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型骨架组合固定卡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88339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分离型骨架组合固定卡扣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分离型骨架组合固定卡扣,设于分离型骨架上,该分离型骨架包括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通过该分离型骨架组合固定卡扣扣合形成变压器骨架,该变压器骨架包括具有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分别用于绕制初级线圈A和次级线圈B;该变压器骨架的底部设有针脚固定部,针脚固定部上设有用于连接线圈引线的针脚;其中该分离型骨架组合固定卡扣包括至少一对设于第一骨架上的卡勾和对应设于第二骨架上的凹槽。本实用新型分别在初次级线圈对应的骨架上,选取不同方位的位置点,再通过凹凸槽、倒钩的形式,两者之间进行对应的匹配,从而确保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组合后各个方向的稳定性、牢固性。
【专利说明】分离型骨架组合固定卡扣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变压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变压器骨架中的分离型变压器骨架的组合固定卡扣。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发展,电子变压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了满足市场及客户的需求,电子变压器的设计方式也在不断的优化改善。电子变压器主要的组成部分包括:变压器骨架、铁芯、铜线。其中,变压器骨架是变压器的基础架构,现阶段电子变压器的设计非常注重产品的安全性,所以变压器骨架的结构特点在变压器的安全性方面设计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0003]电子变压器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从一个电路向另一个电路传递电能或传输信号的一种电器,它由铁芯(或磁芯)和线圈组成,线圈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绕组,其中接电源的绕组叫初级线圈,其余的绕组叫次级线圈。按照规格,电子变压器的形状分类可分为环形、R型、C型,EI型等。目前EI型变压器是最常用的一种变压器之一,其铁芯主要采用EI型的规格。常用的EI型变压器,其生产工艺一般为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装配固定后,再采用EI型石夕钢片插片。
[0004]现阶段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所承载的绕线骨架存在2中形式:组合型和分离型。对于组合型的骨架,因为其初级和次级骨架在骨架注塑时就是一个塑料整体,所以其不存在装配的问题。而对于分离型骨架,在初次级绕线后,因为其分别是独立的个体,所以必须考虑初次级线圈的组合问题。
[0005]现有的骨架组合结构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放置槽,只能确保产品可以简单的进行匹配装配,无法保证各个方向的稳定和牢固。因此在产品生产装配后由于后续的周转,容易出现错位、脱离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会导致产品在装配铁芯的过程中出现划伤、破顺等问题,这样给产品造成了严重的质量隐患,且产品巨大的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0006]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分离型骨架组合固定卡扣,对现有的变压器的分离型骨架进行改进,在骨架结构设计上采用卡扣式的结构,从而保证分离型骨架在装配后的稳定性、牢固性。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离型骨架组合固定卡扣,设于分离型骨架上,该分离型骨架包括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通过该分离型骨架组合固定卡扣扣合形成变压器骨架,该变压器骨架包括具有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分别用于绕制初级线圈A和次级线圈B ;该变压器骨架的底部设有针脚固定部,针脚固定部上设有用于连接线圈引线的针脚;其中,该分离型骨架组合固定卡扣包括至少一对设于第一骨架上的卡勾和对应设于第二骨架上的凹槽。
[0008]作为一个可行的方案,所述第一骨架包括:一半包围框体部、一位于该半包围框体部下端的环形凹槽部、及一位于该半包围框体部上端一侧边的针脚固定部;该第二骨架包括:一环形凹槽部、及一位于该环形凹槽部上端一侧边的针脚固定部;该第二骨架套入于该第一骨架的半包围框体部内固定,该第一骨架的针脚固定部和该第二骨架的针脚固定部上均设有针脚;其中,该第一骨架的半包围框体部由第一侧板、底板和第二侧板连接组成一个“凹”型的半包围框体结构,该第一侧板的上端向内延伸连接该针脚固定部,该第二侧板的顶端向内延伸一挡板。
