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电池板栅冲切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00903阅读:518来源:国知局
一种蓄电池板栅冲切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电池板栅冲切机构,包括凹模和位于凹模上方的凸模,凸模包括凸模座和配合设置在凸模座内的冲头组,冲头组包括第一冲头组和第二冲头组,第一冲头组用于冲切形成沿铅带纬向相邻的两列板栅边缘围合的通孔,第二冲头组用于冲切形成板栅边框内的通孔,冲头还包括第三冲头组,第三冲头组用于冲切形成铅带侧边的工艺定位孔,第二冲头组分设在第一冲头组的两侧且间隔设置在第一冲头组和第三冲头组之间,凹模上设置有与冲头组相配合的凹孔。该蓄电池板栅冲切机构通过在凸模上设置用于冲切形成铅带侧边的工艺定位孔的第三冲头组,在极板经向边缘形成间隔的工艺定位孔,使极板在分切设备上的定位和分切更精准。
【专利说明】
一种蓄电池板栅冲切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蓄电池板栅冲切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蓄电池板栅冲切机构。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蓄电池板栅为单片制造,随着国内蓄电池板栅的研究深入,改进的技术方案采用连铸连乳法,具体的生产过程为:将铅膏铸成预定厚度的铅板,然后将铅板送入冲床中冲压制得极板,最后将极板分切成单个的板栅。现有技术中,板栅冲切机构上的冲头包括第一冲头组和第二冲头组,冲压所得极板上的板栅排布方式为:沿极板的延伸方向板栅呈两列并排排布,板栅的极耳错位排布在极板的中部。第一冲头组用于冲切形成沿铅带玮向相邻的两列板栅边缘围合的通孔,第二冲头组用于冲切形成板栅边框内的通孔。上述极板导入分切机中,传送辊轴向中部的定位凸块与第一冲头组冲切形成的通孔相配合,传送辊转动,带动极板持续进料,同时,传送辊附近的切刀轴上的横向切刀将极板延伸方向上相邻板栅之间的连接部切断,切刀轴上的竖向切刀将并排两板栅之间的极耳与板栅的连接部分切断。
[0003]实际生产中发现,由于板栅的厚度小材质软,且定位孔宽度与板栅极耳的长度相等,仅依靠中部的定位凸块与对应通孔之间的配合,极板很容易出现横向摆动现象,进而导致横向切刀和竖向切刀的切割位置均与预定位置不符,板栅报废率较高。因此,冲切设备所得基板上的通孔排布对后续的分切效果影响很大,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蓄电池板栅冲切机构进行结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定位精准的蓄电池板栅冲切机构。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蓄电池板栅冲切机构,包括凹模和位于凹模上方的凸模,所述凸模包括凸模座和配合设置在凸模座内的冲头组,所述冲头组包括第一冲头组和第二冲头组,第一冲头组用于冲切形成沿铅带玮向相邻的两列板栅边缘围合的通孔,第二冲头组用于冲切形成板栅边框内的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头还包括第三冲头组,第三冲头组用于冲切形成铅带侧边的工艺定位孔,第二冲头组分设在第一冲头组的两侧且间隔设置在第一冲头组和第三冲头组之间,所述凹模上设置有与所述冲头组相配合的凹孔。
[0006]冲压后的极板上包括与冲头相对应的三组通孔,分别为:沿铅带玮向相邻的两列板栅边缘围合的通孔、板栅边框内的通孔和铅带侧边的工艺定位孔,位于同一铅带径向上相邻的工艺定位孔之间形成工艺极耳,与板栅另一侧的极耳形状相似,工艺极耳在分切时需被切除。沿铅带玮向相邻的两列板栅边缘围合的通孔为主定位孔,与铅带侧边的工艺定位孔相配合,可明显提高极板的定位精准度。
[0007]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三冲头组为单冲头,沿冲切物料运动方向所述单冲头的长度小于板栅宽度。本方案中的单冲头一次冲切形成极板侧边的工艺定位孔。
[0008]优选的技术方案为,第三冲头组由两个以上冲头组合而成。本方案中极板侧边的工艺定位孔通过冲头两次冲切形成,另外,第三冲头组的两个以上冲头所形成的工艺定位孔可以为多个。
[0009]为了保证冲切所得极板上工艺定位孔与板栅之间排列紧凑,优选的技术方案为,第三冲头组的至少两个冲头沿冲切物料运动方向排布。冲头的其他排布方式如形成的工艺定位孔沿铅带玮向并排排布或错位排布,则需要增加铅带的宽度,分切形成的铅带边角料多,成本较高。
