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绕线组立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28606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自动绕线组立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绕线组立机构,包括运动机构以及绕线机构,绕线机构安装在运动机构上,绕线机构设有夹嘴和开收线装置,开收线装置设在所述的夹嘴旁,所述运动机构能使绕线机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该自动绕线组立机构有利于实现磁芯绕线和磁芯磁环组立一体化,从而有利于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专利说明】自动绕线组立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卷线机的自动绕线组立机构。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卷线机通常都包括有绕线机构,然而,这样的绕线机构通常仅仅具有对磁芯进行绕线的功能,无法在磁芯完成绕线后自动实现磁芯和磁环的组立,因而,绕线机构在对磁芯完成绕线后,仍需要人工将磁芯拿出来再与磁环组立,这就造成人工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不利于自动化生产。

【发明内容】

[0003]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自动绕线组立机构,该自动绕线组立机构有利于实现磁芯绕线和磁芯磁环组立一体化,从而有利于降低人工成本,提闻生广效率。
[0004]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自动绕线组立机构,包括运动机构以及绕线机构,绕线机构安装在运动机构上,该绕线机构设有夹嘴和开收线装置,开收线装置设在所述的夹嘴旁,所述运动机构能使绕线机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0006]由于运动机构能使绕线机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则绕线机构能在第一位置通过其夹嘴将磁芯夹起后,通过其夹嘴和开收线装置的配合自动对磁芯进行绕线,然后再由运动机构驱动绕线机构移动到第二位置,将磁芯置入磁环中,实现在磁芯绕线后磁芯和磁环的组立。因而,该自动绕线组立机构能够实现磁芯绕线和磁芯磁环组立一体化,能实现自动化生产,有利于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运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安装在第一驱动机构上,所述的绕线机构安装在第二驱动机构上,该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相互配合,使绕线机构能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支承板、第一驱动装置、第一导向轨和第一导轨滑动装置,第一导向轨固定安装在所述的支承板上,第一导轨滑动装置活动安装在第一导向轨上,且该第一导轨滑动装置连接在第一驱动装置上,使第一驱动装置能驱动第一导轨滑动装置沿第一导向轨滑动,所述的第二驱动机构安装在第一导轨滑动装置上。因而,在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所述的第二驱动机构能够沿着第一导向轨的延伸方向移动,由于绕线机构安装在第二驱动机构上,则绕线机构也能沿第二导向轨的延伸方向移动。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丝杆和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丝杆沿第一导向轨的方向设置,且第一丝杆连接在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的第一导轨滑动装置包括第一滑座,该第一滑座套接在第一丝杆上。因而,第一伺服电机通过第一丝杆能够驱动第一滑座及相应的第一导轨滑动装置沿第一导向轨延伸的方向移动,进而驱丨勺方向移动,又能沿第二导向轨延伸的方向或基本垂直,因此,能实现绕线机构由第一
包括第三驱动装置、旋转轴承座、传动主轴吾线头之间,传动主轴穿过所述的旋转轴承:接,传动主轴的第二端部和绕线头连接,所绕线机构的绕线头通过其夹嘴将磁芯夹起在第三驱动装置的驱动和传动主轴的传动的开收线装置能够实现开线功能和收线功
(座包括滚珠轴承,所述传动主轴的中部与轴承的约束下作整体转动。
3装置为第三伺服电机,所述传动主轴的第妾。因而,绕线头是在第三伺服电机驱动下
