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96294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装置,包括壳体、电磁铁、动铁芯、齿条、齿轮、动触头、静触头、弹簧。其中电磁铁可以驱动动铁芯运动,动铁芯可以带动齿条向左或向右运动,齿条驱动齿轮旋转,齿轮带动动触头绕旋转中心旋转,当触头通过中间位置后,弹簧即可驱动齿轮继续旋转,使动触头选择与左侧或右侧静触头接触;最终弹簧使动触头保持在与左侧或右侧静触头接触的位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电磁铁仅需要较小的行程,即可实现动静触头间较大的电气间隙,产品结构紧凑、安全可靠,成本低廉。
【专利说明】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其用于在负载连接的商用电源停电的情况下,将电源从商用电源转换为应急电源等其它的电源,或者在商用电源恢复时自动转换成商用电源。

【背景技术】
[0002]电源转换开关是用于多个电源进行转换并供给负载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具有用来应对停电的发电机等应急电源的(备用电源)的家庭,设施。因此在不同电源之间的转换必须有可靠的电气间隙,同时需要产品体积越紧凑越好。
[0003]现有产品多采用中间共用一个动触头,选择分别与两端动触头接触的方式。两端电磁铁通过连杆直接驱动动触头旋转,由于连杆系统的限制,动触头的转角通常比较小,如要保证足够的电气间隙,通常需要较大的外形尺寸,或采用双断点结构,这样产品的体积或成本就会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装置,其在较小的体积下,可以实现较大的电气间隙,而且产品结构简单,可靠性好。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动触头,第一静触头,第一电磁铁,第一动铁芯,齿条,第二动铁芯,第二电磁铁,第二静触头,齿轮,弹簧,其中所述壳体设置在双电源转换开关装置的外侧,所述第一电磁铁和所述第二电磁铁分别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静触头和所述第二静触头分别和所述壳体固定,所述动触头的一端与所述齿轮连接,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齿轮上,所述动触头的另一端可随所述齿轮的旋转而转动,在分别位于所述齿轮两侧的所述第一静触头和所述第二静触头之间运动,并可与所述第一静触头或所述第二静触头接触,所述第一静触头和所述第二静触头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动铁芯和所述第二动铁芯上,所述第一动铁芯和所述第二动铁芯分别设置所述第一电磁铁和所述第二电磁铁内,所述第一电磁铁和所述第二电磁铁分别位于所述齿轮的两侧,所述齿条连接所述第一动铁芯和所述第二动铁芯之间,所述齿条中间设有突起的齿部,可以与所述齿轮的齿相啮合。
[0006]其中,所述齿轮通过中间的方轴与所述动触头连接。
[0007]其中,所述第一静触头和所述第二静触头分别和所述第一电磁铁和所述第二电磁铁没有连接
[0008]其中,所述第一静触头和所述第二静触头分别和所述第一动铁芯和所述第二动铁芯没有连接。
[000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电源转换开关装置解决方案,在较小的体积下,可以实现较大的电气间隙,而且产品结构简单,可靠性好。
[0010]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剖面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其中,齿轮位于齿条的左侧,动触头与第一静触头接触。
[001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其中,齿轮从左侧向齿条中间的齿部运动,带动动触头做顺时针旋转。
[0014]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其中,齿轮带动动触头到达中间位置。
[0015]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其中,齿轮从齿条中间的齿部继续向右运动,带动动触头继续做顺时针旋转。
