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模块及键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21407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按键模块及键盘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按键模块及键盘,包含底板、键帽及剪刀式支撑组件。剪刀式支撑组件包含第一支撑件及第二支撑件。第一支撑件包含第一凸块并具有第一凹槽。第一凸块邻接第一凹槽。第一凸块的第一轴内弧面具有第一曲率中心轴。第二支撑件包含第二凸块并具有第二凹槽。第二凸块邻接第二凹槽。第二凸块的第二轴内弧面具有第二曲率中心轴。第一与第二凸块分别可转动地卡合在第二与第一凹槽中。第一凸块的第一轴外弧面与第二凸块的第二轴外弧面具有共同的第三曲率中心轴,平行地位于第一与第二曲率中心轴的中间处。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包含上述按键模块的键盘。
【专利说明】按键模块及键盘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按键模块以及键盘。
【背景技术】
[0002]传统所知的键盘的按键模块,大都是设计由键帽底部向下凸伸的柱体,在底板的开ロ作铅直升降运动,用以触发键盘的电连接。受到这一结构上的限制,这种按键模块若设计键帽柱体与底板的接触面太小时,操作上即容易发生键帽倾斜、或有卡键等不稳定现象,因而必需通过加大上述接触面来增加键帽的稳定性。再者,因为键帽与底板之间有铅直升降运动的关系,使得键帽很难被紧固定位,因而传统键帽的不稳定晃动情形,与实际上的操作噪音也较为严重。
[0003]因此,ー种利用双连杆平行机构(亦即,剪刀式支撑组件)所组成的按键模块,可用来引导键帽做铅直移动,并平衡使用者在每ー个按键模块上的施力。借此,不论施カ在键帽的侧边或角落,都能将施カ平均地分散在整个键帽表面上,使得按下整个按键模块变得很简单,也让使用者更容易地操作按键模块,并可以解决上述垂直柱体式键帽的缺陷困扰。
[0004]现有按键模块的剪刀式支撑组件利用轴杆与轴孔的结构而枢接在一起。而为了使键帽在被按压以及复位的过程中保持平稳而不易摇晃,轴杆的尺寸必须够大,才能有足够的结构强度。然而,鉴于轻薄短小的电脑装置越来越受重视(例如便携式电脑),若为了解决按键模块的整体厚度问题而硬将轴杆的尺寸縮小,则轴杆的结构强度将降低,使得键帽铅直升降运动的稳定性也会明显降低,如此即难以获得符合操作要求的按键模块。
[0005]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有效地缩减整体厚度,并可在键帽进行铅直升降运动时维持足够稳定度的按键模块,是目前业界亟欲投入研发资源解决的问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ー种按键模块,其包含底板、键帽以及剪刀式支撑组件。剪刀式支撑组件设置在底板上并支撑键帽。剪刀式支撑组件包含第一支撑件以及第ニ支撑件。第一支撑件包含第一臂部以及第一凸块。第一臂部具有第一凹槽。第一凸块连接第一臂部并邻接第一凹槽。第一凸块具有第一轴内弧面以及第一轴外弧面。第二支撑件包含第二臂部以及第ニ凸块。第二臂部具有第二凹槽。第二凸块连接第二臂部并邻接第二凹槽。第二凸块具有第二轴内弧面以及第ニ轴外弧面。第一凸块可转动地卡合在第二凹槽中,并且第二凸块可转动地卡合在第一凹槽中。
[0007]在本实用新型的ー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一轴内弧面具有第一曲率中心轴。第二轴内弧面具有第二曲率中心轴平行于第一曲率中心轴。第一轴外弧面与第二轴外弧面具有共同的第三曲率中心轴。第三曲率中心轴平行地位于第一曲率中心轴与第二曲率中心轴两者的中间处。
[0008]在本实用新型的ー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一凹槽具有依序连接的第一槽内侧面、第一槽底面以及第一槽外弧面。第一凸块还具有第一轴内侧面以及第ー轴底面。第一轴内侧面、第一轴内弧面、第一轴底面与第一轴外弧面依序连接。第二凹槽具有依序连接的第二槽内侧面、第二槽底面以及第二槽外弧面。第二凸块还具有第二轴内侧面以及第二轴底面。第二轴内侧面、第二轴内弧面、第二轴底面与第二轴外弧面依序连接。第一轴内弧面可滑动地抵靠第二槽内侧面与第二槽底面。第一轴外弧面可滑动地抵靠第二槽外弧面。第二轴内弧面可滑动地抵靠第一槽内侧面与第一槽底面。第二轴外弧面可滑动地抵靠第一槽外弧面。
