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散热结构的变压器及运用该变压器的电源供应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34437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具有散热结构的变压器及运用该变压器的电源供应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变压器及运用该变压器的电源供应器,主要是于一铁芯组内设有一呈筒状的绕线架及多个绕组以构成一变压器,该铁芯组具有相对两侧,该绕线架的外筒壁形成有多个贯通筒壁的绕线槽及对应的隔板,供各绕组分别绕设其间,再令各绕组的两端由铁芯组一侧拉出;该绕线架外筒壁的两端分别朝出线方向延伸一条状支撑件,铁芯组与支撑件之间形成多个供散热的通道;当前述变压器设于一电源供应器内的基板上时,通过多个供散热的通道可达到加快排散变压器产生的热能以及提高其散热效果的目的。
【专利说明】具有散热结构的变压器及运用该变压器的电源供应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压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变压器及运用该变压器的电源供应器。
【背景技术】
[0002]电源供应器(Power Supply Unit)是一种电源设备,主要功用是将交流电源转换成直流电以供应其他的电子装置使用,目前市面上被经常使用于电脑桌机或主流规格系统的电源供应器其输出功率为200W至500W之间,至于100W以内的功率产品,主要是应用于笔记型电脑等低功率设备的电源转换供应装置。
[0003]请参考图8所揭示,为一现有的电源供应器,主要是于一基板80上分别设有一变压器、一整流板81以及多个输入、输出装置,其中该变压器主要是在一铁芯组82内设有——次侧绕组821与一二次侧绕组822,该一次侧绕组821是连接一电源输入端,该二次侧绕组822用于输出电流至该整流板81,该整流板81再与其他输出元件或负载连接,由于上述变压器仅与单一整流板81电连接,因输出电流集中单一通道传送,使得散热的效果较差。
[0004]为解决上述变压器散热效果不佳问题的一改良技术,请参考图9所揭示,是于一电源供应器的壳体内设有一基板80A,其上分别设有一变压器、二整流板81A以及多个输入、输出装置,其中该变压器主要是在一铁芯组82A内设有一一次侧绕组821A与一二次侧绕组822A,该一次侧绕组821是具有两绕线,其中一绕线系连接一整流板81A,另一绕线是与该二次侧绕组822分别与另一整流板81A电连接,藉此经由分二路由两绕线分别输出电流以加快排热效果。
[0005]又如中国台湾发明专利第1379326号「具模组化绕线架构件的变压器」,其提供一种可提升变压器效能及节省制造成本的绕线架结构,主要是由多个相藕接的绕线架结构所组成,该线架结构具也一贯穿通道、一第一档板、一第二档板、一第一绕线槽、一第二绕线槽、一磁芯结构;该第一档板系设于该贯穿通道的一端,又垂直于该贯穿通道,并且向外延伸形成一第一端口侧外壁,其上设有一第一卡接部;
[0006]该第二档板设于该贯穿通道的另一端,并且与该第一档板平行相对,该第二档板又向外延伸形成一第二端口侧外壁,其上设有一第二卡接部,并且与相邻藕接绕线架结构的第一卡接部相卡合;该第一绕线槽系设于该第一档板与第二档板之间,供容置一一次侧线圈绕组,该第二绕线槽设于相邻藕接绕线架结构的第一档板与第二档板之间,并容置一二次侧线圈绕组,而前述磁芯结构插入该贯穿通道并与多个相藕接的绕线架结构相组合,当前述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于相互卡合后,形成一绝缘底壁于第二绕线槽中,使崁入的二次侧线圈绕组与磁芯结构相绝缘。
[0007]依上述可知,以目前现有的技术而言,将变压器的绕组绕线分别经由变压器的两侧输出电流,虽然可以加快排热效果,但是当变压器靠近电源供应器的壳体内侧壁时,或者与其他输出、输入装置相邻近时,气流的排散仍然受到限制;另外,即使通过多个相耦接的绕线架结构,可提升效能以及节省制造成本,但是当具有相耦接的绕线架结构的变压器与一整流板整合以用于输出电流时,因为前述各个端口侧外壁上的卡接部与绕组线圈相当靠近,使得各线圈绕组输出电流时与该整流板几乎呈贴合的状态,因此相当容易造成电源供应器内部温度因变压器散热不佳而造成持续的高温状态,进而造成电源供应器的使用寿命以及运作效能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8]有鉴于前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变压器及运用该变压器的电源供应器,主要是在变压器上形成多个散热通道以加速排散其本身产生的热气流,以提高散热效果。