还包括第一气缸、第一卸料装置和拉杆,所[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从动轴内部中空,该从动轴固定套接在所述的传动主轴上,从动轴和传动主轴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滑槽口,且滑槽口沿从动轴或传动主轴的轴向延伸,所述拉杆的第二端部通过限位销钉与所述轴套连接,且限位销钉穿过所述的滑槽口。因而,通过限位销钉和滑槽口的设置,一方面使拉杆能在传动主轴内部相对于传动主轴滑动而不被限死,另一方面还能使拉杆和轴套跟随传动主轴转动,进而使整个绕线头跟随传动主轴转动。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绕线机构还包括第二气缸和第二卸料装置,所述的绕线头包括与所述夹嘴相配合的轴套,该轴套套在所述夹嘴外围,所述的开收线装置包括开合器、开线装置和收线装置,开合器、开线装置和收线装置均安装在所述的轴套上,且开合器与所述开线装置、收线装置相配合,所述开合器通过第二卸料装置连接第二气缸。因而,开线装置在开合器的作用下能够实现开线功能,在开线后,绕线头转动,开线装置夹住线材,并与卷线机的排线控制机构相配合将线材绕在磁芯上;而所述的收线装置则在绕线完成后能够在开合器的作用下实现收线功能,在收线时,卷线机的剪线机构将上述排线控制机构与收线装置之间的线材剪断,最终完成一个绕线周期。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开线装置包括开线夹座和开线夹子,开线夹座和开线夹子均套设在所述的轴套上,且开线夹座和开线夹子之间通过第一拉簧连接,所述的收线装置包括收线夹座和收线夹子,且收线夹座和收线夹子之间通过第二拉簧连接,在所述的开线夹子上设置有第一套环,在所述的收线夹子上设有第二套环,所述的开合器套在所述的轴套上,该开合器设有与第一套环相配合的第一斜面,并设有与第二套环相配合的第二斜面。在初始状态,开线夹座和开线夹子是张开的,开线时,卷线机的排线控制机构配合开线装置动作,使线材的线头端在开线夹座和开线夹子之间,然后第二气缸动作,推动开合器下压,则开合器下端的第一斜面与开线夹子上的第一套环接触,使开合器的下压力转变成开线夹子的转动力,进而使开线夹子与开线夹座闭合,从而开线装置夹紧线材实现开线功能;接着,绕线头转动,开线装置夹住线材将线材绕在夹嘴夹住的磁芯上;收线装置在初始状态也是张开的,绕线时,它与开线装置一样,收线夹子与收线夹座是闭合的;绕线完成后,排线控制机构配合收线装置动作,第二气缸复位动作,开线装置在夹紧变成松开,然后传动主轴将收线装置调整到合适位置时,使线材在收线夹座和收线夹子之间,第二气缸再次动作,推动开合器再次下压,则开合器下端的第二斜面与收线夹子上的第二套环接触,使开合器的下压力转变成收线夹子的转动力,进而使收线夹子与收线夹座闭合夹紧线材,最后收线装置作位置调整,卷线机的剪线机构剪断线材,完成一个绕线动作周期。
[002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自动绕线组立方法,该方法为:
[0022]绕线机构在第一位置通过其夹嘴将磁芯夹起后,通过其夹嘴和开收线装置的配合自动对磁芯进行绕线;
[0023]绕线机构在对磁芯完成绕线后,运动机构驱动绕线机构移动至第二位置,绕线机构通过其夹嘴将磁芯置入磁环中。
[002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的自动绕线组立机构有利于实现磁芯绕线和磁芯磁环组立一体化,能够实现自动化生产,从而有利于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嘴,140、联轴器,150、第一气缸,160、第一力轴,210、安装头,231,第一限位销钉,232、:,260、开合器,261、第一斜面,262、第二斜I,300、收线夹座,310、收线夹子,320、第二尸,360、支撑载体,361、第一扩展板,362、第步带,390、磁芯。
么明:
机构,包括运动机构以及绕线机构,绕线机|和开收线装置,开收线装置设在所述的夹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5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装在第二驱动机构上,该第一驱动机构和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丨一驱动装置、第一导向轨40和第一导轨滑装在第二导向轨80上,且该第二导轨滑动装置90连接在第二驱动装置上,使第二驱动装置能驱动第二导轨滑动装置90沿第二导向轨80滑动,所述的第二导向轨80与第一导向轨40相垂直或基本垂直,所述的绕线机构安装在所述的第二导轨滑动装置90上。所述的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丝杆和第二伺服电机70,第二丝杆沿第二导向轨80的方向设置,且第二丝杆连接在第二伺服电机70的输出轴上,所述的第二导轨滑动装置90包括第二滑座,该第二滑座套接在第二丝杆上。
[0042]第二驱动机构的工作过程及原理为:第二伺服电机70能够通过第二丝杆驱动第二滑座及相应的第二导轨滑动装置90沿第二导向轨80延伸的方向移动,进而驱动绕线机构沿第二导向轨80的方向移动。
[0043]由于绕线机构既能沿第一导向轨40延伸的方向移动,又能沿第二导向轨80延伸的方向移动,而第一导向轨40和第二导向轨80之间相互垂直或基本垂直,因此,能实现绕线机构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
[0044]如图2至9所示,所述的绕线机构包括第三驱动装置、旋转轴承座110、传动主轴120和绕线头,旋转轴承座110设置在第三驱动装置和绕线头之间,传动主轴120穿过所述的旋转轴承座110,且传动主轴120的第一端部与第三驱动装置相连接,传动主轴120的第二端部和绕线头连接,所述的开收线装置和夹嘴130均设在绕线头上。
[0045]该绕线机构的总体工作工程及原理为:绕线机构的绕线头通过其夹嘴130将磁芯390夹起后,绕线头能够通过其开收线装置夹住线材,并在第三驱动装置的驱动和传动主轴120的传动作用下转动而将线材绕在所述的磁芯390上。所述的开收线装置能够实现开线功能和收线功能,最终使线材绕在所述的磁芯390上。