[0010]优选的技术方案为,与冲切所成板栅相邻的第三冲头组冲头表面设置有凸条,凸条总数为至少两根,所述凸条的凸起方向朝向第二冲头组。同一板栅上冲切线和分切线重叠,会容易在板栅的边框上形成毛刺,上述毛刺在板栅后续处理中会刮带一部分铅膏带入电池内,形成多余沉淀物或形成铅绒造成短路。因此在冲压形成工艺极耳时,工艺极耳与板栅连接处的冲压线需向板栅一侧突出,在板栅边缘形成凹口,保证分片的竖向切刀切割线与冲压线间隔一定距离,减少毛刺的产生。
[0011]优选的技术方案为,第三冲头组设置在所述第一冲头组的至少一侧。第三冲头组设置在第一冲头组的两侧,则所得极板上的工艺定位孔位于极板两侧,与分切机的传送辊相配合时,在极板上的玮向上可形成三点定位的结构。
[0012]为了在冲压形成工艺极耳时,工艺极耳与板栅连接处的冲压线需向板栅一侧突出,在板栅边缘形成凹口,减少毛刺的产生,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可以为,单冲头朝向第二冲头组的内侧面设置有至少两根竖向的凸条,凸条设置在单冲头内侧面的两侧边缘。
[0013]优选的技术方案为,第三冲头组的冲头朝向第二冲头组的内侧面上还设置有竖向脊形凸起,所述脊形凸起用于冲切形成相邻板栅端角之间的凸起部。
[0014]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凸模座和凹模的外缘分别设置有导向开口,所述导向开口与导向柱配合连接。
[0015]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导向柱的横截面为倒T形。
[0016]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0017]该蓄电池板栅冲切机构结构简单,通过在凸模上设置用于冲切形成铅带侧边的工艺定位孔的第三冲头组,在冲切后的极板经向边缘形成间隔的工艺定位孔,使极板在分切设备上的定位和分切更精准。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蓄电池板栅冲切机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中沿A-A的剖视图;
[0020]图3是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
[0021]图4是实施例2中凸模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图4中B的局部放大图;
[0023]图6是实施例3中凸模的仰视结构不意图。
[0024]图中:丨、凹模;2、凸模;3、凸模座;4、冲头组;41、第一冲头组;42、第二冲头组;43、第三冲头组;5、凸条;6、脊形凸起;7、导向开口 ;8、导向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26]实施例1
[0027]如图1至图3所示,实施例1的蓄电池板栅冲切机构,包括凹模I和位于凹模I上方的凸模2,凸模2包括凸模座3和配合设置在凸模座内的冲头组4,冲头组包括第一冲头组41和第二冲头组42,第一冲头组41用于冲切形成沿铅带玮向相邻的两列板栅边缘围合的通孔,第二冲头组42用于冲切形成板栅边框内的通孔,冲头还包括第三冲头组43,第三冲头组43用于冲切形成铅带侧边的工艺定位孔,第二冲头组42分设在第一冲头组41的两侧且间隔设置在第一冲头组41和第三冲头组43之间,凹模2上设置有与冲头组相配合的凹孔。
[0028]第三冲头组43为单冲头,沿冲切物料运动方向单冲头的长度小于板栅宽度。
[0029]单冲头朝向第二冲头组42的内侧面设置有两根竖向的凸条5,凸条5设置在单冲头内侧面的两侧边缘,单冲头朝向第二冲头组42的内侧面上还设置有竖向脊形凸起6,脊形凸起6用于冲切形成相邻板栅端角之间的凸起部。
[0030]第三冲头组43设置在第一冲头组的一侧。
[0031 ]凸模座3和凹模I的外缘分别设置有导向开口 7,导向开口 7与导向柱8配合连接。
[0032]导向柱8的横截面为倒T形。
[0033]实施例2
[0034]如图4至图6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第三冲头组43由两个冲头组合
ntjD
[0035]第三冲头组43的两个冲头沿冲切物料运动方向排布。
[0036]沿冲切物料运动方向排布的相邻两第三冲头组43冲头上分别设置有凸条5,凸条5的凸起方向朝向第二冲头组42,凸条5的一竖向侧面与相应的冲头竖向侧面齐平或圆滑过渡,凸条设置在相邻两第三冲头组的接近端。
