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断路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37041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断路器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断路器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断路器合、分闸状态主要靠手柄指示,然而大多数断路器脱扣位置与合闸位置往往区别不大,很难直观判断断路器的合、分状态;另外,在断路器触头出现接触故障时也无法清楚断路器出线端是否有电压送出,如果在断路器上设置一个指示装置能明确断路器的出线端是否已有电源来区分断路器是否合闸,那么断路器的合、分状态将更加直观。目前已有采用在断路器的动触头上方增加顶杆指示装置的做法,顶杆设置在盖上并与盖间设置反力弹簧,顶杆可上下移动,当触头闭合时顶杆自由下落,此时顶杆露出部分与盖平(表示合闸状态);当触头弹开时,触头顶着顶杆向上移动露出盖一定距离(表示分闸状态)。现有采用顶杆作为触头合、分闸指示的方法,由于其采用机械的方式不够直观;同时由于断路器经常进行触头分、合闸操作其机械磨损也会增加;另外,采用机械的方式并不能反映断路器出线端是否已有电源。本次发明主要是设计一种能很直观确认断路器出线端已有电源的装置,装置并不直接与断路器触头或其他活动机构进行机械接触,其寿命不受机械寿命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自动断路器结构,所述断路器通过设置在断路器上的指示灯来指示断路器的合闸状态,其优点在于:在断路器的盖子上设置有指示灯;指示灯通过电阻限流后接至断路器的出线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断路器结构,包括外壳、器盖和电路板,器盖设置在外壳上,在外壳上设有进线端子和出线端子,进线端子设置在外壳的上端,出线端子设置在外壳的下端,在器盖上设有指示灯和开关,电路板内设有进线、电阻、二极管和出线,所述进线端子与电路板的进线相连接,所述出线端子与电路板的出线相连接,所述进线通过所述开关与出线相连接,所述指示灯的一端与一根所述出线相连接,所述指示灯的另一端依次通过所述电阻和所述二极管与另外一根所述出线相连接。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不与内部触头及活动部件直接连接,其寿命不受机械寿命的影响;

2)本发明通过指示灯指示开关的开合状态,能使使用者更直观判断设备的开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电路板的内部电路示意图。

图中,1-指示灯,2-器盖,3-进线端子,4-开关,5-出线端子,6-电阻,7-二极管,8-进线,9-出线。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2所示,本发明包括外壳、器盖2和电路板,器盖2设置在外壳上,在外壳上设有进线端子3和出线端子5,进线端子3设置在外壳的上端,出线端子5设置在外壳的下端,在器盖2上设有指示灯1和开关4,电路板内设有进线8、电阻6、二极管7和出线9,所述进线端子3与电路板的进线8相连接,所述出线端子5与电路板的出线9相连接,所述进线8通过所述开关4与出线9相连接,所述指示灯1的一端与一根所述出线8相连接,所述指示灯1的另一端依次通过所述电阻6和所述二极管7与另外一根所述出线9相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