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轴电缆与带状线转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73499阅读:8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同轴电缆与带状线转接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同轴电缆与带状线转接器,包括上接地板、下接地板、位于上接地板与下接地板之间的转接座和安装在下接地板上的塑料卡扣,转接座通过塑料卡扣定位,转接座开有用于盛放同轴线的横向通孔作为焊锡槽,上接地板、转接座、下接地板和塑料卡扣通过连接装置连接成为整体。本实用新型在转接座与同轴线焊接的焊锡槽上端设计为开口结构,可以观察焊接效果,防止焊接不良;在焊锡槽前端面设计一个大径偏心圆,作为漏锡槽,更加便于焊接;将上下接地板接触面做成圆环结构,有效减少金属面接触,受力均匀,可避免接地金属板上有压痕;塑料卡扣可有效的防止同轴线焊接后扭曲导致的开裂;具有匹配良好,低损耗,互调好等优点。
【专利说明】—种同轴电缆与带状线转接器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射频器件电连接,具体涉及同轴电缆与带状线转接器。
【背景技术】
[0002]实现不同传输线之间电连接的转接器在射频通信领域应用非常广泛。同轴电缆和带状线是目前基站天线馈电网络的主流传输线形式,所以,这两种传输线之间的转接器就显得非常重要,转接器的技术难点在于如何实现两种传输线的良好匹配,尽可能地降低损耗,互调性能好。
实用新型内容
[0003]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同轴电缆与带状线转接器,具有匹配良好,低损耗,互调好的优点。
[0004]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同轴电缆与带状线转接器,包括上接地板、下接地板、位于上接地板与下接地板之间的转接座和安装在下接地板上的塑料卡扣,所述转接座通过塑料卡扣定位,所述转接座开有用于盛放同轴线的横向通孔,所述上接地板、转接座、下接地板和塑料卡扣通过连接装置连接成为整体。
[0005]其中,转接座横向设计的通孔作为焊锡槽,用于与同轴线外导体焊接,并将此焊锡槽上端设计为开口结构,焊锡槽前端面设计一个偏心大径圆作为漏锡槽,使转接座与同轴线焊接时便于流锡,且可观察焊接的效果,防止焊接过程中的焊接不良,从而影响互调。
[0006]作为优选,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螺钉和螺母,所述塑料卡扣上设有用于嵌入螺母的螺母槽,所述螺母为六角螺母。
[0007]作为优选,所述塑料卡扣还设有弹簧扣和定位柱,所述弹簧扣中部设有凸台,定位柱上设有定位凹槽。
[0008]作为优选,所述转接座的横向通孔为上端开口,横向通孔前端面设有一个与横向通孔偏心的大径圆孔,大径圆孔的直径比横向通孔大,连接座还设有与定位凹槽配合的定位凸台。
[0009]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座设有竖向通孔,竖向通孔的两端面设有圆环凸台。
[0010]作为优选,所述弹簧扣的内表面设有若干个凹槽。
[0011]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同轴电缆与带状线转接器,具有以下优点:
[0012]一是在转接座与同轴线焊接的焊锡槽上端设计为开口结构,通过此特征可观察焊接效果,防止焊接不良,在焊锡槽前端面设计一个大径偏心圆,作为漏锡槽,更加便于焊接;
[0013]二是将转接座与上下接地板接触面做成圆环结构特征,有效的减少了金属面接触,且圆环结构与螺钉平垫相仿,受力均匀,可避免在螺钉紧固时,由于接触面大金属间接触不牢靠,或由于接触面太小而导致接地金属板上有压痕;
[0014]三是转接座上的定位凸台与塑料卡扣的定位柱配合,可以定位转接座,使之不扭曲偏移,保持转接座与带状线平行,有助于内导体与带状线焊接一致性,塑料卡扣的强度较好的弹簧扣还可卡接焊接后的同轴线,可有效的防止同轴线焊接后扭曲导致的开裂;
[0015]四是塑料卡扣内嵌六角螺母,更加便于实际装配,提升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转接座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塑料卡扣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转接座及配套塑料卡扣配合示意图;
[0019]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连接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0021]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同轴电缆与带状线转接器,包括上接地板50、下接地板40、位于上接地板50与下接地板40之间的转接座10和位于下接地板40背面的塑料卡扣70,转接座10通过塑料卡扣70定位,转接座10开有用于盛放同轴线30的横向通孔101,上接地板50与连接装置连接,连接装置依次穿过转接座10、下接地板40和塑料卡扣70使得转接器整体连接。
[0022]在本实施例中,连接装置包括螺钉60和螺母,塑料卡扣70上设有螺母槽703,螺母槽703里设有螺母,螺母为六角螺母,塑料卡扣70还设有弹簧扣701和定位柱702,弹簧扣701中部设有凸台,定位柱702上设有定位凹槽,转接座10的横向通孔101为上端开口,横向通孔101前端面设有一个与横向通孔101偏心的大径圆孔102,大径圆孔102直径比横向通孔101大,转接座10还设有与定位凹槽配合的定位凸台105,转接座10设有竖向通孔,竖向通孔的两端面设有圆环凸台103,弹簧扣701的内表面设有若干个凹槽。
