一波长;因此,即使当后部22与垫圈39之间形成微小的间隙时,仍可以防止EMI辐射(其四分之一波长比上述宽度Wll长)从光收发器10泄漏。
[0051]光收发器10的后部22中的区域Al不限于图中所示的这些布置方式。例如,图11示出后部22中的区域A2的另一种布置方式。区域A2包括沿横向设置在后部22中的多个凸部A21。凸部A21呈柱状,且间距W21与前述实施例的凹部All的间距Wll相同。在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凸部A22的顶部与前述实施例的后部22齐平,也就是说,凸部A2的高度大致等于前述实施例的凹部Al的深度。
[0052]当将光收发器10设置在主机系统30上时,不是壳体11的后部22的整个表面与垫圈39接触,而是仅有凸部A21的顶部与垫圈39接触,如图12所示。此外,因为将凸部A21之间的间距设置成等于前述实施例的凹部All的宽度,所以可以防止EMI辐射(其四分之一波长λ /4比相邻的凸部Α21之间的间距长)从壳体11的后部22泄漏。
[0053]<第二实施例>
[0054]下面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插入式系统,该插入式系统包括光收发器和主机连接器盖。图13示出第二实施例的插入式系统,其中,插入式系统IA包括光收发器IOA和主机系统30Α。
[0055]图14是光收发器IOA的后部的透视图;光收发器IOA设置有后部22Α,而不是前述实施例的后部22。光收发器IOA的其它布置方式与前述光收发器10的布置方式相同。后部22Α是大致平坦的,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后部22Α与前述实施例的区别可以在于:后部22Α未设置凹部IlA或凸部Α21。
[0056]图15是示出图13所示的主机系统30Α的透视图。主机系统30Α与前述主机系统30的区别可以在于:本实施例的主机系统30Α设置有主机连接器34Α。除了主机连接器34Α之外,其它布置方式与前述实施例的布置方式相同。
[0057]图16是主机连接器34Α的透视图,图17示出沿着图15中的线V1-VI截取的主机连接器34Α的剖视图。本实施例的主机连接器34Α设置有盖36Α来封装连接器主体37,连接器主体37将与光收发器IOA的电学插塞23相配合。盖36A也呈矩形,但其一个表面设置有面向板31的主表面31a的开口 36a。围绕开口 36a的外周形成有环形凹槽36c。
[0058]与前述实施例相同,凹槽36c中设置有垫圈38。垫圈38的一部分从凹槽36c突出;当将主机连接器34A设置并固定到主表面31a上时,外周36b与板31的主表面31a之间固有地形成间隙,垫圈38可以密封该间隙。
[0059]盖36A的前部36d还形成有另一个开口 36f。当电学插塞23插入盖36A的空间中以便与连接器主体37相配合时,前部36d面向光收发器IOA的后部22A。前部36d还设置有另一个环形凹槽136g,凹槽136g围绕着开口 36f,并且凹槽136g中设置有另一个垫圈39。当垫圈39设置在凹槽136g中时,该垫圈39的一部分从凹槽136g突出。因此,通过将光收发器IOA设置到主机系统30A上,等同地,通过将电学插塞23与连接器主体37相配合,壳体11的后部22A朝凹槽136g的底部136h推压垫圈39而使垫圈39弹性地变形。因此,可以紧密地密封后部22A与盖36A的前部46d之间固有地形成的间隙。
[0060]如图16和图17所示,凹槽136g的底部136h设置有多个凹部A31。因此,垫圈39仅可以与底部136h的除了凹部A31之外的部分接触。本实施例的这些凹部A31可以是以恒定的间距沿着凹槽136g分布的矩形通孔。
[0061]各个通孔A31沿着凹槽136g的宽度短于经由连接器主体37和电学插塞23传输的信号的四分之一波长λ/4。例如,当信号的传输速率为IOGbps时,凹部Α31的宽度可以短于大约7.5mm (与IOGHz信号的四分之一波长相对应)。
[0062]图19示出沿着图18中的线IX-1X截取的剖视图。盖36A用于封装连接器主体37,设置有前部36d ;前部36d包括开口 36f和位于开口 36f周围的环形凹槽136g。凹槽136g中设置有垫圈39并具有底部136h,底部136h具有多个凹部A31。因此,底部136h仅除了凹部A31之外的部分可以接触垫圈39,这意味着,与底部136h不具有凹部A31的情况(SP,底部136h是大致平坦的情况)相比,可以使底部136h和垫圈39的接触面积减小。因此,可以使垫圈39作用到底部136h上的推力减小。
[0063]当使电学插塞23与连接器主体37相配合从而将光收发器IOA设置在主机系统30A上时,壳体11的后部22A朝凹槽136g的底部136h推压垫圈39,可以使由垫圈39引起的作用在后部22A上的推力减小,从而可以更方便地将光收发器IOA设置到主机系统30A上,并可以使经由光学插塞23和连接器主体37而进行的光收发器IOA与主机系统30A之间的通信更加可靠。
[0064]此外,将凹槽136g的底部136h中的凹部A31的宽度W31设置成短于经由电学插塞23和连接器主体37传输的信号的四分之一波长λ/4。因此,即使当电学插塞23与连接器主体37相配合时,也可以将后部22Α与垫圈39之间所形成的间隙限制成短于信号的四分之一波长λ /4,由此可以防止EMI辐射从该间隙泄漏。
[0065]上述实施例设置了矩形凹部Α31。然而,凹部Α31的形状不限制于矩形。例如,可以采用图20所示的另一种形状。具体地说,凹槽236g具有由凹部A41形成的波状底部236h。底部236h可以形成为波状,并且凹部A41与波纹的顶部之间的区域相对应。凹部A41的宽度W41 (即,波纹的间距)可以与前述凹部A31的宽度W31相同。
[0066]在图20所示的变型实施例中,凹部A41的绝大部分不与垫圈39接触;因此,可以进一步减小凹部41A的与垫圈39接触的部分的面积。当朝凹槽146g的底部146h推压垫圈39时,可以进一步减少垫圈39所产生的推力。此外,以与前文类似的方式设置凹部A41的宽度W41,由此可以使经由光学插塞23和连接器主体37而进行的光收发器IOA与主机系统30A之间的通信更加可靠。
[0067]在以上详细描述中,已参考具体的示例性实施例来描述了本发明的精神。然而,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光收发器、主机连接器和主体。可以对这些元件做出多种修改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更广义的精神和范围。