[0046]所述的旋转轴承座110包括滚珠轴承,所述传动主轴120的中部与该滚珠轴承相紧配,使传动主轴120及相应的绕线头在滚珠轴承的约束下转动。所述的第三驱动装置为第三伺服电机100,所述传动主轴120的第一端部通过联轴器与第三伺服电机100的输出轴连接。上述绕线头的数量为两个,即第一绕线头和第二绕线头;相应地,传动主轴120的数量也为两根,即第一传动主轴120和第二传动主轴120 ;旋转轴承座110也为两个,即第一旋转轴承座110和第二旋转轴承座110。第一绕线头通过第一传动主轴120和联轴器140连接第三伺服电机100的输出轴,该第一传动主轴120的第一端部与联轴器140连接,联轴器140连接在第三伺服电机100的输出轴上,第二传动主轴120的第一端部通过同步带380与第一传动主轴120的第一端部连接,第一传动主轴120穿过第一旋转轴承座110,第二传动主轴120穿过第二旋转轴承座110。
[0047]所述的绕线机构还包括第一气缸150、第一卸料装置和拉杆180,所述的绕线头包括有轴套190,所述的传动主轴120内部中空,拉杆180设在传动主轴120的内部,该拉杆180的第一端部通过第一卸料装置连接第一气缸150,使拉杆180能相对于传动主轴120滑动,所述拉杆180的第二端部与所述轴套190连接,所述夹嘴130为弹性夹嘴130,该夹嘴130与所述传动主轴120连接,且所述轴套190套在该夹嘴130外。所述第一气缸150的数量具有四个,所述的第一卸料装置包括第一卸料板160和拉环170,该拉环170具有第一环槽,每个第一气缸150分别通过支撑柱连接第一卸料板160,第一卸料板160套在拉环170外部,该第一卸料板160连接有插销,该插销嵌入所述的第一环槽中,所述拉环170套在传动主轴120的外部,并通过第一限位销钉231连接拉杆180的第一端部,所述传动主轴120&套190的约束下将磁芯390紧紧夹住。因,进而实现绕线。
I 200和安装头210而连接在传动主轴120。而第二限位销钉232和第二滑槽口的设相对于传动主轴120滑动而不被限死,而且力,进而使整个绕线头跟随传动主轴120转
泊第二卸料装置,所述的绕线头包括与所述击夹嘴130外围,所述的开收线装置包括开島装置和收线装置均安装在所述的轴套190&合,所述开合器260通过第二卸料装置连;槽,所述第二气缸240具有四个,所述的第I个第二气缸240分别通过动作杆350连接外部,并连接有插销,插销嵌入所述的第二尸线夹子280,开线夹座270和开线夹子280开线夹子280之间通过第一拉簧290连接,开线装置夹住线材将线材绕在夹嘴130夹住的磁芯390上;收线装置在初始状态也是张开的,绕线时,它与开线装置一样,收线夹子310与收线夹座300是闭合的;绕线完成后,排线控制机构配合收线装置动作,第二气缸240复位动作,开合器260上升,开线装置在夹紧变成松开,然后传动主轴120将收线装置调整到合适位置时,使线材在收线夹座300和收线夹子310之间,第二气缸240再次动作,推动开合器260再次下压,则开合器260下端的第二斜面262与收线夹子310上的第二套环340接触,使开合器260的下压力转变成收线夹子310的转动力,进而使收线夹子310与收线夹座300闭合夹紧线材,最后收线装置作位置调整,卷线机的剪线机构剪断线材,完成一个绕线动作周期。
[0052]所述的绕线机构还包括支撑载体360,该支撑载体360包括支撑安装板363、第一扩展板361和第二扩展板362,第一扩展板361和第二扩展板362均固定设置在支撑安装板363上,支撑载体360通过其支撑安装板363而安装在所述的第二导轨滑动装置90上,所述的第三伺服电机100安装在第一扩展板361上,所述的旋转轴承座110安装在第二扩展板362上,第一气缸150和第二气缸240分设于第二扩展板362的两侧。
[0053]自动绕线组立机构的总体工作过程如下:绕线机构在第一位置通过其夹嘴130将磁芯390夹起后,再通过其第三驱动装置、传动主轴120和绕线头的配合自行对磁芯390进行绕线;在完成对磁芯390的绕线后,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绕线机构移动至第二位置,绕线机构的夹嘴130自动松开,将完成绕线的磁芯390置入磁环中,实现磁芯390和磁环的自动组立。
[0054]本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所述自动绕线组立机构能够实现磁芯绕线和磁芯磁环组立一体化,能实现自动化生产,有利于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0055]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绕线组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运动机构以及绕线机构,绕线机构安装在运动机构上,该绕线机构具有夹嘴和开收线装置,开收线装置设在所述的夹嘴旁,所述运动机构能使绕线机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绕线组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运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安装在第一驱动机构上,所述的绕线机构安装在第二驱动机构上,该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相互配合,使绕线机构能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绕线组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支承板、第一驱动装置、第一导向轨和第一导轨滑动装置,第一导向轨固定安装在所述的支承板上,第一导轨滑动装置活动安装在第一导向轨上,且该第一导轨滑动装置连接在第一驱动装置上,使第一驱动装置能驱动第一导轨滑动装置沿第一导向轨滑动,所述的第二驱动机构安装在第一导轨滑动装置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绕线组