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表面等离激元耦合器和平面半麦克斯韦鱼眼透镜的电磁能量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67475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能量收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集成超表面和半麦克斯韦鱼眼透镜的电磁能量收集装置,属于新型人工电磁材料、能量收集与回收领域,应用于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和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等领域。



背景技术:

作为物联网的两大核心技术,射频识别(RFID)和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已得到国际上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高度关注,各国政府部门亦积极推进物联网的发展。WSN和RFID等物联网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如国防安全、空间探测、环境监测等。RFID、WSN节点分布范围广、数量多、或工作于不可及的特殊环境中,无线能量供给技术是延长其生命周期、拓宽应用范围的关键技术。环境功率电磁能量转换和收集利用技术收集自由空间的电磁能量,在接收端转换成直流能量。环境电磁能量存在功率密度低(小于-30dBm)且变化范围宽、频带多等特点。在低微功率输入的情况下,整流电路的效率会急剧下降(低于10%),从而降低整个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

新型人工电磁材料是电磁学中新兴的研究领域,由一系列设计的结构单元在亚波长尺度上按照一定规律排列构成。通过改变单元结构设计即可改变新型人工电磁材料的本构关系,为人工控制电磁传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近些年新型人工电磁材料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隐身、天线工程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有望应用于电磁能量收集系统中。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集成超表面和半麦克斯韦鱼眼透镜的电磁能量收集装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集成超表面和半麦克斯韦鱼眼透镜的电磁能量收集装置,包括介质基板、微带线、半麦克斯韦鱼眼透镜主体和超表面;所述超表面的相位渐变。

进一步地,所述半麦克斯韦鱼眼透镜主体为表面金属结构,由1个以上方形金属贴片周期性行列排布为半圆形状;所述各方形金属贴片的尺寸由圆心向外周渐变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超表面由H型结构单元周期性行列排布组合而成;所述H型结构单元的尺寸由接近半麦克斯韦鱼眼透镜一侧向远离半麦克斯韦鱼眼透镜一侧渐变减小。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取得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采用渐变相位变化的超表面能够实现空间传播波和表面等离激元--表面波的高效耦合,形成高效的表面等离激元耦合器;

2、本发明采用半麦克斯韦鱼眼透镜是一种折射率梯度聚焦透镜,能够对入射的表面波起到汇聚效果,从而提高入射空间电磁波的功率密度,进一步提高整流电路的输入功率,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整流效率,实现高效的电磁能量收集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半麦克斯韦鱼眼透镜主体单元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渐变相位变化的超表面单元的俯视图;

其中1-介质基板,2-微带线,3-半麦克斯韦鱼眼透镜主体,4-渐变相位变化的超表面,5-半麦克斯韦鱼眼透镜主体单元结构,6-渐变相位变化的超表面单元结构,7-位于介质基板下的接地板,8-介质厚度,9-金属厚度,10-半麦克斯韦鱼眼透镜主体单元周期,11-半麦克斯韦鱼眼透镜主体单元方形贴片的边长,12-半麦克斯韦鱼眼透镜主体单元贴片的间隙,13-渐变相位变化的超表面单元结构的周期,14-渐变相位变化的超表面单元结构的高度,15-H型结构中竖向金属条的宽度,16-H型结构中横向金属条的宽度,17-H型结构中横向金属条的高度,18-H型结构中竖向金属条的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参见图1和图2,一种集成超表面和半麦克斯韦鱼眼透镜的电磁能量收集装置,包括介质基板1、微带线2、半麦克斯韦鱼眼透镜主体3、超表面4和位于介质基板下的接地板7;所述超表面4的相位渐变。

进一步地,所述半麦克斯韦鱼眼透镜主体3为表面金属结构,由1个以上方形金属贴片周期性行列排布为半圆形状;所述各方形金属贴片的尺寸由圆心向外周渐变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超表面4由H型结构单元周期性行列排布组合而成;所述H型结构单元的尺寸由接近半麦克斯韦鱼眼透镜主体3一侧向远离半麦克斯韦鱼眼透镜主体3一侧渐变减小。

本实施例中半麦克斯韦鱼眼透镜主体3是由离散分布的金属方形贴片结构单元组成,金属方形贴片结构单元的分布是由半麦克斯韦鱼眼透镜的分布经过光学变换后演变而来,这种分布使得麦克斯韦鱼眼透镜形成聚焦,可以实现对入射的电磁波起到汇聚效果,,提高入射电磁波的功率密度,半麦克斯韦鱼眼透镜主体3的折射率的调控是通过金属方形贴片单元结构的贴片间隙来控制的。具体地,透镜主体成轴对称,沿对称轴或平行于对称轴的方向,金属方形贴片单元结构的贴片间隙从靠近所述微带线2向远离所述微带线逐渐加深,沿垂直所述对称轴的方向,金属方形贴片单元结构的贴片间隙从靠近所述对称轴处向远离所述对称轴处逐渐加深。如图3所示,金属方形贴片结构单元俯视图,其具体尺寸10为3.5mm,11从1.3mm到3.2mm,12从0.3mm到2.2mm,根据工作频段的不同,可以对上数结构参数进行调整。

本发明所提出的渐变相位变化的超表面结构是由亚波长尺寸的“H”型结构单元按一定的排列构成,具体地,“H”型结构的尺寸在行排布上从靠近所述半麦克斯韦鱼眼透镜主体3向远离所述半麦克斯韦鱼眼透镜主体3逐渐减小,沿列排布上尺寸不变,进而控制波的传播。通过在行排布尺寸渐变分布,实现渐变折射率分布,进而控制电磁波的传播,而在列排布上设计尺寸不变为了是同相位的入射电磁波叠加,进而增强入射电磁波的能量。如图4,具体地,“H”型结构单元由2条竖向的和1条竖向的金属条构成。

在本实施例中,介质厚度8为1mm,金属厚度9为0.018mm,H型结构的周期13为2.6mm,H型结构的高度14为8.4mm,H型结构中竖向金属条的宽度15为0.6mm,H型结构中横向金属条的宽度16为1mm,H型结构中横向金属条的高度17为1mm,H型结构中竖向金属条的高度18为从2mm渐变到8.4mm。

本发明所提出的集成表面等离激元耦合器和平面半麦克斯韦鱼眼透镜的电磁能量收集装置,首先空间电磁波通过入射在渐变相位变化的超表面结构,由于超表面通过在行排布尺寸渐变分布,实现渐变折射率分布,进而人工控制电磁波的传播,在列排布上设计尺寸不变为了是同相位的入射电磁波叠加,进而增强入射电磁波的能量,其次增强的空间电磁波通过半麦克斯韦鱼眼透镜主体,由于半麦克斯韦鱼眼透镜具有聚焦性能,可以实现对入射的电磁波起到汇聚效果,有望提高入射空间电磁波的功率密度,在半麦克斯韦鱼眼透镜前端引入一段微带线将从半麦克斯韦鱼眼透镜汇聚的电磁波能量接整流电路收集。本发明将克服传统的空间电磁波功率密度低不易高效的能量收集问题,有望实现高效的将空间电磁波的能量收集并转换成可使用的电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