[0009]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变压器,其包括:
[0010]一铁芯组,具有位在相对位置的内侧与外侧;
[0011 ] 一绕线架,设在该铁芯组内,该绕线架具有多个绕线槽及相应的隔板,该绕线架对应铁芯组内侧的两端分别向外延伸一条状支撑件,各支撑件与铁芯组内侧之间具有一间距,而在该铁芯组与该些支撑件之间形成有一个以上的散热通道;
[0012]多个绕组,设于该铁芯组内且分别绕设于该绕线槽中,各绕组的两端由各隔板间被拉出以输出电流。
[0013]上述的具有散热结构的变压器,其中该绕线架呈中空筒状,且具有一上端面与一下端面,并于外筒壁上朝轴向依序形成有多个绕线槽及相应的隔板,该绕线架的上下端,分别延伸呈条状的一第一支撑件与一第二支撑件。
[0014]上述的具有散热结构的变压器,其中该第一支撑件由两端分别延伸一第一定位部、一第二定位部,该第二支撑件的两端分别延伸一第三定位部、一第四定位部。
[0015]上述的具有散热结构的变压器,其中该第一定位部、该第二定位部、该第三定位部以及第四定位部分别设有一接脚。
[0016]上述的具有散热结构的变压器,其中上述绕线架的上端面于两相对的边缘处,分别延伸两相对的第一档肋;上述绕线架的下端面的两边缘处延伸相对的第二档肋;该第一档肋与上端面构成一上绕线槽,该第二档肋与下端面构成一下绕线槽。
[0017]上述的具有散热结构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该些散热通道分别形成于绕线架的第一、第二支撑件及相邻的隔板之间。
[0018]上述的具有散热结构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散热通道包括一第一散热通道与一第二散热通道;该第一散热通道由第一支撑件、多个的隔板与第二支撑件所构成,该第二散热通道由铁芯组分别与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的外侧所构成。
[0019]前述变压器的多个绕组是分别由铁芯组的同一侧拉出,使变压器的一次、二次侧电源可分成多个不同的绕组送出,当绕组的绕线因电流通过而发热时,除了利用上述方式可将电流分路输出以加快排散变压器产生的热能外,亦可通过该铁芯组与支撑件之间所形成的散热通道,将热流快速排散以提高其散热效果。
[0020]本实用新型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用该变压器的电源供应器,主要是采用前述的变压器,以提升电源供应器的散热效果,并且保持电源供应器的运作安全。
[0021]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源供应器,其包括:[0022]一机壳;
[0023]一基板,设于该机壳内;
[0024]一变压器,位于该机壳内且设于该基板上,该变压器是为上述的变压器。
[0025]上述的电源供应器,其中该变压器通过基板上的多个导电散热部与基板上的多个输入、输出装置电连接。
[0026]上述的具有散热结构的变压器,其中上述变压器通过绕线架的第一支撑件与一第二支撑件分别固定在该基板上,多个绕组的绕线与该基板电连接,并且与基板上所设的多个导电散热部构成电连,该多个导电散热部设于基板表面的多个线路上。
[0027]因此,通过上述电源供应器的基板上所设具有散热结构的变压器,多个绕组由铁芯组的同一侧分别拉出绕线并输出电流至该基板上进行整流,各绕组的绕线分路输出电流,因而可分散电流通过绕线时的热能,从而加快变压器排热,并且通过铁芯组与该支撑件之间的散热通道,进而提升电源供应器的散热效果。
[0028]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9]图1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外观图;
[0030]图2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0031]图3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应用分解图;
[0032]图4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应用状态图;
[0033]图5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状态图;
[0034]图6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前视状态图;
