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行程变化量小的一种塑封继电器底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80647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超行程变化量小的一种塑封继电器底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超行程变化量小的一种塑封继电器底座结构,包括底座和设在底座上的磁路凸架,磁路凸架一侧的底座上设一四面凸起的方形框架,在所述方形框架内设二个内凹的长方形隔离槽,在所述二个隔离槽中间设凸起的动簧片卡槽,在所述二个隔离槽外侧设凸起的上下静簧片卡槽。通过对底座设方形框架,中间设凸起动簧片卡槽,在动簧片卡槽两侧设隔热槽等,结构改进后的继电器塑封前后的变异差值为0-0.04mm,产品在塑封后的最小超行程为0.15~0.19mm,从而能够满足继电器的电寿命要求,保证使用性能,同时在生产线能按≥0.19mm控制超行程,校正工序参数容易,使生产效率及品质均能够得到保证。
【专利说明】超行程变化量小的一种塑封继电器底座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继电器结构,特别是一种超行程变化量小的塑封继电器底座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如图1所示,目前继电器的底座固定静簧片、焊片的塑料壁太厚,导致高温下变形严重,超行程不满足电寿命所需要的最小值0.12mm,甚至出现动合触点不通,大多数继电器塑封产品由于底座经过高温塑封烘烤后尺寸漂移大,造成机械参数及性能试验不稳定,而在生产中为了保证生产品质都是通过提高超行程下限值来满足产品的电耐久性能,由此影响了机械参数的调整,塑封后产品的超行程无法保证所要求的规定值。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改进塑封继电器底座结构,达到降低塑封后继电器的超行程变化值,使继电器塑封前后超行程的变化量控制在0.04mm范围内。
[0004]超行程变化量小的一种塑封继电器底座结构,包括底座和设在底座上的磁路凸架,其特征在于磁路凸架一侧的底座上设一四面凸起的方形框架,在所述方形框架内设二个内凹的长方形隔离槽,在所述二个隔离槽中间设凸起的动簧片卡槽,在所述二个隔离槽外侧设凸起的上下静簧片卡槽。
[0005]所述方形框架为四壁与底座相垂直,厚度上下均匀的凸起框架。
[0006]所述隔离槽为长方形槽,隔离槽的短边与方形框架的横向面连成一体,隔离槽的长边与方形框架的纵向面相平行。
[0007]所述动簧片卡槽设两个方形点胶孔和两个定位筋。
[0008]所述上下静簧片卡槽设和两个方形点胶孔和两个定位筋。
[0009]所述凸起方形框架的高度与凸起动簧片卡槽和静簧片卡槽高度相同。
[0010]所述隔离槽横向宽度为动簧片卡槽横向宽度的2?3倍。
[0011]所述隔离槽横向宽度为上下静簧片卡槽横向宽度的广2倍。
[0012]上述设计的有益效果,通过对底座设方形框架,中间设凸起动簧片卡槽,在动簧片卡槽两侧设隔热槽等,结构改进后的继电器塑封前后的变异差值为0-0.04mm,产品在塑封后的最小超行程为0.15^0.19_,从而能够满足继电器的电寿命要求,保证使用性能,同时在生产线能按> 0.19_控制超行程,校正工序参数容易,使生产效率及品质均能够得到保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改进前底座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改进后底座结构不意图。
[0015]图3为图2的A向视图。
[0016]图4为图2的俯视图。
[0017]图5为图4的B— 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结构作进一步描述。
[0019]参看图2?图5所示,在底座2的中间为凸起的磁路凸架3,底座2的左部为四面凸起的方形框架1,在方形框架I内设二个内凹的方形隔离槽4和5,在隔离槽4和5之间为凸起的动簧片卡槽12,在隔离槽4和5的两侧设凸起的静簧片卡槽11和13。方形框架I的四面与底座2相垂直,厚度上下均匀。所述隔离槽4和5为长方形槽,隔离槽4和5的短边(g=e)与方形框架I的横向面连成一体,隔离槽4和5的长边d与方形框架I的纵向面相平行。方形框架I的长度a为宽度b的1.2,宽度b为高度c的2倍。隔离槽4和5横向宽度e为动簧片卡槽12横向宽度21倍,为静簧片横向宽度的Γ2倍,隔离槽4和5增加横向宽度扩大了动簧片与静簧片插脚的距离,增加隔离槽4和5的横向宽度,减少动、静簧片卡槽侧壁10的厚度约Imm左右,足以满足动、静簧片插装强度要求还可以增大散热空间和气流热交换面积,降低塑封温度。凸起方形框架I的高度与凸起的动簧片卡槽12和静簧片卡槽11和13高度相同,变形量小、动作一致性好,缩小超行程变化量,使产品性能稳定。
[0020]参看图4和图5所示,为进一步减小超行程变化量,并为生产线控制超行程变化量的校正容易,动簧片卡槽12设二个方形点胶孔6和两个限位筋8,组装时动簧片插脚通过胶水固定在点胶孔6内,通过限位筋8进行垂直方向限位,双重保证固定动簧片12在方形框架I和底座2中间位置,保证塑封后超行程变异差值小。