[0009]为了保证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组合后,变压器骨架在上下方向的固定,其中一对设于第一骨架上的卡勾和对应设于第二骨架上的凹槽的位置设置如下:第二侧板的挡板向下(向底板方向)延伸形成第--^勾,第二骨架对应位置处设有与该第--^勾配合的第一凹槽。安装时,第—勾卡置于第一凹槽内形成第—扣结构,保证了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在上下方向上的固定。其中第一卡勾的位置可设置在挡板的一侧,也可设置在挡板的中间位置处。
[0010]进一步的,为了保证变压器骨架在上下方向的固定,还有另外一对设于第一骨架上的卡勾和对应设于第二骨架上的凹槽,其位置设置如下:第一侧板的底部(远离针脚固定部的一侧,朝向底板的一面)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骨架对应位置处设有与该第二凹槽配合的第二卡勾,该第二卡勾可以是由简单的突起实现,也可以由其他阻挡件实现。第二卡勾恰扣合于第二凹槽内形成第二卡扣结构,更进一步的保证了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在上下方向上的固定。其中,第二凹槽的宽度大于第二卡勾的宽度,以使第二卡勾扣合于第二凹槽内。
[0011]为了保证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组合后,变压器骨架在左右方向的固定,还设有另外的设于第一骨架上的卡勾和对应设于第二骨架上的凹槽,其位置设置如下:第二侧板的挡板的自由端形成第三卡勾,第二骨架的针脚固定部的上端(设置针脚的一侧)对应位置处设有与该第三卡勾配合的第四卡槽,同时,第二骨架远离针脚固定部的一端的上侧(第二骨架的上端面,位于环形凹槽部的上端的外表面)还设有第四卡勾,对应的,第一骨架的针脚固定部的下侧(也即第一侧板的上端向内延伸而形成的挡板的下侧)开设有与该第四卡勾配合的第四卡槽。通过第三卡勾与第三凹槽的配合,以及第四卡勾和第四凹槽的配合,形成了第三卡扣结构,保证了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在左右方向上的固定。
[0012]为了保证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组合后,变压器骨架在前后方向的固定,其中一对设于第一骨架上的卡勾和对应设于第二骨架上的凹槽的位置设置如下:第二侧板的挡板的自由端向内凹陷形成第五凹槽,第二骨架的针脚固定部向外延伸形成第五卡扣,第五卡扣恰卡置于第五凹槽内。安装时,第二侧板的挡板与第二骨架的针脚固定部对齐安装,挡板向内凹陷的第五凹槽与针脚固定部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五卡扣恰配合,形成第四卡扣结构,保证了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在前后方向上的固定。
[0013]为了进一步保证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组合后,变压器骨架在前后方向的固定,还设有另外一对设于第一骨架上的卡勾和对应设于第二骨架上的凹槽,其位置设置如下:第二骨架的环形凹槽部的外侧的两端设有第六凹槽,第二侧板的一侧向内延伸形成第六卡扣,第六凹槽和第六卡扣配合形成第五卡扣结构,保证了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在前后方向上的固定。
[0014]本实用新型分别在初次级线圈对应的骨架上,选取不同方位的位置点,再通过凹凸槽、倒钩的形式实现卡勾和凹槽配合形成的卡扣结构,两者之间进行对应的匹配,从而确保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组合后各个方向的稳定性、牢固性。同时,本实用新型在结构设计上保证整个变压器可以简单方便的组合,仅花费较低的人工就可保证产品多次的周转、生产,且不会产生由骨架组合问题所造成的材料损耗和质量隐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a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扣I在变压器骨架上的位置示意图;
[0016]图1b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扣I的卡勾在第一骨架上的位置示意图;
[0017]图1c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扣I的凹槽在第二骨架上的位置示意图;
[0018]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扣I在变压器骨架上的位置示意图;
[0019]图2b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扣I的卡勾在第一骨架上的位置示意图;
[0020]图2c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扣I的凹槽在第二骨架上的位置示意图;
[0021]图3a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扣I在变压器骨架上的位置示意图;