[0035]图7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
[0036]图8 一现有电源供应器的基板平面图;
[0037]图9另一现有电源供应器的俯视平面图。
[0038]其中,附图标记
[0039]10铁芯组 20绕线架
[0040]21上端面 211第一档肋
[0041]22下端面221第二档肋
[0042]23绕线槽231隔板
[0043]24第一支撑件241第一定位部
[0044]242第二定位部25第二支撑件
[0045]251第三定位部252第四定位部
[0046]26散热通道27接脚
[0047]30多个绕组40基板
[0048]41导电散热部50机壳
[0049]80,80A 基板81,81A 整流板
[0050]82,82A铁芯组821,821A 一次侧绕组
[0051]822, 822A 二次侧绕组【具体实施方式】
[0052]关于本实用新型具有散热结构的变压器的较佳实施例,请参考图1所示,其包括有一铁芯组10、一绕线架20、多个绕组30 ;其中,是由二铁芯于相对方向迭合所组成,并且于铁芯组10内构成一中柱,该中柱穿设该绕线架20,并通过该绕线架20套设多个绕组30,该铁芯组10是具有位在相对位置的内侧与外侧,且可分别用于拉出绕线;该铁芯组10的中柱的轴向是与一第三轴向(Z轴)平行,该第三轴向(Z轴)又分别与一第一轴向(X轴)、一第二轴向(Y轴)垂直,并且该第一轴向(X轴)又与该第二轴向(Y轴)垂直,该铁芯组10的内侧是朝向该第一轴向(X轴),该铁芯组10的外侧是与铁芯组10的内侧方向相对;本实施例中该铁芯组10可由散热性较佳的PQ型、ETD型、EE型、EI型或EC型二铁芯所组成;除此之外,该铁芯组10亦可由PJ型、PQ型、EQ型、RM型、ER型或PM型二铁芯所组成。
[0053]请参考图2所示,其中该绕线架20是呈轴向贯穿的中空筒状,且为该铁芯组10的中柱所穿设,该绕线架20具有一上端面21与相对的一下端面22,并且于外筒壁上朝第三轴向(Z轴)依序形成有多个绕线槽23及相应的隔板231,该隔板231的主要作用是,当各绕线槽23中分设有各绕组30时,各绕组30的绕线可被各隔板231隔开并拉出,通过各隔板231可隔离不同的绕组30绕线;该绕线架20外筒壁的上下端,分别延伸呈条状的一第一支撑件24与一第二支撑件25,该第一、第二支撑件24、25对应位于铁芯组10的内侧以外并具有一间距,使得该铁芯组10的内侧与第一、第二支撑件24、25之间形成有一个以上的散热通道26;另外,当各隔板231进一步的朝第一轴向(X轴)延伸后,又分别与相邻的第一支撑件24、第二支撑件25分别构成散热通道26。
[0054]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支撑件24进一步由第二轴向的两端分别延伸一第一定位部241、一第二定位部242,两定位部241,242分别由第一轴向设有一接脚27 ;该第二支撑件25亦进一步由第二轴向的两端分别延伸一第三定位部251、一第四定位部252,该些定位部251,252亦分别由第一轴向(X轴)设有一接脚27 ;以前述方式达到架高铁芯组10的效果,并且使散热通道26的空间变大,以达到较佳的散热效果。
[0055]本实施例中,该绕线架20的上端面21于两相对的边缘处,分别往第三轴向(Z轴)延伸两相对的第一档肋211,该下端面22是与该上端面21的方向相对,并同样于该下端面22的两边缘处朝第三轴向(Z轴)延伸相对的第二档肋221 ;该第一档肋211与上端面21构成一上绕线槽,该第二档肋221与下端面22构成一下绕线槽,以提供更多设置绕组30的空间,以增加变压器的效能。
[0056]而本实施例中变压器的散热方式进一步举例说明,请参考图3与图4所示,主要是将前述变压器设于一基板40上,上述铁芯组10中绕线架20的第一支撑件24与一第二支撑件25分别朝第一轴向(X轴)固定在该基板40上,多个绕组30的绕线由各隔板231间被拉出后穿设在该基板40上,该基板40上布设有多个线路,分别与多个绕组30的绕线以及其他电子元件构成电连接;本实施例中,为要更提升散热效果,因此于基板40上设有多个呈板状的导电散热部41,该些导电散热部41是热接触地设于基板40上对应线路的表面,具有扩大散热面积、辅助多个线路散热的效果。
[0057]如图5与图6所不,于本实施例中多个的散热通道26包括一第一散热通道与一第二散热通道;该第一散热通道是由第一支撑件24、多个的隔板231与第二支撑件25所构成,令变压器所散发出的热气流于第二轴向上进行排散,该第二散热通道是由铁芯组10与第一支撑件24、第二支撑件25的外侧所构成,用以将变压器所散发出的热气流往第三轴向(Z轴)上进行排散。
