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光伏逆变器的安装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96651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太阳能光伏逆变器的安装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逆变器的外壳设计领域,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光伏逆变器的安装架。
背景技术
目前微型逆变器通常通过其外壳安装在太阳能系统中,比如直接安装在光伏组件的支架上,或者光伏组件的边框上。微型逆变器的外壳一般包括机壳主体和安装架,通过安装架进行安装。目前外壳的安装架都是固定的结构,有的是焊接在机壳主体上,有的是和机壳主体一体的由钣金加工或者铸件加工形成。这些结构的问题是安装方式是固定的,不能满足不同太阳能系统安装的不同要求。比如,微型逆变器和光伏组件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而光伏组件的边框的厚度是不同的,这样造成系统安装很多时候需要以不同的方向进行安装。比如有的逆变器安装在光伏组件的边框上,客户要求在光伏组件边框钻孔,使用螺丝进行固定;比如有的逆变器安装在光伏组件的边框上,但客户要求不能在边框钻孔。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几种太阳能光伏逆变器的安装架,使逆变器可以很方便地满足在太阳能系统中不同的安装要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太阳能光伏逆变器的安装架,用于将所述逆变器与一光伏组件的边框相连接,所述边框上开有多个小边框孔,所述安装架包括:`[0007]第一安装面,其上具有多个机壳固定螺丝孔,通过多对机壳固定螺丝和机壳固定螺母将所述安装架与所述逆变器外部的机壳主体之间以可拆卸的结构连接在一起;以及第二安装面,与所述第一安装面呈直角折弯,其上具有多个小安装孔,所述小安装孔内具有内嵌螺母,通过多个螺丝穿过所述光伏组件的边框上的多个所述小边框孔,和所述小安装孔内的所述内嵌螺母进行螺纹固定。可选地,所述第二安装面上还具有大安装孔,所述光伏组件的边框上也具有大边框孔,一个或多个螺杆穿过所述大安装孔和所述大边框孔,和一个或多个独立螺母进行螺纹固定。可选地,所述大安装孔包括圆形孔部分和长形孔部分,所述长形孔部分位于所述圆形孔部分的圆周外侧且两者彼此相通。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太阳能光伏逆变器的安装架,用于将所述逆变器与一光伏组件的边框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上无开孔,所述安装架包括:第一安装面,其上具有多个机壳固定螺丝孔,通过多对机壳固定螺丝和机壳固定螺母将所述安装架与所述逆变器外部的机壳主体之间以可拆卸的结构连接在一起;以及[0013]第二安装面,与所述第一安装面呈直角折弯,所述第二安装面整体呈夹子状,具有两个夹紧臂,上面具有多个锁紧孔;两个所述夹紧臂插入所述光伏组件的边框两侧并夹于所述边框上;所述第二安装面还通过多个边框固定螺丝穿过所述锁紧孔将所述安装架的所述夹紧臂拧紧,固定在所述边框上。可选地,多个所述机壳固定螺母嵌入在所述逆变器的所述机壳主体里。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再提供一种太阳能光伏逆变器的安装架,用于将所述逆变器与一光伏组件的边框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上无开孔,所述安装架包括:第一固定板,其分为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上具有多个机壳固定螺丝孔,通过多对机壳固定螺丝和机壳固定螺母将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逆变器外部的机壳主体之间以可拆卸的结构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安装面与所述第一安装面呈直角折弯,所述第二安装面插入于所述边框的内侧,其上具有多个第一固定螺孔;以及第二固定板,其具有第三安装面,所述第三安装面上具有与所述第一固定螺孔位置相对应的多个第二固定螺孔;所述第三安装面的端部从所述第三安装面的本体直角折弯出来,搭接于所述边框上;其中,通过多个边框固定螺丝穿过所述第二固定螺孔和所述第一固定螺孔,所述第二固定板和所述第一固定板被拧紧贴合,将所述安装架固定在所述边框上。可选地,多个所述机壳固定螺母嵌入在所述逆变器的所述机壳主体里。可选地,所述第二固定板上的多个所述第二固定螺孔在竖直方向上呈长直形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架,微型逆变器可以采用相同的机壳,而通过相同安装架的不同安装方式或者安装不同的安装架,用于不同的安装要求。这样大大简化了机壳的设计,而不是需要多种不同的模具。