[0037]第三冲头组43设置在第一冲头组的两侧。
[0038]第三冲头组43的冲头朝向第二冲头组的内侧面上设置有竖向脊形凸起6,脊形凸起6用于冲切形成相邻板栅端角之间的凸起部。
[0039]实施例3
[0040]第三冲头组43的两个冲头在冲切物料也就是铅带的玮向错位排布,相对应的,分切机的送料辊表面需设置有与冲头冲切形成的通孔相配合。
[0041 ]冲切机构的进料量需要根据板栅的尺寸确定。
[0042]使用时,铅带置于凹模与凸模之间,冲头在升降机构带动下升降,在铅带上冲切出相应的通孔,第一冲头组对应于沿铅带玮向相邻的两列板栅边缘围合的通孔,第二冲头组对应于板栅边框内的通孔,第三冲头组用于冲切出位于极板上板栅与极板侧边之间的工艺定位孔,与现有技术相比,增加了分片装置送料辊辊面定位凸起与极板之间相配合的定位孔数,形成送料辊辊面定位凸起与极板之间至少两点的定位结构,保证分片机上横向切刀和竖向切刀对应于极板上的预定切割线。
[004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蓄电池板栅冲切机构,包括凹模和位于凹模上方的凸模,所述凸模包括凸模座和配合设置在凸模座内的冲头组,所述冲头组包括第一冲头组和第二冲头组,第一冲头组用于冲切形成沿铅带玮向相邻的两列板栅边缘围合的通孔,第二冲头组用于冲切形成板栅边框内的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头还包括第三冲头组,第三冲头组用于冲切形成铅带侧边的工艺定位孔,第二冲头组分设在第一冲头组的两侧且间隔设置在第一冲头组和第三冲头组之间,所述凹模上设置有与所述冲头组相配合的凹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板栅冲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冲头组为单冲头,沿冲切物料运动方向所述单冲头的长度小于板栅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板栅冲切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三冲头组由两个以上冲头组合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电池板栅冲切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三冲头组的至少两个冲头沿冲切物料运动方向排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电池板栅冲切机构,其特征在于,与冲切所成板栅相邻的第三冲头组冲头表面设置有凸条,凸条总数为至少两根,所述凸条的凸起方向朝向第二冲头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板栅冲切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三冲头组设置在所述第一冲头组的至少一侧。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池板栅冲切机构,其特征在于,单冲头朝向第二冲头组的内侧面设置有至少两根竖向的凸条,凸条设置在单冲头内侧面的两侧边缘。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板栅冲切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三冲头组的冲头朝向第二冲头组的内侧面上还设置有竖向脊形凸起,所述脊形凸起用于冲切形成相邻板栅端角之间的凸起部。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板栅冲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座和凹模的外缘分别设置有导向开口,所述导向开口与导向柱配合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蓄电池板栅冲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的横截面为倒T形。
【文档编号】B21D28/34GK205587509SQ201620178143
【公开日】2016年9月21日
【申请日】2016年3月9日
【发明人】王晓, 陈波, 王轶
【申请人】江苏东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