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车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92329阅读:4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车电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车电缆,具有导体,导体外依次设置隔离层、绝缘层、绕包层、屏蔽层、护套,所述导体为绞合型镀锡铜;所述隔离层为聚酯带;所述绝缘层为硅橡胶;所述绕包层为聚四氟乙烯带;所述屏蔽层为编织铜线;所述护套为辐照交联聚烯烃。本实用新型机车电缆单丝直径合适,电缆的柔韧性突出;此外采用硅橡胶为绝缘层,不仅起到绝缘作用而且增强了电缆的防油效果。
【专利说明】—种机车电缆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车电缆。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铁路机车技术得到长足的发展。机车车辆用电缆由于其使用环境的特殊性,需要电缆具有耐高温、耐油、阻燃和抗电磁干扰等性能。在车辆连接处的动力传输用电缆尤其对其柔软性及防油性能要求严格。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柔软性好,防油性能优的机车电缆。
[0004]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车电缆,具有导体,导体外依次设置隔离层、绝缘层、绕包层、屏蔽层、护套,所述导体为绞合型镀锡铜;所述隔离层为聚酯带;所述绝缘层为硅橡胶;所述绕包层为聚四氟乙烯带;所述屏蔽层为编织铜线;所述护套为辐照交联聚烯烃。
[0005]上述的机车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绞合型镀锡铜的单丝直径为0.1?0.2mm,优选 0.1 或 0.15 或 0.16 或 0.18_。
[0006]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本实用新型机车电缆单丝直径为0.1?0.2mm的线芯绞合,电缆的柔韧性突出;此外采用硅橡胶为绝缘层,不仅起到绝缘作用而且增强了电缆的防油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09]其中,I导体,2隔离层,3绝缘层,4绕包层,5屏蔽层,6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实施例1)
[0011]见图1,一种机车电缆,具有导体1,导体I外依次设置隔离层2、绝缘层3、绕包层4、屏蔽层5、护套6,导体I为绞合型镀锡铜,单丝直径为0.1mm,三根单丝绞合;隔离层2为聚酯带;绝缘层3为硅橡胶;绕包层4为聚四氟乙烯带;屏蔽层5为编织铜线;护套6为辐照交联聚烯烃。
[0012](实施例2)
[0013]一种机车电缆,具有导体1,导体I外依次设置隔离层2、绝缘层3、绕包层4、屏蔽层5、护套6,导体I为绞合型镀锡铜,单丝直径为0.12mm,三根单丝绞合;隔离层2为聚酯带;绝缘层3为硅橡胶;绕包层4为聚四氟乙烯带;屏蔽层5为编织铜线;护套6为辐照交联聚烯烃。
[0014](实施例3)
[0015]一种机车电缆,具有导体1,导体I外依次设置隔离层2、绝缘层3、绕包层4、屏蔽层5、护套6,导体I为绞合型镀锡铜,单丝直径为0.16mm,三根单丝绞合;隔离层2为聚酯带;绝缘层3为硅橡胶;绕包层4为聚四氟乙烯带;屏蔽层5为编织铜线;护套6为辐照交联聚烯烃。
[0016]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机车电缆,其特征在于:具有导体(1),导体(I)外依次设置隔离层(2)、绝缘层(3)、绕包层(4)、屏蔽层(5)、护套(6),所述导体⑴为绞合型镀锡铜;所述隔离层(2)为聚酯带;所述绝缘层(3)为硅橡胶;所述绕包层(4)为聚四氟乙烯带;所述屏蔽层(5)为编织铜线;所述护套(6)为辐照交联聚烯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绞合型镀锡铜的单丝直径为0.1 ?0.2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车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绞合型镀锡铜的单丝直径为0.1或 0.15 或 0.16 或 0.18mm。
【文档编号】H01B7/04GK204204457SQ201420604059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7日
【发明者】朱玉兰, 韦鑫, 韩锐锋 申请人:常州市新东方电缆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