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及连接器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51676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及连接器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端子;固定触点;可动板部;可动触点,其设置在所述可动板部的一个端部上;卡片,其由绝缘体形成,并与所述可动板部接触;按钮,其与所述卡片接触;开放弹簧,其与所述按钮连接;以及滑动操作部,其用于对所述固定触点与所述可动触点的接触进行控制,其中,通过所述滑动操作部的向一个方向的移动,使得通过所述固定触点与所述可动触点接触从而所述连接器变为开状态,通过所述滑动操作部的向与所述一个方向相反的另一个方向的移动,使得所述固定触点与所述可动触点的接触分离、并变为关状态,所述滑动操作部被设置在与设有所述连接端子的面不同的面上。
【专利说明】连接器及连接器条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及连接器条。
【背景技术】
[0002]一般来说,电气设备是进行从电源等接受电力的供应的动作的设备,当从电源接受电力的供应时,通常借助连接器来从电源向电气设备供应电力。如专利文献1、2所示,此时所使用的连接器通过将凸状的公型(阳型)的连接器与凹状的母型(阴型)的连接器配合而进行电气连接。
[0003]另一方面,在近些年,作为针对地球暖化等的对策之一,正在研究用直流进行高电压电力的供应,其即使是在本地区域中的输电中,电压转换或输电等中的电力损失也较少、并且也没有必要使缆线的粗细变得更粗。特别是在服务器等信息设备中,由于大量地消耗电力因此需要这样的电力供应。
[0004]然而,关于供应到电气设备的电力,如果电压较高则有时会给人体带来影响,或者有时会对电子零件的动作产生影响。在将这样的高电压的电力用于服务器等信息设备中时,当对装置进行设置或维护时,由于是由人来进行作业,因此需要使作为电气连接部分的连接器与通常的用于交流电的商用电源的连接器有所不同。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82208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31301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9]<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0]另外,对于嵌入有开关的结构的连接器,当由电源所供应的电压为100V以上时、或其为高电压的直流电时,不能直接使用当前所使用的开关。例如,当由电源所供应的电力为直流400V时,对于用于当前的交流100V的开关来说,由于不确保充分的安全性或可靠性,所以直接使用较危险。
[0011]由此,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安全地供应高电压的电力的连接器及连接器条,也即,一种对应于比现状的商用电源的电压更高的电压的电源或直流电源的安全性及可靠性高的连接器及连接器条。
[0012]<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
[0013]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个侧面,提供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端子,其与其他连接器上的其他连接端子连接;固定触点;可动板部;可动触点,其设置在所述可动板部的一个端部上;卡片,其由绝缘体形成,并与所述可动板部接触;按钮,其与所述卡片接触;开放弹簧,其与所述按钮连接;以及滑动操作部,其用于对所述固定触点与所述可动触点的接触进行控制,其中,所述固定触点或所述可动触点之中任意一个与所述连接端子连接,通过所述滑动操作部的向一个方向的移动,使得所述按钮被按下,所述可动板部借助所述卡片而移动,所述固定触点与所述可动触点接触从而变为开状态,通过所述滑动操作部的向与所述一个方向相反的另一个方向的移动,从而利用所述开放弹簧的复原力使得所述固定触点与所述可动触点的接触分离、并变为关状态,所述滑动操作部被设置在与设有所述连接端子的面不同的面上。
[0014]〈发明的效果〉
[0015]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对应于比现状的商用电源的电压更高的电压的电源或直流电源的连接器及连接器条,该连接器及连接器条能够安全地供应来自这些电源的电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第I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插头连接器的立体图。
[0017]图2是第I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插头连接器的上视图。
[0018]图3是第I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插头连接器的侧视图。
[0019]图4是第I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插头连接器的下视图。
[0020]图5是第I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插头连接器的正视图。
[0021]图6是第I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的上视图。
[0022]图7是第I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的右侧视图。
[0023]图8是第I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的后视图。
[0024]图9是第I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的左侧视图。