[0009]在本实用新型的ー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一轴内侧面面向第二槽内侧面。第一轴底面面向第二槽底面。第二轴内侧面面向第一槽内侧面。第二轴底面面向第一槽底面。当键帽处于未按压位置时,第一轴内侧面抵靠第二槽内侧面,并且第二轴内侧面抵靠第一槽内侧面。当键帽处于按压位置时,第一轴底面抵靠第二槽底面,并且第二轴底面抵靠第一槽

[0010]在本实用新型的ー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按键模块还包含薄膜开关。薄膜开关设置在底板上。薄膜开关具有第一破孔。底板具有第二破孔。第一破孔与第二破孔连通。第一支撑件还包含第一加强部。第一加强部连接第一臂部井面向底板。第二支撑件还包含第二加强部。第二加强部连 接第二臂部并面向底板。当键帽处于按压位置时,第一加强部与第二加强部穿入第一破孔与第二破孔中。
[0011]在本实用新型的ー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一轴外弧面与第二槽外弧面具有相近似的曲率半径。第二轴外弧面与第一槽外弧面具有相近似的曲率半径。
[0012]在本实用新型的ー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一槽内侧面与第一槽底面之间形成第一槽内弧面。第一槽内弧面的曲率半径小于第二轴内弧面的曲率半径。第二槽内侧面与第二槽底面之间形成第二槽内弧面。第二槽内弧面的曲率半径小于第一轴内弧面的曲率半径。
[001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键盘,其包含底板以及多个按键模块。每ー按键模块包含键帽以及剪刀式支撑组件。剪刀式支撑组件设置在底板上并支撑键帽。剪刀式支撑组件包含第一支撑件以及第二支撑件。第一支撑件包含第一臂部以及第一凸块。第一臂部具有第一凹槽。第一凸块连接第一臂部并邻接第一凹槽。第一凸块具有第一轴内弧面以及第ー轴外弧面。第二支撑件包含第二臂部以及第二凸块。第二臂部具有第二凹槽。第二凸块连接第二臂部并邻接第二凹槽。第二凸块具有第二轴内弧面以及第二轴外弧面。第一凸块可转动地卡合在第二凹槽中,并且第二凸块可转动地卡合在第一凹槽中。
[0014]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按键模块以及键盘中,剪刀式支撑组件的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通过第一凸块与第二凹槽的配合以及第二凸块与第一凹槽的配合,进而达到相互枢转的功能。并且,第一凸块以不连续的第一轴内弧面与第一轴外弧面可转动地卡合在第二凹槽中,而第二凸块以不连续的第二轴内弧面与第二轴外弧面可转动地卡合在第一凹槽中。另,利用凹槽及凸轴的弧面设计及曲率中心的配置,以使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能够达到转动顺畅的功效。因此,相较于现有采用圆柱状的轴杆枢接的剪刀式支撑组件,本实用新型的剪刀式支撑组件的第一凸块与第二凸块可在不降低结构强度的前提下缩减尺寸(亦即,缩减第一凸块与第二凸块的厚度)。借此,本实用新型的按键模块与键盘即可有效地缩减整体厚度,并可在键帽进行铅直升降运动时維持足够稳定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ー实施方式的键盘的立体图。
[0016]图2为图1中的按键模块的立体分解图。
[0017]图3为图2中的按键模块移除键帽的俯视图。
[0018]图4A为图2中的按键模块未被按压时沿着图3中的线段4A-4A’的剖面示意图。
[0019]图4B为图2中的按键模块未被按压时沿着图3中的线段5A-5A’的剖面示意图。
[0020]图5A为图2中的按键模块被按压时沿着图3中的线段4A-4A’的剖面示意图。