[0068]例如,以上描述了:相应的凹部A11、A31及A41的宽度W11、W31及W41、或凸部A21之间的宽度W21优选地设置成短于经由电学插塞23和连接器主体37传输的信号的四分之一波长λ/4;并且,当信号的传输速率为IOGbps时,这些宽度可以短于大约7.5mm。然而,上述宽度或间距不限于这些情况。当由信号产生的EMI辐射具有其它频率成分时,可以根据这些频率成分来可选地设置凹部或凸部的宽度。当考虑具有40GHz的频率成分的EMI辐射时,可以将所述宽度设置成短于大约1.875mm (与40GHz信号的四分之一波长相对应)。
[0069]尽管第一实施例的凹部All具有矩形形状,但凹部All可以采用任意形状。例如,凹部All可以是圆形通孔或具有底部的圆形凹部。类似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凸部A21可以是矩形凸部,第三实施例的凹部A31不限于矩形通孔,也可以采用圆形通孔。
[0070]因此,应该认为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所有方面都是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内容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插入式系统,包括: 光收发器,其具有壳体,所述壳体中封装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具有电学插塞,所述壳体具有后部,所述电学插塞从所述后部伸出;以及 主机连接器,其设置在主机系统中,所述主机连接器包括连接器主体和用于覆盖所述连接器主体的盖,所述盖在与所述光收发器的后部面对的表面中具有:开口,所述电学插塞穿过所述开口而与所述连接器主体相配合;以及凹槽,其围绕着所述开口,并且所述凹槽中设置有垫圈, 其中,所述壳体的后部设置有沿着所述盖中的所述凹槽排布的周期性结构,从而所述壳体的后部的受限部分与所述垫圈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式系统,其中, 所述周期性结构包括多个凹部,所述后部的除了所述凹部之外的部分与所述垫圈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入式系统,其中, 每个凹部的宽度均短于在所述电学插塞与所述主机连接器之间传输的信号的四分之一波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入式系统,其中, 每个凹部均是从所述后部延伸到所述壳体内部的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式系统,其中, 所述周期性结构包括多个凸部,所述后部在所述凸部的一部分中与所述垫圈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入式系统,其中, 所述凸部与最靠近的相邻凸部之间的间距短于在所述电学插塞与所述主机连接器之间传输的信号的四分之一波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入式系统,其中, 每个凸部均呈柱状。
8.—种插入式系统,包括: 光收发器,其具有壳体,所述壳体中封装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具有电学插塞,所述壳体具有后部,所述电学插塞从所述后部伸出;以及 主机连接器,其设置在主机系统中,所述主机连接器包括连接器主体和用于覆盖所述连接器主体的盖,所述盖在与所述光收发器的后部面对的表面中具有:开口,所述电学插塞穿过所述开口而与所述连接器主体相配合;以及凹槽,其围绕着所述开口,并且所述凹槽中设置有垫圈, 其中,所述凹槽的底部具有周期性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插入式系统,其中, 所述底部中的所述周期性结构包括多个凹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入式系统,其中, 设置在所述凹槽中的所述垫圈与所述凹槽的底部的除了所述凹部之外的部分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入式系统,其中, 每个凹部的宽度均短于在所述电学插塞与所述主机连接器之间传输的信号的四分之一波长。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入式系统,其中, 每个凹部均是从所述凹槽的底部延伸到所述盖内部的通孔。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插入式系统,其中, 所述周期性结构包括波状底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插入式系统,其中, 所述垫圈在所述波状结构的顶部处与所述凹槽的底部接触。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插入式系统,其中, 所述波状结构的彼此相邻的顶部之间的间距短于在所述电学插塞与所述主机连接器之间传输的信号的四分之一波长。
16.—种设置在主机系统上的光收发器,包括: 光学子组件,其用于将信号在光形式与电形式之间转换; 电路板,其用于安装电路,所述电路与所述光学子组件通信,所述电路板具有电学插塞,所述电学插塞将与设置在所述主机系统中的主机连接器相配合;以及 壳体,其用于在内部安装所述光学子组件和所述电路板,所述壳体具有后部,所述后部具有周期性结构,所述电学插塞从所述后部伸出, 其中,所述后部仅有与所 述周期性结构相对应的受限部分与所述主机连接器接触。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收发器,其中, 所述周期性结构是多个凹部,所述后部仅有除了所述凹部之外的部分与所述主机系统接触。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收发器,其中, 每个凹部的宽度均短于经由所述电学插塞传输的信号的四分之一波长。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收发器,其中, 所述周期性结构是多个凸部,所述后部仅有所述凸部的一部分与所述主机系统接触。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光收发器,其中, 所述凸部与最靠近的相邻凸部之间的间距短于经由所述电学插塞传输的信号的四分之一波长。
【文档编号】H01R13/6583GK103563187SQ201280022706
【公开日】2014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1日
【发明者】冲和重 申请人: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