[0025]图10是第I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的正视图。
[0026]图11是第I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的下视图。
[0027]图12是第I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的立体图(I)。
[0028]图13是第I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的立体图(2)。
[0029]图14是第I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的内部的上视图。
[0030]图15是第I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的内部的右侧视图。
[0031]图16是第I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的内部的后视图。
[0032]图17是第I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的内部的左侧视图。
[0033]图18是第I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的内部的正视图。
[0034]图19是第I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的内部的内面图。
[0035]图20是第I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的内部的立体图(I)。
[0036]图21是第I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的内部的立体图(2)。
[0037]图22是开关部的立体图。
[0038]图23是开关部的构造图(关状态)。
[0039]图24是开关部的构造图(开状态)。
[0040]图25是第2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条的立体图。
[0041]图26是第2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条的上视图。
[0042]图27是第2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条的分解立体图。
[0043]图28是第2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条中所使用的连接器的立体图。[0044]图29是第2实施方式中的其他连接器条的立体图(I)。
[0045]图30是第2实施方式中的其他连接器条的上视图(I)。
[0046]图31是第2实施方式中的其他连接器条的分解立体图(I)。
[0047]图32是第2实施方式中的其他连接器条的立体图(2)。
[0048]图33是第2实施方式中的其他连接器条的上视图(2)。
[0049]图34是第2实施方式中的其他连接器条的分解立体图(2)。
【具体实施方式】
[0050]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对于相同部件等付与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0051][第I实施方式]
[0052](连接器的构造)
[0053]对第I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的构造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与图1至图5所示的作为其他连接器的插头(plug)连接器连接,是相当于图6至图21所示的构造的插座(jack)连接器的连接器。需要说明的是,有时也将图1至图5所示插头连接器与相当于图6至图21所示的插座连接器合起来称作连接器。
[0054]首先,参照图1至图5对插头连接器200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图1是插头连接器200的立体图,图2是上视图,图3是侧视图,图4是下视图,图5是正视图。该插头连接器200具有由绝缘体等所形成的盖210、和作为其他连接端子的3根插头端子221、222、223,在设有3根插头端子221、222、223 —侧的相反侧上,连接有电源缆线230。插头端子221为接地(GND)端子,形成得比插头端子222、223更长。插头端子222、223是通过电气连接而供应电力的端子。需要说明的是,在该插头连接器200上,在设有插头端子221、222、223 —侧的盖210部分上,设置有以覆盖插头端子221、222、223的一部分的形状而形成的保护部211,再有,设置有连接器连接开口部212,以使当与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连接后,连接器的连接不会脱落。
[0055]接着,参照图6至图21对本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10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图6是本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的上视图,图7是右侧视图,图8是后视图,图9是左侧视图,图10是正视图,图11是下视图。另外,图12是本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的从正面侧观察的立体图,图13是从北面侧观察的立体图。另外,图14是本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的内部的上视图,图15是右侧视图,图16是后视图,图17是左侧视图,图18是正视图,图19是底面图。另外,图20是本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的内部的从正面侧观察的立体图,图21是从背面侧观察的立体图。