[0021]图5B为图2中的按键模块被按压时沿着图3中的线段5A-5A’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将以附图公开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具体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ー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具体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具体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现有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表示。
[0023]请參照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ー实施方式的键盘I的立体图。
[0024]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键盘I可以是供台式电脑使用的外接键盘(例如,PS2接ロ的键盘或USB接ロ的键盘)或是包含键盘形式的输入装置的电脑系统(例如,笔记型电脑或膝上型电脑),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換言之,本实用新型的键盘I可以应用在任何以按键作为输入介质的电子产品,特别是针对原本采用剪刀式支撑结构的按键模块的键盘,皆可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0025]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键盘I至少包含底板10以及多个按键模块2。下文将针对键盘I中所包含的各元件的结构、功能以及各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进一歩详细说明。
[0026]请參照图2,其为图1中的按键模块2的立体分解图。
[0027]如图1与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键盘I还包含薄膜开关12。薄膜开关12设置在底板10上。按键模块2包含键帽20以及剪刀式支撑组件22。剪刀式支撑组件22穿过薄膜开关12而设置在底板10上,并支撑键帽20。剪刀式支撑组件22包含第一支撑件220以及第二支撑件222。第一支撑件220包含两个第一臂部220a,且两个第一臂部220a头尾相连而形成框型。第二支撑件222包含两个第二臂部222a,且两个第二臂部222a头尾相连而形成框型。并且,第一支撑件220适于框套在第二支撑件222之内,并可在第二支撑件222之内相对转动。
[0028]进ー步来说,如图2所示,键盘I的底板10包含第一枢接部100以及第一滑动部102。按键模块2的键帽20包含第二枢接部200以及第二滑动部202。剪刀式支撑组件22的第一支撑件220还包含第一枢接轴220b以及第一滑动轴220c,且第一枢接轴220b与第一滑动轴220c分别连接在第一臂部220a的两端。剪刀式支撑组件22的第二支撑件222还包含第二枢接轴222b以及第二滑动轴222c,且第二枢接轴222b与第二滑动轴222c分别连接在第二臂部222a的两端。剪刀式支撑组件22的第一支撑件220以第一枢接轴220b与键帽20的第二枢接部200进行枢接,并以第一滑动轴220c可滑动地卡合至底板10的第一滑动部102。剪刀式支撑组件22的第二支撑件222以第二枢接轴222b与底板10的第一枢接部100进行枢接,并以第二滑动轴222c可滑动地卡合至键帽20的第二滑动部202。
[0029]此外,如图2所示,剪刀式支撑组件22的第一支撑件220还包含第一凸块220d。第一支撑件220的第一臂部220a具有第一凹槽220e。第一凸块220d连接第一臂部220a并邻接第一凹槽220e。剪刀式支撑组件22的第二支撑件222还包含第二凸块222d。第二支撑件222的第二臂部222a具有第二凹槽222e。第二凸块222d连接第二臂部222a并邻接第二凹槽222e。第一凸块220d可转动地卡合在第二凹槽222e中,并且第二凸块222d可转动地卡合在第一凹槽220e中。因此,剪刀式支撑组件22的第一支撑件220与第二支撑件222即可以类似剪刀的动作方式相互枢转。
[0030]借此,按键模块2的剪刀式支撑组件22即可稳固地设置在键盘I的底板10上,并支撑引导键帽20相对底板10作铅直升降运动。