[0021]上静簧卡槽11包括设在两端点胶孔6和中间的I个限位筋7,上静簧片插脚通过胶水固定在两个点胶孔6内,上静簧片插脚通过I个限位筋7进行垂直方向限位,双重保障上静簧固定在动簧片的左侧位置不产生漂移,塑封后更容易保证超行程变异差值小;
[0022]下静簧卡槽13包括设在两端点胶孔6和中间的I个限位筋9,上静簧片插脚通过胶水固定在两个点胶孔6内,上静簧片插脚插入通过I个限位筋9进行垂直方向限位,双重保障下静簧固定在动簧片的右侧位置不产生漂移,塑封后更容易保证超行程变异差值小;
[0023]隔离槽4和5比改前结构的槽外形均要大,两个隔离槽的宽度g和e相同,此宽度为改前的3.5倍,两个隔离槽的长度d与改前基本相同,宽度尺寸扩张可以更好的满足动簧片卡槽12上的塑胶壁厚均匀,在高温热烘下动簧片卡槽12的塑胶不易发生变形,尺寸变异小,超行程变化量更小。
[0024]将改进后的底座部分、磁路部分与推动卡进行总装配后,经磁路点胶固定烘烤后流入人工校正工序,对校正好的合格产品使用用误差小于0.0lmm的塞片测量超行程并记录数据A,然后将产品套壳封胶后高温烘烤固化,烘烤后待充分冷却后对靠近磁路端的外壳顶面切除,然后使用用误差小于0.0lmm的塞片进行检测超行程数据B,通过A与B数据的差值变化检测超行程变化量大小。
【权利要求】
1.超行程变化量小的一种塑封继电器底座结构,包括底座和设在底座上的磁路凸架,其特征在于磁路凸架一侧的底座上设一四面凸起的方形框架,在所述方形框架内设二个内凹的长方形隔离槽,在所述二个隔离槽中间设凸起的动簧片卡槽,在所述二个隔离槽外侧设凸起的上下静簧片卡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行程变化量小的一种塑封继电器底座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方形框架(I)为四壁与底座相垂直,厚度上下均匀的凸起框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行程变化量小的一种塑封继电器底座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隔离槽(4、5)为长方形槽,隔离槽(4、5)的短边与方形框架(I)的横向面连成一体,隔离槽(4,5)的长边与方形框架(I)的纵向面相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行程变化量小的一种塑封继电器底座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动簧片卡槽(12 )设两个方形点胶孔(6 )和两个定位筋(8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行程变化量小的一种塑封继电器底座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上静簧片卡槽(11)设两个方形点胶孔(6)和一个定位筋(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行程变化量小的一种塑封继电器底座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下静簧片卡槽(13)设两个方形点胶孔(6)和一个定位筋(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行程变化量小的一种塑封继电器底座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凸起的方形框架(I)的高度与凸起的动簧片卡槽(12)和凸起的上下静簧片卡槽(11、13)高度相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行程变化量小的一种塑封继电器底座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隔离槽(4、5)横向宽度为动簧片卡槽(12)横向宽度的2?3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行程变化量小的一种塑封继电器底座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隔离槽(4、5)横向宽度为上静簧片卡槽(11)横向宽度的广2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行程变化量小的一种塑封继电器底座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隔离槽(4、5)横向宽度为下静簧片卡槽(13)横向宽度的Γ2倍。
【文档编号】H01H45/02GK203941863SQ201420328023
【公开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9日
【发明者】林永斌 申请人:宁波金海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