同时更加方便了系统的设计,加强了产品使用的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图1a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太阳能光伏逆变器的安装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b为图1a所示实施例的安装架与一微型逆变器的机壳主体以可拆卸的结构安装在一起的侧视图;图2a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安装架与一微型逆变器的机壳主体之间的一种安装形式示意图;图2b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安装架与一微型逆变器的机壳主体之间的另一种安装形式示意图;图3a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太阳能光伏逆变器的安装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b为图3a所示实施例的安装架连同一微型逆变器的机壳主体一起安装到光伏组件的边框上的一个示意图;图3c为图3a所示实施例的安装架连同一微型逆变器的机壳主体一起安装到光伏组件的边框上的另一个示意图;图4a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太阳能光伏逆变器的安装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b为图4a所示实施例的安装架连同一微型逆变器的机壳主体一起安装到光伏组件的边框上的示意图;图4c为图4a所示实施例的安装架连同一微型逆变器的机壳主体一起安装到光伏组件的边框上的安装完毕效果图;图5a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太阳能光伏逆变器的安装架中第一固定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b为图5a所示实施例的安装架的第一固定板连同一微型逆变器的机壳主体一起安装到光伏组件的边框上的示意图;图5c为图5a、图5b所不实施例的安装架连同一微型逆变器的机壳主体一起安装到光伏组件的边框上的安装完毕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阐述了更多的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 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显然能够以多种不同于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作类似推广、演绎,因此不应以此具体实施例的内容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图1a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太阳能光伏逆变器的安装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b为图1a所示实施例的安装架与一微型逆变器的机壳主体以可拆卸的结构安装在一起的侧视图。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以及后续其他的附图均仅作为示例,其并非是按照等比例的条件绘制的,并且不应该以此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实际要求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请结合图1a和图1b所示,该太阳能光伏逆变器的安装架101和机壳主体103均采用独立设计,安装架101用于将逆变器与一光伏组件(未图示)的边框相连接,该边框上可开有多个小边框孔。该安装架101具体包括第一安装面102和第二安装面104。其中,第一安装面102上具有多个机壳固定螺丝孔105,通过多对机壳固定螺丝109和机壳固定螺母107(对应位于机壳主体103上)将安装架101与逆变器外部的机壳主体103之间以可拆卸的结构连接在一起。即使产品已经加工为成品,仍然可以拆卸和安装此安装架101,该可拆卸的结构比如为螺丝结构。第二安装面104与第一安装面102呈直角折弯。图2a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安装架与一微型逆变器的机壳主体之间的一种安装形式示意图;图2b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安装架与一微型逆变器的机壳主体之间的另一种安装形式示意图。可见,可以反转该安装架101,安装成不同的位置。它们采用完全相同的机壳主体103和安装架101,只是安装架101的安装方式是反转的。图2a所示的安装架101的第二安装面104处于机壳主体103的中部,而图2b所示的安装架101的第二安装面104处于机壳主体103的边缘,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安装要求。[0040]图3a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太阳能光伏逆变器的安装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b为图3a所示实施例的安装架连同一微型逆变器的机壳主体一起安装到光伏组件的边框上的一个示意图。