[0031]请參照图3、图4A、图4B、图5A以及图5B。图3为图2中的按键模块2移除键帽20的俯视图。图4A为图2中的按键模块2未被按压时沿着图3中的线段4A-4A’的剖面示意图。图4B为图2中的按键模块2未被按压时沿着图3中的线段5A-5A’的剖面示意图。图5A为图2中的按键模块2被按压时沿着图3中的线段4A-4A’的剖面示意图。图5B为图2中的按键模块2被按压时沿着图3中的线段5A-5A’的剖面示意图。
[0032]如图3、图4B与图5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件220的第一凸块220d具有依序连接的第一轴内侧面220dl、第一轴内弧面220d2、第一轴底面220d3以及第ー轴外弧面220d4。第二臂部222a的第二凹槽222e具有依序连接的第二槽内侧面222el、第二槽内弧面222e2、第二槽底面222e3以及第二槽外弧面222e4。如图3、图4A与图5A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撑件222的第二凸块222d具有依序连接的第二轴内侧面222dl、第二轴内弧面222d2、第二轴底面222d3与第二轴外弧面222d4依序连接。第一臂部220a的第一凹槽220e具有依序连接的第一槽内侧面220el、第一槽内弧面220e2、第一槽底面220e3以及第二槽外弧面220e4。当第一支撑件220的第一凸块220d可转动地卡合在第二臂部222a的第二凹槽222e中,且第二支撑件222的第二凸块222d可转动地卡合在第一臂部220a的第一凹槽220e中时,第一凸块220d的第一轴内弧面220d2可滑动地抵靠第二凹槽222e的第二槽内侧面222el与第二槽底面222e3,第一凸块220d的第一轴外弧面220d4可滑动地抵靠第二凹槽222e的第二槽外弧面222e4,第二凸块222d的第二轴内弧面222d2可滑动地抵靠第一凹槽220e的第一槽内侧面220el与第一槽底面220e3,且第二凸块222d的第二轴外弧面222d4可滑动地抵靠第一凹槽220e的第二槽外弧面220e4。
[0033]特别而言,如图4B与图5B所示,第一凸块220d的第一轴内弧面220d2具有第一曲率中心轴Al。第一凸块220d的第一轴内侧面220dl面向第二凹槽222e的第二槽内侧面222el。第一凸块220d的第一轴底面220d3面向第二凹槽222e的第二槽底面222e3。如图4A与图5A所示,第二凸块222d的第二轴内弧面222d2具有第二曲率中心轴A2,且第二曲率中心轴A2平行于第一曲率中心轴Al。第二凸块222d的第二轴内侧面222dl面向第一凹槽220e的第一槽内侧面220el。第二凸块222d的第二轴底面222d3面向第一凹槽220e的第一槽底面220e3。如图4A至图5B所示,第一凸块220d的第一轴外弧面220d4与第二凸块222d的第二轴外弧面222d4具有共同的第三曲率中心轴A3。第三曲率中心轴A3平行地位于第一曲率中心轴Al与第二曲率中心轴A2两者的中间处,使第一支撑件220及第ニ支撑件222能以第三曲率中心轴A3为支点顺利转动,进而达到以非转轴的结构来达到转轴的功能。
[0034]在ー实施方式中,第一凸块220d的第一轴外弧面220d4与第二凹槽222e的第二槽外弧面222e4具有相近似的曲率半径,且第二凸块222d的第二轴外弧面222d4与第一凹槽220e的第一槽外弧面220e4具有相近似的曲率半径,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优选地,轴的外弧面与槽的外弧面设有相同的曲率半径,但实际上轴的外弧面与槽的外弧面可能会有微小的配合间隙,故相近似的曲率半径也能够使得第一支撑件220及第ニ支撑件222达到顺利转动的目的。
[0035]基于上述结构配置,当按键模块2的键帽20处于未按压位置时(如图4A与图4B所示),第一凸块220d的第一轴内侧面220dl抵靠第二凹槽222e的第二槽内侧面222el,并且第二凸块222d的第二轴内侧面222dl抵靠第一凹槽220e的第一槽内侧面220el ;当键帽20处于按压位置时(如图5A与图5B所示),第一凸块220d的第一轴底面220d3抵靠第二凹槽222e的第二槽底面222e3,并且第二凸块222d的第二轴底面222d3抵靠第一凹槽220e的第一槽底面220e3。
[0036]由此可知,通过第一凹槽220e的第一槽内侧面220el与第二凹槽222e的第二槽内侧面222el分别限制第二凸块222d与第一凸块220d转动,可使按键模块2的键帽20处于如图4A与图4B所示的未按压位置;通过第一凹槽220e的第一槽底面220e3与第二凹槽222e的第二槽底面222e3分别限制第二凸块222d与第一凸块220d转动,可使按键模块2的键帽20处于如图5A与图5B所示的按压位置。
