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频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16948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双频天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频天线,双频天线包含:一天线主体,具有至少一弯折部与一第一平面;一第一焊接点,设置于第一平面的一第一侧;以及一第二焊接点,设置于第一平面的一第二侧;其中,弯折部不设置于第一平面的表面,且弯折部与第一平面形成至少一共振腔体。以此,可通过金属冲压、或铸模、或线切割、或雷雕结构、或印刷电路版等多种方式制造成型,不仅节省成本,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以缩小占据基板上的空间,并同时具有全向性双频天线的效果。
【专利说明】双频天线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天线,尤指一种悬空于基板上的双频天线。
【背景技术】
[0002]由于传统天线在操作时,无法将工作频带设置于二个不同频带上(2.4GHz与5GHz),故欲使用双频带时,则需装设多个天线,但会提高生产成本并需额外腾出基板空间以装设天线,如此一来无法达到缩小体积而达到轻薄的目的。
[0003]又,目前市售有平面倒F型多频段天线(Planar Inverted F Antenna, PIF A),且其仍需占据5mm左右的基板空间,若需达到更小体积的双频天线,则需进行结构上的改良。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在提供一种双频天线,可节省基板空间。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在提供一种双频天线,其尺寸小于平面倒F型多频段天线。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在提供一种双频天线,其部份天线主体是悬空。
[0007]本实用 新型提供一种双频天线,双频天线包含:一天线主体,具有至少一弯折部与一第一平面;一第一焊接点,设置于第一平面的一第一侧;以及一第二焊接点,设置于第一平面的一第二侧;其中,弯折部不设置于第一平面的表面,且弯折部与第一平面形成至少一共振腔体。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可通过金属冲压、或铸模、或线切割、或雷雕结构、或印刷电路版等多种方式制造成型,不仅节省成本,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以缩小占据基板上的空间,并同时具有全向性双频天线的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A是本实用新型双频天线于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10]图1B是本实用新型双频天线于一实施例的侧面示意图;
[0011]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频天线于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12]图3显示本实用新型双频天线的电压驻波比(Voltage Standing Wave Rat io,VSWR)的波形图;
[0013]图4显示本实用新型双频天线的信号返回损失示意图;
[0014]图5显不本实用新型双频天线的等效电路图之一;
[0015]图6显示本实用新型双频天线的等效电路图之二。
[0016]附图标记
[0017]100双频天线
[0018]101天线主体
[0019]IOla弯折部[0020]IOlb共振腔体
[0021]102、103焊接点
[0022]N法线向量
[0023]W预设宽度
[0024]X、Y、Z轴
[0025]S第一平面
[0026]Θ I ~Θ3 夹角
[0027]a凸面
[0028]P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29]请参阅图1A与图1B,图1A是本实用新型双频天线于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1B是本实用新型双频天线于一实施例的侧面示意图。双频天线100包含一天线主体101、一第一焊接点102、以及一第二焊接点103。其中,双频天线100在一实施例中,可装设于一基板(图未示)上,用以 接收与发射电磁波信号。
[0030]天线主体101具有至少一个弯折部IOla与第一平面S,在本实施例中,天线主体101具有三个弯折部101a,但本实用新型不应以此为限,可依使用者需求调整其弯折部IOla的数量。另外,天线主体101的弯折部IOla成型方式,可通过金属冲压、或铸模、或线切割、或雷雕结构(Laser Direct Structure, L DS)、或印刷电路版(Printed CircuitBoard, PCB)等方式制造成型,此成型方式与平面倒F型多频段天线(Planar Inverted FAntenna, PIFA)相异。
[0031 ] 在本实用新型中,双频天线100是应用于平面倒F型多频段天线(PlanarInverted F Antenna, PIFA)或单极(Monopole)的天线信号。
[0032]请继续参考图1A,第一焊接点102与第二焊接点103均设置于第一平面S上,且第一焊接点102设置于第一平面S的第一侧LI,第二焊接点103则相对设置于第一平面S的第二侧L2。除此之外,弯折部IOla具有一预设宽度W,且预设宽度W平行于第一平面S沿方向Dl延伸,在本实施例中,方向Dl平行于第一平面S或垂直于第一平面S的法线向量N。
[0033]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焊接点102与第二焊接点103的一侧边分别具有多个平行于基板的半圆形或近似椭圆形挖空的凸面a,第一焊接点102与第二焊接点103的凸面a的开口为朝向相反方向。
[0034]在此请注意,在本实用新型中,弯折部IOla不设置于第一平面S的表面,且弯折部IOla与第一平面S围置成至少一共振腔体101b,其中共振腔体的数目依据弯折部IOla数目而决定,换言之,在本实施例中,弯折部IOla是悬浮于第一平面S上方而与第一平面S的表面围置成共振腔体101b。
[0035]另外,弯折部IOla的形状可为正弦波、或矩形波、或方波、或三角波等至少其一的形状或其组合,故共振腔体IOlb的形状是依据弯折部IOla的形状所决定。在本实施例中,其弯折部IOla与第一平面S围置而成的共振腔体IOlb为一方型空间。