[0058]请参考图7所示,是将前述变压器及基板40运用在电源供应器上,以提升电源供应器的散热效果,包括一机壳50、一前述基板40、一前述变压器以及多个输入、输出装置;其中,该机壳50具有多数通风孔,供机壳50外部的冷空气与内部的热空气形成对流,该机壳50内设有前述基板40,该变压器是设于该基板40上,该变压器的多个绕组30绕线分别与基板40电连接,且输出电流给设于基板40的多个输入、输出装置,并且藉由前述的多个散热通道26加速铁芯组10、基板40间的热气流排散,可加快变压器本身的排热,当使用在电源供应器上,亦可提高电源供应器的散热效率及使用寿命,并确保电源供应器的运作效倉泛。
[0059]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铁芯组,具有位在相对位置的内侧与外侧; 一绕线架,设在该铁芯组内,该绕线架具有多个绕线槽及相应的隔板,该绕线架对应铁芯组内侧的两端分别向外延伸一条状支撑件,各支撑件与铁芯组内侧之间具有一间距,而在该铁芯组与该些支撑件之间形成有一个以上的散热通道; 多个绕组,设于该铁芯组内且分别绕设于该绕线槽中,各绕组的两端由各隔板间被拉出以输出电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散热结构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该绕线架呈中空筒状,且具有一上端面与一下端面,并于外筒壁上朝轴向依序形成有多个绕线槽及相应的隔板,该绕线架的上下端,分别延伸呈条状的一第一支撑件与一第二支撑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散热结构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支撑件由两端分别延伸一第一定位部、一第二定位部,该第二支撑件的两端分别延伸一第三定位部、一第四定位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散热结构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定位部、该第二定位部、该第三定位部以及第四定位部分别设有一接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散热结构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绕线架的上端面于两相对的边缘处,分别延伸两相对的第一档肋;上述绕线架的下端面的两边缘处延伸相对的第二档肋;该第一档肋与上端面构成一上绕线槽,该第二档肋与下端面构成一下绕线槽。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相所述的具有散热结构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该些散热通道分别形成于绕线架的第一、第二支撑件及相邻的隔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散热结构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散热通道包括一第一散热通道与一第二散热通道;该第一散热通道由第一支撑件、多个的隔板与第二支撑件所构成,该第二散热通道由铁芯组分别与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的外侧所构成。
8.—种电源供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机壳; 一基板,设于该机壳内; 一变压器,位于该机壳内且设于该基板上,该变压器是为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变压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源供应器,其特征在于,该变压器通过基板上的多个导电散热部与基板上的多个输入、输出装置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具有散热结构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变压器通过绕线架的第一支撑件与一第二支撑件分别固定在该基板上,多个绕组的绕线与该基板电连接,并且与基板上所设的多个导电散热部构成电连,该多个导电散热部设于基板表面的多个线路上。
【文档编号】H01F27/08GK203690047SQ201320856657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7日
【发明者】张顺德, 林原郅, 刘俊廷, 王建文 申请人:康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