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73277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变压器的相关内容,更详细地是涉及比较简单的构成,根据变压器的使用,应对温度或者压力上升等急剧的条件变化,可有效地快速防止火灾及爆炸事故发生的变压器的相关内容。

背景技术:
海洋成套设备中最集中投资和持续性发展预想的FPSO(FloatingProductionStorageOffloading)等类似漂浮式海上结构物及瓦斯,原油运搬船等内的特性可燃性、瓦斯及爆炸性粉尘等很多危险物质可能因工程中的高温、高压操作导致爆炸发生,因此内含了火灾或瓦斯中毒等的危险。这类设备及场所的爆炸事故不仅仅局限于相关成套设备及工程内,扩大至附近地域导致大型事故的扩大可能性非常大。此类设备及场所内使用的所有电气机器必须具备爆炸防止设计及认证,在全世界所有国家内运行着ATEX等的强制认证制度。从而,防爆型变压器的开发更加迫切,根据此观点进行发明,例如本申请人以前提交的原本申请专利第10-2013-0080607号的“变压器”(以下称“现有技术”)。现有技术中,主壳的内部空间连通的活动挡板部材对应内部流体的膨胀而膨胀,直接收容加热的流体,不会向外部泄漏,从而膨胀和收缩的弹性可在活动挡板部材中间的点熔接部进行维持。但是,现有技术制作沿着主壳的外部密密地形成的活动挡板部材,存在需要时间长和费用大,结构复杂的问题。特别,活动挡板部材在各自的内部内,点熔接部的形成非常复杂、繁琐,对高度技术要求严格。现有文献韩国申请专利第10-2013-0080607号

技术实现要素:
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为了改善上述的问题而进行发明,提供以比较简单的构成,根据变压器的使用,应对温度或者压力上升等急剧的条件变化,可有效地快速防止火灾及爆炸事故发生的变压器。技术方案为了达成以上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变压器包含了以下特征:铁心内线圈缠绕的变压器本体;收容变压器本体的,收容第1制冷剂的第1外壳;收容在第1外壳的一侧具备的第2制冷剂的第2外壳;第1外壳和第2外壳相互连接,根据变压器本体的可动,第1外壳内部的一定条件发生变化,第1外壳的外侧上供给第2制冷剂的稳定化单元;及在第1外壳的一侧上具备的,根据变压器本体的可动,第1外壳内部的一定条件发生变化,根据第1制冷剂的胀大小,第1外壳的内部体积增加的可变单元。第1制冷剂膨胀后,由于第2制冷剂供给,变压器本体稳定化,由于可变单元,增加的内部体积缩小至原来状态。第1外壳和第2外壳,因可变单元,根据第1外壳的内部体积所增加比率相互隔离进行配置。稳定化单元包含了:包裹收容第1制冷剂的第1外壳的外面的第3外壳,和第3外壳与第2外壳相互连接,从第2外壳中排出第2制冷剂的排出管道,和第3外壳与第2外壳相互连接,第3外壳上供给的第2制冷剂向第2外壳还原的返回管道,上述的一定条件是指一定程度以上的温度或者压力。发明效果根据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具备了收容第1制冷剂的第1外壳和另外收容第2制冷剂的第2外壳,根据变压器本体的可动,第1制冷剂的温度或者压力上升,对应地第1制冷剂的体积发生膨胀,可变单元收容了以上结构;从而可防止爆炸事故未然发生。并且,本发明中根据第1制冷剂的体积膨胀,第2外壳的第2制冷剂传送至第1外壳进行2次冷却,从而可防止火灾及因火灾导致的爆炸事故的未然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变压器的全体结构的显示概念图。图2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变压器的全体结构的显示概念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00:第1外壳,200:第2外壳,300:变压器本体,310:铁心,320:线圈,400:稳定化单元,410:排出管道,411:第1阀门,420:返回管道,422:第2阀门,430:第3外壳,440:感应器,500:可变单元,510:波纹管部,520:盖板,530:流体气缸,C1:第1制冷剂,C2:第2制冷剂。