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板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34421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蓄电池板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电池板栅,包括极耳、由边框筋条围成的边框以及设置在边框内的横筋条和竖筋条,所述边框三分之二处设有粗横筋条,所述粗横筋条的厚度与所述边框的厚度一致,所述横筋条呈平行设置,所述竖筋条呈放射状设置,并与所述横筋条相交错,所述横筋条厚度为所述边框厚度的1/3~2/3,所述粗横筋条的形状为六边形,所述粗横筋条的数量为一根,所述极耳的厚度为1.5mm。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蓄电池板栅,边框三分之二处设有粗横筋条,板栅横筋条厚度为所述边框厚度的1/3~2/3,筋条分布布局合理,可以降低极板上下电势差,提高极板上下活性物质的利用率,提高电池的比能力/比功率。
【专利说明】蓄电池板栅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蓄电池板栅。
【背景技术】
[0002]蓄电池板栅是铅酸蓄电池内极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极板多为涂膏式,即在板栅上覆盖涂抹活性物质而成为极板,板栅主要起支撑活性物质和传导电流的作用。板栅是由一定厚度的四边框筋条和框内横、竖筋条构成。
[0003]现有的蓄电池板栅,大多采用横筋条多、竖筋条少的结构,这种结构往往使得电流的流径变长,且电流密度变大,致使电流损耗较大;筋条一般均采用上下粗细一致的设计,由于电流从极板底部向顶部汇集,电流逐步增大,而筋条上下粗细一致,导致内阻增大,板栅导电能力减弱,极板上下电势不一致,电势差较大,且极板上下活性物质的利用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蓄电池板栅。
[0005]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蓄电池板栅,包括极耳、由边框筋条围成的边框以及设置在边框内的横筋条和竖筋条,所述边框三分之二处设有粗横筋条,所述粗横筋条的厚度与所述边框的厚度一致,所述横筋条呈平行设置,所述竖筋条呈放射状设置,并与所述横筋条相交错,所述横筋条厚度为所述边框厚度的1/3?2/3。
[0006]作为优选地,所述粗横筋条的形状为六边形,提高了极板上下活性物质的利用率。
[0007]作为优选地,所述粗横筋条的数量为一根,可以降低极板上下电势差。
[0008]作为优选地,所述极耳的厚度为1.5mm。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电池板栅,边框三分之二处设有粗横筋条,板栅横筋条厚度为所述边框厚度的1/3?2/3,筋条分布布局合理,可以降低极板上下电势差,提高极板上下活性物质的利用率,提高电池的比能力/比功率。
[00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图1中A— A处的剖视放大图。
[0013]图3是图1中B— B处的剖视放大图。
[0014]图4是图1中C一C处的剖视放大图。
[0015]图5是图1中D— D处的剖视放大图。
[0016]图6是图1中E— E处的剖视放大图。
[0017]图7是图1中F— F处的剖视放大图。
[0018]图8是图1中K一K处的剖视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2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是,蓄电池板栅,包括极耳1、由边框筋条围成的边框2以及设置在边框2内的横筋条3和竖筋条4,边框2三分之二处设有粗横筋条5,粗横筋条5的厚度与所述边框2的厚度一致,横筋条2呈平行设置,竖筋条3呈放射状设置,并与所述横筋条2相交错,横筋条3厚度为所述边框2厚度的1/3?2/3,粗横筋条5的形状为六边形,粗横筋条5的数量为一根,极耳I的厚度为1.5mm。
[0021]综上,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蓄电池板栅,边框三分之二处设有粗横筋条,板栅横筋条厚度为所述边框厚度的1/3?2/3,筋条分布布局合理,可以降低极板上下电势差,提高极板上下活性物质的利用率,提高电池的比能力/比功率。
[0022]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说明而非限制,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等同替换或者根据现有技术而做的其他修改,只要没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思路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的权利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蓄电池板栅,包括极耳(I)、由边框筋条围成的边框(2)以及设置在边框内的横筋条(3 )和竖筋条(4),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2 )三分之二处设有粗横筋条(5 ),所述粗横筋条(5)的厚度与所述边框(2)的厚度一致,所述横筋条(3)呈平行设置,所述竖筋条(3)呈放射状设置,并与所述横筋条(3)相交错,所述横筋条(3)厚度为所述边框(2)厚度的1/3?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板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粗横筋条(5)的形状为六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电池板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粗横筋条(5)的数量为一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板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I)的厚度为1.5mm。
【文档编号】H01M4/73GK203690406SQ201320856276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3日
【发明者】任建成 申请人:扬州市永达电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