[0037]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臂部220a的第一凹槽220e还具有第一侧开ロ 220e5以及第一顶开ロ 220e6。第一侧开ロ 220e5由第一槽内侧面220el、第一槽内弧面220e2、第一槽底面220e3与第一槽外弧面220e4的边缘所形成。第一顶开ロ 220e6由第一槽内侧面220el未连接第一槽内弧面220e2的边缘与第一槽外弧面220e4未连接第一槽底面220e3的边缘所形成(亦即,第一顶开ロ 220e6未连接第一槽内弧面220e2与第一槽底面220e3),并与第一侧开ロ 220e5连通。第二臂部222a的第二凹槽222e还具有第二侧开ロ 222e5以及第二顶开ロ 222e6。第二侧开ロ 222e5由第二槽内侧面222el、第二槽内弧面222e2、第二槽底面222e3与第二槽外弧面222e4的边缘所形成。第二顶开ロ 222e6由第二槽内侧面222el未连接第二槽内弧面222e2的边缘与第二槽外弧面222e4未连接第二槽底面222e3的边缘所形成(亦即,第二顶开ロ 222e6未连接第二槽内弧面222e2与第二槽底面222e3),并与第二侧开ロ 222e5连通。第一支撑件220的第一凸块220d由第二凹槽222e的第二侧开ロ 222e5插入,而第二支撑件222的第二凸块222d由第一凹槽220e的第一侧开ロ 220e5插入。当按键模块2的键帽20处于未按压位置时(如图4A与图4B所示),第二凹槽222e的第二顶开ロ 222e6可允许第一凸块220d的一部分露出,且第一凹槽220e的第一顶开ロ 220e6可允许第二凸块222d的一部分露出。
[0038]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剪刀式支撑组件22可允许第一臂部220a与第二臂部222a的顶面分别具有开放式的第一顶开ロ 220e6与第二顶开ロ 222e6,因此相较于现有仅具有侧枢接孔的剪刀式支撑组件来说,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支撑件220与第二支撑件222的厚度可以进一歩薄化,进而有效地缩减按键模块2与键盘I的整体厚度。
[0039]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槽内弧面220e2的曲率半径小于等于第二凸块222d的第二轴内弧面222d2的曲率半径。第二槽内弧面222e2的曲率半径小于等于第一凸块220d的第一轴内弧面220d2的曲率半径,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0040]如图4A至图5B所示,需要说明的是,若剪刀式支撑组件的整体厚度缩减时,第一支撑件220与第二支撑件222分别在第一凹槽220e与第二凹槽222e处的结构强度会降低,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件220还包含第一加强部220f,且第二支撑件222还包含第二加强部222f。第一加强部220f连接第一臂部220a,井面向底板10 (精确来说,第一凹槽220e的第一顶开ロ 220e6与第一加强部220f分别位于第一臂部220a的上下两侧)。第二加强部222f连接第二臂部222a,井面向底板10 (精确来说,第二凹槽222e的第二顶开ロ 222e6与第二加强部222f分别位于第二臂部222a的上下两侧)。
[0041]另外要说明的是,键盘I的薄膜开关12具有第一破孔120。键盘I的底板10具有第二破孔104。第一破孔120与第二破孔104连通。当键帽20处于按压位置(如图5A与图5B所示)时,第一支撑件220的第一加强部220f与第二支撑件222的第二加强部222f穿入第一破孔120与第二破孔104中。
[0042]借此,本实用新型剪刀式支撑组件22可通过上述第一加强部220f与第二加强部222f維持足够的结构强度,使得键帽20在进行铅直升降运动时可获得足够稳定度。并且,由于上述第一加强部220f与第二加强部222f可穿过薄膜开关12的第一破孔120而容置在底板10的第二破孔104中,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按键模块2与键盘I即可有效地缩减整体厚度。