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好处及特征,达成其目的的方法参照附图和详细后述的实施例,可明确地理解。以下参照附图,可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变压器的全体结构显示概念图。本发明如图所示,包含了以下结构:收容变压器本体300的第1外壳100,与第1外壳100临近的第2外壳200,稳定化单元400和可变单元500。变压器本体300通过在铁心310上缠绕线圈320,促使线圈320相互传导作用。第1外壳100收容了变压器本体300,形成收容第1制冷剂C1的空间,第2外壳200在第1外壳100的一侧具备,形成收容第2制冷剂C2的空间。稳定化单元400是指第1外壳100和第2外壳200相互连接,根据变压器本体300的可动,第1外壳100内部的一定条件发生变化,在第1外壳100的外侧提供第2制冷剂C2。可变单元500在第1外壳100的一侧具备,根据变压器本体(300)的可动,第1外壳100内部的一定条件发生变化,按照第1制冷剂C1膨胀大小,第1外壳100的内部体积增加,第1制冷剂C1的体积膨胀可缓和冲击,从而防止爆炸等的事故未然发生。本发明可适用于上述的实施例,当然也可适用于以下多样的实施例。第1外壳100和第2外壳200最理想地是根据可变单元500,第1外壳100的内部体积所增加比率进行相互隔离配置。在此,前述的一定条件是指一定程度以上的温度或者压力,第1制冷剂C1在第1外壳100内部,根据变压器本体300的可动,引起温度或者压力上升从而发生膨胀,需要可变单元500和稳定化单元400的可动。这时,稳定化单元400包含了:包裹收容第1制冷剂C1的第1外壳100的外面的第3外壳430,和第3外壳430与第2外壳200相互连接,从第2外壳200中排出第2制冷剂C2的排出管道410,和第3外壳430与第2外壳200相互连接,第3外壳430上供给的第2制冷剂C2向第2外壳200还原的返回管道420。从而,稳定化单元400根据第1制冷剂C1的体积膨胀,后述的可变单元500进行作动,压力传达至第2外壳200上,第2制冷剂C2从第1外壳100侧输出,第1外壳100内部的第1制冷剂C1进行冷却。在此,第1制冷剂C1使用绝缘油,第2制冷剂C2使用水或者非活性物质冷却液,绝缘油作为第1制冷剂C1,对应地第2制冷剂C2也可使用类似氮的惰性气体。这时,稳定化单元400从正确的角度来看,将第2制冷剂C2可进行一定排出后还原一连串的动作,如图2所示,在排出管道410上具备了第1阀门411,在返回管道420上具备了第2阀门422,第1外壳100上安装了感应器440,可感知第1制冷剂C1的温度或者压力变化。感应器(440)与第1阀门411及第2阀门422进行电气连接,控制第1,2阀门411,422的开闭的信号是否图示在控制器上进行传达,控制器接收到这样开闭控制的信号后,第1,2阀门411,422进行选择性开闭。一边,可变单元500由于第1制冷剂C1的体积膨胀,可缓冲冲击,为了1次防止第1外壳100的破损,包含了波纹管部510和盖板520。波纹管部510遮盖住第1外壳100的开放面,采用柔软而又可伸缩的皱纹管形态的部材,盖板520遮盖着波纹管部(510)的开放面。从而,稳定化单元400根据第1制冷剂C1的膨胀,波纹管部510可进行伸张。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变压器由于第1制冷剂C1的膨胀后,第2制冷剂C2被供给,变压器本体300得以稳定化,由于可变单元500,增加的内部体积减小到原来状态。本发明为了更加平稳地执行这种原理,从而可包含流体气缸530。流体气缸530与稳定化单元400,即感应器440进行电气连接,与盖板520结合结合,可进行伸缩,感应器440感知的第1制冷剂C1的体积恢复至原来状态,传达接收缩小的信息,从而进行可动操作。从而,流体气缸530由于稳定化单元400的可动,第1制冷剂C1的体积复原至原来状态,扩充后,将波纹管部510进行收缩,第1外壳100的内部体积复原至初期状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