请结合图3a和图3b所示,该第二安装面104基本上呈平板形状,其上具有多个小安装孔301。小安装孔301内具有内嵌螺母,通过多个螺丝306穿过光伏组件的边框上的多个小边框孔304,和小安装孔301内的内嵌螺母进行螺纹固定。图3c为图3a所示实施例的安装架连同一微型逆变器的机壳主体一起安装到光伏组件的边框上的另一个示意图。请结合图3a和图3c所示,该第二安装面104上还具有大安装孔302,光伏组件的边框上也具有大边框孔308。于是,一个或多个螺杆310穿过大安装孔302和大边框孔308,和后面的一个或多个独立螺母312进行螺纹固定。在本实施例中,大安装孔302可以包括圆形孔部分和长形孔部分,长形孔部分位于圆形孔部分的圆周外侧且两者彼此相通。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变换不同形状和结构的安装架,只要其和机壳主体间的设计安装方式相同。图4a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太阳能光伏逆变器的安装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b为图4a所示实施例的安装架连同一微型逆变器的机壳主体一起安装到光伏组件的边框上的示意图。请结合图4a和图4b所示,该种太阳能光伏逆变器414的安装架401用于将逆变器414与一光伏组件的边框412相连接,该边框412上无开孔。该安装架401可以包括第一安装面402和第二安装面404。其中,第一安装面402上具有多个机壳固定螺丝孔,通过多对机壳固定螺丝405和机壳固定螺母407将安装架401与逆变器414外部的机壳主体403之间以可拆卸的结构连接在一起。该机壳固定螺母407可以是嵌入在逆变器414的机壳主体403里的。第二安装面404与第一安装面402呈直角折弯,该第二安装面404整体呈夹子状,具有两个夹紧臂,上面具有多个锁紧孔406。两个夹紧臂插入光伏组件的边框412两侧并夹于边框412背面的薄层上。第二安装面404然后通过多个边框固定螺丝418穿过锁紧孔406将安装架401的夹紧臂拧紧,便可将逆变器414固定在边框412上了。图4c为图4a所示实施例的安装架连同一微型逆变器的机壳主体一起安装到光伏组件的边框上的安装完毕效果图。图5a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太阳能光伏逆变器的安装架中第一固定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b为图5a所示实施例的安装架的第一固定板连同一微型逆变器的机壳主体一起安装到光伏组件的边框上的示意图。请结合图5a和图5b所示,该种太阳能光伏逆变器514的安装架501用于将逆变器514与一光伏组件的边框512相连接,边框512上无开孔。该安装架501可以包括第一固定板508和第二固定板509。其中,第一固定板508又可分为第一安装面5081和第二安装面5082。第一安装面5081上具有多个机壳固定螺丝孔,通过多对机壳固定螺丝505和机壳固定螺母507将第一固定板508与逆变器514外部的机壳主体503之间以可拆卸的结构连接在一起。该机壳固定螺母507可以是嵌入在逆变器514的机壳主体503里的。第二安装面5082与第一安装面5081呈直角折弯,第二安装面5082插入于边框512的内侧,其上具有多个第一固定螺孔。第二固定板509主要具有第三安装面5091,该第三安装面5091上具有与第一固定螺孔位置相对应的多个第二固定螺孔。该第二固定螺孔在竖直方向上可以呈长直形状,以利于调整第二固 定板509与第一固定板508之间的贴合安装位置。第三安装面5091的端部从第三安装面5091的本体直角折弯出来,从外侧搭接于边框512上。其中,通过多个边框固定螺丝518穿过第二固定螺孔和第一固定螺孔,第二固定板509和第一固定板508被拧紧贴合,将安装架501固定在边框512上,便可将逆变器514与边框512之间固定。图5c为图5a、图5b所示实施例的安装架连同一微型逆变器的机壳主体一起安装到光伏组件的边框上的安装完毕效果图。在图5a 5c所示的实施例中,该安装架501也可以采用类似图4所示的夹子结构,用于固定在组件边框上。或者在本实施例中,该安装架501也可以和图3所示的安装架相同,使同一种安装架同时满足边框钻孔和不钻孔两种安装方式。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架,微型逆变器可以采用相同的机壳,而通过相同安装架的不同安装方式或者安装不同的安装架,用于不同的安装要求。这样大大简化了机壳的设计,而不是需要多种不同的模具。同时更加方便了系统的设计,加强了产品使用的灵活性。本实用新型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 化及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太阳能光伏逆变器的安装架(101),用于将所述逆变器与一光伏组件的边框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上开有多个小边框孔(304),所述安装架(101)包括: 第一安装面(102),其上具有多个机壳固定螺丝孔(105),通过多对机壳固定螺丝(109)和机壳固定螺母(107)将所述安装架(101)与所述逆变器外部的机壳主体(103)之间以可拆卸的结构连接在一起;以及 