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丝杆和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丝杆沿第一导向轨的方向设置,且第一丝杆连接在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的第一导轨滑动装置包括第一滑座,该第一滑座套接在第一丝杆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绕线组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驱动机构包括中间安装板、第二驱动装置、第二导向轨和第二导轨滑动装置,第二导轨固定安装在所述的中间安装板上,第二导轨滑动装置活动安装在第二导向轨上,且该第二导轨滑动装置连接在第二驱动装置上,使第二驱动装置能驱动第二导轨滑动装置沿第二导向轨滑动,所述的第二导向轨与第一导向轨相垂直或基本垂直,所述的绕线机构安装在所述的第二导轨滑动装置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绕线组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丝杆和第二伺服电机,第`二丝杆沿第二导向轨的方向设置,且第二丝杆连接在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的第二导轨滑动装置包括第二滑座,该第二滑座套接在第二丝杆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自动绕线组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绕线机构包括第三驱动装置、旋转轴承座、传动主轴和绕线头,旋转轴承座设置在第三驱动装置和绕线头之间,传动主轴穿过所述的旋转轴承座,且传动主轴的第一端部与第三驱动装置相连接,传动主轴的第二端部和绕线头连接,所述的夹嘴和开收线装置均设在绕线头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绕线组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轴承座包括滚珠轴承,所述传动主轴的中部与滚珠轴承相紧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绕线组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驱动装置为第三伺服电机,所述传动主轴的第一端部通过联轴器与第三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绕线组立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气缸、第一卸料装置和拉杆,所述的绕线头包括有轴套,所述的传动主轴内部中空,拉杆设在传动主轴的内部,该拉杆的第一端部通过第一卸料装置连接第一气缸,使拉杆能相对于传动主轴滑动,所述拉杆的第二端部与所述轴套连接,所述夹嘴为弹性夹嘴,该夹嘴与所述传动主轴连接,且所述轴套套在该夹嘴外。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动绕线组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绕线头还包括从动轴和安装头,所述的夹嘴安装在安装头上,该安装头通过从动轴与所述传动主轴连接,所述轴套还套在所述从动轴和安装头外。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动绕线组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从动轴内部中空,该从动轴固定套接在所述的传动主轴上,从动轴和传动主轴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滑槽口,且滑槽口沿从动轴或传动主轴的轴向延伸,所述拉杆的第二端部通过限位销钉与所述轴套连接,且限位销钉穿过所述的滑槽口。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绕线组立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气缸和第二卸料装置,所述的绕线头包括与所述夹嘴相配合的轴套,该轴套套在所述夹嘴外围,所述的开收线装置包括开合器、开线装置和收线装置,开合器、开线装置和收线装置均安装在所述的轴套上,且开合器与所述开线装置、收线装置相配合,所述开合器通过第二卸料装置连接第二气缸。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自动绕线组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线装置包括开线夹座和开线夹子,开线夹座和开线夹子均套设在所述的轴套上,且开线夹座和开线夹子之间通过第一拉簧连接,所述的收线装置包括收线夹座和收线夹子,且收线夹座和收线夹子之间通过第二拉簧连接,在所述的开线夹子上设置有第一套环,在所述的收线夹子上设有第二套环,所述的开合器套在所述的轴套上,开合器设有与第一套环相配合的第一斜面,并设有与第二套环相配合的第`二斜面。
【文档编号】H01F41/06GK203631310SQ201320685151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31日
【发明者】何伟洪, 廖清文, 蔡仁成, 刘成锋, 齐家才 申请人:胜美达电机(香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