[0022]图3b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扣I的卡勾在第一骨架上的位置示意图;
[0023]图3c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扣I的凹槽在第二骨架上的位置示意图;
[0024]图4a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扣I在变压器骨架上的位置示意图;
[0025]图4b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扣I的卡勾在第一骨架上的位置示意图;
[0026]图4c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扣I的凹槽在第二骨架上的位置示意图;
[0027]图5a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扣I在变压器骨架上的位置示意图;
[0028]图5b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扣I的卡勾在第一骨架上的位置示意图;
[0029]图5c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扣I的凹槽在第二骨架上的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31]分离型骨架,包括初级骨架(初级线圈绕线的骨架)和次级骨架(次级线圈绕线的骨架),因为初级骨架和次级骨架分别是独立的个体,所以必须考虑初级骨架和次级骨架的组合问题。为了保证初级骨架和次级骨架在装配后的稳定性、牢固性,在骨架结构设计上采用卡扣式的结构,使初级骨架和次级骨架通过良好的卡扣结构设计进行有效的扣合,从而成为一种有效保证组合后稳定性和牢固性的方式。
[0032]具体的,一种分离型骨架组合固定卡扣,设于分离型骨架上,该分离型骨架包括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通过该分离型骨架组合固定卡扣扣合形成变压器骨架,该变压器骨架包括具有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分别用于绕制初级线圈A和次级线圈B;该变压器骨架的底部设有针脚固定部,针脚固定部上设有用于连接线圈引线的针脚;其中,该分离型骨架组合固定卡扣包括至少一对设于第一骨架上的卡勾和对应设于第二骨架上的凹槽。
[0033]作为一个可行的方案,参阅图la_5c,该分离型骨架I包括第一骨架2和第二骨架3。参见图lb,该第一骨架2包括:一半包围框体部21、一位于该半包围框体部21下端的环形凹槽部22、及一位于该半包围框体部21上端一侧边的针脚固定部23。具体的,参见图1b,该第一骨架2的半包围框体部21由第一侧板211、底板212和第二侧板213连接组成一个“凹”型的半包围框体结构,该第一侧板211的上端向内延伸连接该针脚固定部23,该第二侧板213的顶端向内延伸一挡板2131。该第二骨架3包括:一环形凹槽部31、及一位于该环形凹槽部31上端一侧边的针脚固定部32。该第一骨架2的针脚固定部23和该第二骨架3的针脚固定部32上均设有针脚4。该第二骨架3套入于该第一骨架2的半包围框体部21内固定。具体的,参见图lc,该第二骨架3的环形凹槽部31的底侧、左侧、左上侧和右侧分别被该第一骨架2的半包围框体部21的底板211、第一侧板211、针脚固定部23下端面和第二侧板213所限制而固定,以及该第二骨架3的针脚固定部32被该第一骨架2的第二侧板213的挡板2131所限制而固定。
[0034]为了保证第一骨架2和第二骨架3组合后,变压器骨架在上下方向的固定,设置有三对设于第一骨架2上的卡勾和对应设于第二骨架3上的凹槽,记为第一卡扣结构、第二卡扣结构和第三卡扣结构。
[0035]参见图la、图1b和图lc,第一^^扣结构的位置设置如下:第二侧板213的挡板2131向下(向底板211方向)延伸形成第一卡勾2132,第二骨架3对应位置处设有与该第一卡勾2132配合的第一凹槽321。安装时,第—^勾2132卡置于第一凹槽321内形成第—^扣结构,保证了第一骨架2和第二骨架3在上下方向上的固定。其中第一卡勾2132的位置可设置在挡板2131的一侧,也可设置在挡板2131的中间位置处。
[0036]参见图2a、图2b和图2c,第二卡扣结构的位置设置如下:第一侧板211的底部(远离针脚固定部的一侧,朝向底板的一面)开设有第二凹槽2111,第二骨架3对应位置处设有与该第二凹槽2111配合的第二卡勾311,该第二卡勾311可以是由简单的突起实现,也可以由其他阻挡件实现。第二卡勾311恰扣合于第二凹槽2111内形成第二卡扣结构,更进一步的保证了第一骨架2和第二骨架3在上下方向上的固定。其中,第二凹槽2111的宽度大于第二卡勾311的宽度,以使第二卡勾311扣合于第二凹槽2111内。
[0037]参见图3a、图3b和图3c,第三卡扣结构的位置设置如下:第二侧板213的挡板2131的自由端形成第三卡勾2133,第二骨架3的针脚固定部32的上端(设置针脚4的一侧)对应位置处设有与该第三卡勾2133配合的第三卡槽321,同时,第二骨架3远离针脚固定部的一端的上侧(第二骨架3的上端面,位于环形凹槽部的上端的外表面)还设有第四卡勾312,对应的,第一骨架2的针脚固定部的下侧(也即第一侧板211的上端向内延伸而形成的挡板2131的下侧)开设有与该第四卡勾312配合的第四卡槽2134。通过第三卡勾2133与第三凹槽321的配合,以及第四卡勾312和第四凹槽2134的配合,形成了第三卡扣结构,保证了第一骨架2和第二骨架3在左右方向上的固定。