[0043]由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详述,可以明显地看出,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按键模块以及键盘中,剪刀式支撑组件的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通过第一凸块与第ニ凹槽的配合以及第二凸块与第一凹槽的配合,进而达到相互枢转的功能。并且,第一凸块以不连续的第一轴内弧面与第一轴外弧面可转动地卡合在第二凹槽中,而第二凸块以不连续的第二轴内弧面与第二轴外弧面可转动地卡合在第一凹槽中。另外,利用凹槽及凸轴的弧面设计及曲率中心的配置,以使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能够达到转动顺畅的功效。因此,相较于现有采用圆柱状的轴杆枢接的剪刀式支撑组件,本实用新型的剪刀式支撑组件的第一凸块与第二凸块可在不降低结构强度的前提下缩减尺寸(亦即,缩减第一凸块与第ニ凸块的厚度)。借此,本实用新型的按键模块与键盘即可有效地缩减整体厚度,并可在键帽进行铅直升降运动时維持足够稳定度。
[0044]虽然本实用新型已经以实施方式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变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
1.ー种按键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 底板; 键帽;以及 剪刀式支撑组件,其设置在上述底板上并支撑上述键帽,该剪刀式支撑组件包含: 第一支撑件,其包含第一臂部以及第ー凸块,该第一臂部具有第一凹槽,该第一凸块连接该第一臂部并邻接该第一凹槽,该第一凸块具有第一轴内弧面以及第一轴外弧面;以及 第二支撑件,其包含第二臂部以及第二凸块,该第二臂部具有第二凹槽,该第二凸块连接该第二臂部并邻接该第二凹槽,该第二凸块具有第二轴内弧面以及第二轴外弧面, 其中上述第一凸块可转动地卡合在上述第二凹槽中,并且上述第二凸块可转动地卡合在上述第一凹槽中。
2.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按键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轴内弧面具有第一曲率中心轴,所述第二轴内弧面具有第二曲率中心轴平行于该第一曲率中心轴,所述第一轴外弧面与所述第二轴外弧面具有共同的第三曲率中心轴,并且该第三曲率中心轴平行地位于该第一曲率中心轴与该第二曲率中心轴两者的中间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凹槽具有依序连接的第一槽内侧面、第一槽底面以及第一槽外弧面,所述第一凸块还具有第一轴内侧面以及第一轴底面,该第一轴内侧面、所述第一轴内弧面、该第一轴底面与所述第一轴外弧面依序连接,所述第二凹槽具有依序连接的第二槽内侧面、第二槽底面以及第二槽外弧面,所述第二凸块还具有第二轴内侧面以及第二轴底面,该第二轴内侧面、所述第二轴内弧面、该第二轴底面与所述第二轴外弧面依序连接,所述第一轴内弧面可滑动地抵靠该第二槽内侧面与该第二槽底面,所述第一轴外弧面可滑动地抵靠该第二槽外弧面,所述第二轴内弧面可滑动地抵靠该第一槽内侧面与该第一槽底面,所述第二轴外弧面可滑动地抵靠该第一槽外弧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轴内侧面面向所述第二槽内侧面,所述第一轴底面面向所述第二槽底面,所述第二轴内侧面面向所述第一槽内侧面,所述第二轴底面面向所述第一槽底面,当所述键帽处于未按压位置时,所述第一轴内侧面抵靠所述第二槽内侧面,并且所述第二轴内侧面抵靠所述第一槽内侧面,当所述键帽处于按压位置吋,所述第一轴底面抵靠所述第二槽底面,并且所述第二轴底面抵靠所述第一槽底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键模块,其特征在干,还包含薄膜开关,其设置在所述底板上,该薄膜开关具有第一破孔,所述底板具有第二破孔,该第一破孔与该第二破孔连通,所述第一支撑件还包含第一加强部,该第一加强部连接所述第一臂部井面向所述底板,所述第二支撑件还包含第二加强部,该第二加强部连接所述第二臂部并面向所述底板,当所述键帽处于所述按压位置时,该第一加强部与该第二加强部穿入该第一破孔与该第二破孔中。