[002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同轴电缆与带状线转接器中,转接座10设有横向通孔101,作为焊锡槽,焊锡槽上端设计为开口结构,便于观察焊锡的效果,防止焊接过程中的不良焊接。横向通孔101前端面设有一个与横向通孔101偏心的大径圆孔102,大径圆孔102为渗锡槽,渗锡槽设计为大径偏心圆便于焊接过程中更顺畅流锡。转接座10下上端面设有圆环凸台103,目的为减少与金属间接触的面积,且圆环结构与螺钉60平垫形状相仿,使受力更加均匀。转接座10侧面设有定位凸台105,定位凸台105与配套的塑料卡扣70配合使用,起定位转接座10作用。
[0024]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同轴电缆与带状线转接器,为了使用过程中更加方便,设计一个塑料卡扣70与转接座10配套使用。塑料卡扣70设有弹簧扣701,弹簧扣701强度较好,用于将塑料卡扣70自身固定。塑料卡扣70设有定位柱702,定位柱702设有定位凹槽,与转接座10的定位凸台105配合定位转接座10。塑料卡扣70内嵌两颗六角螺母,用于与螺钉60紧固,使用方便,定位柱702有两个,两个定位柱702之间设有转接座内导体,用于焊接带状线20。
[0025]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同轴电缆与带状线转接器,同轴线30插入转接座10与其焊接,带状线20与转接座内导体焊接,实现同轴线30与带状线20之间的转接。为使转接座10使用更加方便,设计一个塑料卡扣70,塑料卡扣70先与下接地板40安装,塑料卡扣70通过弹簧扣701特征使其自身固定在下接地板40上。再将转接座10安装在下接地板40上,转接座10的定位凸台105与塑料卡扣70的定位柱702特征相配合使转接座10定位,防止转接座10扭转,使转接座10与带状线20保持平行,有助于同轴线30的内导体与带状线20焊接的一致性。同时塑料卡扣70的弹簧扣701特征可以卡住同轴线30,防止焊接后的同轴线30发生扭曲导致开裂,从而减少影响互调的因素。
[0026]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时,首先塑料卡扣70卡入下接地板40上,由于弹簧扣701设有凸台,使得弹簧扣701卡入下接地板40后塑料卡扣70不能移动,安装转接座10,转接座10的定位凸台105与定位柱702的定位凹槽配合定位转接座10,把同轴线30卡入转接座10中,由于弹簧扣701内表面设有多个凹槽,可以固定同轴线30,在横向通孔101中焊接同轴线30,同时焊接带状线20,焊接完成后,盖上上接地板50,拧入螺钉60,螺钉60依次穿过上接地板50、转接座10、下接地板40和塑料卡扣70,螺钉60通过拧入到螺母中,拧紧上接地板50和下接地板40,使得接地牢靠,良好电连接,减少影响互调因素。
[002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同轴电缆与带状线转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接地板(50)、下接地板(40)、位于上接地板(50)与下接地板(40)之间的转接座(10)和安装在下接地板(40)上的塑料卡扣(70),所述转接座(10)通过塑料卡扣(70)定位,转接座(10)开有用于盛放同轴线(30)的横向通孔(101),所述上接地板(50 )、转接座(10 )、下接地板(40 )和塑料卡扣(70 )通过连接装置连接成为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缆与带状线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螺钉(60)和螺母,所述塑料卡扣(70)上设有用于嵌入螺母的螺母槽(7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轴电缆与带状线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卡扣(70)还设有弹簧扣(701)和定位柱(702),所述弹簧扣(701)中部设有凸台,定位柱(702)上设有定位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轴电缆与带状线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通孔(101)上端开口,横向通孔(101)前端面设有一个与横向通孔(101)偏心的大径圆孔(102),大径圆孔(102)的直径比横向通孔(101)大,转接座(10)还设有与定位凹槽配合的定位凸台(1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同轴电缆与带状线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座(10)设有竖向通孔,竖向通孔的两端面设有圆环凸台(103)。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任一项所述的同轴电缆与带状线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扣(701)的内表面设有若干个凹槽。
【文档编号】H01P5/08GK203826529SQ201420173227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0日
【发明者】袁帅, 骆胜军, 许北明, 王炳峰 申请人:江苏捷士通射频系统有限公司, 江苏捷士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捷士通射频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