[0038]为了保证第一骨架2和第二骨架3组合后,变压器骨架在前后方向的固定,设有两对设于第一骨架2上的卡勾和对应设于第二骨架3上的凹槽,记为第四卡扣结构和第五卡扣结构。
[0039]参见图4a、图4b和图4c,第四卡扣结构的位置设置如下:第二侧板213的挡板2131的自由端向内凹陷形成第五凹槽2134,第二骨架3的针脚固定部向外延伸形成第五卡扣322,第五卡扣322恰卡置于第五凹槽2134内。安装时,第二侧板213的挡板2131与第二骨架3的针脚固定部32对齐安装,挡板2131向内凹陷的第五凹槽2134与针脚固定部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五卡扣322恰配合,形成第四卡扣结构,保证了第一骨架2和第二骨架3在前后方向上的固定。
[0040]参见图5a、图5b和图5c,第五卡扣结构的位置设置如下:第二骨架3的环形凹槽部31的外侧的两端设有第六凹槽313,第二侧板213的一侧向内延伸形成第六卡扣2112,第六凹槽2112和第六卡扣313配合形成第五卡扣结构,保证了第一骨架2和第二骨架3在前后方向上的固定。
[0041]其中,通过第--扣结构、第二卡扣结构和第三卡扣结构,保证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组合后骨架左右和上下方向的固定组合;通过第四卡扣结构和第五卡扣结构,保证了组合后骨架前后方向的固定组合。
[0042]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分离型骨架组合固定卡扣,设于分离型骨架上,该分离型骨架包括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通过该分离型骨架组合固定卡扣扣合形成变压器骨架,该变压器骨架包括具有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分别用于绕制初级线圈A和次级线圈B ;该变压器骨架的底部设有针脚固定部,针脚固定部上设有用于连接线圈引线的针脚;其特征在于,该分离型骨架组合固定卡扣包括至少一对设于第一骨架上的卡勾和对应设于第二骨架上的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型骨架组合固定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骨架包括:一半包围框体部、一位于该半包围框体部下端的环形凹槽部、及一位于该半包围框体部上端一侧边的针脚固定部;该第二骨架包括:一环形凹槽部、及一位于该环形凹槽部上端一侧边的针脚固定部;该第二骨架套入于该第一骨架的半包围框体部内固定,该第一骨架的针脚固定部和该第二骨架的针脚固定部上均设有针脚;其中,该第一骨架的半包围框体部由第一侧板、底板和第二侧板连接组成一个“凹”型的半包围框体结构,该第一侧板的上端向内延伸连接该针脚固定部,该第二侧板的顶端向内延伸一挡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离型骨架组合固定卡扣,其特征在于:其中一对设于第一骨架上的卡勾和对应设于第二骨架上的凹槽的位置设置如下:第二侧板的挡板向下延伸形成第一卡勾,第二骨架对应位置处设有与该第一卡勾配合的第一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离型骨架组合固定卡扣,其特征在于:还有另外一对设于第一骨架上的卡勾和对应设于第二骨架上的凹槽,其位置设置如下:第一侧板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骨架对应位置处设有与该第二凹槽配合的第二卡勾。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分离型骨架组合固定卡扣,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另外的设于第一骨架上的卡勾和对应设于第二骨架上的凹槽,其位置设置如下:第二侧板的挡板的自由端形成第三卡勾,第二骨架的针脚固定部的上端对应位置处设有与该第三卡勾配合的第四卡槽,同时,第二骨架远离针脚固定部的一端的上侧还设有第四卡勾,对应的,第一骨架的针脚固定部的下侧开设有与该第四卡勾配合的第四卡槽。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离型骨架组合固定卡扣,其特征在于:其中一对设于第一骨架上的卡勾和对应设于第二骨架上的凹槽的位置设置如下:第二侧板的挡板的自由端向内凹陷形成第五凹槽,第二骨架的针脚固定部向外延伸形成第五卡扣,第五卡扣恰卡置于第五凹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离型骨架组合固定卡扣,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另外一对设于第一骨架上的卡勾和对应设于第二骨架上的凹槽,其位置设置如下:第二骨架的环形凹槽部的外侧的两端设有第六凹槽,第二侧板的一侧向内延伸形成第六卡扣,第六凹槽和第六卡扣配合,保证了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在前后方向上的固定。
【文档编号】H01F27/30GK204088027SQ201420502405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3日
【发明者】陈天荣, 康立勇, 朱世扬, 陈超路 申请人:厦门华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