[0056]本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其整体被壳体50覆盖,并设置有插入有插头连接器200的插头端子221、222、223的插座开口部21、22、23、插入有插头连接器200的保护部211的槽部31、以及滑动开关的滑动操作部40,该滑动开关用于在插头连接器200与本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连接的状态下,对是否供应电力进行控制。在本实施方式中,滑动操作部40设在形成有插座开口部21、22、23的面以外的面上,设置在与形成有插座开口部21、22、23的面邻接的面上。滑动操作部40可进行滑动以滑动至一侧的开位置或另一侧的关位置上,通过使滑动操作部40[0057]滑动,从而可借助连接器来对是否供应电力进行控制。
[0058]换言之,在插座开口部21的内部设置插座端子61,在插座开口部22的内部设置插座端子62,在插座开口部23的内部设置插座端子63,在插头连接器200嵌合到作为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插座连接器中的状态下,插头端子221与插座端子61嵌合并连接,插头端子222与插座端子62嵌合并连接,插头端子223与插座端子63嵌合并连接。然而,当滑动操作部40处于关(OFF)的位置上时,由于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内部的对插座端子62及63、和电力供应源进行控制的未示出的开关断开,因此不会透过插座端子62对插头端子222供应电力、并且不会透过插座端子63对插头端子223供应电力。
[0059]在此,通过使滑动操作部40滑动而设为开(ON)的位置,使得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内部的对插座端子62及63、和电力供应源进行控制的未示出的开关闭合,因此透过插座端子62对插头端子222供应电力、并且透过插座端子63对插头端子223供应电力。
[0060](开关部)
[0061]接下来,对由滑动操作部40所操作的开关部100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的开关部100是用于对电力的供应进行控制的开关,也可称为电源开关。图22中表示出开关部100的立体图,图23中表示出开关部100的内部构造图。如图23所示,开关部100可根据固定部100上的固定触点111与可动部120上的可动触点121是否接触,来进行电源供应的开、关的控制。
[0062]对于固定部110的构造,其整体由金属等导电性材料形成,与可动部120上的可动触点121接触的固定触点111设在固定弹簧112的一个端部上。需要说明的是,固定弹簧112是通过弯折由铜或包含铜的合金等构成的金属板等而形成,固定触点111是由银和铜的合金形成。固定弹簧112的另一个端部被固定在基块130上的基块主体部131上,并且固定弹簧112的中间部在固定部支撑部132上被支撑并固定。
[0063]对于可动部120的构造,其整体由金属等导电性材料形成,与固定部110上的固定触点111接触的可动触点121设在可动板部122的一个端部上,可动板部122的另一个端部与可动弹簧123的一个端部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可动板部122及可动弹簧123是通过弯折由铜或包含铜的合金等构成的金属板等而形成,可动触点121是由银和铜的合金形成。可动弹簧123的另一个端部被固定在基块130上的基块主体部131上,但由于可动弹簧123是通过弯折金属板等而形成的弹簧因此其具有柔软性,可使设在可动板部122的一个端部上的可动触点121沿着上下方向移动。另外,在基块130上,在连接固定弹簧112的另一个端部的部分与连接可动弹簧123的另一个端部的部分之间,设置由不可燃性的树脂材料等构成的绝缘壁133,可动弹簧123被弯曲成通过另一个端部绕进绝缘壁133周围一部分的形状。
[0064]可动部120中的作为可动板部122的一个面的上表面、与卡片140中的作为第一接触部的上部接触部141接触,作为可动板部120的另一个面的下表面、与卡片140中的作为第二接触部的下部接触部142接触。在此状态下,通过使卡片140以转动轴143为中心转动,从而可使可动板部122与上部接触部141或下部接触部142接触并施加力,使可动触点121沿着上下方向移动。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上部接触部141及下部接触部142在可动板部122上滑动,因此为了降低摩擦阻力,也可以在上部接触部141及下部接触部142的表面上设置由氟树脂等所形成的表面层。[0065]需要说明的是,固定部110及可动部120被设置在由基块130和开关部外壳150所包围的区域的内部,卡片(card) 140具有突起部144和卡片主体部145,该突起部144具有从设在开关部外壳150上的开关部开口部151向外部突出的形状,该卡片主体部145位于由基块130和开关部外壳150所包围的区域的内部。因此,在开关部100中,上部接触部141或下部接触部142被设置在由基块130和开关部外壳150所包围的区域的内部。另外,卡片140、基块130及开关部外壳150由绝缘体材料形成,该绝缘体材料由树脂材料等构成。
[0066]为了使卡片140以转动轴143为中心转动,在开关部外壳150的外部设有被按下的按钮160,卡片部140与按钮160的内壁部161在设在卡片140的突起部144的上部的接触部144a上接触。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接触部144a滑动摩擦内壁部161的表面,因此为了降低摩擦阻力,可以在内壁部161的表面上设置由氟树脂等所形成的表面层。另外,在开关部外壳150的外部上设置开放弹簧(开放离开)170,该开放弹簧170的一个端部与开关部外壳150连接,另一个端部与按钮160连接。
[0067](开关部上的开、关动作)
[0068]在开关部100中,当使开关为开时,通过使滑动操作部40滑动,从而按下按钮160,在按钮160的内壁部161上接触部141所接触的卡片140以转动轴143为中心转动。由此,透过上部接触部141,可动部120上的可动板部122被向下方向施加力,可动触点121与固定触点111接触。图24表示出此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如下所述,在开关部100中,由于该状态通过未示出的触点滑动部上的触点滑动接触部而被维持,因此维持可动触点121与固定触点111的接触,从电源供应电力。