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轴外弧面与所述第二槽外弧面具有相近似的曲率半径,并且所述第二轴外弧面与所述第一槽外弧面具有相近似的曲率半径。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槽内侧面与所述第一槽底面之间形成第一槽内弧面,该第一槽内弧面的曲率半径小于等于所述第二轴内弧面的曲率半径,所述第二槽内侧面与所述第二槽底面之间形成第二槽内弧面,该第二槽内弧面的曲率半径小于等于所述第一轴内弧面的曲率半径。
8.—种键盘,其特征在于,包含: 底板;以及 多个按键模块,每ー个这些按键模块包含: 键帽;以及 剪刀式支撑组件,其设置在上述底板上并支撑上述键帽,该剪刀式支撑组件包含: 第一支撑件,其包含第一臂部以及第ー凸块,该第一臂部具有第一凹槽,该第一凸块连接该第一臂部并邻接该第一凹槽,该第一凸块具有第一轴内弧面以及第一轴外弧面;以及 第二支撑件,其包含第二臂部以及第二凸块,该第二臂部具有第二凹槽,该第二凸块连接该第二臂部并邻接该第二凹槽,该第二凸块具有第二轴内弧面以及第二轴外弧面, 其中上述第一凸块可转动地卡合在上述第二凹槽中,并且上述第二凸块可转动地卡合在上述第一凹槽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轴内弧面具有第一曲率中心轴,所述第二轴内弧面具有第二曲率中心轴平行于该第一曲率中心轴,所述第一轴外弧面与所述第二轴外弧面具有共同的第三曲率中心轴,并且该第三曲率中心轴平行地位于该第一曲率中心轴与该第二曲率中心轴两者的中间处。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凹槽具有依序连接的第一槽内侧面、第一槽底面以及第一槽外弧面,所述第一凸块还具有第一轴内侧面以及第ー轴底面,该第一轴内侧面、所述第一轴内弧`面、该第一轴底面与所述第一轴外弧面依序连接,所述第二凹槽具有依序连接的第二槽内侧面、第二槽底面以及第二槽外弧面,所述第二凸块还具有第二轴内侧面以及第二轴底面,该第二轴内侧面、所述第二轴内弧面、该第二轴底面与所述第二轴外弧面依序连接,所述第一轴内弧面可滑动地抵靠该第二槽内侧面与该第二槽底面,所述第一轴外弧面可滑动地抵靠该第二槽外弧面,所述第二轴内弧面可滑动地抵靠该第一槽内侧面与该第一槽底面,所述第二轴外弧面可滑动地抵靠该第一槽外弧面。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轴内侧面面向所述第二槽内侧面,所述第一轴底面面向所述第二槽底面,所述第二轴内侧面面向所述第一槽内侧面,所述第二轴底面面向所述第一槽底面,当所述键帽处于未按压位置时,所述第一轴内侧面抵靠所述第二槽内侧面,并且所述第二轴内侧面抵靠所述第一槽内侧面,当所述键帽处于按压位置吋,所述第一轴底面抵靠所述第二槽底面,并且所述第二轴底面抵靠所述第一槽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薄膜开关,其设置在所述底板上,该薄膜开关具有第一破孔,所述底板具有第二破孔,该第一破孔与该第二破孔连通,所述第一支撑件还包含第一加强部,该第一加强部连接所述第一臂部井面向所述底板,所述第二支撑件还包含第二加强部,该第二加强部连接所述第二臂部并面向所述底板,当所述键帽处于所述按压位置时,该第一加强部与该第二加强部穿入该第一破孔与该第二破孔中。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轴外弧面与所述第二槽外弧面具有相近似的曲率半径,并且所述第二轴外弧面与所述第一槽外弧面具有相近似的曲率半径。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槽内侧面与所述第一槽底面之间形成第一槽内弧面,该第一槽内弧面的曲率半径小于等于所述第二轴内弧面的曲率半径,所述第二槽内侧面与所述第二槽底面之间形成第二槽内弧面,所述第二槽内弧面的曲率半径小于等于所述第一 轴内弧面的曲率半径。
【文档编号】H01H13/20GK203434046SQ201320505922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9日
【发明者】秦国强 申请人: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