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连接座的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97310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源连接座的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电源连接座的结构。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具有快速插拔的特点,因而受到广泛应用。电连接器可用于数据信号传输连接,也可用于电信号的接通。对于用于电信号连接的电源连接座,如电池安装座,一般包括有绝缘主体及组设在绝缘主体上的端子,工作时,电池压入绝缘主体相应区域,利用端子之接触部的弹性来触接连通电池电极,但现有的电源连接座上对端子的接触部缺少导向及卡位防脱,以致接触部受压及弹复出现错位偏离,影响电性连接,且使用过程接触部易发生变形,导致弹性变弱,甚至失去弹性,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连接座的组合结构,其结构简单,易制作及组装,且具有给予端子接触部导向、防脱卡位及增强弹性的功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电源连接座的组合结构,包括有绝缘主体及组设在绝缘主体上的端子,所述端子的接触部呈波形设计,接触部的一端延伸出朝下趋向的末端头;所述绝缘主体上设有护套,护套上设有护槽,护槽供端子的接触部定位设置,护槽的一侧设有斜导面,该斜导面导引末
头移动。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接触部延伸出的末端头上设有防退卡位部,防退卡位部于接触部复位时对应护槽相应内侧壁上的卡槽卡接。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护套通过组合形式嵌设在绝缘主体的容纳部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科学合理,易制作,投资成本低,使用方便,端子的接触部一端延伸出的末端头顺着护套上的斜导面移动,且末端头上设有防退卡位部对应护槽相应内侧壁上的卡槽卡接,从而具有导向、防脱卡位的功效,避免错位偏离现象,提升电性连接的使用效果,同时斜导面给予末端头导引移动时,还适当撑开末端头,增加末端头回弹势力,从而进一步增强端子接触部的弹性复位功效,回弹性好,使用寿命长。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外形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图1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附图3为图1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剖视示意图;附图4为图3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附图5为图1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另一方向剖视示意图;附图6为图5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 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0018]参阅图1飞所示,本实用新型有关电源连接座的组合结构,用于接驳电池使用,其包括有绝缘主体I及组设在绝缘主体I上的端子2,所述端子2的接触部21呈波形设计,接触部21的一端延伸出朝下趋向的末端头22,末端头22为活动形态,以满足接触部21受压浮动要求。所述绝缘主体I上设有护套11,护套11上设有护槽111,护槽111供端子2的接触部21定位设置,护槽111的一侧设有斜导面1111,该斜导面1111导引末端头22移动。图2飞所示,所述接触部21延伸出的末端头22上设有防退卡位部221,防退卡位部221呈翼形设计,分布在末端头22的两侧边,防退卡位部221于接触部21复位时对应护槽111相应内侧壁上的卡槽1112卡接,防止接触部21弹出跑位。工作时,本实用新型之端子2的接触部一端延伸出的末端头22顺着护套11上的斜导面1111移动,且末端头22上设有防退卡位部221对应护槽相应内侧壁上的卡槽1112卡接,从而具有导向、防脱卡位的功效,避免接触部21错位偏离现象,提升电源连接座的使用效果。斜导面1111给予末端头22导引移动时,还适当撑开末端头22,增加末端头22的回弹势力,从而进一步增强端子接触部21的弹性复位功能,回弹性好,使用寿命长。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护套11通过组合形式嵌设在绝缘主体I的容纳部12上,结构简单,易制作;而端子2与绝缘主体I注模在一起,端子2的接触部21恰好落在绝缘主体I的容纳部12上,这时将护套11组入绝缘主体I的容纳部12,端子接触部一端延伸出的末端头22顺势装入护套11的对应护槽111,达到有序间隔分开不同端子接触部21,给予接触部21定位,同时末端头22顺沿斜导面1111移动,接触部21具有导向浮动功效,提升对位接触功效,避免接触部21错位偏离现象。设置在末端头22上的防退卡位部221于接触部21复位时对应护槽111相应内侧壁上的卡槽1112卡接,防止接触部21弹出跑位,组合结构更稳定,不易松脱, 使用寿命长。当然,以上结合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细说明,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电源连接座的组合结构,包括有绝缘主体(I)及组设在绝缘主体(I)上的端子(2),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2)的接触部(21)呈波形设计,接触部(21)的一端延伸出朝下趋向的末端头(22);所述绝缘主体(I)上设有护套(11 ),护套(11)上设有护槽(111 ),护槽(111)供端子(2)的接触部(21)定位设置,护槽(111)的一侧设有斜导面(1111),该斜导面(1111)导引末纟而头(22)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座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21)延伸出的末端头(22)上设有防退卡位部(221),防退卡位部(221)于接触部(21)复位时对应护槽(111)相应内侧壁上的卡槽(1112)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座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护套(11)通过组合形式嵌设在绝缘主体(I)的容纳部 (12 )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电源连接座的组合结构,包括有绝缘主体及组设在绝缘主体上的端子,所述端子的接触部呈波形设计,接触部的一端延伸出朝下趋向的末端头;所述绝缘主体上设有护套,护套上设有护槽,护槽供端子的接触部定位设置,护槽的一侧设有斜导面,该斜导面导引末端头移动。本实用新型之端子的接触部一端延伸出的末端头顺着护套上的斜导面移动,且末端头上设有防退卡位部对应护槽相应内侧壁上的卡槽卡接,从而具有导向、防脱卡位的功效,避免错位偏离现象,同时斜导面给予末端头导引移动时,还适当撑开末端头,增加末端头回弹势力,从而进一步增强端子接触部的弹性复位功效,回弹性好,使用寿命长。
文档编号H01R13/627GK203166219SQ201320153999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日
发明者蔡添庆 申请人:蔡添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