[0069]另外,在开关部100中,当使开关为关时,通过使滑动操作部40滑动,从而使其从按钮160离开,因此利用开放弹簧170的弹性的复原力,按钮160回到关的状态。换言之,如图23所示,在按钮160的内壁部161上接触部144所接触的卡片140以转动轴143为中心转动,透过下部接触部142,可动部120上的可动板部122朝上方向被施加力。更具体来说,当按钮160回到关的状态时,通过设在按钮160的内壁的段部162与设在卡片140上的突起(未示出)卡合,卡片140被拉起并以转动轴143为中心转动,从而可透过下部接触部142来对可动板部122施加朝上方向的力。这样一来,通过对可动板部122所施加的向上方向的力从而可使可动触点121与固定触点111的接触分离,并停止来自电源的电力供应。此时,由于有时会在可动触点121与固定触点111之间发生电弧,因此可在可动触点121与固定触点111的接触位置的附近设置永久磁铁180,从而可利用磁场力将电弧吹出,该永久磁铁180产生相对于电弧的发生方向大致垂直方向的磁场。
[0070]在开关部100中,当切断来自电源的电力供应时,不是利用可动部120上的可动弹簧123等的弹簧复原力,而是利用设在开关部外壳150的外部的开放弹簧170的弹簧复原力来变成关状态。因此,即使是可动部120的可动弹簧123等不具有复原力时,也可将电源设为关。另外,即使是在可动弹簧123等的一部分由于发热而融化,失去作为弹簧的功能时,也可不利用可动弹簧123等的复原力,而是利用开放弹簧170的弹性将电源设为关状态,并确实地切断来自电源的电力供应。另外,由于开放弹簧170设在开关部外壳150的外部,因此不会受到固定部110及可动部120在开关部外壳150内部有可能受到的发热等的影响。
[0071]另外,在开关部100中,在基块130上,在连接有固定弹黃112的另一个端部的部分与连接有可动弹簧123的另一个端部的部分之间,设置有绝缘壁133。由此,即使是在固定部110和可动部120由于发热而熔化时,固定部110的熔化部分和可动部120的熔化部分也会通过绝缘壁133而被分离。由此,能够防止固定部110与可动部120熔化并紧贴状态下电流持续流动的问题。
[0072]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中,滑动操作部40被设置在与插头连接器200连接的面的侧面上。通过这样将其设置在侧面上,能够小型化连接器,并提高操作性。换言之,若将滑动操作部设在与插头连接器200连接的面上,则插头连接器200会变得碍事,难以操作滑动操作部40,当想紧急停止电源供应时有时会成为障碍,另一方面,通过将滑动操作部40设在与插头连接器200连接的面的侧面上,能够容易进行滑动操作部40的操作并提高操作性。
[007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被形成为大致长方体形状,在该长方体形状的一个面上,与插头连接器200连接,滑动操作部40可形成在与插头连接器200连接的面以外的面上,也即,与插头连接器200的连接面邻接的面及背面中任意面上。
[0074][第2实施方式]
[0075]接下来,对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条300是配置多个与第I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相同的连接器,并用壳体部320将其整体覆盖的构造的连接器条,并与电源缆线330连接。具体来说,如图25至图27所示,以将滑动操作部40a设置在同一面上的方式,将与第I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相同的连接器IOa —元地配置在壳体部320内。需要说明的是,图25是本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条300的立体图,图26是上视图,图27是分解立体图,图28是本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条300中所使用的连接器IOa的立体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5至图27中,电源缆线330被省略。壳体部320具有壳体下部321和壳体上部322,壳体上部322在各个连接器IOa上的与插头连接器200连接的部分上具有开口部322a。另外,在壳体下部321与壳体上部322之间,设置开口部以使各个连接器IOa的滑动操作部40a露出。
[0076](其他结构的连接器条I)
[0077]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中别的形状的连接器条进行说明。该连接器条340是配置多个第I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并用壳体部350将其整体覆盖的构造的连接器条,并与电源缆线330连接。具体来说,如图29至图31所示,以将滑动操作部40设置在同一面上的方式,将第I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 —元地配置在壳体部350内。需要说明的是,图29是本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条340的立体图,图30是上视图,图31是分解立体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9及图31中,电源缆线330被省略。
[0078]壳体部350具有壳体下部351和壳体上部352,壳体上部352在各个连接器10上的与插头连接器200连接的部分上具有开口部352a。另外,在壳体上部352上,对应于各个滑动操作部40设置用于在滑动操作部40上进行开、关的开关操作部353。在该连接器条340中,尽管省略了详细的说明,但通过使开关操作部353滑动,从而能够使滑动操作部40滑动,并进行开、关控制。需要说明的是,在壳体上部352上,设置开口部352b以使开关操作部353的操作部分的一部分露出。
[0079](其他结构的连接器条2)