第二安装面(104),与所述第一安装面(102)呈直角折弯,其上具有多个小安装孔(301),所述小安装孔(301)内具有内嵌螺母,通过多个螺丝(306)穿过所述光伏组件的边框上的多个所述小边框孔(304),和所述小安装孔(301)内的所述内嵌螺母进行螺纹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架(10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面(104)上还具有大安装孔(302),所述光伏组件的边框上也具有大边框孔(308),一个或多个螺杆(310)穿过所述大安装孔(302)和所述大边框孔(308),和一个或多个独立螺母(312)进行螺纹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架(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安装孔(302)包括圆形孔部分和长形孔部分,所述长形孔部分位于所述圆形孔部分的圆周外侧且两者彼此相通。
4.一种太阳能光伏逆变器(414)的安装架(401),用于将所述逆变器(414)与一光伏组件的边框(412)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412)上无开孔,所述安装架(401)包括: 第一安装面(402),其上具有多个机壳固定螺丝孔,通过多对机壳固定螺丝(405)和机壳固定螺母(407)将所述安装架(401)与所述逆变器(414)外部的机壳主体(403)之间以可拆卸的结构连接在一起;以及 第二安装面(404),与所述第一安装面(402)呈直角折弯,所述第二安装面(404)整体呈夹子状,具有两个夹紧臂,上面具有多个锁紧孔(406);两个所述夹紧臂插入所述光伏组件的边框(412)两侧并夹·于所述边框(412)上;所述第二安装面(404)还通过多个边框固定螺丝(418)穿过所述锁紧孔(406)将所述安装架(401)的所述夹紧臂拧紧,固定在所述边框(41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装架(401),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机壳固定螺母(407)嵌入在所述逆变器(414)的所述机壳主体(403)里。
6.一种太阳能光伏逆变器(514)的安装架(501),用于将所述逆变器(514)与一光伏组件的边框(512)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512)上无开孔,所述安装架(501)包括: 第一固定板(508),其分为第一安装面(5081)和第二安装面(5082);所述第一安装面(5081)上具有多个机壳固定螺丝孔,通过多对机壳固定螺丝(505)和机壳固定螺母(507)将所述第一固定板(508)与所述逆变器(514)外部的机壳主体(503)之间以可拆卸的结构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安装面(5082)与所述第一安装面(5081)呈直角折弯,所述第二安装面(5082)插入于所述边框(512)的内侧,其上具有多个第一固定螺孔;以及 第二固定板(509),其具有第三安装面(5091),所述第三安装面(5091)上具有与所述第一固定螺孔位置相对应的多个第二固定螺孔;所述第三安装面(5091)的端部从所述第三安装面(5091)的本体直角折弯出来,搭接于所述边框(512)上; 其中,通过多个边框固定螺丝(518)穿过所述第二固定螺孔和所述第一固定螺孔,所述第二固定板(509)和所述第一固定板(508)被拧紧贴合,将所述安装架(501)固定在所述边框(512)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装架(501),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机壳固定螺母(507)嵌入在所述逆变器(514)的所述机壳主体(503)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装架(50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板(509)上的多个所述第二固定 螺孔在竖直方向上呈长直形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太阳能光伏逆变器的安装架,用于将逆变器与一光伏组件的边框相连接,其中一种安装架包括第一安装面,其上具有多个机壳固定螺丝孔,通过多对机壳固定螺丝和机壳固定螺母将安装架与逆变器外部的机壳主体之间以可拆卸的结构连接在一起;第二安装面,与第一安装面呈直角折弯,其上具有多个小安装孔,小安装孔内具有内嵌螺母,通过多个螺丝穿过光伏组件的边框上的多个小边框孔,和小安装孔内的内嵌螺母进行螺纹固定。本实用新型使逆变器可采用相同的机壳,通过相同安装架的不同安装方式或者安装不同安装架,用于不同的安装要求。这样大大简化了机壳的设计,同时更加方便了光伏系统的设计,加强了产品使用的灵活性。
文档编号H01L31/048GK203134835SQ20132011732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4日
发明者罗宇浩, 陈天星 申请人:浙江昱能光伏科技集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