[0016]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其中,齿轮到达齿条中间的齿部的右侧,动触头与第二静触头接触。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所不,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装置,包括壳体1,动触头2,第一静触头3,第一电磁铁4,第一动铁芯5,齿条6,第二动铁芯7,第二电磁铁8,第二静触头9,齿轮10,弹簧11,壳体I设置在双电源转换开关装置的最外侧,第一电磁铁4和第二电磁铁8分别固定在壳体I上,第一静触头3和第二静触头9分别和壳体I固定,动触头2的一端与齿轮10连接,弹簧11的一端固定在壳体I上,另一端铰接在齿轮10上,动触头2的另一端可随齿轮10的旋转而转动,在分别位于齿轮两侧的第一静触头3和第二静触头9之间运动,并可与第一静触头3或第二静触头9接触,第一静触头3和第二静触头9分别设置在第一动铁芯5和第二动铁芯7上,第一动铁芯5和第二动铁芯7分别设置第一电磁铁4和第二电磁铁8内,第一电磁铁4和第二电磁铁8分别位于齿轮10的两侧,齿条6连接第一动铁芯5和第二动铁芯7之间,齿条6中间设有突起的齿部,可以与齿轮10的齿相啮合。
[0018]其中第一静触头3和第二静触头9分别和第一电磁铁4和第二电磁铁8没有连接。第一静触头3和第二静触头9分别和第一动铁芯5和第二动铁芯7也没有连接。齿轮10通过中间的方轴与动触头2连接。
[0019]具体实施过程如下描述:
[0020]如图2所示,该装置处于第一触头闭合状态。此时,在弹簧11的作用下,动触头2与第一静触头3保持接触。第一电磁铁4通电,可以驱动第一动铁芯5向左运动,第一动铁芯带动齿条6向左运动,齿轮10运动一段空行程后,与齿轮10啮合,如图3所示,齿条6与齿轮10啮合后驱动齿轮10顺时针旋转,齿轮10带动动触头2顺时针旋转,动触头2与第一静触头3分离,当齿轮带动动触头2通过中间位置后(图4所示为中间位置),在弹簧11的力的作用下,即可驱动齿轮继续顺时针旋转,此时第一动铁芯5运动到限制位置停止,齿轮10与齿条6的啮合分离,如图5所示。齿轮10继续带动动触头2顺时针旋转,到达第二触头闭合位置,即动触头2与第二静触头9接触。如图6所示。
[0021]当第二电磁铁8通电后,驱动第二动铁芯7向右运动时,上述过程逆转。第二动铁芯带动齿条6向右运动,齿轮10运动一段空行程后,与齿轮10啮合,齿条6与齿轮10啮合后驱动齿轮10逆时针旋转,齿轮10带动动触头2逆时针旋转,动触头2与第二静触头9分离,当齿轮带动动触头2通过中间位置后(图4所示为中间位置),在弹簧11的力的作用下,即可驱动齿轮继续逆时针旋转,此时第二动铁芯7运动到限制位置停止,齿轮10与齿条6的啮合分离。齿轮10继续带动动触头2逆时针旋转,到达第一触头闭合位置,即动触头2与第一静触头3接触。
[0022]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动触头,第一静触头,第一电磁铁,第一动铁芯,齿条,第二动铁芯,第二电磁铁,第二静触头,齿轮,弹簧,其中所述壳体设置在双电源转换开关装置的外侧,所述第一电磁铁和所述第二电磁铁分别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静触头和所述第二静触头分别和所述壳体固定,所述动触头的一端与所述齿轮连接,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齿轮上,所述动触头的另一端可随所述齿轮的旋转而转动,在分别位于所述齿轮两侧的所述第一静触头和所述第二静触头之间运动,并可与所述第一静触头或所述第二静触头接触,所述第一静触头和所述第二静触头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动铁芯和所述第二动铁芯上,所述第一动铁芯和所述第二动铁芯分别设置所述第一电磁铁和所述第二电磁铁内,所述第一电磁铁和所述第二电磁铁分别位于所述齿轮的两侧,所述齿条连接所述第一动铁芯和所述第二动铁芯之间,所述齿条中间设有突起的齿部,可以与所述齿轮的齿相啮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源转换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通过中间的方轴与所述动触头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源转换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静触头和所述第二静触头分别和所述第一电磁铁和所述第二电磁铁没有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源转换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静触头和所述第二静触头分别和所述第一动铁芯和所述第二动铁芯没有连接。
【文档编号】H01H3/28GK204215911SQ201420732129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6日
【发明者】吴锐, 汤晓丽 申请人:上海德布森电气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