[0080]再有,对本实施方式中别的形状的连接器条进行说明。该连接器条360是配置多个第I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并用壳体部370将其整体覆盖的构造的连接器条,并与电源缆线330连接。具体来说,如图32至图34所示,以将滑动操作部40设置在同一面上的方式,将第I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 —元地配置在壳体部370内。需要说明的是,图32是连接器条360的立体图,图33是上视图,图34是分解立体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2及图34中,电源缆线330被省略。
[0081]壳体部370具有壳体下部371和壳体上部372,壳体上部372在各个连接器10上的与插头连接器200连接的部分上具有开口部372a。另外,在壳体上部372上,设置用于对各个滑动操作部40同时进行开或关的开关操作部373。开关操作部373具有用于进行操作的操作部373a、和棒状部373b,在棒状部373b上设有对应于各个滑动操作部40而设置的凹部373c。由此,通过使操作部173a在开关部173上滑动,从而能够透过棒状部373b,来使与各个凹部373c接触的各个滑动操作部同时滑动,由此,能够在滑动操作部40上同时进行开、关控制。需要说明的是,在壳体上部372上,设置开口部372b以使开关操作部373的操作部373a的一部分露出。
[0082]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记述,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特定的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形、变更。
[0083]本申请以2011年8月11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1-176410号作为要求优先权的基础,本申请援弓I该日本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
[0084]符号说明
[0085]10 连接器
[0086]IOa 连接器
[0087]21 插座开口部
[0088]22 插座开口部
[0089]23 插座开口部
[0090]31 槽部
[0091]40 滑动操作部
[0092]50 壳体
[0093]61 插座端子
[0094]62 插座端子
[0095]63 插座端子
[0096]300 连接器条
[0097]320 壳体部
[0098]321 壳体下部
[0099]322 壳体上部
[0100]322a 开口部
[0101]330 电源缆线
【权利要求】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端子,其与其他连接器上的其他连接端子连接; 固定触点; 可动板部; 可动触点,其设置在所述可动板部的一个端部上; 卡片,其由绝缘体形成,并与所述可动板部接触; 按钮,其与所述卡片接触; 开放弹簧,其与所述按钮连接;以及 滑动操作部,其用于对所述固定触点与所述可动触点的接触进行控制,其中, 所述固定触点或所述可动触点之中任意一个与所述连接端子连接, 通过所述滑动操作部的向一个方向的移动,使得所述按钮被按下,所述可动板部借助所述卡片而移动,所述固定触点与所述可动触点接触从而变为开状态, 通过所述滑动操作部的向与所述一个方向相反的另一个方向的移动,从而利用所述开放弹簧的复原力使得所述固定触点与所述可动触点的接触分离、并变为关状态, 所述滑动操作部被设置在与设有所述连接端子的面不同的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设置多个所述固定触点和多个所述可动触点,通过按下所述按钮,使得所述多个固定触点与对应的所述多个可动触点同时接触。
3.一种连接器条,其具有多个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条,其中,各个所述连接器中的滑动操作部被设置在连接器条的相同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条,其中,所述连接器条还具有开关操作部,所述开关操作部使所述连接器中的滑动操作部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条,其中,所述开关操作部还具有操作部、及与所述操作部连接的棒状部,通过操作所述操作部,从而所述棒状部使各个开关操作部同时滑动。
7.—种与其他连接器连接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触点; 可动板部; 可动触点,其设置在所述可动板部上,并与所述固定触点可接触; 滑动部,其可沿第一方向、和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滑动; 按钮,其可随着所述滑动部的移动而沿按下方向及相反方向移动; 弹簧,其沿所述相反方向对所述按钮施力;以及 卡片部,其随着所述按钮的移动而移动,并使所述可动板部沿所述固定触点与所述可动触点接触的方向和分离的方向移动,其中, 当所述滑动部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时,所述按钮利用所述滑动部而沿所述按下方向移动,所述卡片部随着所述按钮的移动而移动,并使所述可动板部沿所述固定触点与所述可动触点接触的方向移动, 当所述滑动部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时,所述按钮利用所述弹簧的施加力而沿所述相反方向移动,所述卡片部随所述按钮的移动而联动并移动,并使所述可动板部沿所述固定触点与所述可动触点分离的方向移动。
【文档编号】H01H15/16GK103733291SQ201280039181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1日
【发明者】白承锡, 桐生幸一, 柚场誉嗣, 岩本大荣, 中村昭夫, 则竹政俊, 广濑圭一 申请人:富士通电子零件有限公司, 株式会社Ntt设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