[0036]除此之外,第一焊接点102与弯折部IOla形成第一夹角Θ 1,第二焊接点与弯折部IOla形成第二夹角Θ 2,以及弯折部IOla之间具有第三夹角Θ 3。在本实用新型中,为避免天线主体101断裂,第一夹角Θ1、第二夹角Θ2、以及第三夹角Θ3的角度为介于80?85度或100?105度之间。
[0037]在此请注意,在本实施例中,双频天线100具有多个弯折部IOla与多个共振腔体101b,相邻的该共振腔体可加入塑胶或陶瓷等介质形成一电容负载。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弯折部IOla具有一凹口,且凹口的开口方向面对第一平面S。
[0038]由于双频天线100具有多个弯折部IOla与多个共振腔体IOlb的构造,故本实用新型的双频天线100的总长度不超过4mm。
[0039]请参考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频天线于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双频天线200与双频天线100的差异在于第一焊接点202与第二焊接点203不具有多个半圆形或近似椭圆形凸面a,是以平行基板的方形平面所取代。
[0040]接着,请同时参考图3,图3显示本实用新型双频天线的电压驻波比(Vo ItageStanding Wave Ratio, VSWR)的波形图,图4显示本实用新型双频天线的信号返回损失示意图。由电压驻波比的波形图与信号返回损失示意图可以了解,双频天线100是操作于频带2.4?2.5GHz与5?6GHz的信号传输,故符合802.lla/b/g/n所定义的低频与高频的通信频带,除此之外,双频天线100的辐射场型均为全向性。
[0041]请参阅图5与图6,图5与图6其描绘本实用新型的等效电路的结构。天线信号的应用可以有2种方式,当图1A双频天线100的使用方式为Monopole Ant enna时,焊接点103可为输入端,焊接点102为输出端,意即RF信号可由焊接点103输入且由焊接点102输出,其等效电路如图5所示,包含五个串联的共振腔。当图1A双频天线100的使用方式为PIFA Antenna时,P点为输入端,焊接点103为接地端,焊接点102为输出端,意即RF信号可由P点输入且由焊接点102输出,其等效电路如图6所示,包含四个串联的共振腔以及一个并联的共振腔。
[004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双频天线,其天线主体的弯折部是悬浮于第一平面上,此天线成型方式可通过金属冲压、或铸模、或线切割、或雷雕结构、或印刷电路版等多种方式制造成型,故可节省成本,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以缩小占据基板上的空间,并同时具有全向性双频天线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双频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频天线包含: 一天线主体,具有至少一弯折部与一第一平面; 一第一焊接点,设置于所述第一平面的一第一侧;以及 一第二焊接点,设置于所述第一平面的一第二侧; 其中,所述弯折部不设置于所述第一平面的表面,且所述弯折部与所述第一平面形成至少一共振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频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具有一预设宽度且所述预设宽度平行于所述第一平面沿一第一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频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是悬浮于所述第一平面上方而与所述第一平面的表面围置成所述共振腔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频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平面或垂直于所述第一平面的法线向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频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点与所述弯折部形成一第一夹角,所述第二焊接点与所述弯折部形成一第二夹角,以及每一相邻的所述弯折部之间形成一第三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频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为80?85度或100?105度;所述第二夹角的角度为80?85度或100?105度;以及,所述第三夹角的角度为80?85度或100?105度。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频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频天线具有多个所述弯折部与多个所述共振腔体,相邻的所述共振腔体可加入塑胶或陶瓷等介质形成一电容负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频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具有一凹口,且凹口的开口方向面对所述第一平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频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的形状可为正弦波、或矩形波、或方波、或三角波等至少其一的形状或其组合。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频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频天线是应用于平面倒F型多频段天线或单极的天线信号。
【文档编号】H01Q5/10GK203589213SQ201320280651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21日
【发明者】庄家祯, 李骏扬 申请人:唯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